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桃園校區)
所屬學群 法政學群
法律學類
社會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犯罪防治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為發展創新多元的學習模式,更希望培養學生跨領域能力,特結合本校辦學特色建置「家庭與法律」、「創意時尚與法律」及「人工智慧與法律」三大跨領域課程學程,提供學生跨領域學習空間。此外,學系建置完善學習環境,提供學生安全舒適的讀書空間。畢業生就業的方向相當多元,除了可參加司法官、律師等國家考試外,亦可至國內各產業擔任法務人員或從事司法社會工作。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教育宗旨以培養「犯罪防治、公共安全、司法社工」相關專業領域人才為主,整合刑事司法、安全管理與社會工作之理論與實務,落實知能並進、學用合一,使學生能具備專業知識、技能與國際視野。

學科意涵

法律存在於任何與人有關的事物或經濟活動中,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準繩。實踐法律除了開設專業基礎課程,奠基學生法學基礎外,更體認到應培養學生具備面對未來劇烈競爭及逐漸趨複雜之多元議題的應變能力,進而建置跨領域課程學程,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為了彌合學生理論與實務的落差,學系也開設問題導向課程與總結性課程,降低學用落差,讓學生能學以致用。

犯罪防治學系係刑事司法範疇的延伸,結合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與心理學群相關領域規範之學科,串連預防(或防治)、救助及輔導的過程,進而達到跨域整合的能力。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法律學系的學習需要大量的閱讀與思考,法律的學習並非只是背誦,而是需要理解立法背後的邏輯關係。基此,建議有興趣進入法律系學習的同學,可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養成思考的習慣,對於未來進入法律領域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人文關懷及自我學習能力
1.修課紀錄及課程學習成果。
2.學習歷程自述:學生自我剖析個人特質、論述自我職涯方向等。
3.社會關懷相關事蹟證明
解決與溝通問題能力
1.社團、班級幹部或其他校內外活動參與證明:參與校內外社團或班級擔任幹部、校內外活動證明或成果紀錄等。
2.才藝/競賽成果(或特殊表現)證明:如參與各項才藝相關競賽證明或成果紀錄。
多元創新與統整規劃能力
1.學習歷程自述(含學習歷程反思、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連結本系學習內涵與自己未來學習計畫之陳述或其他自我學習之相關證明文件。
2.修課及學習歷程與相關成果作品:參加各項學科研習營或相關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實踐大學法律學系除了開設基礎法學課程外,更符應全球化未來人才需要具備跨領域專業能力的浪潮,規劃三個跨領域課程學程,分別是「創意時尚與法律」、「人工智慧與法律」、「家庭與法律」。冀求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於未來更具競爭力。

廣義的刑事司法體系含警政、司法及犯罪矯正單位等各相關機構,但因當前社會錯綜複雜的各型態犯罪問題, 須藉助多元學科的理論與方法, 從各種角度各場域,進行整合的研究,找出諸多現象的根源,據以研擬整合性的犯罪防治策略;故特以犯罪防治為主軸,串連司法社工與公共安全,比社會工作相關學系或法律學系著重視於刑事司法與社工矯正等資源的鏈結。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 法律系畢業只能報考參加國家考試(司法官、律師等)?
法律在我們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司法官及律師僅是眾多法律工作中的兩項職業,事實上法律系畢業後也可以到企業從事法務人員、法遵人員的工作,或是從事智慧財產管理師等多元法律專業工作。

犯罪防治學系一定是警官。
犯罪防治學系一定是社工師。
犯罪防治學系未來一定要當保全。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 學習法律就是要不斷地背誦?
法律的學習重要的是要思考與理解,一旦清楚法律的邏輯與脈絡後,只需要部份的記憶,並非全部法律的學習都是記憶性的學習。

犯罪防治學系不需要學習數理或管理等知識。
犯罪防治學系跟法律系相似,都在學習法條。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位於實踐大學臺北校區,地處臺北市市中心,緊鄰國防部及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10公里內可及之範圍有: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等中央政府,故宮博物院、臺北市美術館、當代藝術館、中正紀念堂、兩廳院、華山藝文專區、新舞臺等藝文機構,及信義金融商圈。捷運大直站與臺北松山機場站近在咫尺、臺鐵與高鐵站僅在15分鐘車程之遙、堤頂交流道僅10分鐘車程,大眾運輸方便,地理位置可稱極佳。

學生可選擇心理系、公事系等相關社會科學為主修領域;另可修習輔系課程、跨領域學程等,發展個人的競爭優勢。同時建議自由轉換主修學程,有助於學生探索職涯性向,適性發展並發揮個人潛能,強化個人競爭力。

我的學系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桃園校區)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憲法(一)
    • 憲法(二)
    • 民法總則
    • 刑法總則(一)
    • 刑法總則(二)
    • 民法債編總論(一)
  • 大二必修
    • 民法債編總論(二)
    • 民法身分法
    • 民法物權
    • 刑法分則(一)
    • 刑法分則(二)
    • 行政法(一)
    • 行政法(二)
    • 民法債編各論
  • 大三必修
    • 商事法總論及公司法
    • 票據及支付工具法
    • 保險法
    • 民事訴訟法(一)
    • 民事訴訟法(二)
    • 刑事訴訟法(一)
    • 刑事訴訟法(二)
  • 大四必修
    • 證券交易法
    • 法律倫理學
  • 大一必修
    • 社會學
    • 心理學
    • 法學緒論
    • 社會工作概論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犯罪學
    • 中華民國憲法
    • 社會統計
    • 司法社工概要
  • 大二必修
    • 社會心理學
    • 刑法總則
    • 風險管理
    • 社會研究法
    • 刑法分則
    • 犯罪預防
  • 大三必修
    • 刑事訴訟法
    • 犯罪防治專題研究
    • 行政法
  • 大四必修
    • 犯罪心理學
    • 被害者學
    • 實務實習
    • 行政學
    • 公文寫作
專業選修課程
  • 專業選修課程學程
    • 專業選修學程提供學生多元的法律專業課程進行選修,學生能遵照自己想要深入學習的課程進行選課。
  • 家庭與法律課程學程
    • 家庭與法律課程學程的設計係將與家庭相關的法律專業課程與非法律專業課程結合,培養學生跨領域的能力。
  • 創意時尚與法律課程學程
    • 創意時尚與法律課程學程的設計係將與時尚相關的法律專業課程與非法律專業課程結合,培養學生跨領域的能力。
  • 人工智慧與法律課程學程
    • 人工智慧與法律課程學程的設計係將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法律專業課程與非法律專業課程結合,培養學生跨領域的能力。
  • 犯罪防治結合司法社工
    • 青少年犯罪與輔導、社會個案/團體工作、諮商與輔導、毒品犯罪防治、家庭暴力防治、家庭社會工作、少年事件處理法、兒童少年保護工作、性別暴力防治等
  • 犯罪防治結合公共安全
    • 被害者學、領導與溝通、公共政策、企業安全管理、刑事政策、犯罪類型學、警察法規、犯罪偵查學、社區工作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桃園校區)
適合從事工作
  • 律師

    具有律師資格,提供法律專業知識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排難解紛,進行訴訟及擔任法庭辯護、進行談判等。


  • 法務人員

    協助企業或組織草擬、審查並處理相關法律文件、法律事件、保險簽約及其他財務交易事項。


  • 法務/智財主管

    負責企業或組織內部智慧財產權管理作業及法務工作之規劃、組織、協調、指導、管制及考核等管理工作。


  • 刑事司法人員

    1.警察與警官
    三等及四等警察人員
    2.監所管理員與監獄官
    三等監獄官及四等監所管理員
    3. 調查局調查人員
    三等四等五等調查工作組調查人員
    4.觀護人
    成人觀護人及少年調查保護官
    5.移民特考三等四等移民官員


  • 社會/人類學研究人員

    從事社會現象研究,及人類行為之起源、進化、發展、生活方式,與社會關係為課題之工作。


  • 公家機關相關人員

    1.接受人民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員。2.依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實踐大學
法律學系
銘傳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桃園校區)

多元能力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0% Complete
2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0% Complete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Complete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Complete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Complete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Complete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Complete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