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環境工程組 |
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環境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環境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組之目標為培育環境工程專業人才,使學生面對環境永續發展時,具備解決問題之知識與能力。除了完整的基礎專業學理知識修課規劃,系上更提供資源安排專題實作課程,使學生有親自實作之訓練,整合課堂學理知識並培養創新設計、規劃與執行之專業工程師能力。此外每學期安排的工程參訪及企業實習,使學生能瞭解環境工程相關工作之實務需求。畢業後可報考環境工程技師。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為現有全國公私立綜合大學體系中,唯一將環境工程與工業安全衛生兩種專業領域結合之系所。產業界有句俗話-工安環保一家親,環工專長加上安全衛生證照方足以符合產業就職需求,本系特色即培養學生環工與安全衛生雙專長,強化學生就業能力。 對研究有興趣學生則可一貫修讀本系研究所,五年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以培育出環境與安全衛生兼具之高級管理或研究人才。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環境工程學是以化學、物理學及生物學為基礎,用以解決環境問題之應用學科,專業知識包含環境化學、給水工程、污水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等課程。近年來以永續為基礎之經濟轉型已成為人類社會未來之清晰路徑,環境工程配合此目標也加入淨零碳排、環境永續等整合性知識,結合工程的方法達成人類活動與環境永續共存之目標。 下載詳細資料 |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跨足環境、安全與衛生三大工程領域,環境包括空氣、水、廢棄物污染處理及環境管理與資源再利用等。安全衛生包括防火防爆、安全製程、作業環境控制、暴露與健康風險評估等工業安全、衛生技術。 |
學習方法 |
![]() 進入學系後之完整學習途徑為:(1)課堂講授學理知識及探討當今永續環境發展趨勢,(2)實驗室學習環境分析技術,(3)專題實作課程中整合基礎知識並加以應用,(4)工程參訪實際觀摩與學習重大及新穎工程建設與場域,(5)企業實習課程實地瞭解未來工作性質、能力需求及職涯發展,(6)參與學術交流與校外競賽。 圖解:環境污染物分析實驗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工程參訪-至重大及新穎工程建設地點與場域實際觀摩與學習 圖解:工程參訪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工程參訪-至重大及新穎工程建設地點與場域實際觀摩與學習 圖解:工程參訪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參與校外競賽 圖解:參與永續生活實驗競賽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專題實作課程中整合基礎知識並加以應用 圖解:專題實作課程成果發表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 做好時間管理以提高學習效率 圖解:做好時間管理以提高學習效率 版權:聯大環安系 ![]() 熟習基礎學科的學習本系的基礎學科包含數學、化學、物理和生物,熟悉基礎學科及進入本係後學習進階學科,可應用至空氣污染防制、水處理、廢棄物管理等,能夠預防或減少工作場所事故的發生和危害,並且保障員工在職場上的健康。 圖解:學習與應用 版權:聯大環安系 ![]() 實驗及分析環境採樣、污染物檢測和作業環境測定為保護環境和維護職業安全及衛生的基礎,本系課程設計有助於熟悉實驗方法、提高實驗技巧、獲得準確數據並進行分析、熟悉儀器原理及操作。 圖解:實驗課程 版權:聯大環安系 ![]() 產業連結及國際接軌本系安排專題演講和產業參訪,提供實習機會,有助理論與實務的連結,在學時即可了解產業的現況及需求,同時獲知國際脈動和最新規範。全球往淨零碳排度路徑邁進,本系培育之學生亦能夠擔負起該責任。 圖解:產業參訪 版權:聯大環安系 ![]() 電腦軟體的學習 基本軟體: 熟悉Word、Excel、Power Point進階軟體: 本系學科將學習統計軟體和繪圖軟體等,進行數據分析、整理及繪圖,更有利於大數據分析。 圖解:數據繪圖及解析 版權:聯大環安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學習物理、化學或生物等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能深入理解其基礎原理,也能廣泛接觸目前此知識在環境領域的相關應用。可透過學校自然科學實驗課程或參與科展的過程,親自設計、操作、整理與分析結果並驗證理論,培養動手做及應用能力。此外環境工程領域人才需關注目前世界上環境永續重要議題與國際接軌。 |
本系所整合環境、安全與衛生三大領域,學生在紮實訓練下,就其興趣選擇適合的領域修習,而本系課程通過IEET工程認證,畢業學生的學歷受到國際認可,故依循本系課程規劃,培育出理論與實務兼具之高級技術人才,以解決暨預防環境污染及工業安全衛生相關之問題。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環境工程以化學、物理及生物為基礎,並在工程中應用以解決環境問題,達成永續環境的願景。 「工程」著重於解決問題,「科學」指的是瞭解事物問題來由,本系除需理解問題來由,還注重以工程的方法解決問題為核心目標,與環境科學相關科系有所區隔。本系就讀學生透過適當之課程安排與規劃,可同時具備報考水利工程技師及環境工程技師,這是其他校系無法提供的特點。 |
其他與本系相關系所可能為:環境工程系、環境科學系、職業安全衛生系。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學生常誤解水環系環工組畢業後只能到環保署、環保局或污水廢棄物處理等相關單位服務。事實上,只要是與環境相關的問題,皆與本系相關,因此應用層面廣泛。除了學術界或研究機構以外,業界的發展出路甚廣,例如:半導體業、光電業、能源產業、永續管理、生醫製藥、環境檢驗、民生建築工業及土木工程業等。
|
環安系畢業出路非常多元,可選擇環境工程或安全衛生領域,未來可進入業界擔任工程師,或是考取技師執照進入顧問業,也可以投入監測相關產業,或者在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中擔任教職與進行研究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環境工程常被誤解為清除垃圾,環境採樣與分析等一般例行性勞務工作,此為錯誤之刻板印象。本系注重於學生之專業訓練包含剖析複雜環境問題的關鍵成因、創新與彈性的設計處理系統方案,使學生有能力規劃搭配各工程技術為一程序組合,因地制宜的解決各類型環境問題,未來發展與環境永續、淨零碳排、循環經濟領域高度相關。 |
本系目的為培養工程師,因此學生除了在課堂要學習各領域的知識外,本系教學也相當注重實務課程,有實驗分析課與設計課能夠選修。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舉凡與環境相關的問題,皆為本組學習之範疇,畢業後的就業層面極為廣泛,除了可報考國家考試進入公職領域如環保署、環保局、自來水公司,國內大型工程顧問公司之環境工程部門、環境工程顧問公司、也可進入高科技廠中擔任廠務工程師或環境工程師,另外目前新興的企業永續管理師,或有關碳盤查、減碳等相關工作,都與本系有高之度關聯性,未來工作性質穩定,人力需求高。 |
本系課程中有多門必修的實驗課程,以訓練學生動手做的能力及專業技術。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環境工程組 |
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環境化學瞭解化學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及運作原理,課程中介紹環境所產生之各種化學變化及過程,包括水化學、酸鹼平衡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及環境化學分析等。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污水工程本課程介紹污水處理系統的種類、污水中關鍵物質或參數的性質和濃度、污水收集系統設計,初級、一級、二級和高級廢水處理程序的說明及污泥處理程序。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環境生態學瞭解大自然運作的基本原理,體認生物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在工程運用或開發之前能有更周延的考量。 版權:淡江大學水環系 |
![]() 環境污染物分析環境污染物分析的目的在監測環境品質,包括水質、微生物、空氣、固體廢棄物、土壤等污染物之採樣、檢驗分析技術,學習對環境檢測數據的判斷、污染物指標的意義,及書寫檢驗結果報告。 環工單元操作環工單元操作是學習污染防治的各種處理單元,例如:自來水處理、污水處理及廢棄物處理等,學生學習每一處理單元的理論、程序及設備構造,經由親自操作、觀察、分析數據,奠定實驗操作基本能力及養成團隊合作精神。 ![]() 作業環境測定作業環境測定目的在保障工作環境的安全與健康。作業環境測定包含規劃、採樣、測定及分析等技術,以掌握工作環境真實樣態及評估勞工暴露狀況,避免職業災害發生。 ![]() 工業安全管理、工業衛生管理工業安全管理的目的在預先對工廠設備、設施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分析危險來源、預測可能災害,並研擬方案,以預防操作過程發生事故。工業衛生管理則分析工業環境對人員的健康影響因素,並研擬預防方法以減少疾病傷害。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環境工程組 |
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林文淵淡江大學水利系學士畢業、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畢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鋼集團董事長、台灣苯乙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東森整合行銷(股)公司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李鐵民淡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畢業、泰國曼谷亞洲理工學院進修水資源研究所碩士畢業。 經濟部水利處北區水資源局局長、經濟部水利署顧問。 未上傳圖片
邵光華淡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畢業、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資訊科學碩士學位。 於2014年7月正式接任台灣微軟公司總經理,負責微軟公司在台灣市場之整體營運狀況。 未上傳圖片
李忠恕淡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學士、北京大學EMBA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畢業。 璞園建築團隊董事長李忠恕縱橫房產界數10年,從建築、代銷、物管,甚至跨足到籃球、餐飲,一條龍服務,在不景氣中更強調差異化,讓產品更具競爭力及價值,在低迷市況下,開闊無限藍海。 |
未上傳圖片
卓啟弘無 台灣曼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未上傳圖片
呂建興無 環境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技正 未上傳圖片
林木榮無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環安處長 未上傳圖片
謝男鴻無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副研究員 ![]() 圖解:華品環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陳宗聖無 華品環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
我的學系 |
淡江大學 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環境工程組 |
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