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7 上午 09:21:52
學系特色
本系以培育優良的特殊教育教師為目標,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落實教學現場實踐。四年的專業培訓,重視學生一般教育基本素養與特殊教育的專業知能。
學科意涵
本系以培養中等特殊教育教師為目標.就讀本系的學生享有師資培育生的資格。完成本系修業規定後,通過教師檢定,完成特殊教育實習後,就能取得中等特殊教育師資資格。未來任教的學科領域主要包含調整後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八大領域課程和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學習方法

講述法:由教授講述課程為主,增進學生對特殊教育的理論及相關知識。
版權:高雄師大特教系

小組合作學習法:藉由小組討論與分組報告的過程,使學生能互相交流想法,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分工合作達成目標。
版權:高雄師大特教系

校外實地教學實習:透過實際至校外參訪、見習或實習,增進學生在現場的實務經驗,以強化未來進入職場的能力。
版權:高雄師大特教系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講述法:由教授講述課程為主,增進學生對特殊教育的理論及相關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法:藉由小組討論與分組報告的過程,使學生能互相交流想法,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分工合作達成目標。
校外實地教學實習:透過實際至校外參訪、見習或實習,增進學生在現場的實務經驗,以強化未來進入職場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之任務與目標為培養特殊教育教師,著重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學生相關的教育、研究與行政人才,不同於一般教育相關科系旨在培育各級學校普通教育課領域之教學與相關教育機構之教學、研究、行政人才。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學生不僅從事教職的工作、大專院校資源教室輔導員,也有畢業生考取公職、擔任身心障礙機構工作人員,或是繼續升學相關系所的專業訓練,例如語言治療師或是聽力師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在大三大四的課程中會逐漸強化教學現場實務的訓練,例如設計教材教具,撰寫教案、上台試教等。主要的學習方式乃以小組討論、合作學習,與教授討論教案或是模擬試教等多元動態方式進行,不只是單一的閱讀、背誦或是紙筆評量等單一靜態學習型式。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採取導師制、小班制和直屬學長姐制,主要藉由系上多元活動,例如:舉辦身心障礙學生夏令營、迎新晚會、學術演講、送舊與系上運動會,另外大一在期中和期末考會收到學長姊的All Pass祝福(宵夜)、系學會活動等豐富的大學生活、相互聯絡感情和建立朋友間的革命情感,是滿滿溫情的科系.
特色課程

個別化教育計畫的理念與實施
個別化教育計劃實踐特殊教育學生適性教育的具體措施,此具體措施乃必須依據特殊教育相關法規執行,特殊教育教師必須了解個別化教育計劃的精神和內容,並且具備設計和執行的能力.此課程將先建構學生具備完整正確的理念,再透過實際個案的實作練習,以具備未來擬定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應用行為分析
本課程將介紹如何以應用行為分析來增進學生的適當行為、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及教導新行為。 本課程所囊括的行為原則包括: 增強、消弱、懲罰等。所囊括的行為介入策略包含: 行為塑造、提示、褪除、連鎖、增強時制等。本課程的主要目標為提供修習學生實用的行為介入理論基礎與策略應用。
未上傳圖片
生活技能訓練
本課程著重於教授職前特殊教育教師教導身心障礙學生生活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識與系統性的教學策略。課程內容涵蓋特殊教育新課綱中特殊需求之生活管理領域所需教導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教學重點包含: 生活技能概論與重要性、生活技能教學評量、實證本位生活技能教學策略、生活技能教學資料本位模式以及生活技能教學
未上傳圖片
特殊教育學生鑑定與評量
本課程將介紹評量的涵義及重要性,課程內容涵蓋1. 瞭解幾種常見用來評量特殊兒童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效的評量方式 2. 瞭解各類測驗工具量化基礎的基本概念 3. 瞭解並熟悉各類不同測驗工具的特性、使用時機與施測方式 4. 瞭解並熟悉特殊學生鑑定的運作歷程與其注意事項
未上傳圖片
身心障礙學生生涯轉銜與輔導
教學目標:
1.. 了解轉銜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概念.
2. 了解不同的轉銜模式與過程
3. 了解與實施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的需求評估
4. 了解中等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教育內容
5. 能執行中等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的轉銜教育之教學設計
6. 能了解美國與我國轉銜輔導與服務模式
適合從事工作
-
特殊教育教師
-
從事對各種身心障礙者之教育,並設計及開發相關課程。
-
-
學術單位研究助理
-
擔任特殊教育相關單位之研究計畫之研究助理,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老師。
-
-
碩博士學生
-
特殊教育相關領域碩博士班進修,從事特殊教育相關研究。
-
-
特殊教育輔導老師
-
成立個人工作是服務特殊需求學生。
-
系友生涯發展

謝昇霖
榮獲101教育部優良特殊教育人員
本系91級畢業生謝昇霖老師現任枋寮高中國中部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巡迴輔導班教師,從事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學習現況編製教材、教具及修正課程之教法,皆有具體成效。因為本身患有腦性麻痺,故以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求學歷程進而獻身於特殊教育輔導工作,其無怨無悔、默默付出的精神著實令人感佩。除積極

劉佳玲
榮獲102年師鐸獎
本系100級畢業生劉佳玲老師任教於雲林崇德國中,畢業後積極投入雲嘉地區特殊教育推動,參與特殊教育教材研發96年度參加獎勵特教班教師編輯教材上傳,社交技巧教材獲佳作。104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佳作~「百年糖都任我遊」課程獲得教育部。105年協助縣府與國立嘉義大學完成國中組教學研究案「雲林縣國民中學融合教育宣導之成效研究。

林健豐
榮獲全國SUPER教師評審團特別獎
本系92級畢業生林健豐老師推廣「區分性ABC教學法」已分享250場次,分享主題包括:分組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翻轉教育、資優教育、補救教學;分享區域包括:台灣18個縣市、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新加坡南華中學。開放教室公開觀課與現場教師進行交流討論,支持夥伴進行教學調整,自103年3月31日起開放觀課迄今人次達500人以上;此創新作法已培養出12位區分性ABC教學法種子教師,持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賴國城
榮獲103年度教育部體育署獎勵學校績優團體及個人之「活動奉獻獎」
本系94級畢業生賴國城老師現任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教務主任,畢業後積極投入苗栗地區特殊教育推動。曾榮獲98年度有愛無礙網站多媒體教材設計比賽「佳作」,積極推展特殊教育適應體育,並且帶隊隊參加2013年冬季世界特奧運動會,在雪鞋與競速滑冰項目比賽獲得二金二銀二銅及三項第四名佳績
多元能力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