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中原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
所屬學群 文史哲學群 教育學群
華語文教育學類
文史哲學群 教育學群
華語文教育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中文是世界強勢語言亦是僅次於英文以外最多人學習的外語。本系是全國第一所培育華語文教師的大學專業科系,兼有中文學系的學養氣質與世界性的實用專業,課程涵蓋扎實的華語文師資培訓並開設7種外語供學生修習,亦提供「商務華語文教學學程」、「新南向國情與商情深耕學程」及「數位編輯就業學程」,以培養學生多元能力及增進就業競爭力。

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旨在培育以華語為第二語言之教學師資、國際華語文教育事務人才、語言教學與數位科技應用人才及華語文教學、文化及語言應用等研究領域專才。課程含語言、文化、教學等領域,學生畢業後可投入國際華語文教育、語言教育與數位科技、編輯、翻譯等就業市場外,更可攻讀本系研究所,培養學術發展能量。

學科意涵

華語文教育涵蓋漢語語言學知識、華文文學與文化知識、華語教學知識、從事華語教學研究知識等華語教學能力,也包含華語文教材編寫能力、華語文數位教學能力、華語文測驗評量能力等華語應用能力。

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結合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中國文化、華人文化、國際教育、華語文教育等專業領域,培養對外華語教育產業人才。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1.參與團體活動,練習以口語表達個人觀點,並與他人進行協調、溝通與討論,進而達成既定目標。
2.學習掌握簡報技巧,能在有限時間內,正確且流暢地傳達訊息。
3.找尋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探索與研究,並以小論文方式撰寫,呈現個人研究成果與觀點。

1.鞏固中英語能力
2.嫻熟中國文化、華人文化內涵
3.可增加第二外語知識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課程涵蓋中國語文、華語文教育、資訊傳媒與應用語言四大領域,必修課程包含漢語語言學概論、跨文化溝通、華語文教學導論、華語文教材教法、華語文測驗與評量、多媒體華語文教學、中國思想史、古代漢語、第二語言會話等課程,與中文系最大不同在於以現代漢語為主,強調國際溝通、數位學習與多語能力;反之,古代語文類(如經、史、子、集、紅樓夢等)較少涉獵。

華語文教學系以培養對外華語教學人才為主,重視學生本國語文與文化之基本內涵外,以外語習得之概念培養學生語言教學及對外華語教學知識內涵、與研發應用。
與華語文教學系之相關科系:
(1)國文系–教授本國語文、中華文化、中文文學、本國語文教學等知識內涵。
(2)中文系–教授中國文化、中文文學等知識內涵。
(3)華文文學系–教授世界華文領域之文學等多元知識內涵。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學生畢業出路涵蓋教育工作(華語教師、高中教師、國中教師、補教業)、行政工作(學校行政人員、業務助理等)、文字及教材編輯工作(出版社、廣告公司等)及公職等,不僅限於成為華語文教師。

1.只能當語言課程的華語教師
2.畢業後,只能在臺灣各大學的華語中心任教
3.只能在國外的中文學校擔任華語老師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外界常誤以為會說中文就會教中文,實際上會說中文只是基本的要求,本系學習內容以中國語文、華語文教育、資訊傳媒與應用語言四大領域為主,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教」中文,經由不同的學習方法,例如PBL問題導向學習、翻轉教學、理論結合實務課程等等,扎實地培育學生華語文相關領域知能,並得以運用於職場。

1.學習內容:以為會講中文就可以教中文
2.學習方法:認為我是母語者,所以跟著我所使用華語的各種用法,就是正確的用法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網頁:https://wpb.cycu.edu.tw/tcsl/

本系教授學生語言本體與習得知識、華語教學知能、華人文化、文學涵養等基礎能力,進一步結合臺師大IB國際教師學分學程及本系IB專業華語文教育領域,透過既有課程涵蓋之四大面向:語言、文化、教學與學習者,融入IB教育哲學與教學實務等相關要件,獨步全臺打造具備專業競爭力及寬廣國際移動力的國際華語教育專才。

我的學系 中原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漢語語言學概論
    • 華語文教學導論
    • 華語正音
    • 華語語音學
    • 中國文化導論
    • 現代文學史
    • 教育心理學
    • 中文資訊處理
    • 華語詞彙學
    • 文字學
    • 閱讀與寫作指導
  • 大二必修
    • 華語文教材教法
    • 中國文學史
    • 華語語法學
    • 跨文化溝通
    • 第二外語會話
    • 語言發展心理學
    • 古代漢語
    • 多媒體與華語文教學
    • 華語文遠距教學
  • 大三必修
    • 華語教學英語
    • 中國思想史
    • 華語文測驗與評量
    • 第二語言習得
    • 畢業專題(一)
  • 大四必修
    • 畢業專題(二)
    • 華語文教學實務
  • 大一必修
    • 華語文教學導論
    • 語言學概論
    • 華語語音學
    • 華人海外移民
    • 漢字教學
    • 語言測驗與統計
    • 中國文學史
  • 大二必修
    • 中國文化導論
    • 華語詞彙學
    • 華語修辭學
    • 華語語法學
    • 僑民教育導論
    • 華人社會與文化概論
    • 現代文學史
    • 華語文教材編寫
  • 大三必修
    • 漢語語言學
    • 外語習得理論
    • 華語教材教法
    • 華語文教學實務
專業選修課程
  • 中國語文類
    • 以深厚的中華文化素養奠定根基。例如:台灣文化導論、海外華文文學、史傳散文選讀、古典詩歌賞析、國學概論等。
  • 華語文教育類
    • 以華語文教育專業成為臺灣踏入世界舞台前導。例如:華語課程與教學設計、閱讀與寫作教學法、華語語法教學、語言教育學、各級華語文教學等。
  • 資訊傳媒類
    • 增加職場競爭力,打造多媒體、傳播、採編第二專長。例如:廣告企劃、出版學、RPG語文數位遊戲設計、影像排版與設計、網頁與教學資源管理等。
  • 應用語言類
    • 提升應用語言學、專業英語、第二外語能力。例如:第二外語會話(德語、西語、日語、韓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新聞英語等。
  • 語言
    • 德語(一)、德語(二)、德語(三)、德語(四)、英語口語表達、漢英翻譯、華語語用學、語言與文化、社會語言學概論、心理語言學入門
  • 文化
    • 女性文學、多元文化導論、跨文化交流、東南亞歷史與社會、北美社會族群關係、西洋文化史、海外華文文學、華人社會與文化概論、世界華文文學概論、華人英文名著選讀、公民身份與華人認同、華人電影導論、東南亞華人史、中國思想史、全球化與華人
  • 教學
    • 教育心理學、班級經營、語言發展、認知心理學、大腦認知功能、大腦與語言、國際華語文教育、華語教學評量、數位華語教材設計、華語語法教學設計、華語課程與教學設計、華語正音與口語表達、線上華語教學實務、雙語教學實習、學習理論概論、多媒體與華語教學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中原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
適合從事工作
  • 華語教師

    從事國內外華語文中心、僑校、中小學之華語文教學工作


  • 行政人員

    從事國內外華語文中心行政及推廣工作,或協助主管及專業人員處理一般行政業務工作。


  • 編輯

    從事國內外各級華語文教材與測驗評量編撰工作。


  • 中高職教師

    具有高中職學校教師身分,擔任各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綜合高中的國文科教師。


  • 空中服務員

    於飛航期間在飛機內提供旅客餐點、販賣免稅商品等的服務,並協助旅客安全工作。


  • 華語文教育、語言教育從業人員

    對全球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外語或以中文為國際語言之學習者進行教學及協助相關工作者。


  • 教材編輯、數位學習從業人員

    對全球以華語為第二語言/外語或以中文為國際語言之學習者進行課程、教材、數位學習等編輯與設計及協助相關工作者。


  • 行政人員

    協助主管及專業人員處理一般行政業務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中原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

多元能力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Complete
3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Complete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Complete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40% Complete
4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