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資訊管理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管理學群
資訊管理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本系為中部地區歷史最悠久的資訊管理學系,擁有充裕的軟硬體設備。本系亦通過IEET資訊教育國際認證,畢業生可申請公約國家公職或專業工程師執照的學歷資格。本系發展方向兼跨資訊與管理,課程規劃包含:「資訊軟體應用學程」與「企業資源規劃學程」,及行動商務、智慧資料分析、物聯網應用、軟體設計、企業實習、寰宇學習等課群。透過學程/課群模組設計,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有興趣模組並發展職涯。 |
本系擁有優秀的師資以及完善的教學設備。大學部培育學生具備智慧商務科技、雲端服務、大數據的專業知識,成為能協助企業規劃管理雲端服務、創新應用的商業應用人才。大四學生可選擇加入碩士班研究,或到資訊企業實習,為畢業後升學或直接就業做好銜接的準備。本系的系友遍及金融、資訊產業,工作表現深受企業倚重。 下載詳細資料 |
| 學科意涵 |
本系發展方向兼跨資訊與管理,課程規劃理論與實務並重,旨在「培育具有研發、管理及整合資訊系統能力之專業人才」。本系著重在企業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來改善組織的效率與效能,讓組織能持續維持競爭優勢。 |
資訊管理學系為跨資訊與商管領域之整合性學科,以協助企業策略性地應用資訊系統,解決經營管理問題,並進而提昇企業競爭力,因此學習領域含蓋資訊科技之理論與實務,以及企業經營基礎知識,並藉由專題實作,總整所有的知識與技能。 |
| 學習方法 |
上課學習:授課教師教授課程專業知識,安排Office hour供學生解惑。課後輔導:以學長(姐)擔任教學助理;每週安排固定時間供學生提問。自主學習:鼓勵同學們組織讀書會,搭配學校資源尋找相關知識與自主學習,透過相互激勵提升學習成效。
專題實作:2~4人成立一團隊,尋找一特定資管相關題目,將課堂所學技術設計及開發相關資訊系統;除了考驗學生專業能力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能力。
合作學習/讀書會:藉由成立小組讀書會共伴同儕學習;一方面可以彼此督促及激勵,另一方面也可以互補彼此的弱點。
各項軟體/系統操作:本系許多專業課程會介紹一些系統/軟體,例如:SAP ERP系統等,老師會示範相關操作,再由學生練習。
理論課程:管理學、經濟學、 會計學、統計學及資訊數學等理論課程。 |
課堂講授: 老師全力傳授知識並啟發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圖解:課堂講授情況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團隊學習: 「資訊系統專案設計」需要同學以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資訊系統實作,並分享發表成果。 圖解:學生有自信地發表成果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實作教學: 由老師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範例,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以及進行程式語言編寫。 圖解:物聯網課程實作情況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敞開心胸與人接觸,保持好奇心。 |
資訊科技已經被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同學可以藉由觀察或參觀實體或線上的資訊展覽活動,發想資訊創新的可能性。多保持好奇心,試著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在解決問題時,可以試著上網搜尋相關作法,自己動手做做看。若有碰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之處,能夠有效地表達問題並尋得他人協助,是做個資訊管理人需要具備的能力。透過參加電腦專題,可以學習在團隊活動中協調合作的精神。此外,由於網路無國界,不排斥搜尋外文網頁,可以與國際接軌。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資訊管理重視資訊科技(系統)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幫助改善組織的經營績效與效率。資訊工程則重視資訊技術的開發與電腦軟硬體的設計;而資訊傳播工程著重數位內容與典藏。 |
資訊管理學系(簡稱資管系)常會與資訊工程學系(簡稱資工系)相提併論,資管系培養學生具備開發資訊系統解決商業實務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備商業思維之資訊人才,因此課程包含與資訊系統開發相關之程式設計、資料庫管理、網路管理...等,以及與企業經營相關之會計、統計、經濟、企業管理...等。,而資工系以資訊技術為主,課程涵蓋資訊理論、數學、程式設計、硬體、網路通訊。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資管系畢業後能夠在各個領域工作,舉凡資通訊產業、交通運輸業、餐旅觀光業、製造業、服務業、公共事業等等。各種產業都有資訊系統,因此各個企業幾乎都有MIS(資訊管理)部門,當然就需要資管系畢業人才。另外,若對教職有興趣,除了可持續升學攻讀碩士、博士;亦可以在本校修習教育學程,日後擔任中小學老師。 |
誤解:資管系出路,程式寫不過資工,管理比不上企管。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學生容易混淆資管系專業不重視程式及數理邏輯能力。資管系主要在資訊科技(系統)的各程產業應用,當然基礎程式能力及數理邏輯能力對本系很重要。 |
誤解1:資管系課程學習內容很雜亂。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為中部地區歷史最悠久的資訊管理學系。本系亦通過IEET資訊教育國際認證,畢業生可申請公約國家公職或專業工程師執照的學歷資格。本系強調多元學習,成立主顧創客吧、程式設計培力基地、行雲者研發基地、極客魂等學生自主學習團體。除了資訊專業外,本系學生可修教育學程,未來可擔任資訊相關領域教師。此外,為了讓同學找到自己專才,本系設計多個專業業學程及實務課群,幫助同學聚焦。 |
1.「資訊管理企業實習」讓同學實習後順利就業; 2.學習活動多元化,學生自信有活力; 3.教學品質持續獲得華文商管學院評鑑認證(ACCSB); 4.主辦「創新、管理與知識社群國際研討會」。 |
|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程式設計、進階程式設計本系列課程介紹使用Java程式語言撰寫程式的基本概念與程式設計技巧。內容涵蓋Java基礎程式結構與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觀念。搭配實習課程中使用Eclipse IDE整合開發環境與查閱Java API說明文件,使修課學生熟悉Java程式開發的工具
企業資源規劃本系為全台灣唯一擁有最完整「企業資源規劃(SAP ERP)學程」的資管系。該課程提供企業資源規劃的導論介紹,並搭配上機實作(SAP ERP)與業師演講,深獲學生喜愛、亦為本系特色課程。
網路行銷分組組隊參與校外競賽,透過課程所學知識,實際於社群媒體上進行網路行銷。
專案實作(1)、(2)將資管系課程中所學相關技術與管理經驗,2-4位同組成團隊在本系老師指導下,開發實作相關資訊系統,並於期末時舉辦競賽與成果發表。 |
資訊系統專案設計為期一年的總整課程「資訊系統專案設計」,學生統整之前習得的知識與技能,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開發出具有創意的資訊系統,參加成果展示與競賽。 圖解:成果展示與競賽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物聯網應用導論首先學習到物聯網的基礎知識,而隨即透過不同生活主題的應用,配合上適合的感應器、控制器以及硬體開發出實用的物聯網簡單系統。 圖解:學生實作情況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手持裝置程式設計人手一機,手持裝置改變人們的社交、辦公、娛樂及學習型態。此課程讓學生使用Android Studio開發工具,發揮創意來開發手機或平板的App。 圖解:學生展示模擬機上的App 版權: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版權:傑出校友推薦表
詹伊正靜宜大學資管系 學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EMBA 碩士 現職: 精誠資訊 大中南區事業部 / 總經理;並於獲得106年「靜宜大學傑出校友獎」。
版權:系友提供
許弘駿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碩士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所博士 取得博士學位後於2004返回母校任教;因個人生涯規劃於2006轉任花蓮慈濟大學;現任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系副教授兼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版權:FB
蔡永恒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學士、碩士 現任 絡達科技 業務規劃處 處長 出版作品< 放縱在阿爾卑斯山下Jun. 2006> 攝影作品<改變自己,東山再起>、<找回熱情,快樂人生>、<每個你都如此重要>
版權:FB
蔡遵弘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學士 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博士班 **比賽/參展經歷 contest / exhibition IETAC2011最佳論文獎 2010YAMAHA GTR aero創意廣告影片最佳導演獎 2006年KT科藝獎數位遊戲組技術創新獎 **出版著作 Book publication MAYA動畫製作及特效應用實務 (2005) MAYA動畫設計實務 (2003) 3D互動網站利器-Plasma (2003) |
圖解:KPMG專業形象照 版權:KPMG
蕭禹仲2010/09東山高中畢業,在高中期間喜歡資訊科技,選擇就讀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大學時期積極參與系上活動、社團打工、學校專題。2014/09錄取淡江資管所,在學期間榮獲特優助教,同時考取ISO27001證照,對稽核有更深入的了解,入職場後對自己所想要的工作方向很明確,所以立即找尋資訊科技相關工作。 2016/08進入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資訊科技諮詢服務顧問,輔導政府單位、金融等產業導入ISO 27001、BS 10012、ISO 20000、ISO 9001等國際標準。2017年開始擔任政府機關專案經理、協同專案經理,2018年輔導北市稅處成為全國首家獲資安及個資四合一國際標準認證。
圖解:於Tesla公司工作期間照片 版權:張竣輔
張竣輔2009/6徐匯中學畢業,家族商業背景與本身對科技的興趣,所以選擇文化大學資管系就讀,期間培養出程式專業,並結合統計、管理與行銷課程應用在商業上。2017年於南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創業管理系畢業,畢業成績為該校商學院學士、碩博士前15%,獲頒全球商學院Beta Gamma Sigma成員,且為唯一亞裔。 2017畢業後於美國Tesla矽谷總部擔任Energy Specialist,負責能源部門銷售,參與銷售策略制訂,學習到工作外如何與美國同事交流並且學習美國社會的上班文化,以及與各種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客戶面對面溝通並成交訂單,最佳成績曾達到全美前五名 (5/400),獲得經理與上司們的高度肯定。
圖解:逆風少年大步走 版權:https://familycsr.pixnet.net/
張藤楠94年6月從桃園南崁高中畢業後,對於學習資訊科技與管理相關領域特別有興趣,因而選擇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就讀,大學時期喜歡參與系上的研究活動與眾多社團活動,還代表學系獲選全國大專優秀青年,代表學校參與教育部社團評鑑評審,在畢業前已有上市櫃企業提供工作機會。 先後在2013/07~2017/02 於上市櫃公司全家便利商店擔任集團資訊本部系統企劃師、2017/06~至今,與同系學弟創立第一間資訊科技公司。我很明確知道我正在做的事情,即使面對壓力,也會找尋壓力來源,並運用最適合的方法舒壓,也透過身旁眾多朋友與師長們的建議,讓我在學習路途走上正確與未來的道路。 |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