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18/11/23 下午 07:31:13
學系特色
1.
全台灣相關科系中唯一「食品」與「營養」雙主修,具備考營養師與食品技師雙重資格。
2.
全台相關科系唯一大四下一整學期「在業學習」與「境外實習」。
3.
全世界相關科系中唯一開設「大數據在食品營養領域的應用」課程。
4.
設立「創新食品開發與行銷中心」。
5. 112學年度起將增設[食品科技與法律學程]與[伴侶動物的營養與照護學程]
學科意涵
1.
學習食物和食品的成分組成、化學性質、分析檢驗。
2.
學習食物和食品如何影響人體的營養狀態與生理功能。
3.
學習如何藉由飲食改善疾病狀態。
4.
學習如何開發保健食品。
5.
學習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研究食品安全。
學習方法
1. 上課聽講
雖然聽講是傳統的學習方式,卻是可以快速且有效吸收知識的方式。
圖解:同學們專心的聽講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2. 實驗課操作與實習課實做
因為我們是一個理組的科系,所以實驗課和實習課非常重要,讓同學們從實做中驗證知識,並進而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術。
圖解:團體膳食管理成果展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未上傳圖片
3. 暑期醫院或企業實習
有心報考營養師國考的同學,大三暑假時會選擇到醫院或營養相關機構實習。有心報考食品技師的同學,也會利用大三暑假時到食品相關企業實習。
未上傳圖片
4. 大四下學期國內或境外企業實習
為了讓就學與就業接軌,大四同學可以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選擇在進行「在業學習」,每周一回學校上課,但周二到周五在企業工作。想要開拓眼界的同學,則可以選擇到上海的食品企業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境外實習」,多元學習。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
目前台灣只有三系個把「食品」和「營養」都放入系名,但是只有本系是真正的「食品」和「營養」雙主修
2.
本系鼓勵學生畢業後能成為管理階層,因此有全台唯一的「食品行銷管理」學程。
3.
本系有全台相關科系唯一為期長達一學期的「境外實習」,至大陸上海、蘇州等重點城市實習。
4. 112學年度起,本系將成立全台唯一的[食品科技與法律學程]和[伴侶動物的營養與照護學程]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 本系除了訓練學生紮實的食品和營養雙主修,亦提供學生跨領域的學習機會,包括了行銷管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海外實習等,所以我們的畢業生出路多元,並非只能擔任營養師和食品技師。
2. 我們是一個強調科學訓練的科系,雖然也會有在廚房內上課的實習課程,但我們並非培養畢業生成為廚師。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大家常誤把食品營養系和餐飲管理系混淆,以為本系學生是在學做菜。其實我們是一個生命科學相關的雙主修科系,深入學習食物的知識、食品的開發、飲食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本系課程比一般自然組課程活潑且具應用性,永遠不褪流行,畢業後出路多元。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1.
本系的課程不但多樣豐富,每年亦有海外參訪,擴展學生國際觀。
2.
本系經常邀請業師演講,領域多元,培養學生在食品營養之外的見識。
3.
為期一學期的「在業學習」和「境外實習」使就學和就業無縫接軌。
特色課程
團體膳食管理(與實習)
本系之「團體膳食管理」獨步台灣相關科系,教導學生了解團體膳食之食物製備、供應、管理的知識及習得管理的原則及技能,包含了成本控制、採購、驗收、盤點、貯存、撥發,乃至烹調、製備及最終的成品實現。
圖解:在實習課中學習大量餐點製作
新穎性食品加工技術特論
介紹各種新型態的食品加工方法及其在食品上之應用。課程內容包括:(1)高壓加工技術、(2)脈衝電場加工技術、(3)微細化加工技術、(4)超音波加工技術、(5)電漿加工技術與(6) 3D列印技術。
圖解:本系特有的「食品創新開發與行銷中心」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未上傳圖片
膳食療養學
「膳食療養學」為營養師養成教育中及重要之一環,課程內容包括:
1. 了解各種疾病狀況下之生理及生化的改變
2. 了解各種疾病下的營養需求
3. 學習醫學營養治療及飲食控制在臨床上應用, 使疾病獲得改善
未上傳圖片
營養諮詢與教育
本課程主要藉由熟知行為改變理論,運用適當的教案設計與溝通技巧,來促進個案飲食行為的落實,達到營養教育及諮詢的終極目標。
未上傳圖片
食品包裝學
1.認識食品用包裝材料種類及特性
2.教導學生應用包裝材料達到維持食品品質目的
3.認識食品包裝材料的研發趨勢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葉心儀營養師(右一)
葉心儀營養師(團體膳食)
本科系給予相當多元的選擇,從食品、營養到生物科技都有相當多的學習,當時我對於團體膳食的課程抱持著相當高度的學習熱誠,大三時選擇到醫院實習,並在大四時到台北榮總營養部打工,更加了解營養師的工作內容與使命,並期望自己在工作上能有一定的發揮。
畢業後在於台北榮總營養部擔任計畫營養師兩年,但當時面對到很多病人,體悟到營養觀念應從小教育,所以決定進入學校營養午餐的團膳公司。目前工作將近8年,從採購、開菜單到品保及客服皆有學習。現階段台灣的營養午餐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讓這個重要的產業有更多的進展與提升。

圖解:王蒔敏(右)與糖尿病名醫游能俊
王蒔敏營養師(目前攻讀博士學位)
喜愛生物的我在高中奠定對研究的興趣,並在心中種下了嚮往學術研究的種子,在實踐食品營養系就讀時便請求專長營養生化的郭家芬老師讓我進入實驗室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術,並且修了郭老師所有的選修課,經過郭老師兩年嚴謹、扎實的訓練,我在畢業那年考取營養師證照,同時考取國防醫學院,也順利在兩年後畢業。
碩班畢業後我在家庭責任與家人期待下以營養師身份進入職場,工作期間持續將科學魂發揮於長照領域,不斷自學、進修。企圖追尋答案的我找到了真正應該解開的迷團「胰島素阻抗」,於是決定報考博士班,繼續追求學術與真理的夢想。目前就讀於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致力於「降低因胰島素阻抗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之研究。
圖解:江幸芸營養師
江幸芸營養師 (法商藥廠營養顧問)
高中時我選擇第三類組,當時我對生物很有興趣,由於爺爺與姑姑都是因糖尿病過世,讓我體認到飲食控制與預防醫學的重要,因此立定志向希望能成為一位營養師,後來有幸考上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當時為食品營養系),大學四年充實的課程與大三的實習訓練,培養我成為優秀的營養師。
碩班畢業後回母校擔任助教,期間學習實驗室管理、人際關係處理與考取相關證照。之後短期出國進修,加強外語能力及拓展視野。返台後於新光醫院擔任營養師四年,從事臨床、門診、社區等,練就基本功。目前為糖尿病衛教師,任職於SANOFI,工作內容包含衛教、教材設計、舉辦大型工作坊等,期許將來能運用專業幫助更多人。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