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1. |
(一)課程內容豐富多元 |
| 學科意涵 |
依照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三條定義: |
幼兒教育是幫助幼兒成長發展之教育,本系提供包括幼兒發展、幼教課程與教學、幼兒文學、幼兒音樂、幼兒藝術、幼兒科學數學等各種養成幼教專業師之所有相關知能。 |
| 學習方法 |
(1)觀察本系結合理論與實作,並搭配相關課程,如幼兒輔導、幼兒觀察、教學實習及其他課程等,且讓學生實際進入幼兒園現場,「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環境規劃、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等,透過實地觀察,更能理解如何將理論落實於幼兒園。 圖解:參訪菁桐國小附幼 版權:本系 (2)團體分享「團體分享」透過不同科目的課程,讓學生於課堂中針對議題及理論進行報告,並於團體中提升學生勇與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且發展適切的人際互動關係。 圖解:學生志工營隊分享會 版權:本系 (3)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本系課程注重分組及小組討論及分享,並符合核心素養的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讓學生於小組討論中交流彼此想法,並展現包容異己、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行動。 圖解:實習成果分組報告 版權:本系 (4)實作「實作課程」,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教案設計,並實際至幼兒園進行教學及實習,且從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規劃適合幼兒需求及興趣的課程及活動。 圖解:實習課程(木工角)實作 版權:本系
(4)實作故事團學員將課堂及研習活動學到的說故事技巧,應用在社區辦理的閱讀節活動。 圖解:閱讀節 版權:本系 |
本系上課方式多元豐富,包括講述、討論、實作、參訪、見習、實習、國際交流,所有學生經過四年的培育,個個多才多藝!實例一:現場試教 圖解:學生實際體驗與協助幼兒園執行全園大型活動
實例二:國際交流:本系大學部及研究所均有海外交流課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圖解:於馬來西亞黎明幼兒園辦理統整課程及工作坊
實例三、產業實習:我們會帶學生去電視台、劇場及幼教產業實習及製作節目等,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出路
實例四:國際研討會:本系辦理國際研討會進行跨國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學術盛會 圖解: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
實例五:全國競賽:本系學生表現傑出,參與各項國際國內競賽,成果斐然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擬招收對幼兒教育有熱忱、並具備觀察、溝通表達、社會參與能力、能與他人合作、並有創意之學生。建議參考本系著重之重點領域(語文、社會、藝術、綜合活動)有系統地修課,並具體呈現學習成果。詳細內容請參閱本系公告之審查項目、重點與準備指引。 |
學生可透過相關服務學習、志工服務、幼兒園實務、教育相關專題研究等經驗之實踐省思,以展現其求學動機與教育熱忱。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1)教育系:培養國小師資、教育行政與學術研究人才。 |
本系為師資培育學系,旨在培養幼兒教育與產業專業人員,經由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管道入學者具幼教師資生資格(外加名額除外),並可申請修習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常誤以為本系學生畢業後,只能擔任幼兒園教師。實際上,本系畢業生可於幼兒園擔任教保員或幼教師外,還有其他多樣的發展面向,如出版業、兒童博物館、福利服務機構…等。曾有畢業系友獲得入圍廣播金鐘獎。畢業系友若持續進修,可成為高等教育師資。另外,亦可參加公職考試。 |
少子化所以沒出路?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常以為幼教即照顧幼兒的生活起居。實則本系規劃團體、小組及個人等學習方法,讓學生理解幼兒發展理論、課程及活動規劃等知識,並搭配實作課程,如活動試教、至不同特色的幼兒園參觀、海外實習及姊妹校交換等。讓學生可實際運用所學,從實踐中結合理論,進而成為具備幼兒教育基本素養之人才。 |
你可能以為幼教老師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能,那你就錯了!本系的學習可是又精彩又專業哦!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完整的實習課程、英語融入幼兒園課程學分學程及頻繁的國際交流活動是本系特色。已連續多年由本系教師帶領至新加坡實習3週,並不斷有新加坡幼兒園至本校徵才及討論進一步之交流活動。目前已有本系系友於新加坡NTUC幼兒園、E-bridege幼兒園等擔任教師。
|
你可知道,腦科學的研究指出,0~6歲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幼兒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影響遠超出其他階段! |
|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幼兒觀察結合理論與實作,並搭配相關課程,如幼兒輔導、幼兒觀察、教學實習及其他課程等,且讓學生實際進入幼兒園現場,「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環境規劃、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等,透過實地觀察,更能理解如何將理論落實於幼兒園。 圖解:至幼兒園實地觀察見習 版權:本系學生 幼兒園教材教法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各種主題教案設計,思考如何規劃適合幼兒需求及興趣的課程及活動。 圖解:教材教法課程就近邀請本校附幼幼兒參與 版權:本系
幼兒園教保實習及幼兒園教學實習參觀各類型幼兒園及相關機構,並選擇合適的幼兒園讓學生於課堂上進行教案設計,並實際至幼兒園進行教學,且從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規劃適合幼兒需求及興趣的課程及活動。 圖解:學生至新加坡幼兒園實習3周 版權:本系學生 實作課程(幼兒器樂、幼兒體能與律動 等)本系各種實作課程邀請業界資深教師指導,進行理論說明及實作練習,並於期末進行展演. 圖解:幼兒器樂課程期末成果展 版權:本系
英語融入幼兒園課程本系經臺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並建置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教學資源中心,以期整合資源,分享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資源,鼓勵跨校社群共學,培養教師正確的英融教學理論概念,增進教師英語能力及實施英融課程的專業素養,進而培育優質教保服務人員實施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 圖解:英語融入幼兒園教學實驗計畫教學資源中心 版權:本系 |
幼兒STEAM教育課程、幼兒科技
S:science
幼兒社會探究與情緒表達教孩子與自己相處、與別人相處之重要課程,所有上過課的學生都覺得,不僅對幼兒的行為與心理有更多的瞭解,連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疑惑和傷害都被療癒了!
幼兒劇專題製作幼兒劇是大四的必修課,成果展演是幼教系的年度盛事,每年吸引4000多名觀眾,從寫劇本、演出、道具燈光音樂佈景,全都由學生策劃包辦,所有清華幼教系學生精彩難忘的回憶!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張育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畢業 臺北市立萬華幼兒園園長,曾獲本校2016行政類傑出校友 *幼兒園教師年資23年;教師兼任園長年資8年
曾慧蓮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幼教教學碩士 臺北市立南海實驗幼兒園教師,曾獲本校2015教學類傑出校友、102年師鐸獎
朱思穎Ph.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U.S. 清華大學特教系教授,曾獲本校2015學術類傑出校友
楊晨熙本校幼兒教育學系學士 曾任MOMO親子台主持人果凍姊姊
趙啟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 臺北市立北溫非營利幼兒園園長(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辦理)。 信誼文學獎入圍。 繪本作家。 親職教養/幼兒自然遊戲/繪本與創作講師。 |
圖解:林瑋茹(頭戴卑南族花環) 版權:林瑋茹
林瑋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現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84年-88年)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90年-92年) 經歷: 新北市竹圍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教師(89年~92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92年~94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幹事、專員(94年~98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專員(98年~100年) 教育部秘書室秘書(100年~102年) 教育部綜合規劃司科長(102年~至今) 107年榮獲教育部模範公務人員
圖解:亞洲博覽館之611生命樹幼稚園展板前 版權:尤崝
尤崝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師資科 經歷: 1993-1997年 幼稚園教師 2000-2001年 研究助理 2001-2003年 幼稚園園長及兼任講師 2003-2014年 香港幼稚園教師 2014至今 香港幼稚園校長 2001年幼教研究所畢業,先後曾在台灣擔任幼稚園教師、研究助理、兼任講師和園長。 2003年前往香港,於維多利亞教育機構中擔任班主任。期間曾兼任海峰校舍的語文和普通話小組組長:制訂「常用字彙卡」、策劃「創意閱讀活動」,分享普通話教學方法,並協助新手普通話老師設計教學活動。 2014年加入香港611靈糧堂教育團隊,籌備611生命樹幼稚園工作,並擔任校長一職至今。
版權:洪翠青
洪翠青學歷: 清華大學幼教系碩士 經歷: 板橋私立光仁中學國中部附設啟智班老師 桃園私立中原大學附設幼兒園教師、園長 教育部「研擬幼托整合後幼兒園評見相關辦法草案」專案助理 現任社團法人新竹市私立陽光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清華大學園長班講師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及明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我是第一屆幼教系畢業生,幼教系活潑與開放的教育方式,讓我開展對教育的不同視野,畢業後我跨領域應徵國中啟智班教師,當時的校長期待幼教活潑的課程方式帶給孩子不同的啟發而雇用我,經過兩年磨練再度回到幼教時,讓我更清楚可發揮的方向。工作十年後我返校攻讀碩士學位,讓自己可以兼具理論與實務,幫助更多人愛上幼教。
圖解:與學生參與研討會合影 版權:劉虹伶
劉虹伶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休閒研究學系-遊憩管理 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現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及初等教育學程 學士 現任美國南可達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美國休閒科學研究院通訊委員會委員、美國南可達公園與遊憩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 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研究精神」是我對自己在生活與工作的座右銘,對於生活的憧憬來自對於人和社會、文化及環境的熱情,對於工作的執著自來於以科學方法追求真理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以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為基礎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獲的知識的樂趣,引導啟發學生對於文化及自然環境的關心,並能培養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及生活中以有系統、組織及精確的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有效的建議。
圖解:帶領高齡長者共讀繪本活動 版權:盧怡方
盧怡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經歷: 曾任微笑星球親子館館長,從事親子活動規劃。目前擔任各大出版社親子共讀活動講師,同時任職於侒可傳媒有限公司「後青春繪本館」特約主編,規畫多元類型的熟齡繪本活動與課程。 於親子館期間從事故事劇場創作表演、展區空間規劃與公司業務企劃。研究所開啟生涯發新領域,與各大出版社合作從事閱讀活動講座並擔任童書推廣人,出版給家長和教師的閱讀專書《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繪本《阿墨的故事屋》、《寵物離家記》和《骨頭島》,目前正在推動高齡長者讀繪本的新市場。 |
我的學系 |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