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創立於民國89年8月(89學年度),原系名為「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為國內首創新命名之學系,以科學新知、認知概念支持現代 感與感性之新藝術造形,培養符合美感、現代與具世界觀之設計人才,以嚴謹而紮實之學術基礎、嶄新的課程、優良之師資,以培植一流之設計人才。 |
亞大視覺傳達設計學系擁有國內眾多知名的資深教授及年輕教師,提供完整設計訓練及配合學校資源,鼓勵同學挑戰國際設計競賽,因此本系學生近幾年持續在國際設計競賽獲獎連連,得獎的包括有: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獎、德國紅點設計獎、日本富山國際海報獎、墨西哥海報設計獎、及世界各大國際發明設計展。此外,亞大視傳教師團隊擁有執行眾多國家級計畫之能量與資源,能優先提供本系同學參與工讀、實習,及學習國際設計事務。 |
學科意涵 |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主軸在於[產品設計]與[室內設計]兩大學程之課程安排,產品設計包含:金工、木工、竹工、陶藝、皮革等媒材創作與設計;室內設計則包含建材認識、室內空間規劃等。3D建模表現已為現代設計業界趨勢,本系特別將3D建模課程列為共同課程,致力培養市場所需專業人才。 |
人類70%的訊息靠眼睛獲得。透過眼睛的傳達稱為視覺傳達,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的範圍很廣,包括:符號與標誌設計、企業識別系統設計、圖表設計、插畫設計、海報設計、地圖設計、曆書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編輯設計、商業影片設計、多媒體設計、動畫設計…等。 |
學習方法 |
![]() 【數位平台自我學習】透過數位平台授課教師上傳數位資源反覆練習、進階延伸。 圖解:南華大學數位教學平台介面 ![]() 【觀察、模仿學習是創意的基礎】透過觀察、模仿學習專業加工技法,認識各類媒材的加工技巧及運用,穩打設計基礎。 圖解:學生透過教師講解練習使用加工工具 ![]() 【創作不停歇】本系設有陶藝工坊、金工工坊、木工坊供學生創作、學習、研發。陶藝工坊、金工工坊24小時開放提供學生自我鑽研產品製作技法;木工坊則需由工坊管理員依規定開放以維持學生的使用安全。 圖解:陶瓷造形工坊示意圖 ![]() 【挑戰各類比賽】比賽是累積設計經驗最好的方式,系所網頁不定時更新競賽資訊,或由教師指導並推薦學生參加。 圖解:學生參加競賽獲獎與系主任合影 |
![]() 創意思考法:透過思考與探索之過程,幫助激發想像與創造力,使事物產生不同的觀點,並賦予事物創新與獨特意義,解決所面臨之問題。 圖解:創意比知識重要 版權: Unsplash(https://pixabay.com/en/) ![]() 演繹法:藉由擬定問題與假設,推演出可能的結果,進而評估與選擇的方法,並修正理論。 圖解:從一般到特殊 版權:張承管理學(http://tkbpeter.pixnet.net/blog/p) ![]() 團隊合作學習法:是一種創新的教學策略與模式,將班級分為多個團隊,以自學、思考、討論、發表等方式學習並解決問題。 圖解:合作就是力量 版權:https://d1dwq032kyr03c.cloudfront.net/up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學習方向與準備建議: |
在參與藝術設計領域相關活動(如演講、展覽、設計營隊)中實踐,將本系會用到的「創意思考法」、「演繹法」、「團隊合作學習法」等方法論,透過心得反思或回饋,呈現在書面報告或實作作品中。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強調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方式,透過老師的示範同學的觀察模擬將產品設計及製造完成與他系只著重理論及設計的教學方式截然不同,本系的畢業生都擁有一項以上的專業加工技術與能力。 |
視覺傳達設計系(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簡稱視傳系,是專門教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企業識別設計、環境視覺設計、排版及相關應用。與本系相似的科系尚有:「數位媒體設計系」「商業設計系」「視覺設計系」「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等。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因為都具有實務專業技能(媒材加工能力、3D建模能力),頗受就業市場歡迎起薪最低32,000元起,與其他大學設計類相較理論課居多的學生不同,本系學生有良好的手作加工能力,在媒材應用設計上得心應手(產品、工藝品、室內設計等皆是),因此本系的畢業生廣受設計業界的進用。 |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培養擁有多元思考、藝術創意、人文素養、專業知識並與國際同步的全方位設計人才為目標。畢業後於廣告設計或行銷相關產業界就職,與美術藝術相關學系人才培育目標略有不同。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所有專業技能都是由老師由淺入深示範教學,非設計藝術學歷的學生也沒問題 |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與美術系不同的地方如下: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南華大學採在學四年國立收費並設有海外獎勵金機制,有意前往海外留學的優秀學生歡迎了解。 |
有意加入本學系的新生,無需擔心自己的繪畫基礎。相關創意思考養成與設計技法訓練,進入本系後會從大一開始慢慢學習。期許同學們在就學期間,主動參與國際設計工作坊,訓練自我溝通協調和他人團隊合作之能力。並積極參與國際設計大師講座,增加國際視野,幫自己在未來出社會前,奠定良好基礎。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整合設計本課程係指導學生綜合一二三年級所學專業知能進行產品創作為核心,授課內容由設計概念的形成、草圖繪製、繪圖檢討、模型製作、產品製作或協調外包等依序進行,輔導學生依計畫完成專題設計。 圖解:學生畢業製作作品展覽 ![]() 電腦輔助設計3D建模軟體在現代3D設計環境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除了可以將設計者的造形構想表現得更精美,也能夠與他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消費者等)作更精準而有效的溝通。熟習這些技術,可以應用在產品設計、空間設計、視傳設計、工藝設計等多種領域。 圖解:學生運用3D繪圖軟體設計一系列作品 ![]() 室內設計
一、培養學生對室內設計與實務的認識。 ![]() 家具設計/家具製造本課程以家具的歷史源流、生活方式、設計概念、設計創意、家具的造形、家具的機能、家具的結構、家具的需求、家具的趨勢與家具的生產製造的學習做為授課核心,培養學生透過優質家具設計的賞析,進而提出改良或創新的概念,並應用電腦繪圖及設計能力,進行產品的創新設計與研發。 圖解:學生期末家具作品展示 產品設計/產品製造本課程以實務操作為主要授課方式,學生由概念的發想,草圖繪製,加工製作等程序,學會產品製造過程所需的實務技能,系所學習的媒材多樣(陶瓷/金工/皮革/羊毛氈/竹編等),學生能從多類媒材中探索出自身專長,並從手作技能積極發展獨立設計創作能力。 圖解:陶藝課程學生創作系列碗盤 版權: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 創意思考與設計倫理學習多種創意激發的思考的方法 圖解:以超現實手法表現夢境得到紅點大獎 版權:亞洲大學 ![]() 文化創意設計瞭解如何分析與擷取文化元素為地方產業加值 圖解:結合神奇竹炭紙文創作品獲得紅點大獎 版權:亞洲大學 ![]() 插畫與繪本設計學習各種插畫風格以及繪本繪製 圖解:劉經緯作品得日本插畫最大獎與校長合影 版權:亞洲大學 ![]() 廣告設計分析廣告目標並製作海報 圖解:3年級陳兪如廣告設計課作業得紅點大獎 版權:亞洲大學 ![]() 包裝設計針對不同場品設計包裝視覺與結構 圖解:植栽包裝獲紅點大獎 版權:亞洲大學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陳長志在學專長創意發想、開發設計出類拔萃,參加阿瘦皮鞋第四屆金履獎全國公開競賽獲得優選,現職彩琳商業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現職彩林商業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兼任本系講師,與學生互動良好。 ![]()
姜宇桓在學各項設計、創意創作表現優異,2014年參加「宜蘭椅設計大賞」入圍,以畢業製作「蝕」參加2016新一代設計展金點新秀獎設計獎工藝設計類入圍。 現職MOKUZAI木作工作室創辦人及木工教師 ![]()
李易叡本系第二屆畢業生,在校專業領域表現傑出,畢業後考取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曾參加德國IF設計競賽榮獲全球第二名,後就讀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工學博士畢業,現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 現職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專任副教授,教導學生並鼓勵參與各類設計競賽,很受師生好評。 |
![]() 圖解:劉經瑋多次獲得紅點大獎 版權:亞洲大學
劉經瑋目前為漂游者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知名插畫家,在學期間得過多項國際設計大獎。 參與知名公司與大型活動視覺統籌、唱片插畫繪製與平面設計。 ![]() 圖解:大四時以「蝕代媒體」獲紅點最佳獎 版權:亞洲大學
陳品丞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研究所畢業,在學期間曾得過兩次紅點大獎與其他國內獎項。 目前為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與本系講師。 ![]() 圖解:黃千芳插畫作品得紅點大獎 版權:亞洲大學
黃千芳大學前從未學習過插畫,大四畢業製作以插畫作品獲得美國ADC大獎以及紅點大獎。 目前為台中晶美術館專任館員兼設計師。 |
我的學系 |
南華大學 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 |
亞洲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
---|---|---|
多元能力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
性格特質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