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一)課程內容豐富多元 |
本系為培育全方位幼教專業人才之學系,修業年限為四年,有志從事教育工作之畢業生,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並完成為期半年的教育實習,可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本系也獲教育部審認通過為「培育幼兒園教保員」系科,畢業生即具有教保員資格。此外,畢業生亦可從事幼教相關工作,如幼兒文學創作出版、幼兒教玩具開發等。 |
| 學科意涵 |
幼兒教育是幫助幼兒成長發展之教育,本系提供包括幼兒發展、幼教課程與教學、幼兒文學、幼兒音樂、幼兒藝術、幼兒科學數學等各種養成幼教專業師之所有相關知能。 |
幼兒教育主要針對2-6歲學齡前幼兒,課程規劃上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包含幼兒、幼兒學習評量、幼兒教材教法、專業倫理、教育心理學等課程。本系以培養專業幼兒教保服務人員為首要目標,亦鼓勵學生依據發展個人專長及優勢智能,選擇其他幼教相關的工作。 |
| 學習方法 |
本系上課方式多元豐富,包括講述、討論、實作、參訪、見習、實習、國際交流,所有學生經過四年的培育,個個多才多藝!實例一:現場試教 圖解:學生實際體驗與協助幼兒園執行全園大型活動
實例二:國際交流:本系大學部及研究所均有海外交流課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圖解:於馬來西亞黎明幼兒園辦理統整課程及工作坊
實例三、產業實習:我們會帶學生去電視台、劇場及幼教產業實習及製作節目等,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出路
實例四:國際研討會:本系辦理國際研討會進行跨國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學術盛會 圖解: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
實例五:全國競賽:本系學生表現傑出,參與各項國際國內競賽,成果斐然 |
未上傳圖片 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釐清教育相關理論與發展背景,並如何運用到人類學習及幼兒教育的實踐上。 未上傳圖片 分組討論:採討論教學法,讓同學藉由課程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以澄清觀念,瞭解課程內容。 未上傳圖片 小組報告: 藉由同儕間的合作學習,提供同學協調合作、資料搜尋、研讀與教育相關議題,並作討論分享。
實作:藉由實務操作,提供學生「做中學」的作品實踐經驗。 未上傳圖片 參觀:從教育相關機構的參訪中,了解教育現場的運作實況。見習與實習:藉由在教育現場的實見習,增加的臨床經驗,強化學生教學實務學習與實踐。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學生可透過相關服務學習、志工服務、幼兒園實務、教育相關專題研究等經驗之實踐省思,以展現其求學動機與教育熱忱。 |
1.講授式教學:可以自我練習如何課前預習、課堂中做筆記、思考如何提問並勇於發問。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師資培育學系,旨在培養幼兒教育與產業專業人員,經由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管道入學者具幼教師資生資格(外加名額除外),並可申請修習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 |
本系為幼兒教育學系,主要培育「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指稱之「教保服務人員」的「幼兒園教師」與「教保員」。大學四年所修讀之課程包括幼兒園師資職前課程,大學部畢業生即具有教保員資格,具有教保員資格之同學可擔任幼兒園幼幼班、小班及中班之教保服務工作,同時亦可參與各縣市教保員甄選。其他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主要培育教保員,未必設有幼兒園師資職前課程,亦即不具有培育「幼兒園教師」之資格。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少子化所以沒出路? |
幼教系畢業考上公立幼兒園老師只是出路之一,畢業後亦可參加教保人員進用考試、國家高普考試,或擔任私立或非營利幼兒園教師或教保員。在校期間修習相關學程或輔系,可從事早療工作、小學教師、幼兒體能教師、音樂律動師等。對2歲以下幼兒有興趣者可從事公私立托育機構保母或居家保母,亦可繼續進修研究所。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你可能以為幼教老師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能,那你就錯了!本系的學習可是又精彩又專業哦! |
外人常以為幼教系是在學習帶幼兒排排坐吃果果,或認為只有女生才適合念幼教系。其實幼兒教育是非常專業的領域,課程內容結合理論與應用,涵蓋心理學、兒童發展、幼兒課程設計、幼教機構經營管理等;教學方法綜合知識啟發和應用,循序安排幼教現場的實習經驗。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你可知道,腦科學的研究指出,0~6歲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幼兒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影響遠超出其他階段! |
幼教系系學會積極活躍,本系學生從參與系學會本身的運作和自治經營,學到許多職場上所需的軟實力,也從系學會所規劃的歷年活動中獲益良多,充實大學生活,例如學生從大一到大四每年參加荳荳劇演出,每年不僅磨練戲劇演出的台風,還提昇許多戲劇、文學、展演、場布、幕後工作等創意和手作能力,又如在寒暑假時,不少學生加入小荳苗育樂營,培養領袖風範,運用課堂所學,在育樂營和幼兒互動的活動中大展身手。 |
|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幼兒STEAM教育課程、幼兒科技
S:science
幼兒社會探究與情緒表達教孩子與自己相處、與別人相處之重要課程,所有上過課的學生都覺得,不僅對幼兒的行為與心理有更多的瞭解,連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疑惑和傷害都被療癒了!
幼兒劇專題製作幼兒劇是大四的必修課,成果展演是幼教系的年度盛事,每年吸引4000多名觀眾,從寫劇本、演出、道具燈光音樂佈景,全都由學生策劃包辦,所有清華幼教系學生精彩難忘的回憶! |
未上傳圖片 婚姻與家庭此科目內容豐富包括個人健康性格的養成,男女本質的差異,兩性交往,婚姻與家庭的經營等四個主要的方向,討論的議題涵蓋內容兩性關係,愛的本質,夫妻相處,婆媳問題等。教學方式多元包含口述、議題的討論、影片欣賞、小組戲劇演出等等。 未上傳圖片 本土童玩此科目介紹童玩發展史、傳統童玩的特性與類型、各式童玩的歷史發展、童玩製作、相關原理與延伸的遊戲型態。除了教師進行全班性童玩實作教學,另藉由分組方式由同儕相互決定童玩教學內容,並進行全班性實作教學。本課程以「做中學」為課程目標,提供學生自發性探索與學習的經驗。 未上傳圖片 幼兒數學與科學之探索與遊戲本科目主要的教學重點在於引領學生進入幼兒數學與科學的學習領域,強調理論與實務的相互配合,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運用科技輔助教學,設計數學遊戲及自然科學主題活動,並安排至合作幼兒園進行教學演示。教學方式著重創意多元,從參與科學遊戲的實作課程,體驗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動機。 未上傳圖片 幼兒音樂與律動本課程依據幼兒身體發展及需要而設計,著重於肢體律動與創造性的表現。藉由各種故事繪本、音樂和歌唱遊戲的結合,提供學生不同的活動經驗,透過身體與其他領域相結合之方向,學習運用週遭的材料、音效及音樂…等各種素材,將所學的教學創意發揮於課程設計當中,並著重於實習與討論。 未上傳圖片 嬰幼兒急救與照護瞭解嬰幼兒事故傷害之發生原因與安全教育教學策略,介紹嬰幼兒急救概論、居家安全、戶外安全,清楚知道幼兒中毒的預防與急救方法,瞭解包紮的目的、種類、方法原則與注意事項,熟悉嬰幼兒呼吸道異物阻塞處理及心肺復甦術基本救命術,知道正確止血方式及幼兒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具備幼兒鼻出血、過冷、過熱傷害的處理及急救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林瑋茹(頭戴卑南族花環) 版權:林瑋茹
林瑋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現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84年-88年)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90年-92年) 經歷: 新北市竹圍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教師(89年~92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92年~94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幹事、專員(94年~98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專員(98年~100年) 教育部秘書室秘書(100年~102年) 教育部綜合規劃司科長(102年~至今) 107年榮獲教育部模範公務人員
圖解:亞洲博覽館之611生命樹幼稚園展板前 版權:尤崝
尤崝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師資科 經歷: 1993-1997年 幼稚園教師 2000-2001年 研究助理 2001-2003年 幼稚園園長及兼任講師 2003-2014年 香港幼稚園教師 2014至今 香港幼稚園校長 2001年幼教研究所畢業,先後曾在台灣擔任幼稚園教師、研究助理、兼任講師和園長。 2003年前往香港,於維多利亞教育機構中擔任班主任。期間曾兼任海峰校舍的語文和普通話小組組長:制訂「常用字彙卡」、策劃「創意閱讀活動」,分享普通話教學方法,並協助新手普通話老師設計教學活動。 2014年加入香港611靈糧堂教育團隊,籌備611生命樹幼稚園工作,並擔任校長一職至今。
版權:洪翠青
洪翠青學歷: 清華大學幼教系碩士 經歷: 板橋私立光仁中學國中部附設啟智班老師 桃園私立中原大學附設幼兒園教師、園長 教育部「研擬幼托整合後幼兒園評見相關辦法草案」專案助理 現任社團法人新竹市私立陽光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清華大學園長班講師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及明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我是第一屆幼教系畢業生,幼教系活潑與開放的教育方式,讓我開展對教育的不同視野,畢業後我跨領域應徵國中啟智班教師,當時的校長期待幼教活潑的課程方式帶給孩子不同的啟發而雇用我,經過兩年磨練再度回到幼教時,讓我更清楚可發揮的方向。工作十年後我返校攻讀碩士學位,讓自己可以兼具理論與實務,幫助更多人愛上幼教。
圖解:與學生參與研討會合影 版權:劉虹伶
劉虹伶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休閒研究學系-遊憩管理 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現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及初等教育學程 學士 現任美國南可達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美國休閒科學研究院通訊委員會委員、美國南可達公園與遊憩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 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研究精神」是我對自己在生活與工作的座右銘,對於生活的憧憬來自對於人和社會、文化及環境的熱情,對於工作的執著自來於以科學方法追求真理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以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為基礎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獲的知識的樂趣,引導啟發學生對於文化及自然環境的關心,並能培養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及生活中以有系統、組織及精確的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有效的建議。
圖解:帶領高齡長者共讀繪本活動 版權:盧怡方
盧怡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經歷: 曾任微笑星球親子館館長,從事親子活動規劃。目前擔任各大出版社親子共讀活動講師,同時任職於侒可傳媒有限公司「後青春繪本館」特約主編,規畫多元類型的熟齡繪本活動與課程。 於親子館期間從事故事劇場創作表演、展區空間規劃與公司業務企劃。研究所開啟生涯發新領域,與各大出版社合作從事閱讀活動講座並擔任童書推廣人,出版給家長和教師的閱讀專書《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繪本《阿墨的故事屋》、《寵物離家記》和《骨頭島》,目前正在推動高齡長者讀繪本的新市場。 |
林妍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1995~1999)、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2002~2004)、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班肄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政策與行政組博士 我是第一屆幼教系公費生,畢業後回家鄉澎湖縣教書。教書兩年後至研究所進修,後借調教育處擔任巡迴輔導員並商借至教育部國教司服務,由於大學時期有修習國小教育學分,後轉任國小老師,也曾借調至教育處,考上主任後亦擔任教育處課程督學,又借調擔任縣長室秘書,同時兼任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目前於澎湖縣擔任國小校長。
謝惠雅從小就是個喜歡與孩子玩樂的大孩子,當年高三推甄上中師幼教系後,喜歡多元學習挑戰,所以也修畢國小學程,以特教為輔系。因為喜愛教育,熱愛教學以及愛孩子的滿滿熱忱下,也讓我的教育事業細水流長到如今。因為個性活潑外向,同時參與服務性社團,寒暑假必須帶學生營隊,累積不少團康與社會互動能力。 在教育職場上闖蕩多年後,因緣際會接觸新竹市文化局故事人員培訓課程,從故事志工一路學習、受訓到擔任第一線推廣家庭閱讀講師,目前負責培訓更多故事志工、主持親職講座,讓閱讀力量影響更多家庭。目前擔任新竹市文化局家庭教育及全家共讀講師、經營粉絲專頁「謝老師的美好故事坊」。
黃敏宜1997 /06中師幼教系畢,我是第三屆幼教系畢業生。在中師就讀期間,透過完整的幼教學術專業課程訓練,除了學習幼教相關技能外,也透過課程的訓練,培養專業素養及形塑正確的幼教理念,成為一名專業幼教師。 畢業後在私立幼稚園服務3年,順利考上公職,成為一名基層公務員。13年任職托兒所經驗,98年調至彰化縣政府社會處,適逢幼托整合前置作業期,因任職過幼稚園、托兒所,又擔任過托兒所主管,這樣的經歷讓我成為承辦幼托整合業務的不二人選,後經拔擢擔任幼教科長一職,成為一名高級公務員,領銜彰化縣的幼教業務。
林淑姬/私立愛子幼兒園執行長因家人大部分從事教育工作,從小耳濡目染立志當老師,一開始未能如願,高職畢業後考上公職,進入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服務,向老師校長督學們學習,瞭解行政教學及經營學校的概念,以現職教育人員考進台中師專暑期部進修,畢業後取得教師資格,然後因結婚辭去公職,旅居日本,進入了橫浜僑校任教,開始展開夢想中的教學生涯。 民國78年舉家回台開始邁入幼教領域擔任園長之職,為了吸收更多知識,再考進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夜間部就讀,將所學運用在職場上。民國99年因緣際會之下,創立了第一所屬於我心目中理想的幼兒園,結合我在日本與台灣兩地的經驗所體驗的愛子日式幼兒園的誕生。民國105年再成立第二家,如今來自家長的肯定與喝采不斷。 |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