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義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資訊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長榮資訊工程學系的優勢有1.培育AI、IOT、系統設計能力。2.提供學生專業課程模組養成,直接與資訊產業職務對應,並且具有升學及就業競爭力。3.學生在學階段即可參與各類研究計畫。4.提供國際移動機會,與國外姐妹校進行交換課程學習或是3+1+1雙聯。5. 業界有極強連接,業師導入課程、業界實習、證照推廣。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具有專業熱忱的師資,經由人工智慧、機器人、生醫感測、綠色能源、智慧電網、物聯網、光電、工業4.0、半導體等特色課程,培育之全方位電機與智慧科技專業人才,普遍就業於科學園區及國內外高科技領域相關產業。 |
| 學科意涵 |
資訊工程學系(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SIE)主要學習電腦科學與工程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能,是對於資訊與計算的理論基礎;以及它們在電腦系統中如何實現與應用的實用技術的學科。 |
電機工程學是以電學及電腦相關學科為基礎,如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計算機程式、電腦網路、光電通訊等,涵蓋能源工程、系統科技、自動控制、訊號處理、通訊與光電等領域的一門工程學。 |
| 學習方法 |
1. 課堂講授:由授課教授準備中、英教科書及自編教材(含影音教材),引領同學由實務角度切入,與教材的理論與知識相輔相成,帶領同學釐清相關內容、觀念,加深對所授知識的理解,並運用知識培養同學的科學思維。 2. 個案分析/研討:針對國內外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做為實務教學案例。透過課堂中的討論,使同學們學會應用課本所學的觀點來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同學們對於探索、批判與執行專案的能力。 圖解:本系實驗室設備 未上傳圖片 3. 團隊學習:是指上課同學集體性學習,透過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可以促進個人成長。由於個體間差異的存在,每個人都可以發現自身的優勢;並有效發揮不同同學個人的比較優勢,更可以分享到別人的工作技巧和有效方法,也展示你的理解和獨特想法,將個人理念通過團隊學習轉化為群體智慧。 圖解:資工系網路暨多媒體教室 未上傳圖片 4. 專家演講:邀請產業界先進、專家演講,其中包含本系校友,藉由產業的實務經驗講述與經驗分享,令同學了解產業真實的運作情形,接軌同學實習的場域。藉由現場回答同學的疑問,讓同學在心理與專業知識上皆充分準備之後,再進入產業界實習,協助同學適應產業界的工作,加強同學的信心與能力。 圖解:專家演講 |
理論課程:以深入淺出的學習方式,進行題目演練,理解電機相關理論,做為實務學習的基礎。
實驗課程:了解實驗原理與設備,進行實驗操作與數據分析,並與理論相互驗證。
專題實作:選擇一特定題目,與同學組成團隊共同合作,運用專業能力,並參與團隊學習,完成實務專題 。
線上學習:因應科技發展,經由網際網路,隨時隨地的線上學習方式。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以終為始,進行生涯規劃以及大學準備的開始。 |
高中生於修課中,持續完善學習歷程檔案。於實作課程中,努力參與。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我們採用「做中學」的方式來強化同學們的資訊教育。目前本系以發展人工智慧為主,除了AI專業課程模組之外,另有其他物聯網及軟體系統開發相關實作訓練課程。透過專題製作來訓練團隊合作的實作力2.程式實作力。 |
電機系以電學為基礎,本系師資涵蓋能源與系統科技、控制與智慧科技、通訊與光電等三大領域,部分領域在電資相關科系也有相似的發展。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有許多資訊相關工作,諸如雲端運算,物聯網,手機APP開發,遊戲程式設計,以及人工智慧,都和程式設計相關。紮實的程式設計能力,讓你擁有更多的工作選擇權,同時也更有本事在薪資上,向公司爭取。 |
電機系畢業是在從事水電裝修,其實不然。本系畢業生主要就業於高科技產業。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要釐清你的第一個問題:「資工系不就是在教我們怎麼玩電腦嗎?」 |
電機系常被誤解為只懂大型電機機械或硬體,不懂軟體程式。本系提供硬體與軟體的專業課程,涵蓋人工智慧、機器人、生醫感測、綠色能源、智慧電網、物聯網、光電、工業4.0、半導體等科技產業,培育全方位電機與智慧科技專業人才。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為因應全球國際化的潮流,本系除了致力於培育跨領域專才之外,也提供海外交換留學、國際合作交流等機會;同時也聘請業師參與教學及課程的實作發表。本系的傑出系友無數,是業界認可南台灣第一品牌。 |
本系課程精實,循序漸進,教師教學熱誠十足,學習風氣優良,提供學生就學與就業的能力與機會。 |
|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義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行動裝置程式設計本課程在介紹搭載Android系統行動裝置相關的應用為主,使修課同學能夠對Android程式開發及觀念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進而應用與實作系統。主要內容包含行動裝置平台簡介、Android應用程式架構、UI設計、資料儲存、通訊網路服務及地圖資訊運用等。 圖解:行動裝置程式設計 未上傳圖片 智慧物聯網專題製作物聯網是指物件的識別與物與物之間的連結網路,其應用範圍遍及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本課程主要要介紹物聯網的觀念,技術背景,架構,規劃與評估;並實際應用與實作。本課程主要在建構學生對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知識與未來開發應用的能力。 圖解:智慧物聯網專題製作 未上傳圖片 人工智慧隨著人工智慧持續發展,AI對人們的未來生活可能帶來衝擊與影響,以及如何應用於各大領域。透過課程引導學生瞭解人工智慧的技術,並詳細介紹各種相關的演算法並進行實務應用與實作。主題包括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MLP、CNN、RNN、爬蟲、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強化學習。 Kaggle 比賽。 圖解:遊戲引擎應用 未上傳圖片 深度學習在人工智慧的開發裏,有深度學習、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等各種技巧的手法與概念。 深度學習也就是一種模仿人體神經網路的類神經網路,並將這樣的網路更加深層化而成, 而所謂的類神經網路則是在稱為機器學習的研究領域的一種演算法與機器學習,是實現人工智慧最重要的1個技術元素; 未上傳圖片 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基礎課程讓學生全面了解物聯網 (IoT)。 它通過動手實驗室活動培養基礎技能,刺激學生在電子、網絡、安全、數據分析和商業等跨學科領域應用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和快速原型製作。 |
微積分透過圖像式教學法,讓生硬的數學式子以生動的符號取而代之,有效增進學生上課的專注力。由簡而繁、由易而難的引導學生學習,並說明動機及其應用,將數學式子以相關物理意義來取代,讓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圖解:圖像式積分法-直雲積分法 版權:授課教師自製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現代生活及工作的必需品,本課程除了介紹專業的網路通訊協定外,亦輔導學生參與物聯網的認證,以及從事軟硬體相關的實驗,包括網路封包擷取軟體及物聯網硬體。 圖解:軟硬體實務操作 版權:授課教師自製
微處理機實驗使用最低階的8位元8051進行實驗,最便宜、最簡單、最好懂,實際上,工業界也仍大量使用8051。可是,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沒有興趣,因為做不出他們認為很炫的東西。因此,我們採用較為昂貴微處理器及實驗板,我們可以進行比較炫的實驗。此外,為了激發學生其求知慾,我們規劃半學期時間去進行電動玩具的製作。 圖解:極速賽車 版權:授課教師自製
可程式規劃晶片合成模擬與驗證熟悉verilog HDL語言進行晶片電路設計,然後將設計燒錄入FPGA晶片實驗板,以進行實驗驗證。上課時學習的verilog設計語言及美國Intel公司的設計軟體為業界普遍使用,有助於未來在高科技的晶片產業就業。 圖解:晶片電路設計 版權:授課教師自製
智慧型機器人概論以樂高機器人作為教具,教導學生學習程式設計,機構設計,和感測器融合的整合觀念。 圖解:機器人實作 版權:授課教師自製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義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蕭依婷蕭學姐的經驗分享如下: 長榮資工的老師很親切就像朋友一樣,畢業了還是會每年回一次娘家,見見老師們和同學們。老師很願意傾聽同學的意見然後改變,也看到長榮資工真的是越來越好。 1. 高應大資工研究所碩士 2. MS SQL Server國際證照 3. 放視大賞佳作 未上傳圖片
高立舉高學長曾代表資工系參加全國程式設計大賽,他的經驗分享如下: 在讀書的過程中,充滿了許多挑戰與收穫,學習最多的領域是程式解題與專題製作。感謝老師與系上提供許多資源讓我使用,從無到有製作出一款能玩的遊戲。 1. 帆宣系統科技工程師 2. 全國程式設計檢定前10% 未上傳圖片
何楮益何學長曾榮獲教育部桂冠程式設計競賽佳作,他的經驗分享如下: 在讀書的過程中,充滿了許多挑戰與收穫,學習最多的領域是程式解題與專題製作。感謝老師與系上提供許多資源讓我學習。 1. 羽冠電腦工程師 2. OCJP國際證照 |
圖解:蔡龍泉系友 版權:蔡龍泉系友
蔡龍泉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國立中央大學EMBA碩士 經歷: 美商台灣應用材料客服主任、聯華電子薄膜膜組資深模組經理、和艦(蘇州)電子薄膜膜組資深模組經理、慶柏科技總經理、中華大學光機電學程客座講師、楊梅高中傑出校友。 現職: 翔名科技董事、寶虹科技副總經理、川寶科技董事、中央大學EMBA校友會理事、中央大學EMBA課程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央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導師
圖解:甘坤霖系友 版權:甘坤霖系友
甘坤霖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曾任鼎新電腦南高事業部總經理,現職鼎新電腦行業經營中心專家。長年從事企業資訊系統解決方案之行銷策略規劃、服務機制維運及產品研發理念等諸般事宜。具備二十餘年企業資訊系統的規劃及導入的實務經驗,負責客戶涵蓋電子業、製造業、流通業、服務業及政府單位和財團法人等。
圖解:章國揚系友 版權:章國揚系友
章國揚義守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 服兵役期間在陸軍官校電機系擔任助教,之後於正修科技大學電機系任教,專長為電力系統及電力品質。
圖解:柯宗騏系友 版權:柯宗騏系友
柯宗騏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義守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 威盛電子韌體工程師、威盛電子IC設計硬體工程師、智原科技高級工程師、智原科技資深工程師、聯發科技工程師、聯發科技福委會代表、聯發科技資深工程師 現職: 聯發科技技術副理
圖解:劉子德系友 版權:劉子德系友
劉子德義守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 熒茂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開發處副理 |
我的學系 |
長榮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
義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4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5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