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木工程組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土木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土木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本系隸屬成大工學院,甄選有志學習空間資訊、衛星遙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地理資訊系統(GIS)、精密定位定向與移動測繪、測量製圖及物聯網等專業領域之同學加入本系。 |
本系是國內第一所土木與環境領域整合之科系,目的為培養具有環境永續發展之工程師,以建造符合現代需求之高品質社會。課程內容包含:高科技防災與監測、污染防制與復育、綠色工程及材料以及系統工程與管理。 下載詳細資料 |
| 學科意涵 |
近年由於空間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空間資訊科技、衛星科技、以及電子量測技術進行整合後,產生現代空間資訊的嶄新面貌,包含了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遙感探測、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等現代科技。 |
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文化、土、水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現時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能源、水利及交通設施等。環境工程是指運用應用科學與工程之方法來改善環境(包括空氣、水、土地資源),進而為人類之居住以及其他生物體提供對健康有益的水、空氣以及土壤,亦包括污染場址之復育。 下載詳細資料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大學部的教學目標以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實務應用為主,配合人文及通識課程豐富學習內涵,並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 未上傳圖片 研究所的教學目標則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獨立思考分析能力,教學課程以理論與實務並重。 未上傳圖片 空間資訊研究範疇為完整涵蓋的收集、分析、解讀、管理、以及應用。 |
大學課程主要學習方法透過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師講解課程,並透過課程討論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圖解:課堂授課 版權:本系檔案資料庫
參與專題演講活動:透過專題演講活動將邀請業界知名專家進行演講,透過演講了解業界實務 圖解:專題演講活動 版權:本系檔案資料庫
小組討論與課後輔導機制:透過學長姐於課後進行輔導與小組討論,能於課後作為複習與解題詢問之管道。 圖解:課程輔導與小組討論 版權:本系檔案資料庫
校外參訪:透過校外參訪活動能帶領同學至現址了解工程場域的工作情況,加深學術知識之印象,亦能了解實務作業。 圖解:工程參觀 版權:本系檔案資料庫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教學課程以理論與實務並重。 |
1. 透過修課紀錄、書面報告、實作作品或提出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之成果表現學習成效。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近年隨著空間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本系的研究範疇除了傳統國土測量及地圖繪製專業外,更完整涵蓋空間資訊的收集、分析、解讀、管理、以及應用。依照專業的相關性可分為三個領域:衛星定位及大地測量、遙感探測及攝影測量 、以及空間資訊科學。 |
本系是國內第一所土木與環境領域整合之科系,學生可以藉由入學後探索與了解,依自己興趣發展主修與副修領域,培養兼具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的專業工程師。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易被誤解畢業出路較窄、以及相關工作辛苦等,但隨著高科技產業變遷,本系畢業出路除了傳統測繪業之外,空間資訊相關產業也都越來越歡迎本系同學的加入,工作也不再侷限於辛苦的測量外業,歡迎對空間資訊技術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 |
一般容易誤解土木工程學習內容主要為做「土水」或者一般建築工人,而土木工程是泛指一切和文化、土、水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等,土木工程與建築系最大差異即土木工程訓練內容著重於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而非建物景觀和功能。而建築系訓練則偏重於美學,以工程結合人文藝術為主。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易被誤解教學內容守舊、學習過程辛苦等錯誤印象,隨著空間資訊技術的發展,本系除了傳統測繪技術外,更整合空間資訊收集、分析與創新應用,內容更為多元,工作也不再侷限於辛苦的測量外業,歡迎對空間資訊技術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 |
一般容易誤解土木為「土水」或者建築工,其實是泛指一切文明工程,即 civil 的原意。有關的建設包含規劃、營建施工、補強維修。項目包括:科技建築、能源設施、水利水壩、大眾運輸等。和建築的差別,土木為設計建築物的結構,是力學和安全面向的考量,而建築是設計建築物的外觀和功能設施,主要屬於美學和功能面向。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不但教學內容多元,跨領域教學與強調外語能力皆是本系之特色,除了測繪、定位、遙測、地理資訊系統等基礎技術之外,更整合人工智慧、衛星影像、數碼城市、自駕技術等延伸應用,是一個全方位的空間資訊整合科系,歡迎有興趣的高中生加入。 |
本系致力於培育學生具備整合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之專業學識,並具有從事各專業領域之進修、學習與研究之能力,進而培養具備土木與環境實務工作之技能,以因應國家地域性重要科技產業之發展。歡迎有興趣之高中生選讀本系。 |
|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木工程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衛星定位衛星定位及大地測量 (Satellite Positioning & Geodesy) 未上傳圖片 攝影測量遙感探測及攝影測量 (Remote Sensing & Photogrammetry ) 未上傳圖片 空間資訊科學空間資訊科學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
土木工程實驗本課程是土木工程領域必修之基礎課程,其目的不但是要學生具備專業之土木背景知識,更要讓學生實際操作儀器設備,藉由「動手做」的過程中,真正了解到土木工程所涵蓋的領域。此外,如何撰寫一份有品質的實驗報告也是本課程的核心目標之一。 圖解:土木實驗製作橋梁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土環系
校外參訪活動本系每學年皆規劃大型的校外參訪活動,目的讓學生更深了解實務上的動態與經驗分享。 圖解:2018系級校外參訪活動-台塑六輕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土環系 大學入門陪伴大學新鮮人開啟大學學習之旅的課程,落實自我探索與專業定位方案,培養新生自我引導學習的能力,協助跨越大學生活面臨的挑戰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木工程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圖解:高大系友何彥廷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
何彥廷我原本住在台北,因為高中參加抗震杯對工程產生興趣,所以來高雄大學土環系。系上師生比高,所以老師較有時間指導同學。系上分為土木與環工兩大領域,但也因此不會侷限視野在單一的背景,符合現在所謂的斜槓主義。後來續研究所時,更選擇了較不同的成大建築所,當初的雜學反而成為與其他校同學間競爭的優勢。 憑著之前所學的土木環工的經驗可以觸類旁通,大學選修也能用更廣闊的角度面對問題。從大二開始潛心在研究室實習所獲得的邏輯分析、資料蒐集整理 等軟實力,更是工作上不可或缺的決勝關鍵。同期中有同學專心念書 考取公務員或國營事業。或念完研究所後憑藉工程底子轉入科技業。 圖解:高大系友李軒豪先生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
李軒豪想為自己留下一片足跡嗎?推薦您選擇高大土環系!凡舉橋梁、道路、建築及下水道等所有一切您看得到的設施,都脫離不了土木、環境工程之範疇。剛開始課程會注重在數學、物理及化學能力之培養,逐漸帶領您走入專業學程,如結構力學、基礎工程及固體廢棄物等專業科目,您還可以依自己的興趣,選擇往土木或環境工程領域發展哦! 由於對結構力學充滿熱忱,因此選擇往土木工程領域發展,第一份工作選擇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擔任研發替代役,一方面可以解決兵役的問題,也可以持續在學術領域上持續研究,並瞭解產官學界最新的技術、充實自我的知識;目前則是在工程顧問公司從事公路橋梁、建築等結構設計工作,一步步實現構築世界的夢想! 圖解:高大系友鄭峯昇先生 版權: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
鄭峯昇10年前來到一間兼具土木與環工的科系,名為高大土環系。我們的生活其實都脫離不了土木與環境工程的範疇,像是鋼筋混凝土及鋼結構結構、大地工程、測量學等土木專業,以及噪音震動控制、廢棄物處理、給水工程等環工專業,上述除了讓土環系培訓跨領域的人才,也能讓學生能依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土木或環境工程的領域發展。 自己選擇的是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Civil即是民生的意思,期許能為土木與民生努力朝向更好的未來。面對踏出校園的就業抉擇,土木與環工是有很多機會的,難以細數,只要保有一顆持續學習的心,對於考取公職及證照,相信都能讓自己有不錯的薪資收入跟就業前景的。 |
我的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土木工程組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0%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