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宜蘭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子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子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本系研究以能與電子產業科技發展趨勢相結合為目標,在語音浮水印、系統晶片設計、半導體製程、4G與5G行動通訊、雲端計算、物聯網、多頻天線設計與實作、影像處理、加解密技術、機器學習等領域均有豐碩之研究成果。 |
本系創立於民國62年8月,目前每年招收大學部4班(分別來自高中及高職各2班) 和碩士班1班,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政策及國內外高科技產業之需求,培育兼具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及工程倫理的人才。 |
| 學科意涵 |
電子工程其實是擷取電機資訊領域的最精華部分,以3C (資訊、通訊及消費電子)整合與智慧物聯網應用為特色,沒有體能、性別上的學習限制,本系發展重點以三個領域為主: |
因應系統整合之發展趨勢,電子系是硬體為主,軟體程式設計、演算法及網路通訊技術為輔的工程學群。本系是以系統導向課程規劃,包含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 |
| 學習方法 |
工程硬體方面:入學低年級先延續高中學習基礎數理邏輯與計算技巧,也學習物理相關觀念以及工程數學,利用這些數理基礎再學習電路學、電子學、電磁學、通訊系統與訊號處理、半導體等工程學理,運用這些工程學理基礎,在三四年級學習一些工程應用與實務,學習上都是上課口授、討論、紙筆測驗方式學習,屬於硬體課程學習。 圖解:專題製作期末成果報告。 計算機相關課程於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程式範例,利用實際計算、程式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以及進行程式語言編寫。也學習一些邏輯應用與演算法概念,運用這些演算法、資料結構,進而學習計算機與網路軟體知識,可以運用這些知識在資訊工程技術面上,學習上都是教口授、討論與上機測驗。 圖解:專題演講:物聯網發展與展望
團隊合作學習:計劃管理與專題研究等課程,課程設計上將刻意讓同學有機會有多次的分組合作機會,進而學習與人合作的模式,並實際擬定專案研究計畫,親身經歷與動手動腦,指導教授僅協助問題解決,並非授課,學習方式是培養專題獨立自主與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經歷實務問題解決過程,屬於專題式與主動式學習法。 實驗實作教學:教授及助教協助同學透過實際實驗操作,讓同學動手進行實驗與體驗,也會讓同學進行設計或程式寫作,經由韌體操控硬體裝置,培養學生具備自己能設計所預期之功能電路、裝置或製作電路之能力。 |
課堂講授: 教授依課目之教育目標及希望學生具備的核心能力,依科目進度講授、帶領同學演練相關範例、並指派作業及使用相關工具軟體驗證所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使同學具備理解電子工程相關數學、基礎科學及工程知識的能力,以期達成紮實的理論基礎。 版權: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實驗實作教學: 教授及助教協助同學以實作與模擬方式進行實際驗證,訓練同學運用電子工程相關知識與工具之能力,以期達成專精的實作能力。 圖解:專題實作課程 版權: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團隊學習: 專題研究課程設計規畫成分組合作的方式,訓練同學運用電子工程相關知識與工具,發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從中學習務實的工程倫理與求知的創新觀念。如本系專題課程https://reurl.cc/Okr9RA 圖解:專題實作發表現場 版權: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資料準備中 |
在閱讀各個專業科目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然後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且接近產業面,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做個材料科技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整合3C (資訊、通訊、消費電子),發展半導體與積體電路設計領域、通訊與信號處理、計算機與網路領域。著重於軟硬體整合。電子系所學習的內容就是整體資電核心,是廣義電資學院內部的精隨。電子、電機、資工或通訊都是廣義的電資學院或電機學院或資訊學院的一部分,相同點是他們都是整體的某一部分,而電子是其中的核心,不同的地方是電子裝置包含軟體、硬體,因此電子系的學生軟硬體都必須要學習,軟硬整合是其中的特性。 |
電子系與資工系的差別簡單講就是電子系偏重在硬體,資工系偏重在軟體。然而,系統軟硬體整合才是最終的目標;除此之外,網路通訊技術在一個系統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腳色。本系以系統為導向含括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規劃了豐富的理論及實務課程。同學們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理想學習計畫。畢業後,可以所學投入高科技產業,亦可選擇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基於本系教學整合資訊、通訊、消費電子領域,發展方向有半導體與積體電路設計、通訊與信號處理、人工智慧與物聯網以及計算機與網路應用,本系學生在軟硬體方面(尤其是核心韌體)都必須要學習,培養系統整合為本系發展的特性,因此學生畢業後的出路非常寬廣。 |
念電子系可進入半導體產業,當工程師成為科技新貴,坐擁高薪。然而,自身仍需按部就班,不斷的努力精進、專研新知,提升自我價值,才有可能。電子產業是國家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因此電子系畢業生也是市場需求最多的;除了半導體產業,電腦資訊業、通訊業等也都需要電子人才。畢業後可從事研發、製造、銷售、教研等工作。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經常以為電子系學習內容僅半導體或積體電路設計的相關課程,而電機系比較廣泛。其實本系教學整合資訊、通訊、消費電子領域,發展方向有半導體與積體電路設計、通訊與信號處理、計算機與網路、智慧物聯網等。電子是電機資訊的核心,因此在軟硬體方面(尤其是核心韌體)都必須要學習,而學習整合是本系學生學習的特性。 |
常人誤以為電子系就只是在做硬體。雖然學習內容偏重在硬體電路方面;但系統軟硬體整合是目前發展的趨勢;因此,軟體程式設計、演算法及網路通訊技術亦為電子系的授課重點。本系的課程規劃是以系統導向,包含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同學們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理想學習計畫。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宜蘭大學位處宜蘭市中心,不僅交通便利,更擁有優美閑靜的環境,也造就宜大的優勢。宜蘭地區價美物廉、民風純樸,是生活學習的好處所,而且老師以校為家,用心指導同學。本系推動『VIP垂直整合學群式專題研究』,提昇學生專題實作能力,也透過『產學合作四合一課程』及「四年解一題」專題式作法,培育創新人才,期使學生成為「 能解決問題的創思實作人才」,也為培育跨域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
本系研究展方向包括: |
| 我的學系 |
國立宜蘭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智慧物聯網概論與應用這門課使參與課程的同學能夠對於智慧物聯網及整個科技產業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課程內容主要介紹智慧物聯網發展之相關技術及其應用。課程最後會協助同學們發揮自己創意,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物聯網小專題。也會請業師偕同授課並與學生互動,找出在業界與學界之間的狹隙,推倒阻隔產業與學界之間的高牆。
嵌入式系統實驗為能讓許多裝置或物品都可連上網路、並傳達資訊,必須要在這些設備裡面,加裝嵌入式裝置和感測元件,用來收集資料、感測目前狀態、自動控制等應用,並傳送到手機APP上,讓生活更好、更便利。此課程以樹莓派做為課程的核心基礎,並搭配業師來授課,講授實際操作與應用,也會讓學生進行實務小專題,進行成果發表回饋業界。
積體電路設計導論本門課為積體電路設計的基礎課程,教授內容從MOS電晶體到實際小型積體電路設計的必備知識,讓學生了解CMOS 積體電路如何佈局、設計,並進行互補式CMOS 反向器電路分析,資料處理器的子系統設計,各種積體電路測試及如何驗證等內容,這門課更是未來學習所有進階的積體電路設計之必要基本知識。
電腦網路本系為思科網路學會會員,此系列課程採用最新的線上教材,除教導網路原理,還提供實作練習,以利同學參加網路工程師的認證考試。除讓同學熟悉網路使用,更徹底瞭解網路系統運作、管理。提供設備讓同學建構網路系統加以設定與管理。先透過模擬軟體,讓同學練習各設備的設定與管理,並觀察封包的流動,確認接線及設定正確性。
通訊量測實務通訊量測實務是一門四合一的實課程,課程包含通訊電路製作、量測與報告,學習一些實務通訊電路,也學會使用網路分析儀、頻譜儀與高頻訊號產生器等儀器,課程中也邀請業界師資授課、辦理業界參訪、攜回業界實務問題研析,讓學生進行實務小專題及成果發表,最後回饋給業界。實務小專題題目會「以解決業界問題」為主軸。 圖解:實驗室宗旨說明 |
數位積體電路設計概論本課程涵蓋數位積體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重點將放在CMOS技術上。 課程重點在於元件層級、閘層級、RT層級和架構層級之電路設計; 當中包含了探討數位積體電路設計的一些設計問題。 並於家庭作業以SPICE電路模擬和Verilog / HDL模擬驗證所學。 版權: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單晶片電腦系統應用與實習透過程式語言之設計,學習單晶片微電腦周邊之軟硬體的設計方法。學習此課程可讓學生了解如何透過單晶片系統整合半導體元件,以執行更複雜的任務。 版權: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數位影像處理概論與實習本課程主要介紹有關數位影像處理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技術,同時強調以程式處理影像的實作訓練。課程除了探討數位影像處理的基本理論,同時以實用的觀點強化電腦視覺的技術,讓同學具有實際解決影像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車道辨識、車輛檢測、、、等汽車自動駕駛所面臨的問題。 版權: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宜蘭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
| 系友生涯 |
圖解:吳廷科系友(右二)捐贈贊助本系獎助學金。
吳廷科校園生活要具備樂觀開朗,健康的身心,並建立正確人生觀。然後依個人喜歡興趣,學習一技之長及專業知識,進入現實社會可發揮專長,成功屬於給有準備的人。 成立宜春企業(股)公司 工業用、安全監控、醫療、觸控專業顯示器 中華民國一千大企業、創匯績優廠商 顯示器行銷歐洲、美國、日本
張志明校園生活是多采多姿的,應該珍惜與感謝身邊的師長及同學教導與陪伴,職場生活多了一些現實與競爭, 但我相信無論從事哪個行業,莫忘初衷! 堅持自己做對的事就一定可以成功! 與大家共勉之~ 成立中孚科技(股)公司 資本額1.5億 CISCO金質經銷商 成立天鉞科技(股)公司資本額5千萬 NetApp優質經銷商 成立相信美學(股)公司 資本額1500萬 做B2C電商 擔任宜蘭大學電子系系友會第一及第二屆委員 定期定額小額捐款慈善機構伊甸基金會超過15年
謝士雄新晶科技總經理 (1).新晶科技總經理 (2).第一屆國立宜蘭大學大電子系系友會會長 |
未上傳圖片
葉勝發民國65年畢業於電子工程科。葉勝發系友為早期技職教育培養的工程師,聯合電子科畢業後由基層實作開始,期間多次回商學院再學習,持續吸收新知,於1996 年一步一腳印的走向科技管理之路。(41 歲) 畢業於美國西堤大學商學院MBA。 第十六屆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均豪精密、均華精密、均碩國際、均強機械、均菘商貿董事長、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理事長、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會創會副理事長、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理事、國家磐石獎評審委員、經濟部科技專案審查及績效考評委員、科技部政府科技發展計畫審查委員、教育部產業先進設備人才培育諮詢委員。 未上傳圖片
鐘福祥民國67年畢業於電子工程科 2017第26屆國家磐石獎國家磐石獎、國立聯合大學校友總會第九,第十屆理事長、朝程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楊光順內思高工畢業後考取本校電子科就讀,民國76年畢業於電子工程科計算機工程組,之後於民國93年畢業於明新技術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民國104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現職為矽格半導體公司資深副總經理,之前曾任職於新加坡商馬爾帝台灣區總經理、美商Schlumberger北亞區服務經理、美商AT&T |
我的學系 |
國立宜蘭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資料準備中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