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
所屬學群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歷史悠久,師資完善,擁有豐富師培經驗,為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優質的中學歷史教師及專業的史學研究人才為主。 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前後銜接,體系完整。
※本系課程設計完備,學群規劃完整,並開設「中國史學群」、「世界史學群」、「台灣史學群」及「應用史學群」四大學群課程,定期安排多元化學術活動。
※本系教學資源充足,擁有獨立的系圖書館,並提供各種獎、助學金可供學生申請。

本系創始於民國16年,當時以中西交通史見長,系中名師如陳垣、張星烺等,俱為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開創性人物。民國52年隨校在臺復行開辦,在王任光神父及本篤會會士孟樹人等領導下,著重西洋史及美國史的教學與研究,多年來培養了許多相關領域的教研人才,遍佈國內各大專院校。本系目前與未來的發展,除持續傳統特色,擴大為世界史外,並增強中外關係史與基督宗教史的教學研究。

學科意涵

(1)
歷史學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2)
以史料(證據)為前提,挑選與真實的「過去」有關的主題為範圍。
(3)
以重建「過去」為基礎,(知其然)進而解釋「過去」發生的原因及其意義。(知其所以然)
(4)
歷史學是注重理解的學科,也是一種特別重視「人在時間中的學科」。

歷史學系係研究歷史的專門學科,歷史家的責任如同司馬遷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因此歷史學所指涉的學科涵蓋甚廣,包括社會學、心理學及地理學知識。本系著重閱讀與寫作能力、獨立批判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 注重跨學科知識學習,認識歷史學與其他社會科學之間的可能關聯。
(2) 重視廣泛閱讀與歷史寫作能力的訓練。
(3) 培養史料判別與解析的能力,以考察過去人類社會中思想與生活的多元樣貌及其意義。
(4) 歷史敘述與歷史解釋都有其主觀性。唯有不斷由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出發,透過現在與過去的互動,才有可能趨近客觀的歷史。

高中階段的準備方式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傳統中國常有「文史不分家」的說法。雖皆注重文字書寫表達能力,但文學為一種藝術創造,常有虛構;歷史則探求真相。中國文學相關科系,強調理解中國文化,經、史、哲、語言文字等文學欣賞批評創作。歷史學系重視歷史專業知識,訓練資料蒐集與解讀、口述採訪與田野調查等議題闡述,特重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歷史知識和方法應用如博物館、採訪新聞、出版編輯、文化資產保存,甚或應用於戲劇、桌遊或文創產業更為近年趨勢。

本系開設西洋史領域課程之多,可說是全國各大學歷史系之冠,這也是本系發展的最大特色。
各基礎必修課程為兼顧教學品質,均採小班教學制。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生對歷史的認識,除了課本,便是來自電視上的連續劇。有時劇情需要,對於歷史或加以刪減,或加以增添,易造成高中生對史事的誤會,往往是抱著這樣的熱忱進入歷史系,但其實並沒有認真思考就業的問題。畢業的出路除了繼續進修之外,也可以在文史工作、文創產業當中運用所學。
下載詳細資料

歷史系學貫東西,穿越古今,訓練閱讀與寫作、獨立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領域的學生其實有比其他科系更寬廣的發展路線,我們的系友出路多元化,除研究、教學之外,分布在出版、媒體、博物館、旅遊、服務、餐飲等各行業,且表現傑出,我們可以創造維基百科,但絕不會為維基百科所取代。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歷史非故事;時間、人名、事件非歷史。須有充分的證據、合理推論,形成歷史知識;亦無標準答案,具多元詮釋性;亦無法完全還原過去真相,為史家與過去現在無止境的對話;亦非全然客觀,詮釋與立場成為歷史研究首要。

下載詳細資料

歷史總讓人以為僅是背誦科目、是書店裡可買可不買的故事書。但做為大學的一門學系,學習歷史並不只是與古人對話,其實也是在與這個時代對話,也就是所謂「鑑古知今」的意涵。現在人們所遭遇的問題,或可從歷史中學到經驗。歷史不僅是理解過去,還有認知現今的作用。除了知識整合,最重要的就是思考與批判的訓練。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高中的歷史課與大學的史學其實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注重史事,後者則注重史實與辯證。「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之間永無終止的對話。」(E. H. Carr)
下載詳細資料

-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中國通史(上古)(2學分)
    • 中國通史(中古)(2學分)
    • 臺灣通史(1895前)(2學分)
    • 臺灣通史(1895後)(2學分)
    • 史學導論(2學分)
    • 歷史與文化(2學分)
    • 世界通史(上古)(2學分)
    • 世界通史(中古)(2學分)
  • 大二必修
    • 中國通史(近世)(2學分)
    • 中國通史(近現代)(2學分)
    • 世界通史(近世)(2學分)
    • 世界通史(近現代)(2學分)
  • 大三必修
    • 史學方法(一)(2學分)
    • 史學方法(二)(2學分)
  • 大一必修
    • 中國通史
    • 世界通史
    • 台灣通史
    • 史學導論
    • 史學方法
  • 大二必修
    • 中國現代史
    • 世界現代史
專業選修課程
  • 中國史學群
    • 以中國史為主之課程,含各大段代史、專史或專題之研究。又分為基礎課程、中階課程、進階課程與銜接課程。請參看本校課程地圖(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世界史學群
    • 以世界史為主之課程,含各大段代史、專史或專題、國別史之研究。又分為基礎課程、中階課程、進階課程與銜接課程。請參看本校課程地圖(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臺灣史學群
    • 以臺灣史為主之課程,含各專史或專題等之研究。又分為基礎課程、中階課程、進階課程與銜接課程。請參看本校課程地圖(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應用史學群
    • 以應用史學為主之課程,課程內容可參考本系應用史學分學程之規劃。(網址:http://course.ntnu.edu.tw/coursemapdata/couLU22.pdf
  • 中國斷代史
    • -
  • 西洋斷代史
    • -
  • 國別史
    • -
  • 史學史或史學名著選讀
    • -
  • 台灣史
    • -
  • 中國專史
    • -
  • 西洋專史
    • -
  • 中外關係史
    • -
  • 基督宗教史
    • -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中高職教師

    具有國高中職學校教師身分,擔任各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的教師。


  • 編輯

    新聞採編或文化傳播事業,規劃書籍、技術期刊、史料編纂及其他一般刊物等的內容,負責素材之選用、複查及編輯書籍與文章的草稿、提供意見改善等工作。


  • 導覽解說員

    在博物館、各地文化中心、展覽場所或參觀場所中負責解說導覽工作,並提供旅客服務。


  • 其他研究人員

    未歸類之其他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歷史學等之研究人員。


  • 活動企劃人員

    根據企劃策略及目標對象,從事有助於形象推廣、業務推廣之活動企劃提案、執行等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輔仁大學
歷史學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Complete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Complete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Complete
5%

資料準備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