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所屬學群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主要教學目標在於培育兼具國學素養及現代化視野的優秀人才,在教學及課程設計方面分為經史、文、哲、語言學及教學應用五大學群,聘任各有專長並學術研究卓著的優秀學者專家成為學習者之領航員,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輔導同學適性發展,多元化學習,立有多項獎學金,並與多所知名校系所建立學術交換往來機制,以便同學除師培性質發展外,可以朝向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等場域就業及研究。

※本系歷史悠久,師資完善,擁有豐富師培經驗,為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優質的中學歷史教師及專業的史學研究人才為主。 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前後銜接,體系完整。
※本系課程設計完備,學群規劃完整,並開設「中國史學群」、「世界史學群」、「台灣史學群」及「應用史學群」四大學群課程,定期安排多元化學術活動。
※本系教學資源充足,擁有獨立的系圖書館,並提供各種獎、助學金可供學生申請。

學科意涵

國文系的核心領域是從「語文」開始,擴及「文化」與「文學」。語言系統是人認知能力核心環節,透過語言來表達思想情感,透過語言傳承人們生活文化的細節與特色,而文學是透過語文傳達美感思維的綜合體。因此,經由語文系統使我們從承載歷史的文獻與千錘百鍊的文學作品中萃取真美善智慧之精華。

(1)
歷史學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2)
以史料(證據)為前提,挑選與真實的「過去」有關的主題為範圍。
(3)
以重建「過去」為基礎,(知其然)進而解釋「過去」發生的原因及其意義。(知其所以然)
(4)
歷史學是注重理解的學科,也是一種特別重視「人在時間中的學科」。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一是「閱讀」,可以分成數種閱讀。如「有斷有續」的閱讀,這是指古典文獻的閱讀,需要具備相關的背景與工具學知識。
二如「有全有偏」的閱讀,要從歷史鳥瞰的視野才能宏觀全面,但也要有局部深耕的閱讀,使有美麗的火花。
三如「有深有淺」的閱讀,是指在閱讀歷程中建構深淺不同層次的思辨模式。

(1) 注重跨學科知識學習,認識歷史學與其他社會科學之間的可能關聯。
(2) 重視廣泛閱讀與歷史寫作能力的訓練。
(3) 培養史料判別與解析的能力,以考察過去人類社會中思想與生活的多元樣貌及其意義。
(4) 歷史敘述與歷史解釋都有其主觀性。唯有不斷由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出發,透過現在與過去的互動,才有可能趨近客觀的歷史。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中文相關科系有中/國文系、臺文系和華文系。國文系以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並培養具備相關知識的學生為目的,課程涵括經學、史學、哲學、文學、語言文字與國文教學等諸多面向。至於臺文系比較關注臺灣在地的語言特色、文學表現及多元文化等等;而華文系則旨在培育華語文的教學師資與研究人才,以及全方位華語能力的國際學生。

傳統中國常有「文史不分家」的說法。雖皆注重文字書寫表達能力,但文學為一種藝術創造,常有虛構;歷史則探求真相。中國文學相關科系,強調理解中國文化,經、史、哲、語言文字等文學欣賞批評創作。歷史學系重視歷史專業知識,訓練資料蒐集與解讀、口述採訪與田野調查等議題闡述,特重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歷史知識和方法應用如博物館、採訪新聞、出版編輯、文化資產保存,甚或應用於戲劇、桌遊或文創產業更為近年趨勢。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所開課程,雖涵蓋面極廣,但基本上是以古典為核心,而拓延及現當代。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非常重要。時下對文言文多有誤解,實際上,現在我們慣常使用的白話文,早經與文言文相融為一,熟諳文言文,不僅可以在點讀古典作品時,足以優遊自得,更能對白話文的寫作,有實際的幫助。
下載詳細資料

高中生對歷史的認識,除了課本,便是來自電視上的連續劇。有時劇情需要,對於歷史或加以刪減,或加以增添,易造成高中生對史事的誤會,往往是抱著這樣的熱忱進入歷史系,但其實並沒有認真思考就業的問題。畢業的出路除了繼續進修之外,也可以在文史工作、文創產業當中運用所學。
下載詳細資料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本系課程內容包括: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語言學、思想哲學、經學等層面,不是只有單純的文學作品欣賞。
2.本系在學習方法上並非僅為傳統講授或背誦,另外包括:實作、討論、參訪、分組報告、現場實習、個別指導、多媒體運用等。


歷史非故事;時間、人名、事件非歷史。須有充分的證據、合理推論,形成歷史知識;亦無標準答案,具多元詮釋性;亦無法完全還原過去真相,為史家與過去現在無止境的對話;亦非全然客觀,詮釋與立場成為歷史研究首要。

下載詳細資料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國文系的出路,決不僅止於當老師、任文書、做編輯等而已,晚近的文創業,更有廣闊的空間,足以讓深入自得的本系學生縱橫馳騁,而本系所開課程,絕對能夠讓學有所得的同學能發揮所長,貢獻於社會。

高中的歷史課與大學的史學其實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注重史事,後者則注重史實與辯證。「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之間永無終止的對話。」(E. H. Carr)
下載詳細資料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國學概論
    • 經學通論(一)
    • 經學通論(二)
  • 大二必修
    • 語言學概論
    • 中國文學史(一)
    • 中國文學史(二)
    • 散文選及習作(一)
    • 散文選及習作(二)
    • 詩選及習作(一)
    • 詩選及習作(二)
    • 文字學(一)
    • 文字學(二)
  • 大三必修
    • 詞選及習作
    • 曲選及習作
    • 聲韻學(一)
    • 聲韻學(二)
    • 國文文法(一)
    • 國文文法(二)
    • 中國哲學史(一)
    • 中國哲學史(二)
  • 大四必修
    • 中國哲學史(三)
    • 應用文及習作
    • 訓詁學
  • 大一必修
    • 中國通史(上古)(2學分)
    • 中國通史(中古)(2學分)
    • 臺灣通史(1895前)(2學分)
    • 臺灣通史(1895後)(2學分)
    • 史學導論(2學分)
    • 歷史與文化(2學分)
    • 世界通史(上古)(2學分)
    • 世界通史(中古)(2學分)
  • 大二必修
    • 中國通史(近世)(2學分)
    • 中國通史(近現代)(2學分)
    • 世界通史(近世)(2學分)
    • 世界通史(近現代)(2學分)
  • 大三必修
    • 史學方法(一)(2學分)
    • 史學方法(二)(2學分)
專業選修課程
  • 一、教學/應用
    • 例如:書法及習作 演說與辯論 中文電腦資料處理 經典導讀與批判思考 閩南語教學法 中文網頁藝術與設計 論文寫作指導 閱讀教學 修辭應用研究 國文教材教法 作文教學指導 文字布置與文雅生活 國文教科書編撰
  • 二、語言文字
    • 例如:語言學概論 文字學 聲韻學 國文文法 訓詁學
  • 三、文學
    • 例如:中國文學史 散文選及習作 詩選及習作 詞選及習作 曲選及習作 應用文及習作
  • 四、哲學
    • 例如:中國哲學史
  • 五、經史學
    • 例如:國學概論 經學通論
  • 中國史學群
    • 以中國史為主之課程,含各大段代史、專史或專題之研究。又分為基礎課程、中階課程、進階課程與銜接課程。請參看本校課程地圖(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世界史學群
    • 以世界史為主之課程,含各大段代史、專史或專題、國別史之研究。又分為基礎課程、中階課程、進階課程與銜接課程。請參看本校課程地圖(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臺灣史學群
    • 以臺灣史為主之課程,含各專史或專題等之研究。又分為基礎課程、中階課程、進階課程與銜接課程。請參看本校課程地圖(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應用史學群
    • 以應用史學為主之課程,課程內容可參考本系應用史學分學程之規劃。(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中學教師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行政事務秘書

    主要負責處理資訊及文書類的工作,並協助確認主管行程、會議安排及記錄等工作。


  • 文字編輯校對人員

    從事新聞紙、雜誌、圖書、冊籍等稿件及素材之選用、審核、刪改、編排、標題、排印、監督等工作之人員均屬之。


  • 中高職教師

    具有國高中職學校教師身分,擔任各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的教師。


  • 編輯

    新聞採編或文化傳播事業,規劃書籍、技術期刊、史料編纂及其他一般刊物等的內容,負責素材之選用、複查及編輯書籍與文章的草稿、提供意見改善等工作。


  • 導覽解說員

    在博物館、各地文化中心、展覽場所或參觀場所中負責解說導覽工作,並提供旅客服務。


  • 其他研究人員

    未歸類之其他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歷史學等之研究人員。


  • 活動企劃人員

    根據企劃策略及目標對象,從事有助於形象推廣、業務推廣之活動企劃提案、執行等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Complete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Complete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Complete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Complete
10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Complete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Complete
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