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大葉大學 空間設計學系(室內設計組) |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空間設計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本系創立於民國89年8月(89學年度),原系名為「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為國內首創新命名之學系,以科學新知、認知概念支持現代 感與感性之新藝術造形,培養符合美感、現代與具世界觀之設計人才,以嚴謹而紮實之學術基礎、嶄新的課程、優良之師資,以培植一流之設計人才。 |
本系基於設計與藝術的多樣交融而發展出獨特的學習場域,是全國唯一在專業的空間尺度設計下共構建築與室內學程的學系。專業訓練基於新與舊,數位與類比,全球化與地方性的三大空間設計議題將課程發展成多樣且跨領域學習的特色教學,並於此課程架構下強化”一師一特色“的專業師資群,提領同學關懷在地與跨視域的學習歷程,以擴大專業的知識領域和面對當代建築與室內設計環境議題的挑戰。 |
| 學科意涵 |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主軸在於[產品設計]與[室內設計]兩大學程之課程安排,產品設計包含:金工、木工、竹工、陶藝、皮革等媒材創作與設計;室內設計則包含建材認識、室內空間規劃等。3D建模表現已為現代設計業界趨勢,本系特別將3D建模課程列為共同課程,致力培養市場所需專業人才。 |
本系為空間設計系,為體現不同空間尺度的專業訓練,並基於差異空間尺度的設計概念而分設建築組與室內設計組。建築組基於傳統五年建築系的學程架構,但因應全球化下數位流的衝擊以及本系建築與室內的共構學程,學生於四年內完成建築學士學位。室內設計組在與建築組的共構關係下區隔他校室內設計系單一學習的課程發展。 |
| 學習方法 |
【數位平台自我學習】透過數位平台授課教師上傳數位資源反覆練習、進階延伸。 圖解:南華大學數位教學平台介面
【觀察、模仿學習是創意的基礎】透過觀察、模仿學習專業加工技法,認識各類媒材的加工技巧及運用,穩打設計基礎。 圖解:學生透過教師講解練習使用加工工具
【創作不停歇】本系設有陶藝工坊、金工工坊、木工坊供學生創作、學習、研發。陶藝工坊、金工工坊24小時開放提供學生自我鑽研產品製作技法;木工坊則需由工坊管理員依規定開放以維持學生的使用安全。 圖解:陶瓷造形工坊示意圖
【挑戰各類比賽】比賽是累積設計經驗最好的方式,系所網頁不定時更新競賽資訊,或由教師指導並推薦學生參加。 圖解:學生參加競賽獲獎與系主任合影 |
(1) 數位與類比技術訓練:於大一課程的規劃基於傳統類比工具應用下強化本系數位媒材的先進開發探討,體現大一學生技術養成訓練以成就進階主線空間設計表現技法與思維能力的多樣性發展。 圖解:多媒體互動教室 版權: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2) 新與舊空間構築思維:基於探討社會議題深化設計與生活的緊密關係,提領學生開創當下社會議題導入空間設計的核心。並以社會文化傳承下的傳統探究現代新型態的生活型態,已開發關於新舊議題下空間設計的可能性。 圖解:系圖書室 版權: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3) 全球化下與地方性議題探討:於新舊議題的基礎下提領學生跨境與跨視域的設計議題探討。為體現全球化下共享經濟與數位流的衝擊反思地方性特質的存在價值,訓練學生大時代下關於環境,空間,人的再定義以探究空間設計的新思維。 圖解:外國學者專業論壇 版權: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學習方向與準備建議: |
設計是經過議題的發生,透過理論與技術實現。設計的議題來自生活的啟發,就是我們常說的設計即生活。日常生活中,多觀察社會變遷中傳統與現代的衝擊,也就是新與舊空間於個人情感的意義,以啟發空間設計的思維,並連結個人對空間設計的興趣。掌握數位流下數位技術的應用,多觀察數位技術與媒材的發展,將它運用於空間設計的領域上,並不斷地開拓個人國際視野,理解跨國境學習領域的訊息,已建立個人專業學習上的國際移動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強調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方式,透過老師的示範同學的觀察模擬將產品設計及製造完成與他系只著重理論及設計的教學方式截然不同,本系的畢業生都擁有一項以上的專業加工技術與能力。 |
本系基於空間尺度定義空間設計的基礎下,將建築與室內空間尺度作為本系發展的方向,分成建築組與室內設計組,以四年學程完成專業修習,並將相關基礎課程體現在建築與室內的共構關係,區隔傳統建築系五年的課程架構及他校室內設計系單一課程的發展。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因為都具有實務專業技能(媒材加工能力、3D建模能力),頗受就業市場歡迎起薪最低32,000元起,與其他大學設計類相較理論課居多的學生不同,本系學生有良好的手作加工能力,在媒材應用設計上得心應手(產品、工藝品、室內設計等皆是),因此本系的畢業生廣受設計業界的進用。 |
本系名稱與定位明確,對應職場就業類別精準,唯有因跨領域學習延伸多樣就業機會,可於項目8看出本系畢業生出路之多樣發展。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所有專業技能都是由老師由淺入深示範教學,非設計藝術學歷的學生也沒問題 |
本系為空間設計系,常被誤解空間設計為室內設計。然而,本系以空間尺度概念分設建築組與室內設計組。建築組因應數位流的先進學習趨勢,而能在四年學程的規劃下完成傳統建築的五年學制,並具備報考建築師資格。而室內設計組在與建築組的共學程發展下突破他校僵硬的單向發展。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南華大學採在學四年國立收費並設有海外獎勵金機制,有意前往海外留學的優秀學生歡迎了解。 |
本系課程基於全球化下地方性議題發展,開創獨特的空間設計學習場域,除了擁有傳統空間設計相關科系的優點外,因融入數位媒材技術訓練與跨境學習機會,讓本系的教學與大環境的變遷進行無縫的接軌。基於技術養成與跨境教學的課程特色,讓本系能在傳統的空間設計相關學校的競爭下開創本系學生設計學習與空間思維的差異特質。 |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大葉大學 空間設計學系(室內設計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整合設計本課程係指導學生綜合一二三年級所學專業知能進行產品創作為核心,授課內容由設計概念的形成、草圖繪製、繪圖檢討、模型製作、產品製作或協調外包等依序進行,輔導學生依計畫完成專題設計。 圖解:學生畢業製作作品展覽
電腦輔助設計3D建模軟體在現代3D設計環境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除了可以將設計者的造形構想表現得更精美,也能夠與他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消費者等)作更精準而有效的溝通。熟習這些技術,可以應用在產品設計、空間設計、視傳設計、工藝設計等多種領域。 圖解:學生運用3D繪圖軟體設計一系列作品
室內設計
一、培養學生對室內設計與實務的認識。
家具設計/家具製造本課程以家具的歷史源流、生活方式、設計概念、設計創意、家具的造形、家具的機能、家具的結構、家具的需求、家具的趨勢與家具的生產製造的學習做為授課核心,培養學生透過優質家具設計的賞析,進而提出改良或創新的概念,並應用電腦繪圖及設計能力,進行產品的創新設計與研發。 圖解:學生期末家具作品展示 產品設計/產品製造本課程以實務操作為主要授課方式,學生由概念的發想,草圖繪製,加工製作等程序,學會產品製造過程所需的實務技能,系所學習的媒材多樣(陶瓷/金工/皮革/羊毛氈/竹編等),學生能從多類媒材中探索出自身專長,並從手作技能積極發展獨立設計創作能力。 圖解:陶藝課程學生創作系列碗盤 版權: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主線設計課程本系學士與研究所學程共構,室內與建築學程共構,大二與大三主線課程共構,體現師徒制外的學長制。學生能在同儕競爭與自我學習的主線設計環境下開創創意的設計能量。 圖解:一年級同學期中評圖 版權: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數位後製本課程定義為大肆畢業製作的協同課程,因應數位媒材衝擊傳統表現技法工具,不同表技工具對應不同設計思維。同學於此課程經由先進數位媒材體現多樣化思維方向並啟發更多設計議題開創的可能性。 圖解:成果展示 版權: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設計實務本課程為主線設計的協同課程,課程規劃以跨領域概念將設計相關議題導入主線課程,涵括教學參訪,專家專題演講以及國際工作營等強化主線設計發展的方向。 圖解:設計實務成果展出 版權: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大葉大學 空間設計學系(室內設計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陳長志在學專長創意發想、開發設計出類拔萃,參加阿瘦皮鞋第四屆金履獎全國公開競賽獲得優選,現職彩琳商業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現職彩林商業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兼任本系講師,與學生互動良好。
姜宇桓在學各項設計、創意創作表現優異,2014年參加「宜蘭椅設計大賞」入圍,以畢業製作「蝕」參加2016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獎設計獎工藝設計類入圍。 現職MOKUZAI木作工作室創辦人及木工教師
李易叡本系第二屆畢業生,在校專業領域表現傑出,畢業後考取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曾參加德國IF設計競賽榮獲全球第二名,後就讀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工學博士畢業,現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 現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專任副教授,教導學生並鼓勵參與各類設計競賽,很受師生好評。 |
圖解:個人作品 版權:http://www.xyi-design.com/tw
袁筱媛2002年大學畢業後考取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班,於2004年畢業隨即進入職場,直至2008年體認到需再次進修,後續規劃至美國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進修,並於2010年畢業。 工作經驗 2005/2-2008/6 匯僑設計興業有限公司擔任設計師 2010/2-2011/2 成舍設計擔任專案設計師 2011/2-迄今 隱巷設計 設計總監 得獎資訊 http://www.xyi-design.com/en/awards
圖解:個人作品 版權:陳威男設計師提供
陳威男2006年大學畢業,畢業後即投入職場。 2009年創設新澄室內裝修工作室,2018年改組為新澄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2013-2018年獲獎無數,近期榮獲2018年TINTA新秀設計師(個人)、2018義大利A'Design Award 設計獎銀獎三座、2017年亞洲設計獎 零售空間組 傑出設計獎等。
圖解:公司介紹 版權:https://www.modo.com.tw/#/About%20modo
李俊賢2001年大學畢業後,考取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於2006年畢業。 自行創業,2003年創設艾姆設計公司,服務之產業橫跨國際時尚精品、國際化妝品品牌、餐飲、國際飯店、3C、建築、醫療、百貨、民生消費、設計產業等多元類型。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大葉大學 空間設計學系(室內設計組) |
|---|---|---|
多元能力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3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3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
性格特質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