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地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理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地理系一直秉持以質量並重為教育主旨,強調自然環境分析、人地關係探討及區域研 究內涵,以及著重地理學之應用,並增加學生野外工作經驗,使理論與實際能相 互驗證。主要目標為:( 一 ) 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地理專業人才。( 二 ) 訓練具 卓越的科技專業競爭力人才。( 三 ) 培養具備國際觀及多元化教育人才。 |
本系成立於民國52年3月,創辦人盧毓駿博士有鑑於建築設計與都市發展間密不可分之關係,特將本系命名為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並著重於兩個領域之整合性學習與應用。為鼓勵本系優秀學生繼續就讀本系碩士班,特辦理學、碩士一貫學程並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訂雙聯學位。本系成立至今,是國內少數具有完整學士、碩士、及博士班一貫學程之建築系,培育許多建築相關領域之優秀實務與研究人才。 |
| 學科意涵 |
地理系涵蓋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技術、地理教育等多元的教育方向;本系以人文、自然與技術三大面向整合於區域地理範疇中,強化了整合與應用。 |
創立人盧毓駿博士創系時期有鑑於近代建築與都市發展有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故決定將本系命名為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
| 學習方法 |
製圖技術(由傳統地圖認識到電腦化製圖,再延伸至電子地圖平台等,強化學生製圖技術的提升) 圖解:教導雷射測距儀測繪植被
空間資料軟體應用(ArcGIS、PCI等多個業界常用軟體基本操作,強調作業成果的空間資料展現) 圖解:野外考察時學生操作無人飛機
區域綜合發展(分組專題的討論、相互激發,在不同的人文、自然與技術等考量下,探討區域發展的前景與限制) 圖解:學生利用立體鏡觀察地形等高線 |
1. 設計創意實作:透過設計想法的腦力激盪與引導,以小組教學的方式,學習轉化與融合空間的考量進行設計操作。 圖解:設計創意實作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2. 課堂講授:從專業領域的導讀到專論,透過課堂講授,藉由引導資料蒐集及實地參訪學習,以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圖解:課堂講授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3. 設計技巧實作:透過實作課程(如:基本圖學、手繪表現法、電腦軟體操作等)熟悉技術能力,藉以貼切地呈現設計想法。 圖解:設計技巧實作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4. 設計評圖:在設計中整合各種建築與都市之專業知識,並以圖面、模型與口語表達、學習整合與溝通。 圖解:設計評圖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給高中生的建議 |
只要你喜愛思索立體空間配置,主動觀察周遭生活環境,勇於嘗試並提出各種設計想法以改善周遭環境,樂於與其他人共同運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喜愛團隊合作,能積極與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溝通討論,一起與團隊達成目標,那你會是個適合選擇建築學類的人喔。其學習範圍除了建築空間,也包含藝術以及人文相關領域。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地理系涵蓋有人文、自然與技術三大面向,本係著重於製圖、測量技術、遙測技術及空間資訊應用與實務;在基本理論下,實作優先,讓學生實際操作軟體及硬體、分組討論、成果製作與產出,再與理論相互驗證。 |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著重建築內部空間佈局、外部造型設計與都市環境的連結關係。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地理系出路不僅限於地理教師,仍包含地理資訊技術人員、自然保育人員及區域規劃和城鄉發展等。 |
建築及都市設計的出路非常廣泛,並非只有擔任建築師一途,除設計領域外,營造工程、專業技師、跨領域設計等均是有發展潛力之領域,凡舉與生活、空間、設計有關的行業,均能有發揮之處。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地理學是以自然、人文與技術為基礎的跨領域能力;地理學是並非只是空間名詞記憶,強調時間背景的意涵,接合環境特性,並運用空間技術展現的一門科學 |
建築及都市設計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往往花了很多時間做的作業,卻因為邏輯思辨的困境或是視野不夠開闊,會覺得時間投資報酬不成比例。其實建築及都市設計是整合型的學問,不只要花時間做,開拓視野、接觸系上其他課程、多閱讀,都能在建築及都市設計的操作上相輔相成。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強調基本能力的培育,由簡而繁,以自然及人文為背景,以科學技術整合,強調在應用能力的展現。 |
學系網址:https://crtadp.pccu.edu.tw/bin/home.php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地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航測概論
1. 了解最基本的航測相關基本光學原理、立體觀察、對位、正射投影、座標系統、方位判定、空中三角測量等概念。
空間資訊概論介紹空間資訊與GIS的意涵,透過講授的方式介紹地理資料數位化後的特徵並培養學生開始具備空間資料的觀念並能對GIS與空間資訊學門常用的專業詞彙有一定的認識。介紹目前GIS與空間資訊常使用的電腦技術。做為未來進階課程的基礎。
經濟地理學經濟的力量強烈地塑造了我們所處的世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體驗到的經濟,有著地理的本質。經濟是一系列扎根且真實的過程,也是一系列複雜的社會關係,會隨著、或因為地理空間而有所差異。此課程旨於介紹經濟地理學中重要的主題,以及當代的相關論辯。
移地學習-隴川青自然地景本課程主要在學習中緯度內陸型氣候下所形成的自然景觀。考察範圍涵蓋中國西北甘肅省、西南四川省及青海省。本區控制黃河上游,加以地處內陸,地形景觀豐富。擁有冰川、黃土、沙漠地等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徵。本課程先於課堂內概述隴川青三省風貌,再透過移地學習方式以蘭州為起始點,先往東南方向認識西秦嶺地區之自然景觀。 |
建築設計建築設計課程之主要目的,在訓練學生對建築之基本概念與技法。課程內容著重於培養學生在2D與3D造型上的想像力與創作能力。本課程將利用小組教學,分組上課的方式,以大量的實作訓練,培養學生對於形體造型創作與組合能力。並透過對建築空間的觀察與描繪,熟悉建築設計中賴以再現與進行設計思考的各項。
建築攝影建築攝影是紀錄時間與空間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本課程旨在透過建築攝影技術與作品的介紹和練習,讓同學能透過攝影的取景與紀錄,更深入地認識到建築與空間場域的氛圍與魅力;同時,亦學習運用攝影此一工具,作為表現建築與空間的媒材。
都市設計目的在於瞭解環境規劃師(Environmental Planner)在都市計畫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瞭各種都市型態的影響及造成這種型態的各種因素,尤其重點放在時間、空間與文化因素。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地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彭盛佐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畢 (新北市立雙溪高級中學校長) 未上傳圖片
程仁宏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博士班畢 (第四屆監察院監察委員) 未上傳圖片
易榮昌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畢 (金良興觀光磚廠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陳建佑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畢 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班在學 泰北高中校長 |
陳明竺建築系第一屆 現任:開創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兼任教授 學界:曾任美國紐約市房屋及都市發展局設計處都市設計師、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哈濱遜新市鎮總規劃師、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丹麥克理工學院工程、圖學系系主任、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系所主任兼所長及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所主任。 業界:開創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孫文郁建築系第十四屆 現任:孫文郁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兼任副教授 1. 榮獲2010年行政院第1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建築類特優獎 2. 作品: 新北市貢寮區金佛園區(規劃設計) 高雄市左營區自治新村(監造) 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青年安心成家住宅新建工程(專案管理/監造) 台北信義區廣慈博愛(專案管理/監造)
廖晏瑋建築系第十六屆 現任:廖晏瑋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兼任副教授、政府採購評選委員會 評選委員、臺北市建築師公會 室內裝修審查人員、臺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臺北市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代檢專業人員 得獎: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南港分局南港派出所新建工程,榮獲2020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建築工程類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松江分隊重建工程,榮獲2015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卓越獎建築工程類 作品: 1. 台北市北投區福國社會住宅統包工程 2. 南港派出所興建工程(綠建築標章及智慧建築雙認證) 3. 七星西湖大樓
王正源建築系第二十五屆 現任:王正源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歷年獎項 2020 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辦公廳設暨三民派出所新建統包工程(設計) 2020 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特別貢獻獎 王正源建築師事務所(監造) 2020 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特別貢獻獎 王正源建築師事務所(專案管理)
高文婷建築博 第五屆 現任: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管理組組長、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淡江大學講師(聘期屆滿089/09/01-090/06/30) 台北市建築管理處科長、副總工程司、主任秘書(改聘091/01/31-101/07/31)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總工程司(改聘101/08/23-103/09/30) 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處長(調職103/10/01-104/04/09)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地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
|---|---|---|
多元能力 |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2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