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遊戲設計組 |
實踐大學 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高雄校區)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建築設計學群
媒體設計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建築設計學群
媒體設計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創立於2003年,分設「動畫設計組」與「遊戲設計組」兩組專業,以多媒體數位科技結合傳播教育為特色。 |
1.本學程配合台灣動畫產業進行實習與產學合作 |
| 學科意涵 |
數位多媒體設計以電腦為主要工具,以2D及3D動畫創作、遊戲製作、虛實互動設計與應用等創意的相關專業。 |
「電腦動畫」以利用電腦等資訊設備做為工具,來製作連續影像;動畫影片製作過程具有一系列專業分工與程序,依專業分類故事編劇、美術設計、角色色設計、燈光設定、視覺特效、場景設計、音效配置…等元素,進行產生影片。 |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老師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範例,利用實際手繪、電繪、程式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 圖解:教師以電腦廣播示範軟體操作 版權:世新大學數媒系
自主學習:2D/3D繪製軟體、遊戲程式軟體及遊戲引擎眾多,除了老師課堂上教學引導外,也仰賴學生自主尋找資源與時俱進,提升個人的自主探索能力。 圖解:專屬實驗室提供自主學習 版權:世新大學數媒系
做中學:除了理論與實作課程的訓練外,從專題及畢業創作課程中,經由團隊合作方式,完整體驗動畫/遊戲製作的過程,培養與合作溝通的能力,並累積創作的能量。 圖解:做中學 版權:世新大學數媒系 |
不論是手繪或是電繪,在動畫學習的過程中,上過課不等於會。本學程課程學習由淺入深,著重實務操作透過做中學的過程,學生有機會從否能於上完課程後知道怎麼運用於動畫作品實務中,各專業科目講師有豐富業界實務經驗,讓學生藉此驗證各科目所學得以學會並能實用,於在學期間建立個人的興趣特色專長累積就業所需作品與實力。 圖解:動手實作是精進的不二法門 版權:實踐大學高雄校區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
強調與動畫產業實務接軌,配合台灣多家動畫公司配合產學合作與產業實習,如:貳號工作室、砌禾數位多媒體動畫公司、兔將創意影業等多家動畫公司。 版權:實踐大學高雄校區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 動畫人才的需求是全球性的,國際性的視野,讓你/妳有更多的可能性。 圖解:國際化的視野,給你/妳更多的可能性 版權:實踐大學高雄校區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由於仰賴工具的運用,要養成課後經常摸索工具的自學習慣,並觀摩動畫遊戲作品,形成對相關創作藝術的基礎認識,以及激發創意的來源。 |
除了平時利用閒暇時間多閱讀課外讀物外,更鼓勵嘗試多做故事創意的發想,然後配合腦海當中藍圖再繪制設計出來,從創作過程把情感帶到你(妳)所想像的故事情境和角色中,無任何約束的設計想像但卻不失邏輯的架構展現在平面繪圖、動畫或其他任何不限媒材的作品上。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分「動畫設計組」:以3D動畫為主;「遊戲設計組」:以遊戲程式為主。 |
一、著重學生實作能力,強調實務經驗累績,奠定學生畢業即就業之實戰能力。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畢業後只能從事動畫/遊戲設計人員、遊戲開發設計人員、美術人員。事實上本系畢業生出路非常多元。如投入數位內容與應用加值產業、科技藝術與應用、等。可擔任數位內容軟體開發設計師、介面程式設計師、視覺特效設計師、專案經理、企劃策展專業、多媒體藝術指導、視覺特效設計師、電腦繪圖人員、虛擬空間設計師等相關領域。 |
近年來迪士尼、皮克斯等多間大型動畫公司,創造出多部膾炙人口的影片,台灣的產業也從未缺席,並一直持續投入。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為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利用數位技術與電腦科技以「製作」動畫或遊戲為主要授課內容。 |
「動漫不等於動畫」國際動畫產業強調專業分工,透過專業的合作成就出令人讚賞的作品,欲進入動畫產業工作,需要在學習時即了解動畫專業分工所在,藉由在校學期期間找到自己的專長,可以有充分時間建立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累積相關作品,不要當一個只是會軟體的工匠而,是要成為一名可以國際產業用才市場對接的專業人才。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1.有興趣的同學無需擔心自己繪圖/程式沒有基礎,系上將近2/3的同學都是就讀普通高中畢業,系上的課程會由淺入深教導同學。 |
歡迎大家利用各大網絡平台搜尋我們哦~ |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遊戲設計組 |
實踐大學 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高雄校區)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電腦動畫本課程著重於與電腦遊戲相關的3D動畫技術,包括低解析度3D模型的建構、材質與貼圖的製作以及檔案格式轉換等協定;本階段著重於角色建構與表情動作演出,包含各項物理模擬等制訂。 圖解:電腦動畫 版權:世新大學數媒系
畢業創作學生依其專長領域,融合前三年修習之課程及相關專業知能,作為作品創意整合之表現,並完成一完整動畫創作或電腦遊戲設計作品之產製。 圖解:參與者於放肆大賞試玩學生VR作品 版權:世新大學數媒系
遊戲製作實務
針對遊戲製作各階段可能發生的各項實務問題與解決方式進行探討,並將邀請業界進行實例分析,以及同學間的相互觀摩。學生將可以完整經歷一項遊戲製作專案或產品由概念至成型的完整程序,並學習利用網路及社群媒體,傳播其作品以達成宣傳效益。 圖解:遊戲製作實務 版權:世新大學數媒系 |
透視構圖與技法訓練學生說故事分鏡設計能力,對各種鏡頭角度、角色表演,影片節奏等觀念靈活運用。 圖解:透視構圖與技法_上課實拍 版權:實踐大學動畫學程
數位攝影與影像編輯數位攝影技巧與影像編輯後製能力,學生能按部就班的學習「數位影像」之拍攝、熟悉影像編輯的技能,訓練學生正確且有效的執行影像拍攝與編輯應用,奠定學生未來美學與軟體應用能力。
3D建模教授學生建立立體模型的知識與技術,使學生了解建模的流程步驟與構成要素,訓練學生業界專業模型製作的方法和技巧,由淺入深地講解建模的實務技法和與其他主流軟體的整合使用,通過建模實例講解,使學生掌握建模的多邊形建模技術、NURBS建模技術、UV展開、貼圖製作等。 動畫創作企劃加強動畫影片場景設計和角色設計之原創美術的概念氛圍圖訓練, 以達到動畫製做前期完整的企劃創作。 未上傳圖片 視覺特效現今動畫產業廣泛應用於影視電視電影,視覺特效製作技術隨著軟硬體的提升,不斷求新求變,本學程所教授的視覺特效強調學會國際動畫產業所採用的製作流程與技巧,堅強的師資群皆來自過內外產業實務創作者。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遊戲設計組 |
實踐大學 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高雄校區)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林家齊,93級在校時修習張恩光老師的「數位影音特效」與黃俊榮老師的「電腦動畫」,學校的課程讓他開始理解產業專業,當時系主任與老師張白苓幫忙引入國科會的計畫案,更是成為夢想動畫的起源,也是夢想動畫的第一支專案,讓他累積經驗、獲取機會,除了技術的學習,世新對他最大的影響是人脈的建立,以及人格的養成。 從遊戲設計師轉做動畫師再到創造夢想中的公司,林家齊說支撐他走下去的最大力量是「放不下」,但熱情也很重要,身為大學長,他也勉勵學弟妹:「你必須是開心的、是有成就感的,你必須熱愛這個工作!」
王心恬,95級從小就熱愛繪畫的她,畢業於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之前也出了兩本圖文書《鳥事》跟《圖耳其找到最好的自己》,展現她的創作功力,王心恬也計畫在未來展開自己的繪畫個展。 主要的發展都在時尚界及運動界,舉凡CHANEL、GUCCI、DIOR、Ferragamo、LV、YSL等一線品牌大秀她都走過,而令人印象更深刻的則是她女漢子的鐵人形象,三鐵、馬拉松、自由潛水等無役不與,可說是時尚與健康的最佳代言人。
王律涵,103級王律涵在學期間經常籌辦校內外各種活動,她坦言,透過活動經驗的累積,除了習得組織能力,也可以交到很多朋友。「要好好把握大學生身份,盡情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她也藉此感慨,出社會之後失去很多「做自己」的機會,才發現自由是最可貴的資產。 「我喜歡挑戰奇怪的事物,幕僚工作對我來說非常難得,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我的學系 |
世新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遊戲設計組 |
實踐大學 電腦動畫學士學位學程(高雄校區) |
|---|---|---|
多元能力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