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1. |
(一)課程內容豐富多元 |
| 學科意涵 |
本著支持幼兒成長與學習的衷心,本系在幼教領域提供幼兒教保、教學與評量、幼兒發展、幼兒文學、特教及融合教育等核心課程;在家庭教育領域透過家庭生活教育、代間關係、教育方案設計、族群文化教育等課程深化能力。 |
幼兒教育是幫助幼兒成長發展之教育,本系提供包括幼兒發展、幼教課程與教學、幼兒文學、幼兒音樂、幼兒藝術、幼兒科學數學等各種養成幼教專業師之所有相關知能。 |
| 學習方法 |
本系教師應用多元方法實施教學,包括講授、引導討論與思考、合作學習、校外參訪、實作活動、方案駐點協作、邀請校內外專家或實務工作者演講和分享等。 圖解:海外實地學習
103級Amis Baby家庭教育方案:獲臺北市原民會補助 圖解:體驗與學習阿美族文化
合作學習 圖解:寒期育樂營活動 |
本系上課方式多元豐富,包括講述、討論、實作、參訪、見習、實習、國際交流,所有學生經過四年的培育,個個多才多藝!實例一:現場試教 圖解:學生實際體驗與協助幼兒園執行全園大型活動
實例二:國際交流:本系大學部及研究所均有海外交流課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圖解:於馬來西亞黎明幼兒園辦理統整課程及工作坊
實例三、產業實習:我們會帶學生去電視台、劇場及幼教產業實習及製作節目等,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出路
實例四:國際研討會:本系辦理國際研討會進行跨國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學術盛會 圖解: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
實例五:全國競賽:本系學生表現傑出,參與各項國際國內競賽,成果斐然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參與合作性的學習及課外活動 |
學生可透過相關服務學習、志工服務、幼兒園實務、教育相關專題研究等經驗之實踐省思,以展現其求學動機與教育熱忱。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為全國第一所以幼兒教育為核心基礎,結合家庭教育專業的系所,亦是唯一於幼教系中規劃完整的學前特殊教育學程的系所,同時提供教保專業學分學程。為擴展學生職涯發展的視野和學習,於課程架構中規劃產業與服務領域的相關課程。 |
本系為師資培育學系,旨在培養幼兒教育與產業專業人員,經由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管道入學者具幼教師資生資格(外加名額除外),並可申請修習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後,就只能當幼教老師?少子女化的社會,出路受限?本系設立之初雖以培育幼教師資為宗旨,而為符應社會趨勢的前瞻性人才需求,現階段課程架構與目標更加重視跨領域素養之養成和實踐,畢業學生後還可以選擇投入多樣性的幼教產業、家庭教育與服務領域。 |
少子化所以沒出路?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幼兒教育一點也不幼稚,它可是一個專業領域。家庭教育並不是為當父母準備的學習,而是一個跨領域的專業涵養。 |
你可能以為幼教老師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能,那你就錯了!本系的學習可是又精彩又專業哦!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幼兒教育是終身學習的啟蒙,家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 |
你可知道,腦科學的研究指出,0~6歲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幼兒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影響遠超出其他階段!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幼兒文學在「幼兒文學」這門課中,你能大量地接觸不同類別的文本,例如圖畫書、童話與詩歌。而後透過分析文本,練習從成人的視角或幼兒的眼光一窺文學世界,理解文字或圖畫如何安排,你將能以更專業的角度欣賞與應用童書。
親子關係本課程旨在了解親子關係的定義與法律規範,透過親子關係相關理論了解其對個人的影響,探討關係的維護與策略,並介紹有效促進親子溝通的訓練模式,如交流分析理論、父母效能訓練、薩提爾模式等。
兒童產業與實習在「兒童產業與實習」這門課中, 你有機會實地體驗幼教相關產業的運作和實務操作,例如至出版社、多元能力發展機構、親子教育機構、公共托育中心、政府機關等進行三週集中實習,並能在機構參訪、實務分享與實作等課程活動中,開展多角度的探索與體驗,增廣你對兒童文教產業的職涯知能。
幼兒觀察在「幼兒觀察」這門課中,你能近距離地凝視幼兒,觀察與記錄幼兒在幼兒園裡的生活、發展與學習樣貌。而後透過觀察分析與解釋,練習如何客觀地分析幼兒在不同發展面向與學習經驗的能力,培養更專業與更敏銳的觀察力。
家庭生活教育方案設計家庭教育是生活能力也是職能,培育同學具協助幼兒家庭自主共學的實務能力。課程透過田野參與、個案教學、方案實作等教學,加廣加深與不同族群、文化與家庭工作,擔任各公私家庭教育的職場即戰力。 |
幼兒STEAM教育課程、幼兒科技
S:science
幼兒社會探究與情緒表達教孩子與自己相處、與別人相處之重要課程,所有上過課的學生都覺得,不僅對幼兒的行為與心理有更多的瞭解,連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疑惑和傷害都被療癒了!
幼兒劇專題製作幼兒劇是大四的必修課,成果展演是幼教系的年度盛事,每年吸引4000多名觀眾,從寫劇本、演出、道具燈光音樂佈景,全都由學生策劃包辦,所有清華幼教系學生精彩難忘的回憶!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版權:蘇偉馨
蘇偉馨學歷: 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教系學士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幼稚教育專科 經歷: 創辦諾瓦中小學暨幼兒園 創立世界學前教育交流協會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教系講師 私立方曙高級中學教師 小學教師 幼兒園園長 幼兒園教師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是我就學期間得到最多啟發的學校,師長們自由開放的觀念和教學方式,是我日後在教育領域中的模範。我喜歡國北教育不是守經有餘的尊尊訓誨,而是竭盡所能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和胸襟。這對我創辦諾瓦有著深遠的影響。每一位教過我的師長,我至今亦能如數家珍地談及當時上課的收穫與啟發。我常驕傲的提及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是我的母校,我以國北為榮。本人在教育領域的勇敢前行,是身為國北人的堅持。
圖解:2018年獲吳大猷紀念獎 版權:蔡世豪攝影
劉怡華學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博士(2006-2010)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碩士(2004-2005)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1998-2003) 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2015/8~present) 在北教大的訓練奠定了我對教育領域探究的方向與熱忱,畢業後直接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訓分校攻讀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領域的碩博士學位,隨後順利至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兼研究顧問,在加州期間迅速建立多國研究團隊、提供公私立組織顧問服務。2015年回北教大服務,致力為台灣教育領域帶來創新應用價值。2018年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肯定過去幾年努力成果。
版權:張宇良
張宇良學歷: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84-88)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94學年度中等特殊教育學士後學分班(94)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100-103) 經歷: 臺北市文山特殊教育學校學前部教師兼訓育組長(97-103)、兼總務主任(105~迄今) 於大學在學期間加修學前特教學分,並選擇初等教育學系(現教育學系)作為輔系,讓我畢業後的就業選擇性更多元。先後進入普幼班與學前特教班服務,後來轉往中等特殊教育領域迄今。擔任設備組長期間完成新設圖書館(含教師、學生、視聽及玩具),教學組長期間參與「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教材與教學媒體」一書的編寫,這些成果都是教學經驗中點點滴滴的累積! 版權:張傑雄
張傑雄大學,是個豐富的社交圈,有完善的學習資源、多元爆炸的資訊,再再都給予我新的刺激。在這,學科答案不再只是唯一,學會尋找答案的範疇是有趣又痛苦的回憶。這就像進社會前的先修班,我參加了學會、劇團…,從中學習組織與經營。在這,不會有人限制你的想法和行為,只有你可以決定自己的視野,把握機會讓自己成為學習者吧。 我是專職的幼兒體能老師,擅長安排各種適齡的感覺統合遊戲;我是喜歡拿著麥克風的主持人,包辦大至千人的親子運動會,小至感性的畢業典禮。我們是熊太郎幼兒體能工作室,集合了一群喜愛教育以及孩子的夥伴,逐步建構我們的團隊以及客群版圖。幼教系畢業生任職體能老師,全國屈指可數,”喜歡”這份工作是我堅持的動力,更歡迎有活力的學弟妹加入! |
圖解:林瑋茹(頭戴卑南族花環) 版權:林瑋茹
林瑋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現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84年-88年)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90年-92年) 經歷: 新北市竹圍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教師(89年~92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92年~94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幹事、專員(94年~98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專員(98年~100年) 教育部秘書室秘書(100年~102年) 教育部綜合規劃司科長(102年~至今) 107年榮獲教育部模範公務人員
圖解:亞洲博覽館之611生命樹幼稚園展板前 版權:尤崝
尤崝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師資科 經歷: 1993-1997年 幼稚園教師 2000-2001年 研究助理 2001-2003年 幼稚園園長及兼任講師 2003-2014年 香港幼稚園教師 2014至今 香港幼稚園校長 2001年幼教研究所畢業,先後曾在台灣擔任幼稚園教師、研究助理、兼任講師和園長。 2003年前往香港,於維多利亞教育機構中擔任班主任。期間曾兼任海峰校舍的語文和普通話小組組長:制訂「常用字彙卡」、策劃「創意閱讀活動」,分享普通話教學方法,並協助新手普通話老師設計教學活動。 2014年加入香港611靈糧堂教育團隊,籌備611生命樹幼稚園工作,並擔任校長一職至今。
版權:洪翠青
洪翠青學歷: 清華大學幼教系碩士 經歷: 板橋私立光仁中學國中部附設啟智班老師 桃園私立中原大學附設幼兒園教師、園長 教育部「研擬幼托整合後幼兒園評見相關辦法草案」專案助理 現任社團法人新竹市私立陽光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清華大學園長班講師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及明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我是第一屆幼教系畢業生,幼教系活潑與開放的教育方式,讓我開展對教育的不同視野,畢業後我跨領域應徵國中啟智班教師,當時的校長期待幼教活潑的課程方式帶給孩子不同的啟發而雇用我,經過兩年磨練再度回到幼教時,讓我更清楚可發揮的方向。工作十年後我返校攻讀碩士學位,讓自己可以兼具理論與實務,幫助更多人愛上幼教。
圖解:與學生參與研討會合影 版權:劉虹伶
劉虹伶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休閒研究學系-遊憩管理 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現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及初等教育學程 學士 現任美國南可達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美國休閒科學研究院通訊委員會委員、美國南可達公園與遊憩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 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研究精神」是我對自己在生活與工作的座右銘,對於生活的憧憬來自對於人和社會、文化及環境的熱情,對於工作的執著自來於以科學方法追求真理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以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為基礎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獲的知識的樂趣,引導啟發學生對於文化及自然環境的關心,並能培養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及生活中以有系統、組織及精確的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有效的建議。
圖解:帶領高齡長者共讀繪本活動 版權:盧怡方
盧怡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經歷: 曾任微笑星球親子館館長,從事親子活動規劃。目前擔任各大出版社親子共讀活動講師,同時任職於侒可傳媒有限公司「後青春繪本館」特約主編,規畫多元類型的熟齡繪本活動與課程。 於親子館期間從事故事劇場創作表演、展區空間規劃與公司業務企劃。研究所開啟生涯發新領域,與各大出版社合作從事閱讀活動講座並擔任童書推廣人,出版給家長和教師的閱讀專書《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繪本《阿墨的故事屋》、《寵物離家記》和《骨頭島》,目前正在推動高齡長者讀繪本的新市場。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