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比較清單
資料更新時間:2022/10/27 下午 03:29:55
學系特色
本系以培育跨領域生物醫學和生化科技人才為目標,擁有相關領域世界頂尖大學博士學位的教師組成教學研究團隊。教師除致力於教學外,也積極指導學生或專職人員從事最先進的生物醫學基礎、應用型及轉譯醫學研究。研究主題包含奈米醫學、癌症、病毒、藥學、中草藥、植物基因轉殖。規劃生物醫學與生化科技相關課程;鼓勵學生雙主修及輔系,提供多元升學及就業管道。
學科意涵
生命科學系是以分子生物學的微觀角度來研究各種生命現象的科學,學習有機生物體內的細胞或微生物結構、生物化學反應、以及基因調控的作用方式,瞭解各種生命現象、疾病或老化發生的原因,進而研究解決之道,為人類及萬物的健康謀福祉。
學習方法
1. 核酸及蛋白質的萃取技術
2. 電泳膠分離技術
3. 核酸增幅技術
圖解:即時定量PCR機器
版權:本系共用儀器室實景
流式細胞儀分析方法
圖解:流式細胞儀
版權:本系共用儀器室實景
現代分子生物學及細胞生物學,可利用各種報導基因做為偵測基因表現或是藥物測試的方法,本系擁有各種冷光螢光及全波長的細胞影像分析系統,可以提供各類型研究的工具。
圖解:冷光螢光分析儀
版權:本系共用儀器室實景
細胞影像分析技術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一:多實習、打工、當志工,盡早體驗各類型的工作。
二:參加任何類型的競賽,盡量達到全國水準。
三:投資時間在培養興趣。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以生物科技和生物醫學為重點發展,具有全然不同的教學規劃和研究發展方向。本系亦為校內科系唯一能和校外區域醫學中心實質研究合作的單位,目前和區域醫學中心臨床研究員展開多項的轉譯醫學研究課題,對於東部地區的生物醫學與生物科人才培育為重要的搖籃。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感染症、癌症、遺傳疾病、老化、醫療、糧食、環境等問題,這些都是生命科學研究的範疇,生物科技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科技,需要投入人力和資源進行研究與開發。本系出路甚廣,除學術或研究機構,也可以在藥廠或生技公司。也可以從事行銷業務工作,更可以跨足生技管理、專利智財、生醫法律、生物資訊領域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生命科學非學習生命禮儀,本系的教學內容其實涵蓋生命科學及和生醫科技,理論和實作兩者並重。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歡迎前往本系網頁瀏覽或親臨花蓮參訪。本系所師資群皆具有專業的研究熱誠與高昂的研究活力,致力於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究和發展。系所有一流的研究設備及完整的課程規劃,以培育未來國家生物技術人才。目前畢業生在國內外各領域就業或深造,大多皆有不錯的表現。本系在國際化上亦持續精進中,博士班課程皆以全英語授課,本國生藉由與外籍生的交流互動,培養出具多元文化之包容性及國際觀。優美的校園環境,培養健康的身心。
特色課程
未上傳圖片
幹細胞組織工程學
幹細胞研究一日千里,本課程邀請國內此領域專家報告研究進展以及校外參訪等活動。
未上傳圖片
病毒學
近年來一波接著一波的致命性的新興病毒傳染病一再地出現,隨著全球運輸系統的快速便捷,使得許多區域性病毒之散播也隨之加快,而形成全球性的大流行。應用現代的生物科技與方法,可以加速我們對於這些病毒的瞭解。
未上傳圖片
製藥學概論
瞭解藥物的作用機制以及研發進展,建立就業基礎。
適合從事工作
-
生物科技研發人員
-
從事動植物品種、基因等成分研究,並將其研究結果運用至生物、農業、醫學、工業等領域。
-
-
研究助理
-
協助研究計畫的進行,並處理與計畫相關的行政工作。
-
-
生技中心
-
從事生化醫藥產業研發及銷售、政府機關教職與研究、食品檢驗研發及銷售、醫療研究單位、生物科技產業經營管理、生物科技產業創業與研發品管及銷售、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
-
系友生涯發展
劉瑞雰
博士
慈濟大學醫技系助理教授
林群倫
博士
鴻海科技集團數位健康副總裁、永齡健康基金會執行長、永齡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安盟生技公司CEO暨共同創辦人
高振壹
碩士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Q-ODM Lab) 研發主任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