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
---|---|---|
所屬學群 |
法政學群
法律學類 |
法政學群
法律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為發展創新多元的學習模式,更希望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特結合本校辦學特色建置「家庭與法律」、「創意時尚與法律」及「人工智慧與法律」三大跨領域課程學程,提供學生跨領域學習空間。此外,學系建置完善學習環境,提供學生安全舒適的讀書空間。畢業生就業的方向相當多元,除了可參加司法官、律師等國家考試外,亦可至國內各產業擔任法務人員或從事司法社會工作。 下載詳細資料 |
歷史悠久的輔大法律系以培養公私領域法律專才為教育目標,有留學德、英、美、日、法等國的堅強師資,提供最完善精緻之法學教育、理論實務並重之專業訓練、國際多元化的課程、引領同學國家考試金榜提名之精進方案,滿足你成為各領域法律人典範的冀望。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法律存在於任何與人有關的事物或經濟活動中,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準繩。實踐法律除了開設專業基礎課程,奠基學生法學基礎外,更體認到應培養學生具備面對未來劇烈競爭及逐漸趨複雜之多元議題的應變能力,進而建置跨領域課程學程,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為了彌合學生理論與實務的落差,學系也開設問題導向課程與總結性課程,降低學用落差,讓學生能學以致用。 |
輔大法律系成立於民國 52 年,是國内早期設立的法律學系之一,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博士班,為規模完整之法律系所。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一、課堂講述:教師於課堂中使用多元教材講述課程內容,讓學生進行系統性學習。 未上傳圖片 二、實例研習:於理論課程後開設實例研習課程,彌合學生理論與實務的落差。 未上傳圖片 三、課外閱讀:學系建構完整的法學圖書,鼓勵學生於課外時間進行閱讀學習。 未上傳圖片 四、教師輔導:教師於期初會公告課外之輔導時間,學生能於教師輔導時間於學系辦公室或教師研究室內進行課程輔導。 未上傳圖片 五、自主學習:學系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例如支持成立學生社群或讀書會。 |
![]() 上課聽講理解:將老師所講述的知識充分理解,勤作筆記並發問,並用心研讀指定的教科書或講義。 圖解:上課聽講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 案例分析研究:將具體生活事實,適用於法律條文,觀察該事實是否與法條的構成要件相符。 圖解:案例分析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 自主學習:保持關心國內外法律議題,閱讀相關書籍、尋找資料並獨立思考。 圖解:閱讀書籍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法律學系的學習需要大量的閱讀與思考,法律的學習並非只是背誦,而是需要理解立法背後的邏輯關係。基此,建議有興趣進入法律系學習的同學,可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養成思考的習慣,對於未來進入法律領域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
(1)關心新聞及社會議題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實踐大學法律學系除了開設基礎法學課程外,更符應全球化未來人才需要具備跨領域專業能力的浪潮,規劃三個跨領域課程學程,分別是「創意時尚與法律」、「人工智慧與法律」、「家庭與法律」。冀求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於未來更具競爭力。 |
輔大法律系與財經法律系基礎法律學科並無不同,但財經法律系相較之下多了會計學、貨幣銀行學等科目選項。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1. 法律系畢業只能報考參加國家考試(司法官、律師等)? |
法律系畢業就是只能考上律師或法官。其實法律系畢業出路多元, 除了律師, 還有法院人員, 還有企業法務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學習法律就是要不斷地背誦? |
法律系就是要很會背法條。但法律學習方法是理解與融會貫通,光是死背法條是無法應對靈活的法律知識的。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位於實踐大學臺北校區,地處臺北市市中心,緊鄰國防部及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10公里內可及之範圍有: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等中央政府,故宮博物院、臺北市美術館、當代藝術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華山藝文專區、新舞臺等藝文機構,及信義金融商圈。捷運大直站與臺北松山機場站近在咫尺、臺鐵與高鐵站僅在15分鐘車程之遙、堤頂交流道僅10分鐘車程,大眾運輸方便,地理位置可稱極佳。 |
本系致力於培養專精法學知識、恪守法律倫理、整合理論實務、重視多元學習、具備國際視野之法律人才。 |
我的學系 |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民法總則民法總則為重要基礎課程,學系敦聘國內民法領域重量級權威學者進行授課。 未上傳圖片 英美法導論英美法導論採全英授課方式,並且規劃邀請國外知名法律學者蒞校進行短期授課,提供修課學生優質的學習資源與環境。 未上傳圖片 人工智慧與法律導論人工智慧與法律的新興議題近年來大量廣泛的被討論,學系開設此課程,敦請國內重量級師資進行授課,同時也不定期舉辦專題講座。 |
![]() 憲法透過本課程的學習,瞭解在憲政體制下,人民基本權利保障之基本內涵。 圖解:憲法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 民法總則民法總則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課程在於使同學掌握基礎的民法概念,作為學習民事法律的基石。 圖解:民法總則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 刑法總則刑法總則是規定刑法基本原理原則、犯罪之共通成立要件、罪數之處斷、犯罪共通法律效果之刑罰法規,為同學建立刑法理論知識之基本架構。 圖解:刑法總則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 圖解:傑出校友_林國泰律師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林國泰律師林國泰學長,法律學系77年畢業,司法官特考以及律師高考雙榜及格,並取得國立東華大學法學碩士。 林國泰律師自民國85年司法官訓練所結訓分發,即以花蓮地方法院為第一志願,遠從台北前來後山花蓮擔任法官職務。94年轉任律師工作迄今,始終在花蓮地區執業,服務偏遠地區原住民及弱勢民眾,且長期熱心參與社會服務,並投身公益活動不遺餘力,又樂善好施,長期捐款給弱勢及清寒學子,足堪為後輩之表率。 ![]() 圖解:傑出院友_陳月端校長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陳月端校長陳月端學姐72年畢業於法律系,畢業後又分別取得文化大學法學碩士以及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陳學姐曾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也曾擔任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臺南市政府法制處處長、高雄市政府法制局局長;現為高雄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專任教授,專長包括民商法、政府採購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醫事法規及倫理、性別與法律等。2020年11月接下高雄大學第6任校長,是高大創校20年來首位女校長。 ![]() 圖解:傑出院友_蘇明淵律師 版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蘇明淵律師蘇明淵學長1993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學系,1998年律師高考及格。早期以藝名「蘇兒真」發行華語個人創作專輯,2015年發行書籍「寫給年輕,法律的背後是愛」與音樂專輯「懷疑的反面」。 蘇學長現任衛理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2019年以本名創作歌曲「無根的日頭花」榮獲第16屆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首獎,2020年第一張專輯「善良的歹人」獲頒第31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2022年專輯「敢敢」再度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在音樂創作路上勇敢追夢圓夢,唱出法律人生感動人心。 |
我的學系 |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
輔仁大學 法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