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亞洲大學 心理學系(心理師研修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所屬學群 |
社會心理學群
心理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心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設置全國第一「中亞聯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並提供全國唯一的成癮防治學程。師資之專業領域多元專精,同時具備多位國內外知名畢業的臨床心理學、諮商心理學、工商與社會心理學及心理學基礎領域之專任教師。此外,學生修課自由,並不受招生分組或入學管道之限制。 |
本系所的特色在於結合了心理學與人類學兩大學門。在平行的推進這兩個領域的專業學養時,也提供了學生跨領域的思維與目光,培養學生更寬闊、更深遠的胸襟,與更謙卑、更勤奮的態度。 |
學科意涵 |
「心理學(Psychology)」旨在研究個體的內在心理歷程與因之延伸出的外在行為。主要是透過科學方法,觀察人類心智與行為,統整歸納出對心智與行為的假設,透過不斷的驗證,建立有系統的理論。學科目的是為了瞭解、推論及預測人們的行為,並藉此解決與人類心智與行為相關的問題。 |
本系教育理念在於透過心理學與人類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在探討人類不同群體及個體各個階段(包括嬰幼兒、青少年、成年、老年)的發展原理與問題,以及心理與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交互影響。提供多面向的視野,培養學生從多元文化及個人心理角度思考問題,落實尊重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精神。 |
學習方法 |
![]() 為提高進入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同學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學習動機,本系的授課學習方式,除了傳統課堂講授外,亦提供各式新式的主動教學法(active learning)與學習管道,簡述如下:一、「分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強調小組合作與討論。 圖解:老師和同學分組進行團體個案實例討論 ![]() 二、「翻轉教學法(flipped classroom)」: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加深的學習成效以及發展高階的知識應用及思考能力。 圖解:老師和同學分組進行個案討論 ![]() 三、「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主題式教案來進行分組討論,以動地發掘問題與尋找解答。 圖解:老師帶領學生專題探討的方式 ![]() 四、「專題式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發掘可能的問題,並分組以該問題來設計解決的方法與執行。 圖解:老師帶領學生專題探討的方式 未上傳圖片 五、「數位學習法(e-Learning)」:利用網際網路、預錄課程、以及網路教材…等來進行的。上述多元的課程方式,相信將會提供您適性的學習方法。 |
![]() 同學們於課堂上進行實務演練,實際模擬團體情境,由同學分別擔任領導者、協助者、團體成員及觀察員,彼此相互學習給予回饋。 圖解:團康活動 版權:人發心系 ![]()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以外,老師帶領同學來到人骨教室,近距離靠近骨頭模型,辨識骨頭在人體的位置、名稱。 圖解:骨頭模型 版權:人發心系 ![]() 藉由課程訓練並利用課餘時間進入偏鄉國小協助兒童課輔,以達到理論與實踐學用合一 圖解:團康活動 版權:人發心系 ![]() 課程設計強調學用合一,採取「理論講授」→「觀摩學習」→「演練」→「督導」。期待培養優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工作者。 圖解:理論講授 版權:人發心系 ![]() 課程設計強調學用合一,採取「理論講授」→「觀摩學習」→「演練」→「督導」。期待培養優秀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工作者。 圖解:觀摩學習 版權:人發心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高中同學可先透過參與學校開設的專題式課程體驗主動式學習歷程。 |
●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輔導與諮商學系:雖普通心理學亦是其重要的學習科目,但主要則是以助人技巧與諮商理為重心,卻無法如心理學般一窺個體心理層面的全貌。 |
本系的特色是兼具人類學和心理學兩個學門的訓練,提供學生鉅視和微觀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從多元文化及個人心理角度思考問題,落實尊重與關懷生命的人文精神。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大多數就讀心理系學生將心理師設定為未來的職涯發展目標,卻對心理師的認識並不夠透澈,首先,心理師分為「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二類,心理相關科系大學生畢業後考取臨床或諮商碩士班學生,並於在學期間完成心理師法要求的專業學分及全職實習,取得碩士學位後,再通過國家心理師考試,方取得心理師的執業資格。 |
大學部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能報考心理師;本系學生如果想成為專業心理人員,可以選擇 (1)報考本系臨床心理組碩士班,畢業後參加心理師專技人員考試 (2)修畢本校師資培育課程,擔任中學輔導室專輔老師。另外大學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也可以擔任社福機構之教保員及訓練員或學校單位資源教室之輔導員相關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大眾普遍對心理學的認識,多從媒體與影片中理解,或是一些電視節目中娛樂用途的心理測驗…等。但實際上,心理學是一門講求以嚴謹的科學方法來瞭解與探討人們的內外在行為。透過心理學的養成教育中,將增進學生對人的觀察敏感度,並從理論與專業知能中來關懷與理解個體的行為,尤其是相當重視邏輯與科學態度的培養。。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大學部心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能報考心理師;本系學生如果想成為專業心理人員,可以選擇 (1)報考本系臨床心理組碩士班,畢業後參加心理師專技人員考試 (2)修畢本校師資培育課程,擔任中學輔導室專輔老師。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大多數報考本系「工商與社會心理組」的學生,誤以為自己無法接觸到助人學程相關課程,無助於未來報考心理學研究所,往「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之路前進。但事實上,本系為招生分組,主要是先讓學生能考量自己在大學間探索自己的興趣。因此,不論您是那一組進入到亞大心理系,本系提供給學生的選習課程都是抱持著十分開放的態度。 |
本系除了課堂上的知識授教外,另增加許多課程以外的實務經驗。如進入國小、國中、高中學校進行課後輔導及團體活動。另透過大四暑期實習了解工作場域的環境與內容進而對未來思考走向幫助甚大。 |
我的學系 |
亞洲大學 心理學系(心理師研修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變態心理學
1. ![]() 犯罪心理學
1. 圖解:亞大心理系師生參觀台中市警局刑事鑑識中心 ![]() 成癮行為之評估
1.認知面(1) 了解成癮行為 (2) 了解成癮行為的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 圖解:學生進行遠端成癮行為之評估 未上傳圖片 11 未上傳圖片 11 |
![]() 生態心理學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動用,是靠近生態與自我內心的路徑,打開五感,細膩感受與覺察生活周遭的一切,並運用作畫的方式紀錄下經歷的這些感受。 圖解:學生學習成果分享 版權:人發心系 ![]() 植物的療癒力量植物對人的無他性、穩定、自然生長的真理,是陪伴人一同成長的支持力量。此堂課以植物作為媒介,藉由親身照顧盆栽,體驗多種植栽的方式,經歷植物帶來的改變與美好,打開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另一種想像。 圖解:實作課程 版權:人發心系 ![]() 受苦與耹聽此堂課透過文本的閱讀,配搭細細回看過去自身受苦的經驗,以及陪伴他人渡過苦痛的經驗,整合課堂中的學習。課程最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尋一群在生活中受苦,但這些的苦痛卻不容易被大眾看見的群體,以展演的形式,呈現我們對受苦的看見與誠摯聆聽的成果。 圖解:課程展演 版權:人發心系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亞洲大學 心理學系(心理師研修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圖解:小寶公司團體照 版權:王韋舜
王韋舜高二那一年,我遇見人生第一個導師,他教會我世界不會停止,只能靠自己讓世界再次轉動。大學期間,半工半讀的生活,讓我體悟人生的起跑點雖然大家都不同,但不變的真理:追求自己所嚮往的「學習」才是求學真正的課題,我很慶幸選擇心理系,很慶幸遇上一群夥伴,很慶幸遇見學校的老師,因爲這都是織起我未來的一絲一線。 我是小寶股份有限公司的執行總監,畢業後我做過無數工作,媒體廣告、藥品業務、劇場表演,每個過程都是學習,深入每一份工作,學習每一件渴望的事物,我渴望改變這個社會,希望因爲自己的努力能有一些不同。最後我選擇創辦設計公司,獲利是公司的基本任務,而讓夥伴與這個社會因小寶公司有所不同,這是我們的最終任務。 未上傳圖片 圖解:葉權教課照片 版權:葉權
葉權高中時對於國文及生物較感興趣,系科抉擇時便以醫療或心理相關為目標,大學時期,偏好臨床心理的科目,像是變態心理學及心理衡鑑等,曾加入系學會及系上的籃球隊,並於課餘時間參加初級救護人員的培訓,雖以心理師為目標,但畢業後因現實考量,決定直接投入職場工作,累積實務經驗,目前於大學資源教室擔任輔導人員。 (一)歷練 1. 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臨僱管理員 2. 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關懷訪視員及輔導員 3.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資源教室輔導人員 (二)抉擇時刻:畢業後先投入行政文書工作,確認自己職涯興趣,轉而投入助人工作領域。 (三)重要成就 1. 2018第二屆亞太地區融合教育國際研討會,口頭論文發表講者。 2. 2018第九屆兩岸四地啟智服務研討會,口頭論文發表講者。 ![]() 圖解:曾伃個人照 版權:曾伃
曾伃原先是抱持著成為諮商師的夢想踏入心理系,在大學期間接觸了張老師的培訓、輔導室實習與校內課程之後,慢慢發現自己的興趣更偏向工商組,因此在大三的時候將重心轉向工商心理與管理方面的學習,但是助人學程提供的訓練,同樣也是重要的養分,幫助我後續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迅速分析問題,同時亦有良好的臨場反應。 推甄研究所的過程,除了疲憊與焦慮,也相當考驗耐心與毅力,心情總像在坐雲霄飛車般起伏,然而我不斷提醒自己,咬緊牙關撐過去,現在回想起,相當慶幸這段期間有來自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勵,以及指導教授與多位教授義不容辭的幫助,若當初沒有師長們的協助,我也無法順利推上清大,成為他們的驕傲,真的非常感謝教授與我的家人朋友。 ![]() 圖解:與同儕討論 版權:許仟錦
許仟錦大學期間,我很熱衷參與社團,像是大天使計劃,輔導室老師帶領我們到鄰近國中小進行個別或是團體輔導,同組的成員需要共同討論團體教案,帶領學生討論主題,像自我探索、人際互動技巧、心情抒發等。此社團從大一參加到大三,每次都讓我有滿滿收穫,也磨練我的輔導技巧。因此我持續鼓勵學弟妹一定要參與,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很幸運在取得臨床心理師證照前,就收到心理師邀約進入治療所,邊學習前輩的經驗和治療技術,邊準備心理師考試,因有更多的經驗,撰寫申論題時我更能發揮。而該場域是否具備挑戰性,是我選擇的首要目標,治療所的工作備受考驗,大多數個案皆是自費,因此更重視治療效果,讓我需更努力提升能力,像多和前輩討論個案,或請其他心理師督導,讓我從中修正改進。 |
![]() 圖解:臨床心理師諮詢門診海報 版權:張兆賢臨床心理師提供
張兆賢臨床心理師我高中選擇一類組,就是鄉民所說的社會組的腦袋,但我覺得對於人文有興趣,並且累積相關的知識,皆成為後來職涯發展的重要養分,高中時期正是養地及翻土的好時機,參加社團,練習思辨與發表想法,研讀大量課外書籍(從有趣的開始讀),這些都是供給這塊土壤養分的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它會長出你意想不到的果實。 從事臨床心理師這份工作,每天都需要跟不同的人接觸,及深入交談,沒有上述豐富的人文底蘊,難以成就此一行業的核心能力,此外,大學時接觸到人類學相關的知識,讓我在與個案工作時,能夠從更多元的文化觀點來去思考問題形成的脈絡,並且使用與案主文化相符的話語來進行分析與治療,往往能夠幫助治療關係的建立以及強化治療效果。 ![]() 圖解:專題演講 版權:黃琝媗專輔老師提供
黃琝媗專輔老師我從小就不是個認真努力的學生,但很慶幸在求學路上遇到許多良師。在高中抉擇大學時,一方面貪戀好山好水的花蓮,另一方面剛好人發系是學與心理學相關的科系,因此放棄指考的機會,就這樣到了花蓮。系上的教授和系秘姐姐給予我們很多的溫暖,讓我們在愛與尊重的環境下好好地長大。 在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無論是系上或是師培,都讓我漸漸明白,當一位專業的輔導人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此畢業後實習完,很努力的考取專輔教師的資格,目前任教於新北市三民高中國中部。在實務現場面對的狀況遠比課堂所說的更為複雜,但是是幸福的。陪著學生一起走過生命的失落及快樂,漸漸地找到自己,這段歷程十分美好以及踏實。 ![]() 圖解:獲獎 版權:林原竹業務主任提供
林原竹業務主任在台北長大,獨自來到花蓮就讀慈中的我,對心理學感興趣,最後錄取第一志願的慈大人發系。大學時參與街舞社、熱舞社、熱音魔術等等社團培養多方興趣發展。也感謝母系四年來的養育栽培,獨特的人類學及心理學專業深植廣納百川跨領域的核心價值,使我畢業後完美融合醫學、法律、金融、商業、領導等多元能力。 大一即在麥當勞上班,兼差過民宿接待、車行學徒;大四時升麥當勞主管,且同時加入富邦至今已成為世界百強、全台第一的金控集團在東部的標竿青年,帶領團隊夥伴們不斷成長、創造社會價值現受邀全台巡迴演講而讓金融保險界的總統-富邦人壽總經理、多位高層、無數業務認識了,在後山有個優異的「慈濟大學」。 |
我的學系 |
亞洲大學 心理學系(心理師研修組) |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