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14 上午 08:33:33
學系特色
機電系配合學校朝綜合性大學轉型,於 2001 年成立,是國內第一個以機電工程學系為名而設立的系所,配合台中工業區、中部科學園區與彰化二林新興精密機械產業園區的人力需求,並因應當前世界科技研發跨領域整合的潮流與高科技人才的培養, 本系設有完整之大學部、碩士班及博士班。規劃『機電控制』與『光電應用』二大研究領域,邁向新世代的機器手臂、機械視覺、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光機電整合等等新領域。
學科意涵
機電工程是以人工智慧、機電整合、自動化工程、精密量測與半導體等方向規劃,亦即整合電子、資訊、電腦、電機、光電及控制等科技,應用於電子電機與機械整合領域。研究發展涵蓋了前瞻的智慧型機器人、光電技術、機器視覺運算與分析、奈米科技、智慧製造、微機電技術等等。
學習方法
1. 學習光機電工程所需之基礎數理科學、機電控制與光電量測之學習。
2. 專題實作於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所需之思考力、能分析解釋並處理整合性的工程問題。
3. 使用光機電領域相關軟硬體之操作、能建立分析模型並管理專案之實務能力。
4. 了解國內外先進技術發展以及跨領域整合所需的知識。
專題競賽分為「機電整合專題」及「光電元件與系統專題」兩組。專題課程獎勵表現優良之專題學生,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各種專題實作競賽,期望激發學生潛在創造力,發揮創意將之轉化成創新產品或方法,達到提高個人創新能力和提昇我國工程科技競爭力之目的。
圖解:本系專題
版權:自行製作
部分課程全英文授課,增加專業上產業科技英文的內容,同時吸引國際學生於產業與科技的多方交流,提高系所國際化之程度。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 高中生的修課紀錄,呈現選課具有數理、生活科技的方向一致,探索對於工程之興趣。例如: 自然領域的加深加廣選修課程包括力學、光學、電磁學等。
2. 修課提升自我對於未來在工程發展所需具有之基礎數理能力以及工程理論與實務之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機電工程源自於工業自動化的基礎技術,這門新興的學域與技術是我國邁向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的重點高科技工業。 有別於其他工程類科,機電工程以『自動控制』理論為基礎,以『智慧控制』技術為方法,來整合機械、光電、電機、電子、微電子、材料的整合性技術,完成自動控制目的而發展出的一種系統化工程技術。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機電工程學系為隸屬於工學院的工程類科學系,非以師資培育為主。學習以自動控制、機械設計、光機電整合等必修專業課程外,亦修習了人工智慧、機械視覺、機器人、與微機電等先進科技之選修課程。畢業生生涯發展以高科技產業之機電整合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光機設計工程師等為主。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機電與電機專業領域
機電系培育學生於自動控制、精密機械、光機電工程等經典之機電專業外,機器學習、機械手臂、智慧機械、半導體與材料分析是有別於其他有工程科系所特別專長。機電系亦修習了人工智慧、電子電路、自動控制、半導體與微機電等電機工程科系之基礎課程,對於未來升學及就業高科技產業更為紮實。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1. 本系的教育目標著重於強化光機電領域所需之專業專才,以及重點特色於智慧機械與精密機械等工程實務。
2.機電系以機電專業能力培育與工程實務與專業能力並重為兩大重點,進而提升機電獨立研究、科技創新、問題分析及設計與執行之能力,並培育具有科技論文閱讀、口語簡報、論文撰寫與發表、智慧財產權及國際視野之能力。
特色課程
機電系統實務
* 使學生熟悉機電系統之應用
* 訓練製作感測元件與週邊電子電路能力
* 具備機電系統之設計能力
* 有分析與製作整合之能力
圖解:機械手臂
版權:研究生拍攝
光機電系統概論
1. 光機電系統介紹
2. 光電及電子元件介紹
3. 機械元件介紹
4. 馬達介紹
5. 致動器介紹
6. 系統整合技術
專題(一)(二)
本系共有三個專題課程:機電整合專題(一)(二)、電腦與控制專題(一)(二)、光電元件與系統專題(一)(二),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一修習,此門課程需結合理論與實作,並於課程結束時統一參加系上舉辦的專題成果展及競賽。
圖解:專題競賽成果展大合照
版權:工作人員拍攝
適合從事工作
-
電機工程師
-
負責機械電控之規劃製作、裝設、操作、保養、修理等方面的規劃與監督工作。
-
-
自動控制工程師
-
從事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與設計,負責自動化設備、系統介面各類規範與相關文件的撰寫等工作。
-
-
機械工程師
-
從事與機械有關之產品、廠房與設備的設計、製造、維修、操作等工作。
-
-
半導體工程師
-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
機電整合工程師
-
研究有關電機與機械之能量轉換與訊號處理系統、原理,從事機械模組及電控系統模組之設計、整合與測試規劃,使其符合設計規範,進而達成整體最佳化之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吳晏丞
學習經驗:於2013年就讀機電系大學部,因申請一貫修讀學、碩士學位,所以五年就順利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系上的課程包含傳統的機械與電類的課程,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廣的專業知識,讓我在升學或是就業上有更多的選擇,而學生不只書本知識,課程中也能透過自身興趣去發展該領域更深的內容,讓我在畢業之後能夠有一技之長。
職業經驗:因為系上一貫修讀學、碩士學位制度的關係,讓我能在五年內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使我能比就讀他校研究所的同學,提早一年進入職場。而我畢業服完兵役之後,就立即應徵上日本アウトソーシングテクノロジー的研發工程師,將於今年(108年)5月前往日本工作,主要工作內容是以汽車產業為主的研發與實驗工作。
曾致豪
學習經歷:2008年於私立徐匯中學畢業,2008~2013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在大三做專題時因為對半導體及系上研究事務極有興趣,因此選擇五年一貫的方式繼續留在系上升學,從大四就開始進入研究室學習,並以半導體為研究方向撰寫相關論文,並於畢業後直接進入半導體領域就業。
職業經驗:2013年9月畢業後直接至台積電擔任薄膜設備工程師,工作內容主要是機台良率改善、降低成本、提升機台製造速度,並與製程工程師一起合作減少產品缺陷,而當時在系上所學習到關於機械原理、電子知識及半導體原理剛好可適時的應用在工作上提升工作效率,讓我可以更快速的了解各個問題的原因並解決,幫助可說是非常的大。
蕭麒陣
麒陣在機電工程研究研修機電控制、光電感測之光機電系統相關課程, 專注在紅外線熱輻射溫度感測應用於機電系統的感測與控制之研究主題,進一步整合於電路板與潤滑油設備之應用。在實驗室自己架設測試環境, 滑軌進行溫度之效正與控制,進行系統穩定性分析與設計。將所學實際上應用到業界與本身的企業,創造產學雙贏。
現任恆鈦精機總經理, 於2007年,建立了恆鈦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銷售自動化控制設備起家,後來並跨入注油機、潤滑系統等產品設計、製造領域,恆鈦精機並推出自有品牌「ARTAIO」銷售全球。同時與機電工程學系合作研究發展智慧型潤滑系統與機械視覺, 進行製造的數據分析與診斷,發展出前瞻性的技術與產品。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