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物理學系應用物理組 |
臺北市立大學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電子物理組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強調實驗與理論並重,以培養具有理論基礎及應用技術之科技人才為目標。大學部課程分為光電物理組與應用物理組,其教學與訓練重點,分別著重光電相關知識與物理相關應用技術之訓練。除課堂教學外,利用專題研究、參訪、競賽等形式,加強師生互動,增進學生對科技產業發展趨勢之了解,並提高學生對學習興趣。師資陣容堅強,研究成果卓越,近六年科技部物理學門研究計畫案總件數與總金額,全國前10名,私校第1名。 |
本系有電子物理組及應用化學組,師資多元,重視物理及化學基礎科學及專業養成,同時兩組可互相選修,以強化物化之領域學習。目前畢業生大多數仍繼續攻讀相關研究所,並於科技公司上班。因地處台北市中心,學生不管是跨領域選課、專題研究或與相同領域校外實驗室互相交流十分方便。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物理科學知識是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基石,經由完整的物理科學教育訓練,培育學生具有分析事理、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學習力學、電磁學、熱力學、量子物理、物理數學等之基礎物理知識,與相應之實驗操作訓練,進而應用於奈米科學、近代天文及宇宙物理、計算材料科學、量子通訊等。 |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的系名所指的學科定義是本系注重在物理及化學兩大領域基礎科學以及強調連結科學知識與產業的應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為培養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系安排的課程學習主要強調下列的學習方式:(1) 習題演練:透過內容的講解與習題演練,以強化學生對於課程內容與基礎概念之了解。 圖解:助教協助普通物理習題演練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 (2) 實驗操作:透過各種不同的實驗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實作能力。 圖解:大學部電子學實驗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 (3) 專題研究:透過參與系上老師之各項專業研究, 進一步加深與加廣學生之實作能力及物理專業知識。 圖解:學生論文展中展示研究成果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未上傳圖片 (4) 社團活動:透過參與系上之各類學術相關活動(含國際交流活動)及學校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參與團隊活動與工作的相關能力與擴展生活視野。 圖解:系學會舉辦物理週活動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
實驗課訓練及培養學生獲得成功所需的獨立思辨能力和實驗研究技能,與實驗結果撰寫。培養與人溝通協調與團結合作能力。 圖解:電磁實驗-平行電容版測試 版權:應用物理暨化學系 ![]() 產業與科學研究機構參訪,了解目前產業動態與最新研究發展。 圖解:校外參訪 版權:應用物理暨化學系 ![]() 專題研究訓練,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利用基礎科學原理以探究科學問題或是開發可應用的新技術或材料、磨練學生撰寫與發表研究成果,培養與人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與團結合作能力。 版權:應用物理暨化學系 ![]() 基礎實驗操作能力,應用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知識與科學原理。 ![]() 校外實習,增強了解職場、產業及研究環境,培養正確與積極的工作與研究態度。 圖解:新穎材料原子級科學校外實習 版權:應用物理暨化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以準備高中時期所參與物理,科學或資訊活動、競賽或相關研習之證書或獎狀,或準備高中時期參加社團團隊作品或成果之參與紀錄與特殊表現。 |
廣泛閱讀課外讀物,提升閱讀能力,強化撰寫論文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物理系課程著重在基礎科學知識的瞭解及應用,並培育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組除了物理基礎相關課程之外,將加強學生在計算物理相關知識與技能之訓練,並可延伸至新穎材料物理與天文物理/宇宙學方的應用,使其未來在從事科研及就業方面更具備競爭力。 |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與其他大專院校的電子物理系或應用化學系所修讀科目必無不同,但本系的修課是可以同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物理系的生涯發展絕對不僅限於大學教師或是中小學老師,現代科技產業的發展變化迅速,更需要具備有相當的基礎科學知識才能勝任。物理系所傳授的便是科技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科學知識,透過適當的課程安排來培育學生的思考邏輯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能力再加上個人興趣的培養,學生將可在各行各業適興發展。 |
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 畢業後可當國小教師。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物理學是一門很有趣的科學知識,強調的是藉由觀察、分析、驗證與理解來了解我們生活周遭的自然現象,進而培養使用這些知識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本系為學籍分組,大二時才會修習專業課程。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在材料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上有優良的傳統及優異的表現,近年來在同步輻射光源應用在材料科學研究上更是執國內相關研究發展之牛耳。另外,本系也是國內少數有天文物理專業研究的系所,系上老師所組成的研究小組不僅活躍於國內的相關研究,也參與國際上知名的研究團隊(如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Prof. Takaaki Kajoita所領導的研究團隊)。 |
本系將訓練及培養學生獲得成功所需的獨立思辨能力和實驗研究技能,具備足夠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專業能力或是在化學或物理學相關科技產業工作勝任愉快。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物理學系應用物理組 |
臺北市立大學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電子物理組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物理漫談為扭轉高中注重解題之教學模式,本系針對大一同學開設本課程。藉由探討物理學的發展,解釋科學思想的演進,引導學生注重邏輯推理;由不同研究領域老師輪流帶領同學了解各種課題,學習處理問題的能力,及早探索自己的興趣。 圖解:邀請校外學者演講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 天文學
在高中階段天文學常被視為地球科學的一部份,事實上近代天文的發展融入物理、化學、乃至生物學知識,是自然科學中真正的跨領域學門。本課程兼顧傳統天文知識與近代觀測結果,希望讓有興趣的同學領略天文學之奧義。 圖解:觀測日環食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 同步輻射概論與應用利用同步輻射光源,研究各類材料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是本系研究強項之一。本課程透過實例講解及實地參訪位於新竹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基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的連接,也認識最新之材料科學研究與科技發展。 圖解:同步輻射光束線實驗站 版權:淡江大學物理系 未上傳圖片 量子物理授課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近代物理科學之發展,讓學生可以有效的吸收相關的量子物理科學的基本知識,進而知曉應用於天文、材料科學等領域。 |
未上傳圖片 電子學電子產業為現今台灣主要具有經濟競爭力之產業之一,電子學為該產業最重要的核心知識,其聯繫著半導體物理與的應用端電子產業,自IC晶片電路、3C電子、迄至電動車驅動等包羅萬象的電路。為培育學生完整的電子電路專業能力。 未上傳圖片 近代物理帶領學生由探究舊量子論的興衰,包括黑體輻射、蒲郎克假說、拉塞福散射模型、波耳假說與理論等,進入薛丁格方程的領域。利用薛丁格方程解決各種位能井的問題,也由各種位能井的介紹與應用,了解單電子原子和多電子原子奧妙的微觀世界,最後踏入量子統計的殿堂。 未上傳圖片 電磁波本課程將從電荷加速會輻射出電磁波的概念開始,循序漸進介紹偶極輻射,電磁頻譜及各頻段的電磁波應用,再進入波導、傳輸線和天線的理論。本課程亦會帶領學生實際製作單極天線、偶極天線、號角天線,以及在電路板上印製八木天線,並透過軍規的網路分析儀量測S參數。 未上傳圖片 光電子學本課程介紹光電子學的理論和重要觀念,包括波動光學、光的偏振和雙折射、導波光學、光的吸收和放大、半導體的光電特性等。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物理學系應用物理組 |
臺北市立大學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電子物理組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吳茂昆淡江大學物理學士、碩士,休士頓大學物理博士。超導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校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與教育部部長等職。 生於台灣花蓮縣玉里鎮,因其突破性的高溫超導體研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以及中華民國總統科學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傑出貢獻獎和馬蒂亞斯獎。 未上傳圖片
吳慶輝淡江大學物理學士,東貝光電董事長。 66年自淡江文理學院物理系畢業後白手起家,創立東貝光電科技公司,致力於發光二級體產業、高科技光電半導體等應用,花三到五年時間佈局,打入北美、日本與韓國市場,僅僅十年坐穩LED股王寶座。 未上傳圖片
余維斌淡江大學物理學士,政治大學EMBA碩士,宜特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 早年在工研院電子所工作的余維斌,因為出差歐美,意外嗅到一門台灣沒有做過的特殊生意商機—當晶片的醫師,於是1994年創辦「宜特科技」,十年後公司順利上市,並且在近年業績屢創新高,宜特科技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半導體檢測驗證服務公司,有「電子產業的醫療中心」之名。 |
未上傳圖片
林*志高中時,對化學等理科比較感興趣,在選擇大學科系的時候偏向這樣選擇。大學時期時對未來沒什麼目標,就是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碩士選擇論文題目時,確定了未來想從事分析類或是待在實驗室行業,希望在研究中學到可以在業界使用的技能,也就是希望在儀器部分能親手操作,因為對實驗室熟悉與儀器使用經驗對找工作一定是加分。 華達化學製藥 未上傳圖片
江*儒我大學部、碩士班都是在這裡畢業的,當初,是因為離家裡近。而且物理和化學都是我比較喜歡的科目。系上的課雖然分兩組,但都可以互選被認列畢業學分,可以依照自己想學的去選修。到了大四跟著老師做專題研究後比較清楚自己想走化學領域,所以,在這裡念了碩士班。目前在研發部工作。以前在實驗室跟著老師學習的都應用的到。 燿華電子工程師 未上傳圖片
何*亭我當年是個人申請考試入學的。當初在選擇系所時,除了興趣外,也考量上課通勤問題。離家近,就可以省很多時間。把多的時間用在研究和唸書上。大學時我有修專題研究,在教授的指導下,學到很多書本以外的東西。這些書本以外的小技巧都可以應用在工作上。 燿華電子工程師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物理學系應用物理組 |
臺北市立大學 應用物理暨化學系電子物理組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3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3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