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社工心理雙專業組)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所屬學群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1.進入世界百大,有亞大附醫的綜合大學。2.唯一設立社工心理雙專業學程。3.唯一與中國醫大系所雙主修。4.辦理免費社工師證照輔導專班。5.唯一辦理國際社工實習及志工服務。6.應用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助人能力。7.獲得科技性部補助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最多。8.是全國社工系中獲得產學合作金額最多。9.校內跨系、跨領域、次專長學程豐富修課彈性。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前身為兒童保育科,創立於1967年;1973年因應時代的需求改設為社會工作科,係為國內第一個社會工作科系,系友遍布國內社福機構。本系重視實務訓練,實習時數為全國最高,亦有不同的實作課程,訓練扎實。近兩年積極辦理新南向國家見習、中國港澳參訪等海外學習活動,並可至國外學校相關科系進行交換學習。

  下載詳細資料
學科意涵

社會工作學系培育專業助人者,符合應考專門技術證照社會工作師資格,本組學習著重在兒童、少年、婦女及家庭場域為主,深化對心理社會的評估與工作的知能、主要是養成從事協助個人生理、心理及家庭等層面的專業人士,以及預防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失調,發掘個人及家庭社會資源及啟發個人潛能,進而恢復個人及家庭的社會功能。

社會工作不同於慈善救濟拖捨及志願服務,社會工作是由政府或專業組織(機構)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所進行的人群服務,目的在於解決個人和社會問題,及追求社會正義。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直接與間接服務所需的知識、價值、和技術,內容則包含社會心理相關學科,及個案、團體、和社區工作三大方法。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多一點社團、社會關懷服務的參與,藉由參與各項活動,增加人群服務接觸機會,也了解自己對人群服務的喜好。
下載詳細資料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與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相關系所不同,心理諮商等系係以心理取向為主;而社會工作學系以心理綜合家庭、社會取向為主。社會工作是從兩個層面看問題,即個人本身與環境兩方面。一個問題的產生不僅是來自個人的限制,個人必須對此問題負責之外,社會環境也有限制之處,社會應負一部分的責任。心理諮商者或心理治療者以心理取向看問題,認為需由個人負責,所提供的服務是從個人的心理重建上著手,再增強對社會的適應力。
下載詳細資料

社會工作是應用科學,強調利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基礎知識於助人工作,解決個人、群體、社會面對的問題並正向發展。社會工作與社會學的差異在於社會學強調了解社會結構及運作,社會工作著重於實際助人方法與策略,透過直接和間接服務來協助弱勢團體和改變社會環境。社會工作與諮商輔導的差異在於諮商輔導著重在個人層次解決問題,強調認知和情緒的調整,而社會工作則尋求個人、家庭、環境、和政策等不同層次的有效工作方法。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是本系畢業學生只能從事慈善事業工作,但本系畢業生是以從事社會福利事業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心理與社會個案管理、醫務社會工作以及長期照顧社會工作為主。社會工作者不但不是志工外,還是國家社會行政高普考和專門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級的一員。

職場主力在縣市政府公部門及私人社福單位,但是社會工作畢業並非僅能到社福機構工作,或者報告國家考試。由於歷經厚實的溝通和同理心訓練,經過適當額外訓練後,畢業生可投入人力資源、公關業務、社會企業等工作,但社工系畢業生不能報考或擔任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請同學切勿混淆。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學習內容或學習方法方面最容易被高中生誤解之處是對於社會工作的服務被界定為慈善服務,其學習方法與內容都是如何捐款與募款。但事實上本系是以學習如何整合社會資源,激勵個案、團體、和社區的能力為教學重心。

社工系雖然屬於社會學門,但並不表示四年課程中完全沒有數理方面的課。即使沒有微積分,但大一有統計,大三有研究方法,都與數學脫離不了關係,因此請有意就讀的同學仍然要有基本的數理概念。另外,國文作文與英文閱讀的能力也頗為要求,請同學於高中階段積極學習,才能在大學獲得更高成就。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在特質上,不在強調單純的卓越,更強調有靈魂的卓越,如果卓越不能關懷他人,非本系所要培養的學生。其次,本系更重視國際化的國際一動力,因為「您的路走多遠,您的生涯就有多寬。」,正如奧古斯丁所說「從來沒有旅行的人,他的生命未曾翻開生命的第一頁。」。因此,本系特別強調「社會關懷與國際移動」以加強本系學生發展有靈魂的卓越。

社會工作學系的畢業生就可以擔任社會工作/社會福利相關的職業,不一定要考上社工師的證照。本系強力鼓勵並協助學生報考社工師考試,且錄取率也逐年提昇中。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社工心理雙專業組)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概論
  • 大二必修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 社會工作實務導論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社會統計
    • 兒少福利與社會工作
    • 少年事件處理法與觀護制度
    • 家庭社會工作
  • 大三必修
    • 社會福利行政
    • 社會工作研究法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助人與會談技巧
    • 學校社會工作
    • 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
    • 諮商與輔導
  • 大四必修
    • 社會工作管理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社會工作實習
    • 社會工作方案實習
    • 心理測驗
    • 犯罪學與刑事政策
  • 大一必修
    • 社會工作概論
    • 社會學
    • 心理學
    • 社會福利概論
    • 社會統計
  • 大二必修
    • 社會心理學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大三必修
    •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
    • 社會工作研究法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社會福利行政
    • 社會工作實習一
    • 社會工作實習二
  • 大四必修
    • 社會工作實習三
    • 社會工作倫理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非營利組織管理
專業選修課程
  • 社工心理雙專業組
    • 本組為全國唯一具有心理諮商及社會工作兩專業特色之學程,並針對兒少、家庭婦女提供司法與培力之服務。畢業後可取得心理研究所考試資格、或從事心理衛生社會工作,亦可從事社會安全網社工、家暴社工、教保人力,如在精神醫療機構、學校、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生命線張老師等場域擔任社工、兒少福利機構社工、教保人員等。
  • 醫務社工與長期照顧雙專業組
    • 本組為中部地區唯一一所有附屬醫院之綜合大學社工系所,提供本系學生實習與就業場域。因應長期照顧服務法的訂頒及政府推動長照2.0計畫,長照人才需求激增。本學程主要培養公私立醫療院所醫務社工、長期照顧機構社工與管理人才、社區組織幹部、及社福機構之社工人才。
  • 家庭兒少領域
    • 以協助兒童少年及家庭的相關課程,包含兒童福利服務、青少年福利服務、家庭福利服務、學校社會工作、少年事件處理法、家庭諮商、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社會工作等課程。
  • 健康照顧領域
    • 以維繫及恢復服務對象的健康的相關課程,包含身心障礙社會工作、老人福利服務、老人學、醫務社會工作、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老人社會工作、長期照顧等課程。
  • 政策管理領域
    • 以評估和擬定社會政策為學習目標的相關課程,包括社會福利概論、社會問題、勞工問題與福利、社會保險、社會救助、行政法、社會工作與法律等課程。
  • 直接服務技巧
    • 培養直接服務能力的相關課程,包含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社會工作會談技巧、諮商理論與技術、行為改變技術、遊戲治療、演劇治療等課。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社工心理雙專業組)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適合從事工作
  • 社工人員

    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教育性或預防性的服務及輔導諮詢之人員。


  • 保育員

    於安親之教學場所,從事幼兒照顧及教養工作。


  • 活動企劃人員

    根據企劃策略及目標對象,從事有助於形象推廣、業務推廣之活動企劃提案、執行等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社工心理雙專業組)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5% Complete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資料準備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