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9/15 下午 07:44:25
學系特色
本系在手機天線設計的研究成果領先國際,於2008年獲選為國科會50週年之50項重大科學研究成果主題之一,並因對台灣相關產業的貢獻卓著,獲選為《遠見雜誌》「新台灣之光100」。
此外本系在智慧電網、綠色能源、LED照明及電力電子等相關電力領域的研究,成果也相當輝煌,除主持多件國科會國家型能源計畫外,更與產業界有大型合作研究案,對電力及能源相關議題,提供建 言與解決方案,在國內電力界具舉足輕重之地位
學科意涵
電機工程是以電子學、電磁學、電路學為基礎,為處理電訊號以及電能而發展的工程學,其應用涵蓋電力系統、電波工程、訊號處理、數位通訊、晶片設計、人工智慧、自動控制、半導體製程、生醫影像等子領域。
學習方法

理論課程:講授電機工程所需要之知識基礎

實驗操作:透過電工實驗的操作與討論,驗證課堂所教授的理論

專題實作:以團隊合作的方式,發想構思並充分運用所學與可用資源,實作完成作品。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電機工程與資訊工程的研究與發展皆涉及電腦程式語言的使用,相較之下,資訊工程較著重於軟體的發展,電機工程則涵蓋硬體與軟體的開發與配合。
電機工程與機械工程皆致力於系統的開發,唯電機工程專注於與「電」相關的機械系統,機械工程則不在此限。以機器人為例,機械工程著重於機械結構與馬達的發展,電機工程則著重於控制系統的開發與最佳化。
本系全英語組修課以全英文授課為原則。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容易被誤解為從事水電工等第一線技術類工作。在完成中山電機系所規劃之課程後,更瞭解並習得電機各領域專業技術。未來可從事工程師、研究人員等電機相關工作。工作性質為腦力取向,針對系統研發設計各種電機產品。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易被誤解為專精修理生活週遭的家電或機電設備,但實際上電機系可以學習到電子、電路等更專精的電學知識,並且透過實作與理論結合,成為高階的電機人才。
現今英語的重要性提升,本系大學部自110學年度成立全英文專班,以及全校英語授課課程數逐年增加,本系必修及24學分專業選修課程應以全英語課程。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本系包含電子、控制、網路多媒體、電力、電波、系統晶片、通訊與生醫儀器等領域。選讀本系可完整學習電機知識,對於未來投入高科技產業跨出的第一步。本系規劃完善且擁有堅強師資陣容,研究成果表現備受矚目。此外,電力與電信國際學程鼓勵學生參加國際交流。本系也積極對外爭取業界實習機會,讓本系學生可增加實務經驗。
1.全英語授課2.領先佈局國際化專業人才3.具體推展全英語教學計畫4.提供完善的英語教學環境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
- 普通物理(一)
- 計算機程式
- 計算機概論
- 微分方程
- 線性代數
- 數位系統設計
- 電路學(一)
- 微積分(二)
- 普通物理(二)
-
大二必修
- 電子學(一)
- 電磁學(一)
- 訊號與系統
- 電機機械
- 機率與統計
- 電工實驗(一)
- 電路學(二)
- 電子學(二)
- 電工實驗(二)
- 電磁學(二)
-
大三必修
- 控制系統
- 通訊系統
- 複變函數
- 離散數學
- 電工實驗(三)
- 電工實驗(四)
-
大四必修
- 電工實驗(五)
專業選修課程
-
電子領域
- 課程如半導體元件、近代物理、微電子技術
-
控制領域
- 課程如最佳化簡介、電機動態與控制
-
人工智慧與網路領域
- 課程如多媒體通訊概論、影像處理技術、演算法設計及分析
-
通訊領域
- 課程如數位通訊、數位訊號處理導論、無線通訊系統導論
-
電力領域
- 課程如電力系統(一)、電力系統(二)、電力電子學、電源與電池管理系統導論
-
電波領域
- 課程如微波工程、天線工程概論、電磁相容導論
-
系統晶片領域
- 課程如VLSI設計導論、微處理機及數位系統、超大型積體電路測試、嵌入式系統概論、實用數位系統設計、以微控器為基礎之電路設計實務
-
生醫訊號處理與儀器領域
- 課程如生醫工程導論、類神經網路導論、音頻電路設計、生醫工程實驗、 醫學影像系統
特色課程
實用數位系統設計
建立實用數位系統設計所需背景知識及實作,與講授如何評估一數位電路設計之好壞,並進行最佳化。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音頻電路設計
音頻電路在當今各種多媒體設備中非常普遍和重要。本課程介紹音頻電路的基本概念和設計,以及如何以較少的噪音和失真來應用和實現音頻電路。包括三個實驗練習,以幫助提高學生對音頻電路的理解。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數位系統設計
為學生提供邏輯設計的基本知識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計算機程式
建立修課學生使用程式語言解決實際問題之能力。也使修課學生具有基本C程式語言設計能力,以銜接未來系統開發相關課程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電路學
培養分析電路和建構電路的基本技能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歐陽志宏本人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歐陽志宏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9級學士
智崴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智崴資訊自行研發的動態模擬裝置是4D動感劇院、5D模擬劇場及動感飛行劇院(i-Ride)中最關鍵的裝置,突破迪士尼公司的專利限制,並已取得美國、大陸、台灣專利,還有多項專利申請中。另掌握模擬器控制、光學投影及即時成像與互動影音等3大核心技術及跨界整合能力,成為台灣新媒體遊樂產業完整解決方案唯一提供者。

圖解:劉說安本人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劉說安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6級學士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遙測科技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太空科學研究所 教授
清雲科技大學電資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
國家太空中心顧問/科學發展組組長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圖解:潘天佑本人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潘天佑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73級 學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電機工程 博士
現職:微軟亞洲研究院 副院長
2007-2012-錦華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2005-2007-微軟亞洲研究院 亞太區域經理
2004-2012-聖約翰科技大學-董事

圖解:鐘日隆本人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鐘日隆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碩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執行長(89年迄今)
鍾日隆執行長與其他創辦人於2000年成立碩奇科技,為全球唯一專注發展梭織織造打樣解決方案的業者,其憑藉創新技術,徹底簡化與縮小傳統梭織打樣的流程與設備,除獲紡織業界採用,全球包含複材、生醫、電子和特用紡品也已廣泛採用,以CCI品牌行銷超過40個國家,客戶包含多國國家級研究單位和知名國際大廠。

圖解:武東星本人
版權: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武東星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74級)
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2010,10大葉大學校長
2001,05-2010,04 大葉大學董事會董事
2009,12-2010.07 香港科技大學納米研究院研發總監
2008,08-2010,07 國立中興大學材料系主任
2007,02-2009,07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2006,08-2007,07 國立中興大學工程科技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