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工程學群 材料工程學類

國立中山大學
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 加入比較清單
 (07)5252000#4051
 ccc
 資料準備中


    資料更新時間:2022/8/16 下午 12:54:14

學系特色

本系的前身:「材料科學研究所」創立於民國70年,是台灣第三個材料領域的研究所,畢業系友在各領域都有出色的表現。「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在民國97年由「材料與光電工程學系」與「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併,成為國內第一個兼顧材料與光電兩大領域的科系。本系的學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可以在跨領域的科技產業一展所長。


學科意涵

材料科學是透過對材料顯微組織(如晶體結構、成分、缺陷的種類等)的解析,理解材料的製程與性質的相互關係。材料包括金屬、陶瓷、高分子、半導體等。光電科學則是以物理、數學、光學與電磁學為基礎,研究產生、控制(或調變)與偵測光波或光子的技術,以及開發對應的電子元件。具體應用包括影像辨識、顯示技術、光通訊等。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提供完整的材料與光電科學基礎訓練,強調理論與實驗並重。
(1) 本系的學生比材料系畢業生具備更佳的物理與光電基礎知識,
(2) 本系的學生比光電系畢業生多擁有材料科學的知識與訓練,
(3) 本系的學生透過實驗課程與專題研究,可以接觸跨領域、多面向的實驗與研究議題,以及多種尖端儀器的操作訓練。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生的出路不僅是進入各種科技產業擔任產品研發、製造或品管工程師,由於具備跨領域的訓練,也可以從事科技產品的行銷、技術服務,或是進入政府或法人機構從事產業調查與規劃的工作,以及進一步從事創業投資的相關工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必修及專業課程分為『晶體與高分子材料』和『光電科學』兩大區塊,完成基礎必修課程之後,學生可以依照興趣,選擇主要領域的專業選修課程,但是也需要選修一定比例的次要領域課程,以確保學生具備完整的材料與光電科學訓練。同時透過實驗課程與專題研究,加強實作經驗,以及透過產學合作與企業參訪拓展學生的視野。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學生升上大三之後,可加入各教授的實驗室進行專題研究,訓練獨立研究的能力。此外,本校亦有五年學碩方案,表現優秀的同學可在五年內完成碩士學位。為了提升教學與研究品質,本系建構多個核心共用實驗室,提供精密分析與量測設備做為學生專題研究之用,大學部同學可以透過操作訓練取得使用資格,擁有充裕的儀器使用時間,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因此本系大學部畢業生,無論在升學或就業方面均有傑出的表現。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二)
    • 普通化學(一)(二)
    • 普通物理(一)(二)
    • 普通化學實驗(一)(二)
    • 普通物理實驗(一)(二)
    • 材料科學導論
    • 光電科技概論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一)(二)
    • 電磁學(一)(二)
    • 晶體結構與缺陷
    • 科學模擬計算導論
    • 量子物理
    • 物理化學
    • 材料熱力學
    • X光與電子繞射
    • 光學(一)
  • 大三必修
    • 專題討論
    • 材料與光電實驗(一)(二)
    • 材料物理性質
    • 高分子材料導論
    • 相變化
    • 高分子物理
    • 固態物理
    • 電子學(一)(二)
    • 光電工程(一)

專業選修課程

  • 材料科學
    • 材料機械性質、材料顯微分析技術、材料製程與設計、能源材料概論、奈米材料之特性與應用、有機化學(一)、有機化學(二)
  • 光電科學
    • 半導體製程、材料的光電特性、光學(二)、光電工程(二)、光電工程(三)、半導體物理與材料
  • 專題研究、寫作、其他
    • 材料與光電專題研究(一)、材料與光電專題研究(二)、材料與光電專題研究(三)、材料與光電專題研究(四)、工程英文寫作

特色課程

學系完整課程地圖資料準備中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發展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