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電子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使命是培育「會實做、善設計、能共創」的機械工程人才。大一、大二學生主要修讀數學與基礎專業課程;大三學生除繼續學習專業知識外,須進行專題研究;大四學生則依興趣選讀進階專業課程或參與產業實習。畢業生出路有二:升學的同學不是進入頂大、中字輩或其他優秀國立大學,就是留在本系深造;就業的同學,多可找到待遇優厚且具發展潛力的工作。本系近期從「精密機械設計製造」、「微奈米技術」與「機電整合」等技術領域切入,

本系創立於民國62年8月,目前每年招收大學部4班(分別來自高中及高職各2班) 和碩士班1班,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政策及國內外高科技產業之需求,培育兼具專業技能、人文素養及工程倫理的人才。

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專精的實作能力、廣博的人文素養、務實的工程倫理、持續求知的創新觀念、開闊的國際視野。

學科意涵

機械是工業之母,所有科技與工業產業之發展都植根於機械工業能力之基礎上。本系以「理論與實務兼備、具備專業倫理、持續學習能力」為教育目標。在這個指導原則下培養出因應機械工程及相關產業發展所需之中堅人才。本系教學訓練除了落實機械固力、設計、製造、熱流、控制五個專業領域之基礎課程訓練外,並以設計製造為核心,

因應系統整合之發展趨勢,電子系是硬體為主,軟體程式設計、演算法及網路通訊技術為輔的工程學群。本系是以系統導向課程規劃,包含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對於每一堂課,做到課前預習、課堂上掌握重點、課後複習。
2.針對每次課堂教學內容,做到觀察綜整,對相關主題融會貫通。
3.針對數理相關學科,要能利用推理而深入理解相關原理。

在閱讀各個專業科目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然後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且接近產業面,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做個材料科技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與機械工程學系相關科系有土木系、材料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一般而言機械工程學系之領域以各式機械設備、產品之設計、生產製造、控制為主。土木工程學系以建築、設施之結構設計、其施工方法及防災安全為對象。材料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則以各項原料、材料之生成理論及加工製造為主。

電子系與資工系的差別簡單講就是電子系偏重在硬體,資工系偏重在軟體。然而,系統軟硬體整合才是最終的目標;除此之外,網路通訊技術在一個系統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腳色。本系以系統為導向含括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規劃了豐富的理論及實務課程。同學們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理想學習計畫。畢業後,可以所學投入高科技產業,亦可選擇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現今規模之機械製造廠,設備及環境均大幅提升,但一般民眾印象還停留在早期加工廠髒亂的概念,誤以為機械系畢業生只能在機械工廠工作。實際上,本系畢業生畢業後從事純機械加工領域工作的人數的比例不到10%,反而電子及新興產業就業的比例較高。就業機會從空中飛的飛機,地面跑的汽車,海中游的輪船到微奈米驅動器等。

念電子系可進入半導體產業,當工程師成為科技新貴,坐擁高薪。然而,自身仍需按部就班,不斷的努力精進、專研新知,提升自我價值,才有可能。電子產業是國家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因此電子系畢業生也是市場需求最多的;除了半導體產業,電腦資訊業、通訊業等也都需要電子人才。畢業後可從事研發、製造、銷售、教研等工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對機械系的認知,就是學習一些模具工廠的車鉗銑鉋等傳統加工,或汽車保養修護等工作。實際上機械系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泛,任何產品的形成,從初步設計到完成成品,均需要本系專業知識融入其中。本系關於傳統機械加工之工廠實習課程,僅在大一上學期每週實作3小時,課程內容佔畢業總學分數不到百分之一。

常人誤以為電子系就只是在做硬體。雖然學習內容偏重在硬體電路方面;但系統軟硬體整合是目前發展的趨勢;因此,軟體程式設計、演算法及網路通訊技術亦為電子系的授課重點。本系的課程規劃是以系統導向,包含了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學習領域,同學們可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理想學習計畫。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近幾年本系在日本國際微型機器人大賽大放異彩,獲獎無數。本系近三年輔導學生參加Solidworks電腦繪圖國際認證,認證通過率100%。本系積極輔導學生參加機械工程師機械專業人才認證考試,報名人數及通過率均是全國最優。此外,本系推行大四生產業實習,業界反應熱烈。參加產業實習學生可提早適應銜,薪資福利保障均比照正式員工。

本系研究展方向包括:
半導體: 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元件、半導體製程、積體電路設計、高頻電路設計與量測、生醫感測
信號處理: 通訊信號處理、影像處理、語音訊號處理及微波遙測
資訊工程: 嵌入式系統、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伺服器系統、應用程式設計、演算法
因此,本系微電子、通訊及資訊三大專長領域之課程亦依上述研究方向規畫之。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工廠實習(一)
    • 工程圖學(一)
    • 普通化學
    • 機械工程概論
    • 應用力學(一)
    • 電腦輔助製圖
    • 工廠實習 (二)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一)
    • 材料力學
    • 製造程序
    • 應用力學 (二)
    • 電工學
    • 工程數學(二)
    • 電子學
    • 機動學
    • 機械工程實驗(一)
    • 工程材料
    • 熱力學 (一)
    • 計算機程式設計
  • 大三必修
    • 流體力學
    • 機械工程實驗(二)
    • 機械設計(一)
    • 專題製作(一)
    • 電子與電路實驗
    • 電腦輔助設計實習
    • 自動控制
    • 機械工程實驗(三)
    • 熱傳學
    • 專題製作(二)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
    • 普通物理
    • 計算機概論
    • 數位邏輯設計及實驗
    • 普通物理及實驗
    • 程式設計及實習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電子學
    • 電路學
    • 信號與系統
  • 大三必修
    • 電磁學
    • 電子電路實驗
    • 實務專題
  • 大四必修
    • 書報討論
專業選修課程
  • 無領域區分
    • 半導體製程概論、光機電系統概論、自動化檢測技術、汽車工程、金屬罐設計與製作、氣液壓控制、逆向工程、智慧製造技術、進階計算機程式設計、塑膠產品模流分析、電子封裝技術、電腦輔助、電腦輔助設計、電腦輔助製造、電機機械、數位邏輯、數控工具機、銲接學、機械工程概論、機械振動量測、機電整合應用、機器人學。
  • 微電子領域
    • 數位積體電路設計概論、電子材料、電子電路設計模擬、固態電子概論、半導體元件、半導體製程、超大積體電路設計概論、類比電路設計、積體電路設計實驗、ASIC設計等等課程。
  • 通訊領域
    • 信號與系統、通訊原理、數位影像處理概論、數位信號處理概論、射頻電路設計、天線工程概論、電磁波、通訊系統實驗、射頻電路設計、微波工程概論等等課程。
  • 資訊領域
    • 物聯網整合應用、資料結構與實習、組合語言與實習、系統程式與實習、單晶片電腦系統應用與實習、微處理機、離散數學、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結構、人工智慧概論等等課程。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熱傳工程師

    負責設計規劃熱能利用、散熱系統及熱能傳送等相關應用產品,及熱能處理有關設備之製造、裝置、操作、維護及保養等作業。


  • 機構工程師

    負責設計模組、機構及製圖、製作軟版如TAB、COF、FPC、COB等,並協助模組製程設計、製作樣品測試並檢修等工作。


  • 機械工程師

    從事與機械有關之產品、廠房與設備的設計、製造、維修、操作等工作。


  • 自動控制工程師

    從事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與設計,負責自動化設備、系統介面各類規範與相關文件的撰寫等工作。


  • 機電整合工程師

    研究有關電機與機械之能量轉換與訊號處理系統、原理,從事機械模組及電控系統模組之設計、整合與測試規劃,使其符合設計規範,進而達成整體最佳化之工作。


  • 電子工程師

    從事電子電路的系統設計整合,並進行軟硬體的測試與修改,以及控管硬體設計進度等工作。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PCB設計工程師

    從事印刷電路板線路佈局之設計發展、問題研究、技術指導等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Complete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Complete
10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