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逢甲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
所屬學群 |
外語學群
英語文學類 |
外語學群
英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1.全英語授課、外師比例高、核心語言課程小班教學。 |
1. |
學科意涵 |
本系旨在透過紮實語言訓練、文學賞析、第二外語(德、法、西)深度學習,以培育具備思考能力之外語人才。本系亦設立口筆譯、亞洲語言學分學程和微學分課程,讓學生更深更廣地加強外語,並於跨領域之學習過程中得心應手。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為外國語文學系(外文系)但以英文為主修課程,所涵蓋領域主要為該語言、文學及翻譯相關課程。此意謂學生應具備理解、欣賞及應用英語語言、文學及相關文化專業知識的能力,以能有效的以該語言進行溝通並進行跨領域知識的整合學習。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分組討論: 圖解:group discussion 版權:東海外文系 ![]() 口頭報告及語文競賽活動 圖解:Oral presentation 版權:東海外文系 ![]() 戲劇展演 圖解:Drama performance 版權:東海外文系 校外教學 觀摩 圖解:field trip 版權:東海外文系 ![]() 外語實務實習 圖解:intern 版權:東海外文系 |
![]() 小班教學:分組討論、口頭報告、書面報告、實時線上學習與討論。 圖解:口頭報告 版權:本系 ![]() PBL的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Digital Learning。 圖解:授課成果展示 版權:本系 ![]() 「旅遊英文」戶外實地教學(張廖家廟),結合文件資料檢索、整合; 外語解說、翻譯文件之製作等訓練 圖解:解說 版權:本系 ![]() 課堂中分組進行實地演練,熟悉臨場狀況並隨時由老師講解說明 圖解:分組演練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網路提供許多英語或第二外語聽、說、讀、寫的豐富學習資源,是學生課暇之餘練習英語及外語極佳的自學機會,高中生也可結合自主學習課程,給自己一個學第二外語的目標,定期收聽或觀看外語教學頻道,或觀看以英語為媒介的興趣領域(例如園藝、旅遊、烘焙、音樂等等),都是提升英外語能力的好工具! |
建議高中同學可以多多投入團體分組活動。透過與其他同學互動,來培養自己溝通、發表、發現問題以及尋找問題解決方式等的軟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與一般英語系或應用英語系不同,除增進學生基礎語言能力之外,更透過西洋文學和文化學養等課程,俾助學生厚實其英語能力之廣度及深度,並培養其分析批判及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此外,本系非常著重培育學生具備第二外語能力 (歐洲和亞洲語言) 以及跨領域之學習成效,以培訓學生具備第二或第三專長。 |
本系為外文系,以英語文為教學主軸的科系;與科技大學之應用外文(英文)系不同之處在於提供較多之文學及文化相關課程,如英美文學、小說、戲劇等類課程。自107學年度開始,除經典的語文課程外,強調口筆譯與商務相關英語文的訓練,與外語教學中心合作,提供日文、西班牙文與其他十種第二外語訓練,並鼓勵同學考取第二外語證照,據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突顯本系的核心能力並與外部相關科系做區隔。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部分媒體報導外文系學生畢業出路恐不明確,此評論忽略外語能力在職場升遷上之重要性;具外語實力之學生能依照其就業興趣開發多元化之生涯發展,在全球國際化之環境中,有更多機會於各生涯領域中擔任精英角色。 |
外文系學生就業取向多元,英(外)文只是就業的本職學能之一,所以並非只能當英語文教師,而且很多就業機會強調英語文的寫作,不純然只是口說能力的優劣。畢業生就業市場寬廣,可從事各類文創事業、翻譯媒體傳播、外交觀光與教育事業等,發揮潛能,走向全球,未來就業與深造皆游刃有餘。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部分高中生經常誤解外文系只注重英語能力訓練和文學類課程;本系課程多元化,除以全英語授課外,特別重視德、西、法、韓、越南及印尼等外語課程,更倡導跨領域學習以培育學生成為具備專業與外語能力之就業人才 |
通常高中生較易認為外(英)文系,純粹是語言訓練學系,較少體認外文系需要閱讀英美經典原作(而非改寫後之簡易本),以致學習效果不佳。逢甲大學外文系採精兵勤練的教學策略,提供「口筆譯與商務英文」、「經典閱讀與語文教學」、「應用第二外語」三大專業模組,紮根外文學習。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1. |
高中生應了解,語文的學習非僅靠外籍老師的教學或多寡就能增進,多半時候本籍且能力強、願奉獻的老師,才是學習最佳指引。所以外籍師資之多寡與語文能力之增進無必然關係,反倒是個人的努力與良師指引才能保證好的學習成果。 |
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逢甲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口筆譯課程
口筆譯課程旨在培養雙語思考與表達的習慣、開拓跨領域與跨文化的視野、訓練專業口譯與筆譯的能力。口筆譯課程包括口譯概論與技巧、翻譯學概論與翻譯技巧、翻譯與中英對比、逐步口譯初階、同步口譯入門、視譯技巧、國際關係與口譯、外電新聞編譯、多媒體商務翻譯、中英會議籌辦與口譯實作等等課程。 圖解:interpretation 版權:外文系 文學討論課程本系為高年級學生開設小班教學的文學討論課,一直是本系的優良傳統,使授課教師能將專長充分教授給學生,文討課程包括:二十世紀重要非裔美國文學作家作品、語言測驗與評量、喬治歐威爾及歐洲概念、同志兒童與青少年文學、英語句法學、語言與跨文化溝通、飲食文化與文學、英國女偵探作家、美國多重文化文學等等課程。 第二外語課程本系開設德語、西班牙語、及法語三種歐洲語言,每種語言均開設三年進階課程(例如 一年德文,二年德文,三年德文)供學生修習,培育學生擁有第二外語專長,有助學生邁向國際化及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落實多元外文人才之目標。除課堂的外語學習,本系也定期舉行歐語文化相關之活動專題演講,有助學生深度學習歐洲文化。 圖解:第二外語活動 版權:外文系 口訓/英作整合課程本系開設三年系列之英語口語訓練和英文作文課程,培育學生良好英語語文能力、以英文有效溝通表達,幫助學生奠定下紮實的語言根基。此外,本系定期辦理英語辯論、話劇比賽等語文競賽活動,有助學生學以致用。 圖解:Debate contest 版權:外文系 ![]() 戲劇公演公演為大四選修課程,透過戲劇展演,學生展現四年間鍛煉的語文實力及文學涵養,堪稱整合性學習成效最佳實例,對於喜愛戲劇表演的同學, 公演課程是一展身手的好機會,學生不僅於上課時間排演,課暇及假日也馬不停蹄籌備演練,在大學四年的青春劃下完美句點。 圖解:公演 版權:外文系 |
![]() 畢業公演外文系不只學外語,還要學文學,發音,演說等課程,在終端課程上有一門畢業公演課程,結合學習到基本功來奠定同學的口條。文學的薰陶,創作或改編劇本,編排舞台效果、聲光設計等,讓編劇實踐文學的深度以及廣度,將所學融會貫通並實踐、應用在課程中。 圖解:2020年戲劇公演之劇照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 口譯、筆譯課程口筆譯,是學習外文的重要應用之一,筆譯可以翻譯繪本、童書、小說、報告等等,口譯則要有豐富的文學基礎、天文地理、經史子集都要能熟習,才有流利的口譯技巧展現,來這裡就對了 圖解:學生於課堂中利用會議同步口譯設備實地演練 版權:自行拍攝 ![]()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的劇作不是只有羅蜜歐與朱麗葉。探討歐洲文學的劇作家一生貢獻,利用劇本內容瞭解歐洲文學的淵源與美,探討歐洲生活的浪漫與淒涼,讓同學在親自的演繹中去體會。 圖解:同學於課堂上演繹莎士比亞劇本 版權:自行拍攝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逢甲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演講風采 版權:外文系
楊牧 (王靖獻) 作家 詩人 學者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楊牧除了學術研究成就非凡,16歲以筆名《葉珊》發表新詩,32歲以以筆名《楊牧》寫作,右手寫詩,左手寫 散文,尤擅長翻譯和評論,是享譽國內外的詩人。 ![]() 版權:網路圖片下載
徐鴻煥 (業界)外文系畢業,求學時修習第二外語,畢業後因著外語能力的優勢,求職過程發揮最大效益。 熱愛登山活動的徐鴻煥,從大學時期起,一直夢想有一套好的登山裝備,畢業後初入社會,他便選擇從事登山、露營裝備的貿易工作,一圓年輕的夢想。最後創立"飛狼"這個全球性品牌的運動頂尖品牌。 ![]() 版權:東海大學
于君方 (中研院院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第32屆院士-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1955年聯考錄取國立臺彎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又考上東海外文系,放棄臺大來到東海。東海求學期間受教於新一代儒學大師徐復觀教授和當代哲學大師牟宗三教授,影響她往後一生致力於研究佛教中國化的導因。 ![]() 版權:網路圖片下載
彭淮棟 (翻譯家)彭淮棟文筆造詣深厚,個性安靜沉著,為譯界的隱士。 曾任出版公司編輯,報社編譯。譯有《後殖民理論》、《意義》、《俄國思想家》、《自由主義之後》、《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鄉關何處》、《現實意義》、《美的歷史》、《醜的歷史》、《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等書。 ![]() 版權:TED talk網路圖片
劉喬青 (巴黎萊雅全球協理副總裁)2004 年畢業於東海外文系,秉持「把握人生的黃金窗口,無悔地追求夢想」之理念,由基層職員一步一腳印地達到職涯巔峰。 劉喬青之職涯經驗請參考以下YouTube 連結: https://youtu.be/4_FZtIArd40。 |
![]() 圖解:生活照 版權:學生提供
王志濠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 踏入逢甲外文彷彿置身地球村,面面俱到的課程毋需緊張,各領域最專業的教授們帶領我們邁向國際舞台!畢業後至今任職於澳洲有機健康產業於臺灣的代理商,擔任澳洲商品部副理,感謝大學的自己勇敢面對畢業專題、海外實習與畢業公演三個畢業門檻同時進行的考驗,以及一路上引領與扶持的系上教授們,學理知識搭配實務經驗讓我在職場上穩札穩打,2021年為臺灣公司取得紐澳商會的商業傑出貢獻獎。 圖解:生活照 版權:學生提供
簡依柔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 在學校的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們充分的講授課程內容,使得我們能有機會吸收到老師的學識以及個人涵養,奠定後來畢業後在求職過程中優勢。畢業後順利到中學任職,由於英語文的專長,所以在語言中心工作,工作中也逐漸能體會老師們教學的辛苦,以及相關行政人員的努力。讓我能更加努力,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自己的本分。 ![]() 圖解:生活照 版權:學生提供
趙于晴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 在學期間,有幸加入AIESEC組織,除了在學習上充實自己,也積極在社團中尋找「成為更好的人」的正面影響力,畢業後除在公司擔任業務之外,更常利用公餘時間涉獵各項文藝活動,增添自己的涵養,提升人文素質。 ![]() 圖解:生活照 版權:系友提供
袁亦治逢甲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 在逢甲的四年裡,追求學術表現之餘,更積極參與校際事務諸如系學會、系際比賽、畢業公演等,了解活動的維運、領導力與溝通力的累積,奠定日後出社會所需的軟實力。目前在全球最大整合行銷集團之一的奧美集團的公關部門擔任業務經理,服務過多種不同產業的國際領導品牌,受惠於求學期間,老師的細心指導、系上靈活的課綱,使我一路走來都能以優秀的外語、簡報、思維與內容寫作能力受到多方賞識,協助品牌主們對外傳達品牌的核心。 ![]() 圖解:生活照 版權:學生提供
黃詩婷就讀外文系時所學的文學、商用英文及外語課程讓我在英國就讀研究所時擁有更好的基礎能力去面對全英的外語環境,回台灣就業後於傳統產業擔任專案管理一職,在工作上也充分運用在校所學的知識,因為大學四年所累積的外語能力使我與外國客戶溝通無礙,在商用文書方面也可以順利應對。 目前於國內傳統產業大廠中擔任業務人員一職,在學校紮實的訓練下,讓我面對國際客戶時,能看侃侃而談,合宜的應對進退,有充足的外語與國際文書編寫能力,都幫助我在工作中能順利完成交付之工作語任務,也能勝任在國際間往來之所需。 |
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逢甲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