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土木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土木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創立於民國50年,為中部地區歷史最悠久公立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本系隸屬成大工學院,甄選有志學習空間資訊、衛星遙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地理資訊系統(GIS)、精密定位定向與移動測繪、測量製圖及物聯網等專業領域之同學加入本系。 |
學科意涵 |
本系創立於民國50年,為中部地區歷史最悠久公立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下載詳細資料 |
近年由於空間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空間資訊科技、衛星科技、以及電子量測技術進行整合後,產生現代空間資訊的嶄新面貌,包含了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遙感探測、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等現代科技。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數學、自然及理化。 未上傳圖片 課程研討,校內實習。 未上傳圖片 校外廠商實習。 |
未上傳圖片 大學部的教學目標以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實務應用為主,配合人文及通識課程豐富學習內涵,並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 未上傳圖片 研究所的教學目標則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獨立思考分析能力,教學課程以理論與實務並重。 未上傳圖片 空間資訊研究範疇為完整涵蓋的收集、分析、解讀、管理、以及應用。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為順利接軌大學求學生涯,同學可多加強語文能力(本校大學部畢業須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含)以上,多項交換生獎學金及雙聯學位也須通過語言檢定),相關資訊可查本系網站http://www.ce.nchu.edu.tw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chu.ce/。 |
教學課程以理論與實務並重。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規劃21世紀前瞻性土木工程教育,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之特色。配合師資及發展重點,規劃有下列之研究領域: |
近年隨著空間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本系的研究範疇除了傳統國土測量及地圖繪製專業外,更完整涵蓋空間資訊的收集、分析、解讀、管理、以及應用。依照專業的相關性可分為三個領域:衛星定位及大地測量、遙感探測及攝影測量 、以及空間資訊科學。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學生於在學期間接受土木相關各領域之基礎教育薰陶,又可於高年級選定專精領域,進入工程實務界工作後,可迅速適應環境變遷,就業發展之潛力佳。本系畢業學生適任於有關結構、水利、大地、測量資訊、營建管理等;可從事教職、工程師、專業技師、公務員、老闆(營造廠、顧問公司等)。 |
本系易被誤解畢業出路較窄、以及相關工作辛苦等,但隨著高科技產業變遷,本系畢業出路除了傳統測繪業之外,空間資訊相關產業也都越來越歡迎本系同學的加入,工作也不再侷限於辛苦的測量外業,歡迎對空間資訊技術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教育目標以培育兼顧理論與實作能力之土木工程及科技人才,使其具有團隊合作及多領域整合能力、專業倫理、國際觀及終生學習精神,並強化學生之土木防災及永續工程教育。因此,大學部以培養土木工程通才為主,理論與實務並重,學以致用為目的。 |
本系易被誤解教學內容守舊、學習過程辛苦等錯誤印象,隨著空間資訊技術的發展,本系除了傳統測繪技術外,更整合空間資訊收集、分析與創新應用,內容更為多元,工作也不再侷限於辛苦的測量外業,歡迎對空間資訊技術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自創立以來,已培育許多優秀工程人才,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經先後同仁歷年努力所奠定的基礎,在學術和專業領域上建立了權威性。展望未來,本系除強化既有基礎之發展外,順應世界最新學術潮流,並配合國家建設的需求,推動更高層次的科技學術發展,一方面培養土木工程人才,以因應國家建設所需,一方面從事有關科學與技術的研究發展,以提升科技應用水準,邁向國際頂尖。 |
本系不但教學內容多元,跨領域教學與強調外語能力皆是本系之特色,除了測繪、定位、遙測、地理資訊系統等基礎技術之外,更整合人工智慧、衛星影像、數碼城市、自駕技術等延伸應用,是一個全方位的空間資訊整合科系,歡迎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結構工程探討高性能混凝土、輕質混凝土相關研究、非破壞檢測研究、耐震分析及設計研究、鋼結構相關研究、結構力學及分析、構件補強研究、複合材料研究、再生建材、綠建材等課題。主要實驗設備(試驗室)有材料試驗室、水泥試驗室、大型結構試驗室、小型結構實驗室、非破壞檢測與監測實驗室等。 未上傳圖片 水利工程探討橋基沖刷災害與防治對策研究、海岸及港灣工程、風工程、泥砂問題研究、灌溉排水工程、滯洪水理演算研究等課題。主要實驗設備(試驗室)有流體力學實驗室、海岸及港灣工程實驗室、橋基沖刷與雷射量測實驗室、渠力實驗室、風洞實驗室、降雨與雷射實驗室等。 未上傳圖片 大地工程探討坡地工程相關研究、土壤液化研究、土壤力學及卵礫石層力學特性研究、鋪面工程研究、地下水工程相關研究、地震工程研究、隧道工程等課題。主要實驗設備(試驗室)有土壤力學暨鋪面工程試驗室、岩石力學試驗室、土壤動力實驗室、地下水工程研究室、工程地質研究室、大地地震工程研究室等。 未上傳圖片 測量資訊
探討航空攝影測量、遙感探測與影像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大地測量及變形測量、衛星定位測量、營建管理、工程專案研究、成本管理等課題。主要實驗設備(試驗室)有測量儀器室、航空測量研究室、遙感探測研究室、地理資訊研究室、空間資訊研究室等。 |
未上傳圖片 衛星定位衛星定位及大地測量 (Satellite Positioning & Geodesy) 未上傳圖片 攝影測量遙感探測及攝影測量 (Remote Sensing & Photogrammetry ) 未上傳圖片 空間資訊科學空間資訊科學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資料準備中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賀陳旦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都市計畫碩士。 曾任交通部部長、臺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交通部政務次長、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副處長。 未上傳圖片
楊偉甫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大學學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 經濟部 次長、經濟部水利署 署長、經濟部水利署 副署長、經濟部水利署 總工程司、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局長、 經濟部水利處中區水資源局局長。 未上傳圖片
陳永祥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大學學士、台大土木工程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工學博士 第四屆監察委員、台大土木工程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台大嚴慶齡工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局長、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中心主任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