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
|---|---|---|
| 所屬學群 |
生物資源學群
農藝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跨
生物資源學群
食品生技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奠定學生生物領域學科之基礎與農業生產的專業知識。 |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為結合理論與實務之應用學科,因此本系自成立以來,即秉持教育英才之理念,建構「食品興傳統,生技創潮流」之卓越教學與學術研究環境為宗旨。在教育目標上,以培育食品加工與工程、保健營養與食品化學及食品微生物與生物技術之人才為首要。本系在師資陣容、研究設備、研究成果及培育學生素質各方面,一直為本校農資學院中最優秀的學系之一,在國內食品相關科系中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
| 學科意涵 |
提昇農藝科技、發展現代化農業,善用自然資源,創新品種,培養具備理論基礎與應用技術之專業人才。 |
本系系名為「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學系之一,在教學及研究上共分為食品加工工程、保健營養與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與生物技術等三大學群,分別針對其教學及研究領域開設相關課程,結合傳統食品科學與現代生物科技的應用,提供學生在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領域全面且多元的學習。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農藝實務:練習各種農藝實務、實踐所學理論操作 圖解:練習實務與了解理論 未上傳圖片 專題實作:術科之團隊合作 圖解:專題討論、團隊合作 未上傳圖片 合作學習:學科之小組討論 圖解:回歸與相關-課程期末報告 未上傳圖片 實驗法與研究法成果展示:進行實驗研究,並利用統計方法分析實驗結果 未上傳圖片 自主學習法:學習過程除了老師教學引導外,亦仰賴學生自主尋找資源,注重個人自主探索能力。 |
未上傳圖片 理論課程:提供食品暨生物科技領域之基礎及專業理論課程多門,讓學生建立完整多元的理論知識,訓練同學邏輯思考能力。 實驗法:本系許多必選修之專業課程均有安排實習(驗)課,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獲得之外,搭配實習課的操作及實務演練,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深刻,訓練同學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能力。 圖解:實驗課程操作情形
專題研討:透過專題報告或分組研討方式,培養資料蒐集、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解:專題報告及研討課程 自主學習:透過食生週、烘培營等活動的辦理及參與,從活動的籌備參與,進一步學習及增進實作技術,訓練同學自主組織能力。 圖解:食生週活動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農藝學系主要以食用與特用作物為主,植物栽培、能源、藥用新興作物,從事育種、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組培等研究,往農學研究、生態農業、生物科技等方面進修。 |
與本系相關科系如食品科學系、水產食品科學系、食品營養學系、食品保健系等,在課程規劃上各有異同和重點,本系課程教學及研究則包含食品加工工程、保健營養與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與生物技術等三大領域,本系開課數量及領域更為周延完整,提供學生更完整多元的學習。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農藝系畢業只能當農夫、經營農場或公務人員。 |
本系學士班畢業生在生涯發展上目前大部分選擇繼續升學,證照考試上食品技師、乙丙級技術士為主。就業方面包含食品科技業、醫療保健、一般產業及公職等,發展方向多元,不單單侷限在傳統的食品加工產業。於升學發展上學生有多元的選擇,學生依個人之生涯規劃轉換領域進修生醫所、生物科技所、農化所等相關研究所。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易誤解農藝以農業領域公務員為重點培養。農藝學研究糧食作物,範疇包含中草藥、纖維特用作物、茶咖啡等。從土壤學、病蟲害認識農業氣象,從植物學延伸到作物學、作物生理生產概論,並從遺傳學延伸到植物育種方法。且為證明研究結果,延伸向試驗分析、基因鑑定技術、以及統計學、試驗設計、生物資訊等多元領域。 |
在本系課程規劃上涵蓋「食品加工工程、保健營養與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與生物技術」三大領域,常有高中生誤以為課程著重食品加工或烘培等方面,其實本系大學部學生在學習上多元而廣泛,可提供後續生涯發展之多元選擇。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畢業生具有作物栽培、管理、改良及試驗之知識,因此幾乎所有與植物、作物、生物及農業相關領域之工作機會,均符合本系畢業生求職之範圍。 |
本系教育目標為「培育食品科技及生物技術領域之實務人才」。並使學生具備「食品科技及生物技術領域之專業知識及技能、了解食品科技及生物技術領域之專業實務、培養食品科技及生物技術領域之全球化視野、培養邏輯思考、溝通協調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之核心能力。師資陣容上目前有14位教授、1位副教授、3位助理教授,具備完善的師資陣容及教學設備,提供學生在各個食品科技領域上充實的知識及技能。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稻作學介紹水稻的分布、遺傳資源、育種、形態與構造、生長與發育、生產與栽培管理、加工及利用,了解水稻的各項相關知識,以提升稻作產業的發展。 圖解:稻作活動
種子學介紹種子發育過程,種子形態與構造,種子化學組成,種子充實與成熟特性,種子發芽與貯存物分解,種子休眠,種子壽命及貯藏,種子品質與活力評估,種子生產、調製、檢查及植物品種權等。 圖解:本系展示之種子標本 版權:攝於農藝系館4樓走廊 未上傳圖片 農場實習從認識與關懷土地,瞭解作物之生長與管理過程,藉由自我摸索與專家指引,激發個人與團隊展現創意,思索未來如何經營一個現代化之農場。 圖解:農場實習實錄 未上傳圖片 製茶與實習
實地走訪茶改場或相關製茶廠參觀,並親至製茶工廠認識環境、熟悉機械。 圖解:製茶學實習實錄 未上傳圖片 植物育種學介紹瞭解植物育種學之原理及實施、育種所需之遺傳學原理、依照中心定則與育種家之公式,講授育種選拔之理論與實務,再由現今全球所面臨之農業問題介紹育種技術之因應,利用實例與實際參與讓同學了解育種之操作。 |
生物化學本課程著重在闡述及釐清生物化學上普遍適用於一般細菌、植物及動物的重要基本觀念,奠定學生後續學習生命科學相關知識的基礎。 食品加工學介紹食品加工的相關原理及應用,包含食物原物料之成份特性與營養價,影響食品品質的因素以及食品保存方式。
食品分析講述食品分析方法及相關儀器之基礎原理,進而介紹食品中水分、灰份、礦物質及油脂之測定,並透過資料查詢與報 告,使學生對食品分析有概括性之認識。
微生物學本課程教學兼重理論與實驗,課程內容涵蓋微生物學如微生物代謝、微生物生長等相關主題。 未上傳圖片 營養學本課程綜合營養學之基本知識,希望建立學生良好營養觀念,以做為後續營養學相關研究及應用之根本。內容主要包含:營養建議攝取量與營養評估、Dietary guidelines、DRIs飲食指標及國民飲食指南及消化系統介紹等。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圖解:傑出校友謝日鑫先生
謝日鑫國立中興大學糧食作物研究所碩士 中正國防預校教官 佳寶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2011年併入鈺統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傑出系友 全國商業總會推薦獲選為全國優良商人 鈺統食品總經理 謝日鑫先生經商多年,以農為本,致力在經商之餘回饋社會、友善環境,長期認養家扶兒童與資助育幼院、長期捐助創世基金會、捐贈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獎助學金暨推動校務發展、捐助敘利亞難民兒童就學基金、認養弱勢學生等;且提供中興大學獎學金多年、並贊助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促進台灣食品科學研究發展,曾獲澳洲紐西蘭商務辦事處傑出商業夥伴獎、受全國商業總會推薦獲選為全國優良商人,獲選為國立中興大學第21屆傑出校友。 未上傳圖片 圖解:傑出校友陳世雄先生
陳世雄中華民國農業教育學會理事長 日本新潟產業大學客座教授 明道大學講座教授、精緻農業學系教授、校長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創會暨第一、二屆理事長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副教授、主任、 國立嘉義大學校長室技正 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農產科技佐 陳世雄先生從事教職研究及行政政務數十年,積極推動有機農業之研究教學與推廣台灣有機產業國際化,鼓舞有機農業運動,並以培育『綠領人才』為目標,提出「綠能、有機、健康」發展方向,致力於培養出通情達禮、負責任,有獨立思考能力,且懂得尊重包容、善待他人的「國際公民」。陳世雄目前為南華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中華民國農業教育學會理事長。曾任母校農業試驗場長、農藝學系主任、總務長。明道大學講座教授/校長。 未上傳圖片 圖解:傑出校友李蒼郎先生
李蒼郎農林廳農產科科長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及運銷加工組組長 農糧署中區分署分署長 農糧署主任秘書 農糧署署長 從農林廳至農糧署,李蒼郎先生一路動稻米產業發展不餘遺力,致力於活化休耕地以提高糧食自給率,推動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完成「台灣農業機械發展史」,紀錄台灣農民從手耕到自動化農機的發展過程,並將農機用油及肥料價差補貼全面資訊化,相關業務職掌時期持續推動重要農糧施政不懈,積極輔導安全農業、輔導在地鮮享時尚包裝及品牌行銷、簡化農業天然災害專案補助作業流程等。 |
未上傳圖片
王敦正1967 年畢業於中興大學農化系,主修農產品加工。 1969 年取得美國 Utah State University (猶他州立大學) 食品營養學碩士學位 現職:1. 首都銀行董事長 ( 已退休 ) 2. 中興大學美國休士頓校友會會長 http://archive.nchu.edu.tw/data/pdf/2001.pdf 未上傳圖片
張斌堂1976年畢業於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 現職:黑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0.03-2007.06 黑松股份有限公司第 16 屆~21 屆常駐監察人。 2005.03-2010.06 台灣綠藻公司副總經理。 2007.06-2010.06 黑松股份有限公司第22屆董事。 http://archive.nchu.edu.tw/data/pdf/2007.pdf 未上傳圖片
聶威杰1962年畢業於農化系(食生系前身) 現職:僑務委員 1982-1991年 美國夏威夷大學 食品科學研究所主任 1990-2001年 美國夏威夷大學 食品技術正研究員/教授 1990-1998年 美國夏威夷大學 食品科學與人類營養學系助理系主任 http://archive.nchu.edu.tw/data/pdf/1703.pdf 未上傳圖片
李曉曄1980年畢業於食品科學系 現職: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講座教授、台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日揚實業有限公司副總裁 http://archive.nchu.edu.tw/data/pdf/1604.pdf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
|---|---|---|
多元能力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性格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