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類 | 環境工程 | 化學工程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 工程學群 |
| 這個學類學什麼? |
環境工程學類以科學結合工程的方法,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傳統上包含水污染、空氣污染、廢棄物、土壤地下水污染等領域,環境規劃與管理、資源永續循環、能源開發、環工奈米材料、氣候變遷則是新近重視的議題。目標是培育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的專業人才,使環境免於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以達永續發展的目標。 學習內容涵蓋環境科學、環境化學、流體力學、物理化學處理、水及廢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空氣污染防制、土壤地下水整治、環境微生物、生態學、生物科技、生物處理、環境法規、環境管理、公共衛生等。 如果你學習環境工程學類,你可以學到如何利用數學和科學的知識,並採用工程的方法,來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 |
化學工程學類是將物質資源經由適當程序轉變為高價值的產品,運用化學、物理、數學、生物科技以及工程的基礎原理去設計工業製程並經濟地大量生產為最終產品。 學習內容包含化學、物理、生物科技、數學與經濟方面等原理。另外亦包含設計大規模的生產裝置和程序轉化化學品、原料、細胞、微生物等,以成為有用形式的產品。 如果你學習化學工程,你可以學到工程量產的相關知識與技術。你會運用你的數學及物理學知識,設計一個最節省成本的流程以生產各式化學原料或產品。其應用範圍涵蓋石油化學工業、特用化學品、生物技術、製藥、材料與半導體製程、食品工業、能源科技等多面應用。因應產業進步,現在更有尖端材料製程、綠色化工製程、粉粒體及膠體科技,亦衍生至生化及生醫工程、程序控制與奈米材料等新興領域。 |
| 相似學類比一比 |
本學類主要在培養兼備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教育與環境衛生管理之專業人才。 本學類不容易與其他學類搞混。 |
化工學類運用化學、物理、數學、生物以及工程的基礎原理去設計工業產品與製程,相關訓練則著重於化學工廠營運相關的設計、維護、控制及操作。 化工學類常與化學學類搞混。 化學學類:較偏重在化學學科理論上的學習;然而,化工學類的學習範疇則需進一步拓展至工程應用。 |
| 就要你這款 | 就要你對科學、工程及數理有興趣且對環境問題充滿想要解決它的熱情,並須保持心態積極開放、樂於廣泛學習不同領域知識,並且喜愛鑽研問題並串聯各領域的知識以解決問題。如果你喜歡盡情挑戰自我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在環境工程學類是很適合的喔。 | 就要你喜愛探究原因、解決問題、專注投入、能與他人一同合作,且對化學及工程運作願意嘗試與實作。若你對生技、美妝、光電半導體、能源、食品、製藥或醫療器材等領域的發展感到興趣,那這個學類應該很適合你。 |
| 你所不知道的大學生活 |
●針對有興趣的領域完成一次專題研究,必須學習與指導老師研究、討論,並彙整資訊,學習以自己的方式上台傳達給他人 ●在實驗室進行環境處理單元的實際操作,需要跟其他同學一起設計並合作完成小型模組,除了要活用所學的知識、亦要學習與人溝通協調,一同解決問題 ●環境牽涉到的議題非常廣泛,在大學期間除了空氣、水、廢棄物、生態等基礎環工學科,在管理、經濟、法律等各層面也都需要有所涉獵,學習內容非常多元,並非只是單純的科學或是工程 |
●大學課程中物理領域課程比化學領域課程高出許多 ●課業負擔重,需大量閱讀原文書 ●考題多元,需靈活運用所學,分析問題後方能解決 ●化工領域能夠延伸的領域眾多,像是材料、生物、能源或高分子等。在大學階段或許有機會接觸這些延伸領域,發展除了化工以外的第二專長,職涯發展非常廣泛 ●有大量與數學計算和電腦程式相關的學習課程 |
| 興趣類型 |
工程科技(RI)
、 科技研發(IR)、 科技創意(IA)、 數據統計(IC)、 產品經理(IE) |
工程科技(RI)
、 科技研發(IR)、 技術管理(RE)、 安全品管(RC) |
| 不可不知的知識領域 |
化學
、 數學、 地球環境、 物理、 工程科技 |
數學
、 化學、 物理、 工程科技 |
| 必修或核心課程? |
●基礎工程領域:微積分、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工程數學、工程圖學、計算機概論、工程統計學 ●環境科學領域: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化學、給水分析、污水分析、空氣污染學、流體力學、水文學、土壤學 ●環境生物領域:微生物學、環境生態學 ●環境工程領域:環境工程概論、給水與廢(污)水處理工程、廢棄物處理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工單元操作、環境工程設計、衛生工程 ●環境管理領域:環境衛生學、環境經濟學、環境倫理、環境規劃與管理、風險危害評估 |
●數學:微積分、工程數學、程序控制 ●物理:普通物理學、材料力學、物理化學、化工熱力學 ●化學: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學工業程序 ●化學工程:質能平衡、單元操作 ●程序設計與程序工程:工程圖學、電腦程式、程序控制、化工程序設計 |
| 有哪些可能的誤解? |
數理好的人才能念 !?現代人才培育最重要的是跨域的訓練,數理與人文兼具,故也有社會組學生擅長的部份,如:規畫管理等。 畢業後主要是做環保、垃圾分類的職業 !?環工培育的為中高階管理人才,環安人員、高科技廠務、綠能系統設計都能做。 |
強記化學式或反應便可學好化工 !?事實上,化工學類之專業科目的學習需同時結合化學、物理、數學等學科的綜合知識才能有效地進行工程應用,因此理解思考的學習方法比強記背誦更重要。 只需了解化學及材料原理 !?化工學類主要提供化工及材料製程原理、設計與操作,涵蓋流體輸送、熱質傳、化學反應、單元操作、程序設計之整合訓練,以及奈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光電材料、半導體製程等多方應用。強調實做實驗與程序設計,培育學生解決化工與材料問題之能力。 畢業只能投入傳產或石化業 !?其實並不盡然。近年來化工學類學生投入生物技術、生醫製藥、半導體製程廠、材料研發、能源科技和專利智財權等領域的比例逐年上升,這顯示了化工學類畢業後在各種工程領域都表現得相當傑出,因此職涯發展相當廣泛。 與化學學類課程相近 !?化工學類強調的是工程領域的學習,有大量與物理及數學相關的課程。化學僅是其中背景知識的一環。 |
我的學類 |
環境工程 | 化學工程 |
|---|---|---|
適合從事的工作 |
|
|
我的學類 |
環境工程 | 化學工程 |
|---|---|---|
核心素養 |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2.50%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20.83%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14.58%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11.25%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8.3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7.50%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7.50%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6.25%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1.25%
|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0.56%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17.2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13.6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13.33%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10.56%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9.17%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8.33%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5.56%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1.67%
|
高中課程領域 |
數學
15.83%
化學
15.83%
英語文
10.83%
物理
10.42%
生物
7.92%
國語文
6.67%
資訊科技
5.83%
地球科學
5.42%
生活科技
4.58%
生涯規劃
3.33%
公民與社會
2.92%
生命教育
2.08%
地理
1.67%
歷史
1.25%
健康與護理
1.25%
體育
1.25%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
0.83%
美術
0.83%
藝術生活
0.83%
音樂
0.42%
|
物理
19.12%
數學
17.94%
化學
17.65%
英語文
13.24%
國語文
9.12%
生物
6.47%
資訊科技
5.29%
生活科技
4.71%
生涯規劃
2.94%
地球科學
1.47%
健康與護理
0.88%
生命教育
0.59%
體育
0.29%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
0.29%
|
加深加廣課程 |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15.83%
數學甲
10.42%
有機化學與應用科技
10.42%
化學反應與平衡一
5.83%
化學反應與平衡二
5.00%
力學一
4.58%
物質與能量
3.75%
地質與環境
3.33%
工程設計專題
3.33%
生態、演化及生物多樣性
3.33%
力學二與熱學
3.33%
進階程式設計
2.92%
探究與實作:地理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2.92%
英語聽講
2.50%
英文閱讀與寫作
2.50%
物質構造與反應速率
2.50%
數學乙
2.50%
細胞與遺傳
2.08%
科技應用專題
1.67%
電磁現象一
1.67%
大氣、海洋及天文
1.67%
空間資訊科技
1.25%
專題閱讀與研究
1.25%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
0.83%
波動、光與聲音
0.83%
社會環境議題
0.42%
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0.42%
生命的起源與植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0.42%
國學常識
0.42%
科技、環境與藝術的歷史
0.42%
機器人專題
0.42%
現代社會與經濟
0.42%
民主政治與法律
0.42%
探究與實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0.42%
|
數學甲
20.59%
力學二與熱學
13.24%
化學反應與平衡一
8.82%
有機化學與應用科技
8.82%
英文閱讀與寫作
7.65%
力學一
7.65%
化學反應與平衡二
4.41%
物質與能量
4.12%
英語聽講
3.82%
物質構造與反應速率
3.53%
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
2.35%
工程設計專題
2.35%
波動、光與聲音
2.06%
科技應用專題
1.76%
專題閱讀與研究
1.76%
細胞與遺傳
1.76%
電磁現象一
1.47%
進階程式設計
1.47%
電磁現象二與量子現象
0.59%
數學乙
0.59%
未來想像與生涯進路
0.59%
英文作文
0.59%
|
我的學類 |
環境工程 | 化學工程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1.2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42%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8.7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8.33%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8.33%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42%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4.58%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4.17%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3.33%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3.33%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3.33%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3.33%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2.92%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2.92%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2.92%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2.5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2.5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2.5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5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8%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2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2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2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0.83%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29%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7.94%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6.47%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6.47%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6.18%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6.18%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6.18%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0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4.41%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4.12%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4.12%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3.82%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3.53%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3.53%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3.53%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3.53%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3.24%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2.3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06%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76%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76%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76%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47%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0.29%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3.7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2.92%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1.67%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0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9.17%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8.7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7.08%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6.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42%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00%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6.18%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2.94%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2.6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1.18%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88%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9.12%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8.53%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7.6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6.76%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4.12%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