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東吳大學
歷史學系
所屬學群 文史哲學群
哲學學類
文史哲學群
歷史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端木愷校長曾言:「大學無哲學系,不足以為大學。」東吳大學哲學系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創始以來,一直深受歷任校長與學校各單位之重視與支持。在一個充滿人文傳統氣息的大學校園中,哲學系始終堅持一貫的創系目標,善盡大學通識養成的教育重責,為東吳大學的卓越教學環境,樹立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與自由言論的校園典範,並發展一個兼具重視教學與鼓勵研究的學術重鎮。

一、課程類型多元:本系課程依「基礎」到「進階」,「通論性」到「專題性」,結合博物館學、新聞媒體、影視、電腦科技等,循序漸進培養歷史學的思考與應用能力。
二、基礎課程小班教學,學習成效佳。
三、教學方式活潑多樣,兼具理論與實作,指導學生從事專題探究、撰寫報告,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
四、人性化的輔導機制,師生關係密切,落實輔導制度。
五、臨近故宮及中央研究院,利於研究與學習。

學科意涵

哲學是一門愛智之學, 其核心能力在於培養邏輯推理的能力。國內的哲學界傳統上以地域之型態,將哲學研究區分為中國哲學、歐陸哲學、以及英美哲學這三大研究區塊。東吳哲學系則著重發展以下三個特色領域:
一、「天道、人性與倫理」
二、「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
三、「文化、價值與實踐」

歷史學透過日記、照片、官方檔案以及當代或後人的記錄的形式被保存下來,如何從眾多的資訊中獲取有用的資訊加以判斷和運用是一項非常關鍵的能力。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著重學習成果品質,請提供能展現哲學思考和邏輯推理的課程學習成果,得檢附哲學或公共事務相關議題的小論文,或足以佐證個人能力、特色之相關證明等。

資料準備中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請參酌本系課程能力指標可藉以分辨與相關學系之異同:
1. 邏輯論証與批判思考
2. 道德推理與倫理實踐
3. 發展自我與終極關懷
4. 社會與多元文化關懷
5. 哲學應用與創意思考
6. 哲學史觀與哲學主題詮釋
7. 表達與論述

同:均以歷史史觀出發,奠定學術基礎。
異:
1. 紮根於專業領域知識,並結合科技媒體走向,連結現代之趨勢,拓展數位人文與傳統史學之運用。
2. 本系選修課程多於必修課程,鼓勵學生多元選擇、適性學習,並建立自主學習計畫,將自我興趣與學習目標充分結合。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會認為哲學系畢業後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實則如認真學習培養能力,找工作並非難事,重點仍在於努力學習。

本系之學習訓練著重於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及紮根,在學習歷史專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期使學生於大學時期探索個人興趣之所在,主動學習,本系更鼓勵學生以雙主修或輔系的方式跨領域學習(法、商、語文、社會等科系),只要同學自己不設限,未來是無可限量。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會認為哲學是無用之學,或者認為學習哲學可用於算命。哲學乃愛智之學,追求真理,訓練思考能力,以能明辨事理。

高中歷史教材礙於篇幅內容較精簡,囿於考試制度,其學習多為背誦,為「點」的學習。大學的歷史系,學習多方閱讀史料,加以判讀融合,運用思維、邏輯,透過文字及口語表達所見與所思,學習判斷與思辨,達到「線」與「面」的概念與視野。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哲學為思辨與推理之學,對於人生大有幫助,歡迎至本系網頁查詢相關訊息,謝謝。
東吳大學哲學系網址:
http://www.scu.edu.tw/philos/

1. 鼓勵修習輔系和雙學位:藉跨學科廣博學習,掌握歷史學的精義,累積就業所需知識與技能。
2. 舉辦專業與在職演講:擴展視野、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為未來之路預做準備。
3. 參訪考察活動:舉辦多元文化史蹟考察以活化教學,體現本系「歷史與現實結合」的教學宗旨。
4. 提供實習管道和工讀機會: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增進個人各項職能。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東吳大學
歷史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邏輯(第1學期,3學分)
    • 邏輯問題討論(第2學期,3學分)
    • 哲學概論(第1學期,3學分)
    • 中國哲學概論(第1學期,3學分)
    • 中國哲學史(第2學期,3學分)
    • 西洋哲學史(第2學期,3學分)
  • 大二必修
    • 倫理學(第1學期,3學分)
    • 形上學(第1學期,3學分)
    • 知識論(第2學期,3學分)
  • 大一必修
    • 史學導論
    • 台灣史
    • 漢末至五代史(189-960)
    • 世界史(一)
    • 遼宋金元史(907-1368)
    • 世界史(二)
  • 大二必修
    • 明清史(1368-1820)
    • 世界史(三)
    • 中國近代史(1821-1949)
    • 世界史(四)
  • 大三必修
    • 多元學習
專業選修課程
  • 「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
    • 著重領域包括邏輯(含各類進階邏輯、歸納邏輯)、知識論、科學哲學與科學方法論等。
  • 「文化、價值與實踐」
    • 著重的領域包括詮釋學、符號與敘事、現象學等。
  • 「天道、人性與倫理」
    • 著重的領域包括儒家、道家、宋明哲學等。
  • 上述三大領域
    • 這三個特色課群分別是「特色學術發展」、「哲學創意應用」、與「人文社會關懷」。這三個特色課群的發展,希望分別能針對學生的升學、就業、與安身立命,分別勾勒出一條未來生涯發展與規劃的藍圖。
  • 史學專題課群
    • 三國志選讀、中國史學名著選讀、口述史料與歷史研究、古今圖書集成選讀、台灣歷史教育與文化專題、思想史學專題、中國民間信仰名著選讀、史學方法、中國近代史學史(一):典範轉移、中國近代史學史(二):史家與思潮、中國史學史、美國史學史、通典史料選讀、年鑑史學名著選讀、當代史學發展與歷史書寫
  • 公眾歷史課群
    • 資料處理與多媒體應用、士林史蹟探索與行動APP的設計與運用、數位人文影音紀錄、電影與歷史敘事、歷史敘事與通俗歷史、田野調查與數位人文、歷史研究與呈現、博物館與公眾歷史、口述歷史的基礎實作、小說與普及歷史、人文學與數位人文、普及歷史作品賞析與試做、影像紀錄與人文關懷
  • 中國史課群
    • 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國古人生活史、歷史上的中國、過去與現在:中國歷史政治人物與當今世界、中國災荒救濟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宋遼外交史、近現代中外關係史專題、看電影學民國史、民國史事專題、民國人物專題、晚明文化史專題、中國近現代儒學發展史、日記與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近代華洋衡突史、中國藝術史專題
  • 世界史課群
    • 傳統東亞的社會與文化、東亞冷戰國際史、神人之間-西方宗教巡禮、宗教改革史專題、傳統東亞的社會與文化、戰爭與世界歷史、美國史、美國抗議運動、日本近代史、日本現代史、德川時代歷史與人物、德國史、歐洲歷史與人物專題、大航海時代專題、10-16世紀法國王權發展史、猶太文明暨歷史文獻專題、東亞冷戰國際史
  • 臺灣史課群
    • 台灣美術史、臺灣社會文化史、清代臺灣城市史、清代臺灣族群與地域社會史、台灣客家史、台灣史文獻選讀、台灣民間文獻與地方社會、台灣原住民史專題、臺灣藝術家專題、臺灣近代史、台灣林業史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東吳大學
歷史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東吳大學
歷史學系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