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住宅空間組)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空間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空間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成立於1985年,爲全臺首創之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為臺灣室內設計產業培育人才無數。1993年,成立國內首創之室內設計研究所培養進階人才;1999年,再成立碩士在職專班,招收業界菁英回流學習,培養兼具專業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高階設計人才;2004年,設計學院成立設計學博士班,以跨領域設計學視角培養設計研究人才,至此,完整建置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學程。 |
1國際移動力: |
學科意涵 |
本系以空間為設計對象,追求環境品質的真善美,因此學科內涵著重:「空間」的理解與感受,「美學」的品味與提升,「實踐」的技術與品管。強調人文、社會、建築等相關涵養,藉理論奠基礎,以實踐為目標。 |
室內設計(Interior design)是以人居空間為對象,進行空間設計、規劃與評估之專業,課程著重空間美學及人文藝術涵養,及實務面之工程概算與管理。畢業生可從事住宅、商業及展示空間設計外,亦可投身文化創意工作。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創意思考(大一):創意思考是設計創作之核心能力。由大一至大四均需具備此能力,但大一尤其重要。因為是啟發、啟蒙階段,影響年輕人甚巨。 案例分析:分析名師名作、再將成果轉化/內化為作品創作來源。 ![]() 邏輯推衍、歸納綜整:設計在於解決問題。然,解決問題前應有豐富的資料蒐集成果,方能對問題提出作適合之解答。因此邏輯推衍、評估分析、歸納綜整之學習是必須的!此部分常透過PBL(problem-base learning)學習法,藉室內設計課程達成訓練目的。 同儕合作學習(team work):面對複雜的空間與問題,多元觀點是重要的。經由同儕分組討論,可獲得更佳、更周全的解決方案,並藉此學會溝通(翻轉教室) 移地教學、參觀體驗:室內設計的學習,不能只在教室中,應能實地體驗以了解空間尺度、情境氛圍如何塑造?空間五感之效果如何?中原室設幾乎每門課程,均有移地教學,實地參訪體驗,縣內、國內、國際均有。 |
![]() 人文思維:引導學生理解人類生活史、美術史及設計史,以史觀論述人類發展歷程,了解人類生活價值演變與空間型態間的關係,進而提出現代新生活的空間需求。 圖解:人文思維學習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 理則思維:引導學生觀察空間、實體物件並配合實際操作各種材質,以了解建築材料、構造與結構行為,進而學習繪製可以實踐的設計圖。 圖解:本系學生設計作品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 設計案例分析或研討:對國內外住宅與商業空間設計個案,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分析個案、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責任心的能力。 圖解:空間作品案例分析研討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團隊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自發性學習能力,學生間自主性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圖解:學生設計協作過程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創意思考:顛覆既有想法,提出不同以往的觀點 |
最好的準備方式,就是不要為了準備而準備,最好能在平時就經常性地透過觀察或親自體驗來進行反思,並將反思結果轉化為自身的知識經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1. 與建築系之差異:室內空間以建築為載體,設計的部位與建築部分重疊,但室內設計在內容與細節的思考,更甚於建築設計。 |
一般人較易將室內設計系與建築系課程混淆。室內設計系與建築系最大差異在於,室內設計能進一步掌握人居環境之人體尺度、傢飾材料及微物理環境調節,以提供更舒適之人居空間品質。另外在施工管理及估算上,室內設計專業需要更精準的掌控工程計畫。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請參閱附檔
|
一般人認為室內設計系畢業後只能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事實上畢業生也可從事建築、景觀等有關空間設計之相關工作。另外,因核心課程強調設計思考訓練,因此將來也能從事文創相關行業。室內設計師即是生活美學的實踐家。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手繪圖學教學 |
外界常認為室內設計工作仍在台灣早期水電,衛浴等裝修業務,或認為室內設計只是傢俱擺設等狹隘認知。室內設計主要解決人類室內空間各種相關問題。室內設計師應針對業主不同生活與預算需求,提出最適整體空間解決方案,營造獨特空間。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為推動「健康」「永續」「樂齡」「樂活」的理念,本系以六大核心能力爲培養目標, |
亞洲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強調以人為本之設計專業養成。掌握時代脈動如綠環境,永續與友善室內空間、智慧家居、老人照護中心、地方創生等國家重要室內空間政策。更關注未來趨勢如人工智慧應用、居家物聯網與居家安全照護資安區塊鍊等新世代室內空間發展議題。另外,強化國際大學交流合作,提升學生國際視野。 |
我的學系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住宅空間組)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室內設計課程創意發想、概念落實、空間氛圍與形塑、材質色彩、家具軟裝等。 結構概論家具結構解析、空間結構初探。 圖解:細部設計展覽 版權:系所自有 ![]() 家具實習木工坊實作,由設計到成品。 圖解:綠色設計創意營--環保家具製作+回收椅腳 版權:系所教師自有 ![]() 典範學習國際名師,蒞校指導、全英語教學。 圖解:香港設計大師梁志天蒞校演講 版權:系所自有 ![]() 室內設計概論室內設計基礎導論與重要觀念建構。 圖解:室內設計概論戶外教學 版權:系所老師自有 |
室內設計課程(住宅空間組)分為基礎設計、室內設計及畢業設計等設計學習階段,讓學生由建構空間感知開始,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空間人文美學之設計思辨活動。建構學生空間設計獨立思考與提案能力。 圖解:本系設計課程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 專業設計競賽由各年級分組組成設計競賽團隊,高年級同學帶領組員進行實際設計競賽提案之各項工作,提出最後設計成果。配合實務合作單位進行設計專業問題探討、引導學生提出實際可行之空間設計競賽方案。 圖解:本系定期舉辦專業設計競賽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 電腦繪圖課程由基礎到進階電腦繪圖課程,由熟悉工具介面開始,逐步導入建模邏輯與對應工具練習,最後以主題式空間設計案例做為整合練習的目標,讓學生熟悉利用電腦繪圖工具解決室內設計問題。 圖解:本系學生電腦繪圖作品 版權:本系實際上課狀況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住宅空間組)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版權:系所自有
袁宗南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第一屆畢業生 德國Siemens及PRC研究 美國芝加哥註冊國際照明設計師 中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 中原大學傑出校友 日本京都大學光電所客座教授 中原大學室設研究所助理教授 清華藝術學院名譽教授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 獲台灣室內雜誌台灣100大設計師 ![]() 版權:本人提供
林志明中原大學室設系80級畢業生 美國BPI碧譜照明設計有限公司總裁 中原大學傑出校友 2019 IES Illumination Award – Award of Distinction 2019 IES國際照明設計獎 — 傑出獎(最大獎項) 2019 IES Illumination Award – Award of Merit * 2) 2019 IES國際照明設計獎 — 優勝獎二座 ![]() 版權:本人提供
胡肖玫中原大學室設系80級畢業生 元崇設計 合夥人 / 設計總監 蘇州誠品 敦南誠品書店 老爺集團酒店系列 台積電總部/竹科/中科/南科晶圓廠 廣達研發中心 富邦建設台北松菸文創辦公室 台灣奧美集團總部 三立電視總部 台新金控中心總部 獲2017年A Design室內空間與展示設計類金獎-蘇州誠品公共空間 獲2017年A Design室內空間與展示設計類金獎-蘇州誠品書店 獲2017年紅點設計空間傳達類紅點獎-蘇州誠品公共空間 獲2017年TID AWARD台灣室內設計獎-蘇州誠品公共空間 獲2016年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蘇州誠品公共空間 ![]() 版權:系所自有
田榮瑜中原大學室設系83級畢業生 中原大學室設所86級畢業生 明室設計主持人 王品系列、莆田、美侖大飯店室內 版權:系所自有
張欽評中原大學室設系78級畢業生 匯僑設計總監 微風廣場、宜蘭晶英酒店 |
未上傳圖片
胡筱羚2013年6月高中畢業,進入本校就讀,她認真的態度、聰明的頭腦,讓她在學習上面能夠順利,伶俐的反應讓她在待人處事上受到老師同學的喜愛,多次擔任課程的小老師,幫助同學學習,也讓自己有更多機會學習設計內涵。 2017年6月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工作能力備受肯定。一開始擔任設計助理,她工作認真、反應極佳,處理事情的能力良好,因此漸漸受到老闆重用,現在逐漸獨當一面,協助老闆處理重要事務。 未上傳圖片
柯佳吟她個人申請時,以高於錄取級分很多的優勢,正取室內設計系,他跟家長一起來本系參觀,瞭解系上的狀況後,就堅定地來本系就讀。學習認真,態度積極,做事謹慎,但也勇於接受難度較高的挑戰,在系上擔任系學會副會長,成績優良,在畢業設計表現優秀,且四年級考取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 佳吟工作認真、態度良好,深受老闆與同事的喜愛,在工作上專業能力也有一定程度,能夠擔負老闆和資深設計師交付的任務,在設計表現和施工管理皆有良好的表現。 未上傳圖片
柯政井政井求學態度認真,在大學期間認真修習課程,具備相當程度的專業能力,政井在闡述設計理念時,能夠分析空間條件與待解決的問題,對空間具有細膩的觀察力,設計具有個人特色,在作品的表達與圖說的表現上皆有良好的成績,顯示他在專業領域的能力具有一定水準。 政井因為家裡從事室內設計,對室內設計耳濡目染,他自己本身對這個行業也相當具有興趣,目前從事室內工作皆很順手,他也積極準備研究所考試,相信在未來能夠結合各方資源,在職業上有所表現。 |
我的學系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住宅空間組)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