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2/11/7 上午 08:43:40
學系特色
培養資訊科技與商業管理之跨領域人才。理論與實務的課程設計,結合業界師資實務教學、專業證照取得以及參加資管競賽,將學理知識實踐化。為因應產業跨入智慧應用創新領域。本系強化資訊應用、智慧商務、以及電子商務,培育學生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企業數位營運、規劃創新產品服務以及開發智慧化系統的能力。學系網址: https://mis.au.edu.tw/
學科意涵
資訊管理學系: 運用資訊科技輔助企業經營管理,除著重在資訊管理的學理知識外,亦強化資訊科技與商業管理的整合,課程學習分為三個領域,分別是資管應用領域、智慧商務領域、以及電商行銷領域。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 由教授講授資管相關內容,利用分組討論與實作報告方式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效。
圖解:課堂授課

專題製作: 由教授指導學生所組成的團隊進行專題論文寫作。在此過程,學生們必須探討一個與資管相關的主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法。
圖解:教授正在指導專題學生實作

資管競賽: 由教授帶領有興趣的同學參與國內資管相關競賽,藉由競賽過程中與他校師生交流,並充實自我的資訊能力。
圖解:學生團隊參加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建議對資管領域及對本系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階段累積下列經驗,培養大學階段所需的基本能力。
一、練習以文字或口語方式表達個人觀點。
二、參加社團,透過溝通討論,與同儕合作完成社團活動。
三、接觸資訊科技新知。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資管系涵蓋資訊科技與商業管理之領域,與資工系最大的差異在於資工系主要強調程式設計與數學能力,學生畢業後大多從事程式設計工程師相關職位。與企管系最大差異在於雖然企管系包含五管課程(其中有資訊管理課程),但不像資管系如此專精,而且資管系可以學習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比如網路行銷或是企業電子化等,與企管系相較下,資管系更顯得符合資訊時代下企業主的需求。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資管系學生畢業並非只能從事與資訊產業相關的工作例如程式設計師或是網路/系統工程師等等,由於資管系是結合資訊科技與商業管理,因此,資管系畢業學生在商管領域上的發展是很多元的,比如協助企業進行電子化以及網路行銷或是利用資訊科技協助企業規劃產品服務等等,這些均是資管系畢業學生未來職涯發展的方向。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很容易誤以為資管系就是要對寫程式很有興趣的人才能念,然而,程式能力只是資管系對學生培養的能力之ㄧ,資管系也重視對商業管理能力的培養比如網路行銷能力,專案管理能力或是創新管理能力等等。換言之,資管系著重在資訊能力與商管能力這兩者能力的共同養成。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無
特色課程

電子商務
介紹電子商務基本理論與相關議題。
圖解:授課主題搭配外師演講
版權:自行拍攝

物聯網技術商管應用實務
本課程以中小型企業為對象,使用物聯網、行動穿戴裝置及雲端儲存技術,應用在商管、人資與服務領域,以創造新的管理與商業服務模式。本課程的目標為:1、強化物聯技術2、強化學生APP實作能力3、在商管的應用培養學生物聯網在傳統的商管、人資、與服務領域的應用。

Chatbot聊天機器人開發實務
本課程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1.透過分析與整理爬蟲工具所擷取回來的維基百科資料,從而理解知識模型建構的過程,並進一步啟發學生探究知識本體的熱忱與潛能。 2.研習Dialogflow自然語言理解平台功能,了解NLU系統運作方式,並實作前述知識模型。 3.研習Line messaging API
適合從事工作
-
軟體設計工程師
-
從事設計、撰寫、測試各種軟體程式,並協助測試、修改、維護與保管程式之工作。
-
-
MIS╱網管類人員
-
負責監控系統運作,並建立危機處理的標準流程,同時管理與維護公司的系統架構、網路架構、防毒措施等工作。
-
-
資訊助理
-
協助資訊專業人員從事系統發展、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資料庫管理等資訊相關工作。
-
-
檔案資料管理人員
-
負責管理檔案文件之建檔、分類、登記及保管工作。
-
-
網站行銷企劃
-
負責網站規劃或透過網路行銷的方式,達到品牌、產品、活動之推廣工作。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曹德溪學長獲頒本校傑出校友
曹德溪
陽明海運資訊長
陽明海運資訊長

圖解:邀請黃正魁學長回系上為學弟妹進行專題演講
黃正魁
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
中正大學企管系教授

鄭力豪
nextreaming業務與技術經理
nextreaming業務與技術經理

楊明潭
吉的堡教育集團董事長
吉的堡教育集團董事長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性格特質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 熱門比較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