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 |
---|---|---|
所屬學群 |
生物資源學群
園藝學類 |
生物資源學群
園藝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之教學目標為培育園藝科學研究、教學與推廣人才,以及園藝產銷企業人才。課程分群類別有作物科學群、利用學群、景觀學群等三群,旨在增加學生選課之彈性,使其符合個人興趣與職業目標,裨早日養成學生專業訓練,故每一位學生可以任選一群作為主修學群,並滿足該群之必修與必選科目規定,作為畢業學分之要求。 |
以果樹、蔬菜、花卉為園藝作物之三大主幹,配合育種改良、生物科技、園產品處理技術,以及栽培管理之科技化課程,培訓學生之專業技術。配合現代社會生活水準需求之提昇以及氣候變遷問題的考量,加強造園在環境綠化、美化及生態之設計與應用的功能。 |
學科意涵 |
依教育部之大學園藝系課程標準,主科依作物分為果樹、蔬菜、花卉三類,分別開總論與各論、基礎課程有園藝學原理、普通植物學、普通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統計學,園產品加工學、園產品處理學、造園學。大學部之教學目標在依學生就業及就學之需要設計課程,達到專業訓練而能學以致用。 |
園藝屬於應用科學,學科內容涵蓋果樹、蔬菜、花卉、觀賞樹木及種苗等作物栽培理論與管理技術,以及園產品保鮮處理、造園景觀規劃及植栽設計。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1.實習:課程實習、機關或業界提供實習機會 未上傳圖片 2.專題研究或實作:加強學生學習效果與訓練研究知能,選擇本系專任教師研究室,進行專題研究或實作 未上傳圖片 3.參訪:藉由實際參訪和課程有關的田間、農場、試驗場、機關等等 未上傳圖片 4.景觀群的設計課程:訓練思考,結合圖畫來熟悉課程 |
![]() 課堂聽講、實習操作:由老師在課堂上授課相關知識,配合校外產業、研究單位等參訪。園場操作實習、組織培養、基因轉殖、營養元素分析。國外農業訓練: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利用暑假期間到國外姐妹校上課。假期實習:利用暑假期間到國內外農業機構實習。 圖解:課堂聽講 版權:本系所有 ![]() 實驗法:實際的加入實驗室進行實驗,並利用統計方法分析實驗結果。引導學生進入研究的領域,進而能進行研究、蒐集資料、分析資料、解釋結果及撰寫報告。 圖解:實驗法 版權:本系所有 ![]() 觀察法:作物學相關課程中常進行園藝作物的生長變化紀錄,需要很好的觀察及文字敘述能力。 圖解:觀察法 版權:本系所有 ![]() 田間實習:藉由在田間實際操作的過程,認識各個作物種類及其生長發育情形,並瞭解其栽培管理方法,使學生對於實務有基本的體驗。於本系溫室、網室、葡萄中心農場、高冷地農場進行田間實作訓練。 圖解:田間實習 版權:本系所有 ![]() 分組討論:訓練學生收集各種園藝相關文獻、資料,組合成一完整的專題報告。並對該主題有深入分析及評述。 圖解:分組討論 版權:本系所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課堂間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外之餘,可多參加活動培養多元視野 |
高中生須充分運用到自然、生物類科及英語等基本知識並訓練景觀美學規畫設計能力;團隊合作素養;園藝專業能力之靈活運用;英語聽、說及溝通能力;跨領域學習、創意發想、同理心、耐心及實作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園藝暨景觀學系擁有園藝、花卉、園產品加工與造園等四館以及基因轉殖溫室、精密溫室附屬實驗室,供作園藝作物生產、改良、利用與景觀教學研究之用。重要教學實驗單元包括:果樹、蔬菜、花卉、生理、遺傳、育種、電子顯微鏡、組織培養、分子生物、同位素技術、園產品處理、園產品加工與造園等研究室。實習場所包括:製圖室、冷藏庫、加工廠、精密及一般溫室、實驗農場園藝分場及梅峰山地農場等。 |
本系研究領域為例如果樹(水果)、蔬菜(蔬果、種苗)、花卉(蘭花、百合、草花、多肉)作物、基因編輯、分子育種、蔬果花卉冷鏈保鮮技術、景觀造園、園藝治療、樹木醫學與綠化技術(樹醫師)等,與農藝系研究領域之糧食作物(如水稻、小麥等)種類不同;另外,本系造與景觀系之不同在於強調園藝植物在景觀設計之應用並跨醫學、社會照護領域應用於園藝療育之整合應用。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生涯發展多元,並非只能從事園丁、果農等田間工作。 |
農業是未來世界最重要的領域,也是園藝系學生的擅長領域。包涵農業生技研發、分子農場、及AI農業;國際農業包涵貿易經營、行銷推廣;公職人員包涵教育、育種、農業政策;自行創業包涵農場、景觀設計、花藝;及所有農業相關產業如採後保鮮、加工、肥料等領域之投入。非一般認為園藝系畢業只能開花店或種植蔬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田間實作與理論學習並重,不偏廢任何一方。 |
園藝和農藝不同。農藝研究糧食作物如稻米、大豆、小麥等。園藝研究精緻農業,如水果、蔬菜、種苗、蘭花、百合、草花、多肉作物,可學到的技術有分子育種、因氣候變遷之耐熱耐旱耐淹水品種選育、植株營養元素缺乏診斷分析、基因編輯、蔬果外銷冷鏈技術、花卉組織繁殖、樹醫師、景觀與國土規劃、園藝活動設計及園藝療育等。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選課分群類別有作物科學群、利用學群、景觀學群等三群,旨在增加學生選課之彈性,使其符合個人興趣與職業目標,裨早日養成學生專業訓練,故每一位學生可以任選一群作為主修學群,並滿足該群之必修與必選科目規定,作為畢業學分之要求。 |
園藝是門綜合科學,應用範圍多元並與民眾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茶與茶業本課程介紹茶業之概況、茶葉的歷史、茶葉、茶葉之生產、飲茶及飲茶與人體健康之關係。其中,更詳盡介紹臺灣茶業之發展歷史、現況與茶葉。 未上傳圖片 園場操作與經營本課程提供本系學生農場經營之實務操作,包括花卉、果樹、蔬菜生產及景觀維護等。教學方式包括日間之實習及夜間之專題講座。 未上傳圖片 電腦輔助景觀模擬與表現法
為使學生了解電腦輔助模擬及表現法之相關方法,以及熟悉常用軟體之基本使用。 未上傳圖片 蘭花學本選修課程將由植物生理及植物營養角度出發,介紹目前在世界花卉產值居首的蘭花產業。是以將詳細介紹蘭花種子發育發芽、生長發育、光合作用、營養需求、開花生理等等,以及如何應用上述學理來滿足產業上精確調控產品品質及產期的需要。另外亦將重點性介紹重要的蘭花種類,以及世界蘭花產業及研究現況。 未上傳圖片 景觀草本植物本課程介紹重要景觀草本植物、草坪與地被植物之質地、性狀、植株大小、開花習性、花期、花色、景觀佈置利用、對環境逆境之忍受力及抗性、栽培維護管理等要項。 |
![]() 國外農業訓練由本校農資學院專業教師,於每年暑假期間帶領學生至日本東京農業大學、日本大學、泰國農業大學、清邁大學、湄州大學、皇家基金會、越南胡志明大學及南方果樹試驗研究中心等姐妹校及試驗機構參訪研習。選修該課程之學生除於姐妹校研習上課外,更實地參與實作課程,參訪當地著名農場,深入瞭解各國特色園藝產業。 圖解:赴日本東京農業大學交流 版權:本系所有 ![]() 假期實習配合國內政府單位之農業研究機構及數家跨國經營,關心國內園藝產業發展,積極投入園藝人才培育之農業公司,例如農試所、改良場、農友種苗公司、傑尼爾種子集團,提供獎助學金及實習機會,鼓勵同學踴躍申請至國內農業試驗單位及國外如印度、越南、泰國、大陸廈門、內蒙古、新疆及寧夏等地之生產基地進行實習。 圖解:傑尼爾種子集團海外實習-新疆 版權:本系所有 ![]() 園場操作學生利用寒暑假至本校園藝試驗場高冷地分場或葡萄中心,進行密集課程講授及實作訓練。修習溫帶氣候及亞熱帶氣候作物栽培類型,期間全班團體住宿、生活於場區宿舍,於朝夕相處中建立深厚情誼及團隊合作默契,並實際體驗經營農場所需之例行工作。 圖解:田間實習 版權:本系所有 ![]() 專業科目專業實習課程本系開設專業實習課程,透過田間實務操作訓練,熟悉育苗、栽培、管理及採收後保鮮儲運等技術,並利用園藝植物進行景觀規花及植栽維護管理,結合理論與實作應證,獲得完整學以致用之能力。 圖解:專業實習課程 版權:本系所有 ![]() 園藝療育相關課程學習植物栽培管理技術、園藝治療教案及活動設計等實作課程,並與高齡產業、醫療院所、社區或相關單位合作,演練園藝治療方案,以培育具有園藝治療及高齡專業知識之跨領域人才。 圖解:園藝療育活動實況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李金龍教授 版權: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
李金龍德國漢諾威大學園藝暨景觀博士 前農委會主委、台肥前董事長、國策顧問 現任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兼任教授
林學詩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1985)、荷蘭瓦賀尼根(Wageningen)農業大學(植物育種系)博士(1998)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間研究員兼副場長(2008.07~2010.07)、兼秘書(2006.08~2008.07)、副研究員兼課長(1998.10~2006.08)、助理(1987.06~1991.10)、助理研究員(1991.10~1998.10);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2010.07~2014.06); 現任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未上傳圖片 圖解:康有德名譽教授 版權:臺大園藝暨景觀學系
康有德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學士(1949) 曾任臺灣大學園藝系主任、臺灣大學山地農場場長、臺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執行長 現任臺灣大學園藝系名譽教授、財團法人首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蘇慶華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系大學部、碩士班(1973) 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科講師、副教授、主任、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兼所長、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代理校長。 現任台灣原生藥用植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財團法人台灣食品安全營養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科講座教授、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未上傳圖片
王絲幸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學士(1980)、碩士(1984) 曾任1. 台大園藝系研究助理 2. 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園藝技師 3. 交通部觀光局副工程司 4. 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工務課課長、遊憩課技正兼課長 現任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觀音山站主任 |
![]() 圖解:李金龍系友 版權:本系所有
李金龍系友李金龍系友民國59年畢業於本校園藝系,民國69年以「特優」之成績取德國漢諾威大學博士學位並兼任本系副教授,80年升為兼任教授至今。曾任農委會任第一任園產科科長,輔導處處長、主任秘書、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農委會主任委員。 薦送大學、試驗所及改良場研究人員,赴國外進修碩、博士學位。推動設施園藝技術開發生產高品質之蔬菜與花卉。 輔導農民團體經營管理,並開拓農民團體供應國軍副食之果菜魚肉之直接運銷業務。推動農業綜合發展方案、建立我國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組織架構,並協助中興大學獸醫學院整建完成動物疾病診斷中心,籌開全國農業金融會議,完成農業金融法草案之研擬,為我國農漁會信用部問題擬訂解決對策。 ![]() 圖解:王寅東系友 版權:本系所有
王寅東系友為本校園藝系 1973 年畢業之校友,於 1984 年獲植物生理博士學位。台灣肥料公司農藝技術師、德州農工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國園藝學會期刊編審與、研發蝴蝶蘭海運銷美技術、大韓民國鄉村發展署特別顧問、世界蝴蝶蘭協會綬予終生成就獎、美國加州松井蘭園研發及生產經理。 與國內產官學界戮力合作, 將台灣蝴蝶蘭推銷至世界市場 致力提供台灣蘭界新知及新技術, 以提高競爭力 對台灣蘭界之國外客戶, 長期提供售後技術服務 長期協助台灣學、研界於國外期刊發表論文 ![]() 圖解:蔣麗兒系友 版權:本系所有
蔣麗兒系友蔣麗兒系友1974年畢業於本校園藝系,隨即進入業界,於1979年即擔任福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迄今),1991年並擔任瑞荷園藝有限公司董事長(迄今)。 1.1979年成立福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臺灣專業花卉種苗進出口國際化大型公司。 2.為臺灣引進新品種之元老級授權公司,1979開始由荷蘭進口種苗及球根。 3.致力於臺灣花卉品種權之保護與推廣,成功外銷至日本及歐洲、美國。 4.外銷臺灣盆栽至國際市場,並引進新品種及栽培技術,開拓臺灣與歐洲、美國、日本等地之種苗交易及花卉市場。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 |
---|---|---|
多元能力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