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病理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所屬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植物保護學類
生物資源學群
農藝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具有全國最完整之植物四大病原(真菌、細菌、病毒、線蟲)微生物師資,以培育國家中、高級植物病理、生物科技研發應用與領導人才為宗旨,培養植物保護、環境生態保育、植物與微生技及植物檢防疫專業從業人才,開發國家經建與農建所需資源與技術,使學生畢業後具植物醫學及應用微生物學之專長能力。

奠定學生生物領域學科之基礎與農業生產的專業知識。
培養學生活用專業知能,因應國家社會需求,研發新品種與創新農業科技。
培養學生前瞻世界農糧供需與生物科技之發展趨勢,解決人類面臨之農業問題與危機。
培養學生誠樸精勤的精神,啟發善用自然資源的理念,落實社會關懷與推廣服務工作。

學科意涵

本系以生命科學為根本,發展植物醫學與應用微生物學之專業特長,培育學生擁有植物病理學、植物防疫檢疫及相關之生物技術等專業知識和應用微生物與農業生技產業發展有關專業技能。

提昇農藝科技、發展現代化農業,善用自然資源,創新品種,培養具備理論基礎與應用技術之專業人才。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與訓練觀察能力,藉由觀察環境與作物的變化,找到問題的蛛絲馬跡。
2.從細微的線索中找尋問題的根源,並提出可能的假說。
3.廣泛閱讀,思考如何利用現有技術,或是開創新技術以解決問題。
4.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技巧。
5.思考如何善用手邊的資源,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6.培養耐心與細心的試驗操作精神。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植病系與生命科學系或植物學系的不同,在於本系除了基礎植物學知識,亦包含微生物學、生物科技、生物化學、害物藥劑學等專業,並著重培育應用微生物學、植物病理學及相關之生物技術等專業知識。

農藝學系主要以食用與特用作物為主,植物栽培、能源、藥用新興作物,從事育種、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組培等研究,往農學研究、生態農業、生物科技等方面進修。
園藝學系則以園藝作物栽培、景觀規劃設計、園藝產品處理與加工、生物技術、種苗生產技術為主體;兩系基本學科大致相同,主要研究方向不同。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容易誤解植病系畢業只能賣農藥或從事田間工作,其實本系未來可從事的工作,包括產業界相關領域之生技公司或外商企業、政府公職、農業科研人員、學術界、教職或自行創業(農業生物科技公司)…等不同面向。

農藝系畢業只能當農夫、經營農場或公務人員。
其實,農藝系畢業出路廣泛,糧食作物研究熱門,組培、生物科技研發、農業專業技術等在國內外都有相當穩定的就職選擇。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學生易誤解本系只學習植物,或真菌、細菌、病毒、線蟲、昆蟲等領域。除了前述各項微生物專業,本系亦培育學生具有植物病理學、應用微生物、生物科技、植物防疫檢疫與作物病害整合管理…等專業知識。

高中生易誤解農藝以農業領域公務員為重點培養。農藝學研究糧食作物,範疇包含中草藥、纖維特用作物、茶咖啡等。從土壤學、病蟲害認識農業氣象,從植物學延伸到作物學、作物生理生產概論,並從遺傳學延伸到植物育種方法。且為證明研究結果,延伸向試驗分析、基因鑑定技術、以及統計學、試驗設計、生物資訊等多元領域。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學生除可修習四大病原微生物(真菌、細菌、病毒、線蟲)外,亦可培育學生於植物醫學與應用微生物學之專業特長,學生除了真菌領域外,必須另選微生物領域為副修,可訓練學生植物病害及其致病原之廣泛鑑別及獨立分析能力,以及病害管理的策略思考。

本系畢業生具有作物栽培、管理、改良及試驗之知識,因此幾乎所有與植物、作物、生物及農業相關領域之工作機會,均符合本系畢業生求職之範圍。

我的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病理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化學
    • 普通化學實驗
    • 植病導論
    • 有機化學
    • 有機化學實驗
    • 普通微生物學
    • 普通微生物學實驗
    • 真菌學
    • 遺傳學
  • 大二必修
    • 生物化學
    • 植物線蟲學
    • 植物細菌學
    • 植物生理學
    • 植物生理學實驗
  • 大三必修
    • 植物病毒學
    • 植物病理學
    • 害物藥劑學
    •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
    • 專題研究(一)
    • 專題研究(二)
  • 大四必修
    • 假期實習
    • 植病防治學
    • 專題討論(一)
    • 專題討論(二)
  • 大一必修
    • 作物生產概論
    • 農場實習
    • 普通植物學
    • 食用作物學與實習
    • 土壤與肥料
    • 農藝學概論
  • 大二必修
    • 遺傳學與實習
    • 生物統計學與實習
    • 試驗設計學與實習
    • 特用作物學與實習
  • 大三必修
    • 植物育種學與實習
    • 作物生理學
    • 假期實習
  • 大四必修
    • 生物統計專題討論
    • 作物學專題討論
    • 遺傳育種專題討論
專業選修課程
  • 生命科學與基礎相關知識
    • 了解基礎生命科學原理、科學進展及近代生命科學相關議題,修習本校開授的基礎與專業課程(如: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遺傳學、普通植物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植物生理學等)
  • 植物病理學與防檢疫相關知識及技術
    • 了解植物病害發生原理含環境及病原與寄主植物之交互作用、植物之抗病機制與病原菌之致病機制、及病害檢測技術及檢疫法規(如:植病導論、植物病理學、植病防治學、分子植物病理學、種子病理學、樹病學、園藝作物病害、農藝作物病害、植物檢疫及病害診斷等)
  • 微生物學相關知識
    • 了解細菌、真菌、植物病毒及線蟲之分類、結構、生理、功能、遺傳及病原性等生物特性之學理及實務操作。
  • 農業生物技術與應用相關能力
    • 了解微生物生物技術與植物生物技術應用於農業領域之相關原理及農業生物資源之應用。
  • 植物醫學實務相關技術
    • 訓練具植物栽培、病害診斷鑑定及病害之化學性、生物性及綜合性防治能力。植物保護相關資訊收集與統整及田間病害調查(如:害物藥劑學、植病防治學、雜草管理學、園藝作物病害、農藝作物病害、植物病害診斷學、農業昆蟲學等)。
  • 作物科學學群
    • 作物生理方面、種源蒐集、作物生化、除草劑、中草藥研究…等。「作物科學」主在因應國家農業建設需要,提供農作物生產、改良,使農藝工作能科技化、現代化。
  • 生物統計學群
    • 生物統計、試驗設計應用。生物統計其精確嚴謹之試驗工作,有賴生物統計及試驗設計之理論與應用,此亦為本系之重要教學方向。
  • 遺傳與育種研究學群
    • 傳統遺傳及分子生物、生物技術、育種、遺傳演化、組織培養…等。遺傳育種就是以傳統之栽培、品種改良的基礎,邁向以分子生物學為基礎,以分子遺傳及育種為手段之農藝新發展。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病理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生物科技研發人員

    從事動植物品種、基因等成分研究,並將其研究結果運用至生物、農業、醫學、工業等領域。


  • 農藝/畜產研究人員

    從事農園藝作物、畜牧等研究,包括作物栽培收成、蟲害防治與飼料配方設計、育種改善等有關作業之改良工作。


  • 生物學專業與研究

    從事各種生命現象研究,藉以增進科學知識,並發展醫藥與農業等領域的學術與實際應用


  • 農作物栽培工

    從事各種食用作物之播種、栽培及採收等工作。


  • 育苗造林工

    從事林木之採種、育苗、造林、撫育、圃地整治、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植物病理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
農藝學系

多元能力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Complete
5%

資料準備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