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所屬學群 大眾傳播學群
新聞學類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1999年,以追求培養卓越新聞人才為宗旨,結合理論與實務以培養具數位匯流、媒體整合與全球視野的新聞與新媒體人才。本系培養學生目標有三:一、培訓新聞傳播人才,文字、影音與新媒體技能兼具快手;二、培養數位匯流、媒體整合企畫人才,策畫與行銷高手;三、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聞人才,能跨國溝通與策展能手。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悠久之新聞傳播教育學府,也是遠東地區最知名的傳播教育重鎮。創先實施學程制,課程紮實創新。為因應媒介匯流,鼓勵學生多元學習,增加競爭力,學士班自2014年實施大一大二不分系招生,希望在大學前兩年,培養學生具備全能傳播人之技能並熟悉相關理論,為後兩年的專業訓練奠立基礎。大三依篩選結果分流至專業主修,進入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廣播電視學系,以完成學位。最低畢業學分為128學分。

學科意涵

新聞已從傳統大眾傳播產製轉換成分眾傳播,面對行動時代的閱讀習慣改變,本系秉持新舊體融合立場,採網路辦媒體並翻轉內容產製課程。在數位匯流下,訓練學生最新的說故事能力、編採實務,結合社群媒體強化內容行銷。

本系培養學生學習以聲音、文字、圖像、影音、數位內容等相關知識,著重資訊的蒐集、製作、發送及宣傳、包裝、設計等,培養資訊處理、敘事、媒介、溝通、倫理、統合、創新及實作八項核心能力。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本系強調新舊體融合,所以在使用手機攝影、錄製影音還有進行剪輯做為重點訓練。高中生可在平時的手機操作上就多練習具體事實的呈現(影音/文字可以並進)
(2)更重要的是在說故事與採訪真相,所以說故事能力與現場採訪也是專業訓練的重點。高中同學可從校園生活與活動做現場直播練習,並訪問活動主持或設計者(校方或社團負責人)練習從對話中找到新聞重點。
(3)事實報導要有實證,練習追查證據與真相,對高中同學來說也可平常就練習提問與檢查所呈現出來的證據是否可靠。多問多查,養成習慣。

本系希望學生可以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尤其是要多參加各種形式活動進入相對不同的環境,利用機會用心感受及觀察周遭人事物,並在團隊活動中學習協調合作的精神,以及有效溝通的能力。如果是廣電廣告新聞類型的活動,則同時可以提早學習到傳播相關的知識與概念。另外,也可多增加影像聲音方面的了解與訓練,為將來進入相關專業做準備。再者可培養創作與反思的能力,利用課餘時間多看、多聽、多寫、多拍、多做、多思考,慢慢磨練。也可以專注新媒體或是大數據應用的相關訊息提升多元學習資訊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與傳播相關科系共同核心就是「傳播」,最大的差異就是新聞內容的產製,不論新舊媒體,新聞報導本身就是反映真實與真相,因此無論是文字、影音、廣播或新媒體、融媒體的創作,一定要求查證,確實無誤才會發送。因應新世代強調互動,更重視內容的整合與行銷。因此,新聞系比其他傳播科系更強調:真實與公義,查證與負責。

大一大二不分系,強調學習如何做中學,以培養自己作為全能傳播人之基礎,透過文字、影音、數位內容、網路多媒體等訓練說故事能力及創意開發,後兩年為專業學習,自我選擇進入新聞系、廣告系、廣電系之學程進行專業訓練,為未來就業準備。
下載詳細資料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對於新聞系出路認為只有擔任記者/編輯,紙媒已漸式微,所以最好去學廣電拍電影等,……較難理解新聞專業可做內容策畫與深度報導。
(2)對於新聞業轉型與創新了解較少,較難理解新聞可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和影響力

大眾普遍認為傳播相關只能當記者主播僅限於傳統媒體的工作範圍,但本系除理論外同時注重實務訓練,培養學生做中學、創意發揮、說故事與溝通、行銷企劃等能力,因此,在未來生涯規劃的方面,反而得以擴展至其它需要上述能力之各行各業,特別是具有創新開發需求之產業,如數位相關之行業。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對於新聞系認識易陷入一般刻板印象,以為記者都不念書,壓力大,薪水低,工時長。
(2)對於傳播的認識,常以主播為目標,忽略自己的興趣與能力。
(3)對於新媒體常在用但卻不知道可以發展出更有趣與更有系統的內容行銷。

大眾普遍認為就讀本系需要會說話外型佳此為最容易被誤解之處。本系培養學生除了說故事也要能做中學、發揮創意、行銷企劃等,不只重視學術訓練,也強調邏輯思考、學以致用。且希望學生跨領域學習知識、發展創造力,培養學生成為傳播領域的專業人才。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1)傳播實務的參訪有助於讓高中生更進一步了解新聞的發展與未來趨勢。
(2)網路/社群媒體的介紹,讓高中生可以更清楚什是新聞,如何產製?如何行銷?……

有關本院課程、師資等,請閱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網站。
下載詳細資料

我的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內容產製
    • 新聞採寫
    • 視覺傳播
    • 多媒體應用
  • 大二必修
    • 影音新聞
    • 社群媒體
    • 資料素養
    • 跨媒介敘事
  • 大三必修
    • 傳播實務
    • 大數據分析
    • 英文新聞
    • 數位編採
  • 大四必修
    • 媒體實習
    • 網路媒體企劃與製作
    • 新聞道德與法律
  • 大一必修
    • 傳播概論
    • 傳播社會
    • 靜態影像設計
    • 基礎影音製作
    • 傳播與當代思潮
    • 資料分析基礎與策略
專業選修課程
  • 社會學科領域
    • 新聞內容產製以社會為背景,因此除了新聞專業的理論與學習之外,更重要的還是社會領域相關學術的探索。本系開設了: 社會學、 心理學、 經濟學、 國際關係、 政治學
  • 人文學科領域
    • 人文素養的培育從通識的廣博一直到傳播領域的媒體素養和傳播修詞等更重要的還是跨文化與文化的研究提供同學更多元的視野與更深入的思考方向。本系開設了: 文化研究、 媒體素養、 傳播修詞、 通識課程、 英文新聞
  • 資訊與數位學科領域
    • 自媒體與融媒體的來臨,資訊素養與大數據探勘和分析已成為內容產製的新技術,從資訊基礎 到進階,融合體的編採探討成為重要的新聞採訪工具。本系開設有: 資訊課程與進階運用、 多媒體企劃與製作、 數位編採
  • 外語領域
    • 外語特別是英文是未來學生跨跨領域採訪的重要工具,本校從大一起至大四英文課程設計採網路修習與實務課程並進。本系還有英語新聞課程提供給同學做為基礎 與未來新聞專業能力的培養。
  • 資料分析與應用模組
    • 相關課程:計算機概論、基礎程式設計、進階程式設計、資料結構與演算法、人機互動設計、傳播統計
  • 傳播基礎與人文反思模組
    • 相關課程:傳播英文、語言與溝通、跨媒體識讀、紀實採寫、現代文選、圖文編輯、 圖像與文創、行銷原理、數位遊戲與傳播、傳播產業趨勢、創意與設計、創意書寫、服務設計與介面規劃、 影像概論、新傳播科技、傳播敘事、當代電影理論、戲劇概論、音樂概論、攝影與文化、電影與政治
  • 主修基礎模組
    • 進入三系希望具備的能力,相關課程如下: 新聞學系主修基礎:傳播法規與倫理、進階紀實採寫、資訊圖表與視覺化 廣告學系主修基礎:廣告原理、公共關係基礎、傳播法規與倫理、傳播設計 廣電學系主修基礎:影視科技產業生態、傳播法規與倫理、基礎創意寫作、影像視覺元素
  • 新聞與資訊主修學程(新聞系主管)
    • 請參考新聞系網站課程資訊。
  • 媒體與文化主修學程(新聞系主管)
    • 請參考新聞系網站課程資訊。
  • 傳播設計主修學程(廣告系主管)
    • 請參考廣告系網站課程資訊。
  • 策略與創意溝通主修學程(廣告系主管)
    • 請參考廣告系網站課程資訊。
  • 媒體企劃與創新主修學程(廣電系主管)
    • 請參考廣電系網站課程資訊。
  • 影音創意與製作主修學程(廣電系主管)
    • 請參考廣電系網站課程資訊。
  • 自主學程學程
    • 進入新聞系、廣告系、廣電系,亦得選擇修習「自主學程」,在一明確的問題意識之下自行組合跨院、跨校的課程,以達到自主學習之精神,保持修業之彈性和開放性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適合從事工作
  • 新聞採訪記者

    以調查採訪、專訪、完整報導等方式蒐集查證事件訊息,並將採訪資訊加以整理撰寫,提供報紙、雜誌、廣播或電視臺報導。


  • 節目製作人員

    執行與節目相關之各項錄影及行政業務。


  • 影片製作專業人員

    運用畫面剪輯、文字排版、影像處理、混音處理等技術,製作出節目帶。


  • 其他傳媒相關工作人員

    負責企劃執行,及其相關事務的協調溝通等工作。


  • 廣告公關媒體企劃人員

    媒體公關的規劃與執行,協助客戶進行選擇廣告之播放媒體類型、時段、頻道,與刊載版面、日期等頻次規劃之工作。


  • 其他媒體事業人員

    凡從事相關媒體事務之工作均屬之。


  • 藝術指導/創意總監

    對品牌、廣告、影像等之設計風格進行把關,並對設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與管理。


  • 編輯

    規劃書籍、技術期刊、貿易雜誌及其他一般刊物等的內容,負責素材之選用、複查及編輯書籍與文章的草稿、提供意見改善等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銘傳大學
影音新聞暨社群傳播學系(台北校區)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5% Complete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Complete
10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