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所屬學群 文史哲學群
哲學學類
社會心理學群 文史哲學群
宗教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端木愷校長曾言:「大學無哲學系,不足以為大學。」東吳大學哲學系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創始以來,一直深受歷任校長與學校各單位之重視與支持。在一個充滿人文傳統氣息的大學校園中,哲學系始終堅持一貫的創系目標,善盡大學通識養成的教育重責,為東吳大學的卓越教學環境,樹立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與自由言論的校園典範,並發展一個兼具重視教學與鼓勵研究的學術重鎮。

本系為全臺最早成立且具備最完整學制的宗教學系,課程涵蓋各宗教傳統、理論與方法、應用與實踐等,師資專業完備,教學方式多元,包括宗教參訪、田野調查、宗教文學創作、宗教數位人文研究等,也開設生命教育師資培育、禮儀師證照等相關課程。本系鼓勵學生申請修讀輔系或雙學位,亦可申請國外交換學生。

學科意涵

哲學是一門愛智之學, 其核心能力在於培養邏輯推理的能力。國內的哲學界傳統上以地域之型態,將哲學研究區分為中國哲學、歐陸哲學、以及英美哲學這三大研究區塊。東吳哲學系則著重發展以下三個特色領域:
一、「天道、人性與倫理」
二、「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
三、「文化、價值與實踐」

宗教學是從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等角度對宗教傳統與文化進行探究的學科。學習內容涵蓋各種宗教傳統之歷史、經典、思想、儀式、宗教生活,以及分析宗教現象之宗教心理學、宗教人類學、宗教社會學。在理論分析外,也包含應用與實踐領域,如生命教育、養生與修練、文創產業、宗教輔導、宗教組織管理等。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著重學習成果品質,請提供能展現哲學思考和邏輯推理的課程學習成果,得檢附哲學或公共事務相關議題的小論文,或足以佐證個人能力、特色之相關證明等。

宗教是文化形式的重要底蘊,可將宗教做為關注主題,連結至當代宗教現象,或者是歷史、藝術、心理、教育、傳播、政治、文學中與宗教相關之面向的方式,來進行宗教研究所需能力之準備。本系在課程與學習部分特別強調跨域能力,因此可以在所參與的社團與平日的個人興趣中,關注「宗教」、「宗教現象」這個關鍵字。或是可以參與相關的節慶活動,透過親身感受,來進一步地認識宗教的深度部分。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請參酌本系課程能力指標可藉以分辨與相關學系之異同:
1. 邏輯論証與批判思考
2. 道德推理與倫理實踐
3. 發展自我與終極關懷
4. 社會與多元文化關懷
5. 哲學應用與創意思考
6. 哲學史觀與哲學主題詮釋
7. 表達與論述

宗教學系與哲學系或歷史學系的差別在於,宗教學研究以宗教傳統與宗教歷史文化現象探討為核心。宗教學除了運用到哲學思辨邏輯與歷史學方法,還會廣泛地學習其他人文、社會學科方法,例如心理學、人類學,並透過田野調查、小說與繪本創作、Podcast與Youutbe創作、展覽與戲劇公演等實作課程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與社會。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會認為哲學系畢業後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實則如認真學習培養能力,找工作並非難事,重點仍在於努力學習。

念宗教系以後就是要出家或當神職人員,是本系最容易被誤解之處。本系課程涵蓋各種宗教傳統與宗教學知識,且課程除理論外,也兼顧應用與實務,希望培養出能進行宗教交談的宗教專業學術人才,畢業出路包括教育界、輔導界、文化業、學術界、宗教相關產業界,也不是只能在特定宗教團體服務。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會認為哲學是無用之學,或者認為學習哲學可用於算命。哲學乃愛智之學,追求真理,訓練思考能力,以能明辨事理。

宗教系常被誤解是在傳教,其實本系課程是從學術性的角度探究宗教學理論與各種宗教傳統的思想、文化、經典等,希望能培養具有交談態度的宗教理論與實務人才。本系也尊重每位學生的信仰,不會因為本校是天主教大學就要求學生改信天主教。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哲學為思辨與推理之學,對於人生大有幫助,歡迎至本系網頁查詢相關訊息,謝謝。
東吳大學哲學系網址:
http://www.scu.edu.tw/philos/

1.本系課程涵蓋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對尚在探索階段的學生來說,本系提供機會讓學生認識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生死學等相關學科,讓學生學習機會更多。
2.本系課程配合學生與社會需要不斷創新,包括開設空拍機培訓課、宗教與文創、宗教與資訊、宗教與文化旅遊、宗教與動畫等,讓學生學習更多技能、以增加畢業就業的潛能。
3.本系支持學生修讀輔系與雙學位,若學生對教育有興趣,也會幫助學生修讀教育學程。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邏輯(第1學期,3學分)
    • 邏輯問題討論(第2學期,3學分)
    • 哲學概論(第1學期,3學分)
    • 中國哲學概論(第1學期,3學分)
    • 中國哲學史(第2學期,3學分)
    • 西洋哲學史(第2學期,3學分)
  • 大二必修
    • 倫理學(第1學期,3學分)
    • 形上學(第1學期,3學分)
    • 知識論(第2學期,3學分)
  • 大一必修
    • 宗教學概論
    • 基督宗教概論
    • 佛教概論
    • 道教概論
    • 世界基督宗教史
    • 宗教經典研究基礎
    • 中國哲學史
  • 大二必修
    • 台灣民間宗教概論
    • 中國宗教發展史
    • 西洋哲學史
  • 大三必修
    • 宗教心理學
    • 宗教人類學
    • 宗教哲學
    • 比較宗教學
    • 宗教社會學
    • 論文寫作
    • 宗教倫理學
  • 大四必修
    • 宗教交談理論
    • 宗教交談專題
專業選修課程
  • 「知識論、邏輯與方法學」
    • 著重領域包括邏輯(含各類進階邏輯、歸納邏輯)、知識論、科學哲學與科學方法論等。
  • 「文化、價值與實踐」
    • 著重的領域包括詮釋學、符號與敘事、現象學等。
  • 「天道、人性與倫理」
    • 著重的領域包括儒家、道家、宋明哲學等。
  • 上述三大領域
    • 這三個特色課群分別是「特色學術發展」、「哲學創意應用」、與「人文社會關懷」。這三個特色課群的發展,希望分別能針對學生的升學、就業、與安身立命,分別勾勒出一條未來生涯發展與規劃的藍圖。
  • 概論與傳統
    • 在概論課的基礎上深入介紹各宗教傳統的思想、經典、儀式等,開設有道教科儀、道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中國佛教思想史、多元文化中的聖經研究、基督宗教社會服務理論與實踐、基督宗教思想與宗派對話等課程。
  • 理論與方法
    • 宗教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相關理論及研究方法,如在必修課開設之宗教心理學、宗教社會學、宗教人類學,或選修課如宗教文化田野實踐與方法等
  • 比較與交談
    • 透過不同宗教的學習進而互相比較與對話。在佛教、道教、基督宗教、民間宗教、新興宗教的課程之外,還有開設伊斯蘭教概論、台灣原住民傳統宗教等
  • 應用與實踐
    • 開設各種宗教相關之應用與實踐課程,如宗教產業的魅力創新、宗教資訊的應用、宗教與文創、宗教與文化旅遊、宗教行政、殯葬規劃與設計、塔羅圖像的象徵與轉化、宗教地景調查、生命教育概論等。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東吳大學
哲學系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多元能力

資料準備中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Complete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Complete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資料準備中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Complete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Complete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Complete
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