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所屬學群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教育學群
幼兒教育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師培固本:幼教專業;實務紮根;多元專長 |
(一)課程內容豐富多元 |
學科意涵 |
本系之設立目標為培養具有幼兒教保專業知能之人才,大學部培育目標有三 |
幼兒教育是幫助幼兒成長發展之教育,本系提供包括幼兒發展、幼教課程與教學、幼兒文學、幼兒音樂、幼兒藝術、幼兒科學數學等各種養成幼教專業師之所有相關知能。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講授與討論:由理論基礎開始,建構對幼兒教保基礎面向的了解。並透過師生共同研討,深化對專業理論之理解。 未上傳圖片 團隊合作:課堂中透過小組合作討論、報告與規劃與設計之學習活動。藉此使同學彼此交流意見與學習心得,創發更豐富的學習成果。 未上傳圖片 現場實作:透過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赴教學現場進行觀察;假期與學期中進行的連續性實習,讓學習可經由理論與實務的對照更為紮實。 |
![]() 本系上課方式多元豐富,包括講述、討論、實作、參訪、見習、實習、國際交流,所有學生經過四年的培育,個個多才多藝!實例一:現場試教 圖解:學生實際體驗與協助幼兒園執行全園大型活動 ![]() 實例二:國際交流:本系大學部及研究所均有海外交流課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圖解:於馬來西亞黎明幼兒園辦理統整課程及工作坊 ![]() 實例三、產業實習:我們會帶學生去電視台、劇場及幼教產業實習及製作節目等,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出路 ![]() 實例四:國際研討會:本系辦理國際研討會進行跨國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學術盛會 圖解:幼教系幼兒STEAM教育與認知科學國際論 ![]() 實例五:全國競賽:本系學生表現傑出,參與各項國際國內競賽,成果斐然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於課程或社團中,展現對幼教的熱情、對幼教有初步認識,具幼兒教育專業人才特質,學習計畫合理並朝向未來與幼教相關的生涯規劃。 |
學生可透過相關服務學習、志工服務、幼兒園實務、教育相關專題研究等經驗之實踐省思,以展現其求學動機與教育熱忱。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幼兒教育學系為培育國內學前階段專業教育人才,本系為全師培學系,藉由四年的課程規劃,可修畢幼兒園職前教師專業課程。學生畢業後通過教檢與完成實習,即具備中華民國幼兒園教師之資格。 |
本系為師資培育學系,旨在培養幼兒教育與產業專業人員,經由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管道入學者具幼教師資生資格(外加名額除外),並可申請修習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課程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人認為幼教系只適合女生修讀,且畢業後只能成為幼兒園教師,事實上本系每屆均有男同學,在修課過程中也能藉由多元角色的思考,激盪出更多學習的火花。畢業後除了進入幼兒園工作外,亦可往幼兒藝術(戲劇、劇團)、幼兒華語文教學(到海外教華語)、或是與學前教育出版之相關產業工作。 |
少子化所以沒出路?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常認為幼兒教育學系是在學習泡奶粉、包尿布的科系,其實除了前述的保育內容之外,本系培育過程也同樣強調由兒童發展的角度開始理解幼兒,進而透過觀察與互動,更加了解幼兒。再藉由具有教學專業的方法中,引導並且啟發幼兒的學習。學習內容包含社會、自然、科學、語文、身體動作等各種學習面向與多元方法。 |
你可能以為幼教老師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能,那你就錯了!本系的學習可是又精彩又專業哦!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未來發展目標: |
你可知道,腦科學的研究指出,0~6歲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幼兒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影響遠超出其他階段!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說故事技巧與應用此課程除了瞭解說故事的原則並學習故事選擇與故事設計外,也練習不同形式的說故事技巧。 未上傳圖片 幼兒園課室經營透過此課程可了解幼兒園一天作息的安排及幼兒園帶班所需知能。 未上傳圖片 幼兒園教保實習此為三年級一整學年度(上下學習)之課程,提供幼兒園師培生實際到幼兒園見習、實習的機會。 未上傳圖片 幼兒園教學實習此為四年級一整學年度(上下學習)之課程,提供幼兒園師培生集中實習以及至其它地區參訪優質幼兒園的機會。 |
![]() 幼兒STEAM教育課程、幼兒科技
S:science ![]() 幼兒社會探究與情緒表達教孩子與自己相處、與別人相處之重要課程,所有上過課的學生都覺得,不僅對幼兒的行為與心理有更多的瞭解,連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疑惑和傷害都被療癒了! ![]() 幼兒劇專題製作幼兒劇是大四的必修課,成果展演是幼教系的年度盛事,每年吸引4000多名觀眾,從寫劇本、演出、道具燈光音樂佈景,全都由學生策劃包辦,所有清華幼教系學生精彩難忘的回憶!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翟敏如自本系大學部畢業後,即到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課程與教學修讀碩士、博士。 國立臺南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未上傳圖片
謝妃涵自本系大學部畢業後,先修讀政大幼教碩士研究所,再攻讀高師大教育學博士。 宜蘭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系助理教授、國立屏東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 未上傳圖片
潘雅惠自本系大學部畢業後,修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保系碩士。 高雄市立前金幼兒園園長、高雄市教育局幼教科借調教師。教育部幼兒園教學卓越銀質獎得主。 |
![]() 圖解:林瑋茹(頭戴卑南族花環) 版權:林瑋茹
林瑋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現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84年-88年)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90年-92年) 經歷: 新北市竹圍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教師(89年~92年)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92年~94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幹事、專員(94年~98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專員(98年~100年) 教育部秘書室秘書(100年~102年) 教育部綜合規劃司科長(102年~至今) 107年榮獲教育部模範公務人員 ![]() 圖解:亞洲博覽館之611生命樹幼稚園展板前 版權:尤崝
尤崝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師資科 經歷: 1993-1997年 幼稚園教師 2000-2001年 研究助理 2001-2003年 幼稚園園長及兼任講師 2003-2014年 香港幼稚園教師 2014至今 香港幼稚園校長 2001年幼教研究所畢業,先後曾在台灣擔任幼稚園教師、研究助理、兼任講師和園長。 2003年前往香港,於維多利亞教育機構中擔任班主任。期間曾兼任海峰校舍的語文和普通話小組組長:制訂「常用字彙卡」、策劃「創意閱讀活動」,分享普通話教學方法,並協助新手普通話老師設計教學活動。 2014年加入香港611靈糧堂教育團隊,籌備611生命樹幼稚園工作,並擔任校長一職至今。 ![]() 版權:洪翠青
洪翠青學歷: 清華大學幼教系碩士 經歷: 板橋私立光仁中學國中部附設啟智班老師 桃園私立中原大學附設幼兒園教師、園長 教育部「研擬幼托整合後幼兒園評見相關辦法草案」專案助理 現任社團法人新竹市私立陽光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清華大學園長班講師 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及明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我是第一屆幼教系畢業生,幼教系活潑與開放的教育方式,讓我開展對教育的不同視野,畢業後我跨領域應徵國中啟智班教師,當時的校長期待幼教活潑的課程方式帶給孩子不同的啟發而雇用我,經過兩年磨練再度回到幼教時,讓我更清楚可發揮的方向。工作十年後我返校攻讀碩士學位,讓自己可以兼具理論與實務,幫助更多人愛上幼教。 ![]() 圖解:與學生參與研討會合影 版權:劉虹伶
劉虹伶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休閒研究學系-遊憩管理 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現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及初等教育學程 學士 現任美國南可達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美國休閒科學研究院通訊委員會委員、美國南可達公園與遊憩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 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研究精神」是我對自己在生活與工作的座右銘,對於生活的憧憬來自對於人和社會、文化及環境的熱情,對於工作的執著自來於以科學方法追求真理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以人文關懷與科學精神為基礎的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獲的知識的樂趣,引導啟發學生對於文化及自然環境的關心,並能培養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及生活中以有系統、組織及精確的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有效的建議。 ![]() 圖解:帶領高齡長者共讀繪本活動 版權:盧怡方
盧怡方學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經歷: 曾任微笑星球親子館館長,從事親子活動規劃。目前擔任各大出版社親子共讀活動講師,同時任職於侒可傳媒有限公司「後青春繪本館」特約主編,規畫多元類型的熟齡繪本活動與課程。 於親子館期間從事故事劇場創作表演、展區空間規劃與公司業務企劃。研究所開啟生涯發新領域,與各大出版社合作從事閱讀活動講座並擔任童書推廣人,出版給家長和教師的閱讀專書《寶寶聽故事:共讀好好玩,用繪本啟動孩子的閱讀力》、繪本《阿墨的故事屋》、《寵物離家記》和《骨頭島》,目前正在推動高齡長者讀繪本的新市場。 |
我的學系 |
國立屏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