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所屬學群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大眾傳播學群
新聞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是中台灣綜合大學唯一的大眾傳播學系,透過影像內容創作與新聞傳播專業實務訓練,強調在地關懷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具備創意表達與獨立思考的能力,配合校園媒體實習平台、實習制度、畢業專題的設計,加上多個特色自主學習團隊,強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使得靜宜大傳系成為饒富在地社會關懷與實踐的特色學系。

本系成立於1999年,以追求培養卓越新聞人才為宗旨,結合理論與實務以培養具數位匯流、媒體整合與全球視野的新聞與新媒體人才。本系培養學生目標有三:一、培訓新聞傳播人才,文字、影音與新媒體技能兼具快手;二、培養數位匯流、媒體整合企畫人才,策畫與行銷高手;三、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聞人才,能跨國溝通與策展能手。

學科意涵

大眾傳播學群是將訊息以聲音、文字、影像等多元形式,透過不同的媒體管道,傳遞給社會大眾。靜宜大傳系以「培養具宏觀社會文化視野之影視內容創製與媒體文化分析人才」為教育目標,課程架構以「媒體文化」為基礎,發展「影像藝術」與「影視傳播」二大學群主軸,設計出系統化、制度化、階段化的專業課程。

新聞已從傳統大眾傳播產製轉換成分眾傳播,面對行動時代的閱讀習慣改變,本系秉持新舊體融合立場,採網路辦媒體並翻轉內容產製課程。在數位匯流下,訓練學生最新的說故事能力、編採實務,結合社群媒體強化內容行銷。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資料準備中

(1)本系強調新舊體融合,所以在使用手機攝影、錄製影音還有進行剪輯做為重點訓練。高中生可在平時的手機操作上就多練習具體事實的呈現(影音/文字可以並進)
(2)更重要的是在說故事與採訪真相,所以說故事能力與現場採訪也是專業訓練的重點。高中同學可從校園生活與活動做現場直播練習,並訪問活動主持或設計者(校方或社團負責人)練習從對話中找到新聞重點。
(3)事實報導要有實證,練習追查證據與真相,對高中同學來說也可平常就練習提問與檢查所呈現出來的證據是否可靠。多問多查,養成習慣。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靜宜大傳系著重影視內容創製與媒體文化分析人才之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融合傳播專業與數位化發展所帶來之需求,強調知識之綜合運用、創意思考、批判能力以及人文社會關懷的實踐。

本系與傳播相關科系共同核心就是「傳播」,最大的差異就是新聞內容的產製,不論新舊媒體,新聞報導本身就是反映真實與真相,因此無論是文字、影音、廣播或新媒體、融媒體的創作,一定要求查證,確實無誤才會發送。因應新世代強調互動,更重視內容的整合與行銷。因此,新聞系比其他傳播科系更強調:真實與公義,查證與負責。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靜宜大傳系著重在培育相關影視產業或新聞產業的幕後人員,例如導演、攝影師、剪輯師、美術、製片、節目製作人、記者、編輯、公關企劃等,並非是訓練演員、明星、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等幕前演藝人員的地方。

(1)對於新聞系出路認為只有擔任記者/編輯,紙媒已漸式微,所以最好去學廣電拍電影等,……較難理解新聞專業可做內容策畫與深度報導。
(2)對於新聞業轉型與創新了解較少,較難理解新聞可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和影響力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靜宜大傳系的課程設計以影像製作實務為主,從平面、電視、電影到新媒體的訓練皆全面含蓋,同時提供新聞編採、數位敘事等內容產製能力訓練。因此,課程並非單純訓練主播、或幕前表演主持,而是著重在培養影視與新聞產業的幕後實務工作人員。

(1)對於新聞系認識易陷入一般刻板印象,以為記者都不念書,壓力大,薪水低,工時長。
(2)對於傳播的認識,常以主播為目標,忽略自己的興趣與能力。
(3)對於新媒體常在用但卻不知道可以發展出更有趣與更有系統的內容行銷。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相較北部其他傳統傳播科系的多班教學,靜宜大傳系各年級僅招收一班,因此不管在器材設備或是教學輔導的資源皆相當充沛。除了擁有自己的網路實習媒體平台,還有多個特色自主學習團隊,包括:運動轉播、新媒體製播、廣播與Podcast、媒體素養教學等學生團隊。此外,靜宜大學在國際連結相當成功,全球超過700多間姐妹校結盟,可供學生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相當多,有助拓展國際視野。

(1)傳播實務的參訪有助於讓高中生更進一步了解新聞的發展與未來趨勢。
(2)網路/社群媒體的介紹,讓高中生可以更清楚什是新聞,如何產製?如何行銷?……

我的學系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新聞學
    • 大眾媒介與社會
    • 傳播史
    • 電子媒介原理
    • 電影賞析
  • 大二必修
    • 大眾傳播理論
    • 影視藝術概論
    • 傳播政策與法規
    • 傳播倫理
  • 大三必修
    • 傳播研究法
    • 當代傳播問題
    • 媒介市場與管理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
  • 大一必修
    • 內容產製
    • 新聞採寫
    • 視覺傳播
    • 多媒體應用
  • 大二必修
    • 影音新聞
    • 社群媒體
    • 資料素養
    • 跨媒介敘事
  • 大三必修
    • 傳播實務
    • 大數據分析
    • 英文新聞
    • 數位編採
  • 大四必修
    • 媒體實習
    • 網路媒體企劃與製作
    • 新聞道德與法律
專業選修課程
  • 影像藝術
    • 動態影像製作概論、視覺設計、電腦繪圖、劇情片製作、紀錄片製作、影視劇本創作、電影配樂與音效設計、動態影像設計、影像美學與應用、電影理論與批評、表演學、色情片分析
  • 影視傳播
    • 基礎攝影、報導攝影、跨媒介訊息與設計、採訪寫作、刊物企劃與編輯、電視新聞、基礎電視製作概論、網路節目企劃與製作、電視攝影棚製作實務、廣播與Podcast節目製作、企劃觀點與媒體實務
  • 無領域區分
    • 媒介全球化、跨文化傳播、流行文化與創意、媒介生態、數位電玩文化
    • 數位敘事實作與應用、網路傳播與虛擬社群、娛樂媒體管理與行銷傳播、傳播與科技、公共關係
    • 現代傳播文選、影像意義-分析與詮釋、溝通藝術
  • 社會學科領域
    • 新聞內容產製以社會為背景,因此除了新聞專業的理論與學習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社會領域相關學術的探索。本系開設了: 社會學、 心理學、 經濟學、 國際關係、 政治學
  • 人文學科領域
    • 人文素養的培育從通識的廣博一直到傳播領域的媒體素養和傳播修詞等更重要的還是跨文化與文化的研究提供同學更多元的視野與更深入的思考方向。本系開設了: 文化研究、 媒體素養、 傳播修詞、 通識課程、 英文新聞
  • 資訊與數位學科領域
    • 自媒體與融媒體的來臨,資訊素養與大數據探勘和分析已成為內容產製的新技術,從資訊基礎 到進階,融合體的編採探討成為重要的新聞採訪工具。本系開設有: 資訊課程與進階運用、 多媒體企劃與製作、 數位編採
  • 外語領域
    • 外語特別是英文是未來學生跨跨領域採訪的重要工具,本校從大一起至大四英文課程設計採網路修習與實務課程並進。本系還有英語新聞課程提供給同學做為基礎 與未來新聞專業能力的培養。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 新聞採訪記者

    以調查採訪、專訪、完整報導等方式蒐集查證事件訊息,並將採訪資訊加以整理撰寫,提供報紙、雜誌、廣播或電視臺報導。


  • 節目製作人員

    執行與節目相關之各項錄影及行政業務。


  • 影片製作專業人員

    運用畫面剪輯、文字排版、影像處理、混音處理等技術,製作出節目帶。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Complete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Complete
10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