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化學學類 |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1.培養跨領域科技人才,發展方向為分子科學、材料化學、高分子化學及生物分析化學,課程兼具純化學與應用化學之特色。 |
目前台大化工系共有專任教師38名,各教授在其特色研究領域中鑽研並且互相整合,許多研究成果都受到國際上肯定,至今已有30 人次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並有多位教授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及玉山青年等其他各項學術重要獎勵。本系近年的重點研究領域包括半導體材料、生醫技術、能源與永續工程、負碳技術、程序強化與整合等,能提供學生最前端的工程教育。 |
學科意涵 |
本系系名為「應用化學系」,因此,除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化學基本課程外,本系也提供學生多元化選修課程的設計,主軸包含光電材料科技、高等有機化學、超快動力研究理論計算化學、高分子材料奈米材料科學、再生能源及生物化學生化分析等應用領域。詳細說明請參閱附件。 下載詳細資料 |
化工是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法則,用於生產與滿人類生活所需物質與能源需求,建立與地球永續共存的環境。化工不限於傳統製造業,新興的半導體工業、生技製藥業、尖端材料製程、以及再生能源產業,都是化工人能夠發揮並貢獻所長的領域。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本系學生透過課堂學習與討論,來建立有關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與高分子科學中重要的知識基礎。 圖解:課堂學習與討論 版權:王建隆教授 ![]() 本系學生並透過整理、分析文獻與口頭報告,以及教授-學生間、學生-學生間的討論風氣及學術分享,獲得對當代先進科學研究近況的認識。 圖解:文獻閱讀、整理與報告 版權:王建隆教授 ![]() 除了知識的吸收外,本系學生也透過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及論文撰寫等方式,來裝備研究實作能力,並為科學領域貢獻新知。 圖解: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及論文撰寫 版權:王建隆教授 |
![]() 化工系的課程特別著重數學計算與物理的能力,輔以一定程度的化學知識。建議同學在高中階段對數學有多一些的著墨與理解,並且在物理的學習上也能打下紮實的基礎,這樣將有利於銜接未來化工系的課程。 未上傳圖片 加強數學公式推導能力 加強物理抽象概念理解 未上傳圖片 具備基礎化學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學校進行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及實驗報告撰寫 |
化工系的課程特別著重數學計算與物理的能力,輔以一定程度的化學知識。建議同學在高中階段對數學有多一些的著墨與理解,並且在物理的學習上也能打下紮實的基礎,這樣將有利於銜接未來化工系的課程。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應用化學系:以原子分子層級來探討各種化學反應。我們的課程設計不會教你如何設計工廠製程,但是你會學會如何以分子的觀點來理解化學反應的發生。操控分子結構和功能上以便產生所要的產物。 |
化工系與化學系的差別: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相較於材料,化工,生化或藥學等相關科系,應化系雖不包含工程或是生物完整教育,卻充分且廣泛的讓學生以四大化學為基礎並在應用科學上紮根。以台灣強調應用科技就業的高科技產業,更需要基礎能力扎實的應化系學生。 |
本系畢業學生的出路除了傳產石化工業外,另新興的半導體產業、生技製藥產業、先進材料產業等,其實都需要大量的化學工程師去幫忙設計、改良相關製程才能順利運行。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教學方法首重在化學的各個面向訓練學生具備基礎知識與實驗技巧,進而引導學生運用化學能力從事尖端應用科技的研究,例如在生技製藥、太陽能光電技術、新穎材料開發等領域,因此學習內容並非侷限於化學科目。 |
「化學工程學系」名字裏有化學,但其實也很注重數學、物理。儘管必修有不少化學科目,但都是背景知識,主要還是透過數學及物理方法加上化學的知解決問題及計算出答案。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國際化師資:交大校區應化系有二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位比利時院士、6位日籍講座教授、1位波蘭籍教授及2位日籍教師。 |
化工系數、物、化三科並重,但若是同學排斥或是不喜歡這三個科目那就要謹慎考慮。不過大學的物理和高中不相同,化工系所用到的物理有流體力學、熱力學和熱質傳等,都是高中物理輕描淡寫帶過,甚至是沒教過的部分,所以同學可以重新再來學習。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高分子奈米材料「高分子奈米材料」課程,在上課中應用了「科學生活化」等創新教學概念。也帶領學生至校外進行 「Running Nanoman!」的大型戶外解謎活動,實際體驗生活中的奈米產品。 圖解:創新教學高分子材料 版權:陳俊太教授 未上傳圖片 物理化學(一)-熱力學本課程教導學生以正規的科學用語描述化學物質的組成、狀態與變化。課程中的觀念能協助學生以紮實的科學語言,來正確地描述科學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物理與化學現象。 圖解:物理化學(一)-熱力學 版權:王建隆教授 ![]() 高分子化學本課程內容結合了「瘋狂科學成語」與「互動科學討論」等豐富有趣的課程橋段,使學生了解高分子化學知識。並把3D印表機帶到課堂作實際的展示,讓同學在認識原理的同時,也能夠同時看到儀器的操作。 圖解:高分子化學 版權:陳俊太教授 |
![]() 生醫材料專題本課程簡介生醫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及醫療器材之生物相容性的相關課題, 採讀書心得報告的型式, 先由授課教師或根據該週的單元主題邀請的專家學者和學員們分享其研究心得 (時間為1.5小時), 然後由學員們根據該週主題預先彙整的研究文獻, 分3人為一組以投影片方式報告讀書心得並回答問題 (時間為1.5小時) ![]() 能源工程本課程主要目標是使學生了解能源科技,包括能資源、能量使用與轉換及與對環境之影響。內容涵蓋化石能源與再生能源及能源儲存。 ![]() 半導體製程概論
介紹半導體製程原理,從晶圓到晶片製造。本門課相當受到歡迎,除了化工本系學生之外,亦有工學院以及電資學院的學生來選修。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盧勇宏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所 博士畢 1992.09 ~ 1995.06 經歷: 友達光電 1998.03 ~ 2016.06 華威國際 (CID) 營運執行董事 2016.06 ~ now 華威國際 (CID) 營運執行董事 2016.06 ~ now 未上傳圖片
廖唯倫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所博士 經歷: 2005-2015友達光電研發處長視訊產品研發總部副總理 2015~友達光電副總 &視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2018/11~now友達光電技術長 目前擔任全球面板大廠友達光電技術研發群技術長,帶領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公共信息顯示器等大尺寸產品研發、製造及行銷業務。 未上傳圖片
呂椬境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 (1992~1997)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 (1989~1990) 經歷: 泓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4迄今) 於2004年以一千萬台幣資本在車庫創業, 以敬業創新的精神, 於 2007成功取得日本噴墨大廠墨水代工, 現不僅是台灣最大噴墨墨水製造廠, 也已成為全球美日知名噴繪機大廠之墨水重要供應夥伴,墨水銷售世界達90個國家,約300個代理商; 成功規劃泓瀚科技於2017年9月26日在台上櫃, 現資本額三億三千萬元, 市值已達二十二億新台幣 |
![]()
廖俊智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化工博士 第11任中研院院長。 背景:中研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 2008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他透過一連串的基因改造,讓大腸桿菌作為「工廠」,產出有5到8個碳的醇類。 在《自然》(Nature)的論文,則以類似的機制,產出了例如含有4個碳的「異丁醇」(isobutanol)等將來可能用作生質能源的高級醇類,這項技術,也技轉給美國的能源公司Gevo。 ![]()
簡山傑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士 現為聯華電子共同總經理,負責聯電在核心製造和技術方面的研發和運營。 擁有逾30年的半導體研發經驗,於1989年加入聯電。 在現任職務之前,曾任聯電資深副總。 多年來曾領導公司內多個不同部門,涵蓋先進技術開發、特殊技術開發、客戶工程、技術移轉暨開發、矽智財與設計支援、企業行銷等。 曾發表21篇科技論文及擁有176項全球半導體相關專利。 於1998年獲經濟部頒發的國家創新獎。 於2001年獲頒國家傑出經理獎。 於200 ![]()
張念原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工博士 中裕新藥執行長 張念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醫學美容產品「肉毒桿菌」的催生者。 張念原在愛力根(Allegran)旗下保妥適(BOTOX)任職,他的團隊成功讓原本只用在治療眼疾的肉毒桿菌能夠量產。 中裕新藥將推動愛滋新藥TMB-355上市以外,將推動TMB-365及TMB-607分別進入臨床一期及二期。 |
我的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化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3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