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建築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工業設計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本系主要目標培養專精的生活產品設計師及培養具產品開發企劃能力的設計師。除培養學生產品設計的能力外,並加強學生產品製造及行銷方面的能力,建構設計製造與行銷一貫。產品設計與開發整合,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科系特色。並積極地與設計業界進行產學交流合作機會,藉以增進學生的實務經驗,進而提升其設計水準與態度。 |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於2018成立,為高雄地區第一所建築系,為南部地區縣市未來的都市發展建設奠定基礎,且均衡台灣南北地區建築與都市學門的教育資源,更進一步支持政府新南向政策,打造南部地區在國際上南進的建築及都市建設人才的培訓基地。本系擁有都市計畫與設計、木構造與文資保存、建築歷史理論研究,數位設計與營建管理、建築物防火、綠建築以及室內環境控制等建築相關專業領域師資,課程多元且跨領域。 |
| 學科意涵 |
工業設計師已經成為繼理工科系的研發人才後,另一個年薪向上竄起的百萬「設計新貴」。然而今年表現不錯的傳統產業也都積極的在聘任工業設計師開發生活必需品等等。過去只有聽命研發和行銷人員的工業設計師,現在成了整個研發的創意發想源。 在台灣,現在也逐漸由工業設計做為研發與市場行銷前哨的角色。 |
本校為高屏地區第一所培育具備整合性視野的建築專業人才教育單位,且為因應當前世界的趨勢,以及都市及建築社會任務的改變,本系將以當前的環境永續性為目標形塑具特色的學習系統,以打造國際化與在地化整合的獨特學習氛圍與制度環境。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產品設計:產品設計能力的培養,是由一系列的產品設計主軸課程來完成,大一訓練學生的立體基礎能力,大二是透過企畫和分析的方式,訓練學生對現有產品的再設計能力,大三則是安排廠商提供的建教專題,或鼓勵學生參加設計競賽,訓練學生具有實務和創新的設計能力,大四則是整合學生在前三年所學,訓練學生具有獨立完成設計 未上傳圖片 數位設計能力: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數位化能力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數位設計學習的軸線上,從2D到3D,從3D到CNC,讓學生能充分利用數位化優勢,應用在產品設計的各個階段。 未上傳圖片 設計基礎知識:本系不管是必修或選修課程,都具有培養學生設計觀念和知識的責任。透過不同年度間的課程,循序漸進的啟發學生,讓學生具有設計相關知識。 未上傳圖片 視覺設計能力:視覺平面訊息的傳達和不同媒材的掌握,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視覺設計亦規劃一條課程軸線,大一是學習平面構成和媒材運用,大二是學習圖文整合,大三是視覺傳達的實務練習,大四則是整合視覺設計的觀念和能力,應用於作品集和展示設計上。 未上傳圖片 工程技術能力:工業設計的目標是讓設計的產品能上生產線進行量產,有鑑於此,具備圖學、材料、加工和模具等相關技能和知識就顯的非常重要。 |
電腦繪圖 圖解:本系學生參加20vdwc世界競賽榮獲冠軍 版權:本校媒體公關組拍攝
建築設計 圖解:木構造住宅建築的可能型態學生競圖第一名 版權:本系師生拍攝 建築基礎能力 圖解:學生實作模型 版權:本系師生拍攝
國際學術交流機會 圖解: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師生來訪 版權:本系師生拍攝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可以參與較多多參與誇領域的學習活動,透過各式的活動更深入去了解產品的特質及優缺點。 |
資料準備中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主要目標在: |
本系將因應當前世界的趨勢,以及都市及建築社會任務的改變,打造獨具特色的學習系統,推動創新教學。基本的策略,擬透過系上老師們的不同專業與國際背景,打造國際化與在地化整合的獨特學習氛圍與制度環境,讓未來建築系學生的學習,以當前世界性追求永續發展為目標,並整合在「全球在地化」真實場域中。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學生未來可於大小型企業或設計公司從事工業設計師、產品經理、產品行銷企劃和機構模具工程師等相關工業設計產品開發的工作,甚至成立個人工作室。也因在大學期間經由研究設備完善整合,未來也可以進入國內外研究所順利繼續深造。 |
無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主要目標培養專精的生活產品設計師及培養具產品開發企劃能力的設計師。除培養學生產品設計的能力外,並加強學生產品製造及行銷方面的能力,建構設計製造與行銷一貫。產品設計與開發整合,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科系特色。並積極地與設計業界進行產學交流合作機會,藉以增進學生的實務經驗,進而提升其設計水準與態度。 |
建築人要考慮的面向非常多,從設計美感創意、新興科技、舊建築的價值、材料的質感與應用,使用者的安全與健康、到城市的發展,都是身為建築人要學習的。所以建築是一種更全面思考人類居住環境且運用適合的策略方法來解決居住問題的科學。只要對於建築有熱忱且想對於這個城市、空間與使用者努力改變的同學都很適合。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主要目標培養專精的生活產品設計師及培養具產品開發企劃能力的設計師。除培養學生產品設計的能力外,並加強學生產品製造及行銷方面的能力,建構設計製造與行銷一貫。產品設計與開發整合,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科系特色。並積極地與設計業界進行產學交流合作機會,藉以增進學生的實務經驗,進而提升其設計水準與態度。 |
本系為台灣目前最新的一所綜合大學建築系,系上師資健全且充滿活力,積極發展智慧數位設計發展,系上課程鼓勵創意思考與實作以及跨領域的合作,不僅跟隨國際趨勢以及發展,更專注於在地議題的討論,希望透過系上安排的相關課程以及系上師資與在地的連結,培養出對於社會、環境與居住者關心的建築從業者。 |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建築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專題設計整合學生在前三年所學,訓練學生具有獨立完成產品設計的能力,並透過整合製造課程,學習將設計的產品變成大量生產的商品,並於新一代設計展中發表產品。 未上傳圖片 視覺傳達設計增進對視覺圖像分析與詮釋的能, 學習如何運用圖片與文字傳遞階層不同的訊息, 養成學生對環境觀察的敏感度, 思考設計該有的文化位置 未上傳圖片 設計心理學以認知心理的觀點,探討使用者的行為概念模式,進一步探討如何應用物品的預設用途、使用限制與配對的模式,增加產品的易識性、易理解性與易用性。 |
未上傳圖片 建築設計期許同學由自身所熟悉的「地方」空間中尋求個人對於或空間設計的態度與價值,並嘗試與其所奠基的物質基礎產生連繫,進而反身延伸至欲面對處理的設計課題。 未上傳圖片 建築結構系統瞭解建築材料之基本物理與力學之特性、瞭解不同(力)的種類與影響、瞭解建築物承重之行為與力的傳遞機制、瞭解不同建築系統之力學行為與功能特色 未上傳圖片 建築構造1.有系統的介紹建築物構造科學、材料科學、施工方法、法令限制和建築工業等議題。 2.讓學生了解建築物在構造階段、營建管理和時程計畫、設計與構造之間的介面等不同的操作模式與合約形式。 3.讓學生了解建築構造的設計原理,必須考量建築使用功能、結構安全、建築經濟、美觀等因素。 4.讓學生了解營建工業的未來 未上傳圖片 建築設備環控系統建築設備環控系統主要探討各種建築設備,以及與建築設計的接點。本課程探討各種設備運作之原理與應用,並加入近年來的節能、舒適與便利性下開發之新設備。而在講義課程之外,亦邀請業界專家進行專題演講,以增加學生對於設備與建築設計間實務性問題的理解,以充實未來建築職場環境所需的知識。 未上傳圖片 敷地計畫本課程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關敷地計畫的知識應用,以永續發展為信念,環境共生為行動之建築及都市規劃設計訓練,並將學生帶入實際空間情境探索,介紹敷地計畫的基本意義與內容。講授內容主要為敷地計畫在基地上規劃人為構造物及土地利用的學問,也是連接建築、景觀建築、都市計劃及工程各門學問。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建築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資料準備中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林家羽/廣達電腦筆記型電腦機構設計工程師在高中的時候其實最感興趣的是生物,當初填志願時也填了很多生科相關的科系,但是當時考慮到生科的出路即將飽和,多填了工設(跟自己特質比較相關的科系),因此走向工業設計這條路 大二因為想給自己多一點機會,考了學校的師培課程,也在畢業後實習、取得教師證;大四時希望能到不同的學校學習更多的知識及開闊眼界,考上成大工設研究所,透過研究還有與教授們的交流,加上教職的缺額較少,還是決定先去業界磨練。一方面覺得自己除了工設的相關知識技能外,也需要加強更基本的機構技能,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自己不要設限的去選擇職業,在投履歷的過程中除了工設相關職缺,也投遞了機構設計及室內設計的職缺。 未上傳圖片
涂家營/廣達電腦工業設計專員喜愛組裝鋼彈 亂做木工家具 建模當興趣 大學四年打滿系籃 拿過大設盃全國第三 成大碩二便應徵上廣達電腦 研發替代役 目前在廣達擔任工業設計師 主要工作為 3C產品設計 量產性協同設計 後端製成 表面處理等 在廣達三年半的時間代表公司參與籃球比賽 拿過全國企業盃第三名 華亞盃第三名 未上傳圖片
林家羽/廣達電腦筆記型電腦機構設計工程師在高中的時候其實最感興趣的是生物,當初填志願時也填了很多生科相關的科系,但是當時考慮到生科的出路即將飽和,多填了工設(跟自己特質比較相關的科系),因此走向工業設計這條路 大二因為想給自己多一點機會,考了學校的師培課程,也在畢業後實習、取得教師證;大四時希望能到不同的學校學習更多的知識及開闊眼界,考上成大工設研究所,透過研究還有與教授們的交流,加上教職的缺額較少,還是決定先去業界磨練。一方面覺得自己除了工設的相關知識技能外,也需要加強更基本的機構技能,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自己不要設限的去選擇職業,在投履歷的過程中除了工設相關職缺,也投遞了機構設計及室內設計的職缺。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建築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資料準備中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資料準備中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