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數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 |
國立臺灣大學 數學系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數學學類 |
數理化學群
數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培養數學、統計及相關科學應用與研究人才,提供全校學生基礎數學與數學通識之課程,並經由數學學習培養學生思考、組織、分析與表達之能力。提供數學專業理論、應用數學、統計分析及數據科學實務的訓練。 |
本系歷經六十餘年教學研究與經營,培育了許多世界知名的數學家與統計學家,其中有九位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除了學術界之外,在其他領域亦有許多表現非常傑出的系友。為了延續並增長畢業系友在國內外傑出表現的成績,本系對於增聘教師、提昇學術風氣、改善教學環境以及培育學生不遺餘力,冀望藉由如此努力來提升臺大數學系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走出臺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
學科意涵 |
數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除包含傳統基礎科目如數學分析、線性代數、機率統計外,另外特別著重數理統計及資料科學等相關應用數學、其中包含迴歸分析、數理統計、多變量分析,資料科學及機器學習或統計學學習演算法等。專門處理含有隨機性或不確定性的數學、統計或資訊問題。 |
數學探討數與形的結構,是一切科學與工程的語言與基礎。本系大學部的課程與訓練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能力」,談論的對象既是數學理論研究的基本物件,又常是基礎科學與應用學科中處理許多問題極有威力的工具、許多現象的絕佳模型。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思考的訓練及邏輯的論證,例如從基礎公設及定義,演譯出系統或推論出定理,另外還有抽象概念的想像及理解。 未上傳圖片 學習統計模型及其後的數學原理、了解如何得到估計、預測及做出判別。實作上會搭配使用知名軟體如 R, Python 或 SAS 等來分析各類資料。 未上傳圖片 以數學理論為基礎,釐清邏輯思緒,學習演算法,撰寫程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未上傳圖片 時常注意外部趨勢及應用議題如區塊鏈、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議題與資料科學相關部分。 |
未上傳圖片 修習基礎或進階的數學課程。主要是透過課程瞭解理論及其証明,並透過習題演練、與同儕及和教授的討論深化學習。 未上傳圖片 學生自組研討班閱讀專業書籍或論文。 未上傳圖片 找教授做學士論文。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資料準備中 |
盡量修習高中學校開設的加深加廣課程,並利用我們系上的線上課程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較其他科系重視邏輯思維、推論能力、抽象化思考之訓練、計算及分析能力,此有助於突破一般思考之侷限,培養對事情或問題不同的觀點,進而提出解決方法或創造價值。本組另特別著重於處理含有"隨機性"或"不確定性"之問題。 |
數學系以嚴格邏輯訓練為主要原則,在各個課程中展現不同的邏輯推演方式來解決真正自然的問題,對的事一定給證明而錯的事一定給反例,接受數學系訓練後的學生深受工商業界研發部門的喜愛。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由於大數據時代來臨,出路比以往更加廣泛,舉凡與"不確定性"相關之行業都有機會, 如品管、風險管理、金融分析、醫學、工業、 商業、生態或是社會科學等,都有相關出路發展。 |
以為讀數學系後,未來只能當數學老師或研究人員,殊不知數學系畢業生是業界研發部門的最愛,且轉唸研究所的領域也非常多元。請參考台大數學系數學沙龍網站有關數學系可能之生涯規劃。http://www.math.ntu.edu.tw/~salon/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較其他科系重視邏輯思維及推論能力、抽象化思考之訓練、計算及分析能力。此外請注意資料科學與一般敘述性統計差異相當大,其中需要用到許多數學及統計原理作分析及推論, 應用層次並非只是展示資料而已, 連人工智慧所需演算法也是學習內容之一部分。 |
低估數學的內容和抽象程度,所以在中學基礎學習時輕忽證明的訓練。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隨機性或不確定的事物充斥於日常生活、自然及人類的相關活動中,很多事物或現象若用機率來加以描述,常會更加精準。這類似的觀念及學理佔高中數學的比重並不大,但在本系可以學到許多相關知識, 也可以知道其應用範圍廣大。 |
數學系的課程都需要基礎,所以想要就讀的高中生一定要多修習加深加廣的相關課程。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數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 |
國立臺灣大學 數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迴歸分析學習隨機變數之間如何關聯以及模型參數的估計及解釋。搭配使用軟體分析實際資料,將結果予以展示及對未來作預測。 未上傳圖片 機率論除奠基未來學習基礎外,此科目內容亦相當生活化,許多日常生活的不確定性都可以拿來當例子解說,有時會有異於直覺之結果。 未上傳圖片 數據科學演算法人工智慧許多來自機器學習,而這些學習多半是透過一些知名的演算法,此課程教授許多演算法並搭配軟體及資料實作。 |
未上傳圖片 分析導論分析導論是微積分的延伸,一方面提供微積分中諸多概念更嚴格的論證基礎,另一方面也將這些概念推廣到更抽象的對象,比如說一些常用的函數空間。 未上傳圖片 線性代數基礎的線性代數探討向量空間(三度空間向量的推廣)的基本性質(基底、維度)與線性映射(它們的矩陣表達、秩、跡、核空間、行列式等基本性質、矩陣的抽象特性、各種特殊矩陣分解的抽象理解等等)。本系線性代數課程不限於矩陣的實際操作與數值計算,並強調抽象性質的理解與理論的建立,故能因應不同領域的應用。 未上傳圖片 幾何學導論研究平面上及空間中曲線的幾何性質,介紹曲率(彎曲程度)、扭率(非平面程度)以及 Frenet 標架 - 沿著曲線移動的一組特殊的基底向量,它反過來刻畫了該曲線在空間中的形狀。接著討論空間中曲面的幾何性質等,除了以上這些基礎概念,本課程還著重實例的計算。 未上傳圖片 代數導論透過解決五次多項式有沒有根式解這個重要數學問題的方法,介紹群環體三種抽象物件的定義和理論,透過此課程可以訓練修課同學的抽象思維和嚴格邏輯訓練!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數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 |
國立臺灣大學 數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錢大群IBM大中華區總裁 淡江大學數學系,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高級管理課程、IBM全球高階經理人課程進修 2007年,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 2004年,IBM東南亞/南亞區總經理 2001年,IBM亞太區系統與科技事業部副總裁 1997年,IBM大中華區系統與科技事業部總經理職務 1996年,獲得台灣企業經理人協會授予的「1996最佳總經理獎」, 後赴紐約擔任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之行政助理 1993年,擔任台灣IBM公司總經理 未上傳圖片
黃調貴國泰人壽董事長、 精算師 淡江數學系、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2002~2008 國泰人壽總經理 2005~2008 國泰金控總經理 2011 ~2017年起開始擔任國泰人壽副董事長, 2017~ 上國泰人壽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沈志藏臺北捷運公司副總經理 淡江數學系、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 臺北捷運公司中運量運輸處處長、事業部經理、供應部經理、發包中心主任、運務部副理、高級工程師 未上傳圖片
莊昌善齊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佳網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淡江大學數學系數理統計組 佳能公司 程式設計師 佳能公司 資料組組長 佳能公司 資料組主任 佳能公司 服務部副理 佳能公司 營業部副理 佳能公司 營業部經理 佳能電腦公司 經理 佳能資訊通訊 副總經理 佳能企業 總經理 佳能企業 常務董事 齊營公司 董事長 佳網國際 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王紹新信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日商神奈川株式會社台灣分公司經理 美商AMP公司業務經理 |
![]() 圖解:共有9位系友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版權:數學系網頁
如圖如圖 如圖 ![]() 圖解:從事各行各業的傑出系友。 版權:數學系網頁
如圖如圖 如圖 ![]() 版權:數學系網頁
如圖如圖 如圖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數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 |
國立臺灣大學 數學系 |
---|---|---|
多元能力 |
資料準備中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性格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6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