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所屬學群 教育學群
教育學類
教育學群
教育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108學年度起分雙專長組及永續發展教育組。大一課程著重奠定學生學習科學基礎能力,結合彈性的課程選擇,供學生探索自我學習方向。雙專長組大二前可依志向選擇本班設計的第一專長「心智、大腦與學習」或本院各系提供之第一專長學程;永續發展教育組需選擇第一專長為「永續發展教育」,培育解決人類與環境永續問題之環境管理者,及探討地球永續問題之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

本系成立於1987年,主要宗旨為培育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設計與發展人才、學校行政專才、教育事業經營人才、學習科技專業人才、以及教育學術研究人才。除了學士班,本系也開設碩士及博士在職專班,提供各級在職教師及文教事業人才進修管道。 102 學年度本系更名為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強調「以教育為體,科技為用」的發展特點。未來,本系將發展傳統師資培育兼具現代科技融入的師培發展特色,成為國內教育學理論與實務的代表

  下載詳細資料
學科意涵

「心智、大腦與學習」:利用認知發展、神經科學、以及教育等領域來深入了解人的思維和學習方式,奠基高層次思考力及研究能力,促使學生在具備腦與心智科學的基礎。
「永續發展教育組」:透過各種議題,用整合性的思考,解決當代永續發展的問題。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習學系」主要涵養教育領域的學科知識,探討教育的本質和基本規律,同時闡述教學原理、課程設計和學習評量,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並研究有關學習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發展、運用、管理和評鑑的理論與實務。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著重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可利用高中自主學習課程,配養問題解決能力、資源運用的能力,能在計畫及成果、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展現研究(創作)動機、心路歷程及成果省思等。

教育本身包含了多種學科知識,例如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課程與教學、輔導與諮商、教育科技與數位學習等多種領域。建議對教育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累積以下經驗:
1.多方參與各項學習活動、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他們的不同專長如何幫助他們學習或發展成專業能力。
2.閱讀教育時事議題並思考如何從不同觀點解讀、同理關係人的想法、定義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練習以寫作、口說、創作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與他人進行分享與討論,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觀點。
4.從事教育或社會服務,了解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將自己想要傳遞的知識或訊息轉化成為他人可以理解的內容。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班為院學士班,學生有更多的彈性規劃自己想要專長。可以在128學分內,選修2個專長。學生較其他教育相關科系有更多的機會跨領域學習,自主規劃大學課程,而不受限於所考上的學系。

1.本系不同於傳統小學師資培育學系,強調「以教育為體,科技為用」,發展傳統師資培育兼具現代科技融入的師培發展特色。
2.清華大學擁有幼教、特教、中教及特教四種教育學程,並鼓勵「跨領域學習」,學生可在畢業學分內選修第二、三專長,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就讀本班畢業就可以當老師。不行,就讀本班的學生,若對教職有興趣,可向本校師培中心提出申請,經徵選通過後才可修習教程。本校有幼教、小教、中等教育學程可考取。

本系主要的出路還是以國小老師為主,但因為教學科技一詞,容易讓學生以為與科技產業相關,雖然學生也有機會到坊間教育機構或教學科技廠商,同時也是學生生涯發展的一種可能性,但在本系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中仍屬少數。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學教育就是要當老師
當老師只是學習教育的一種選擇,除了成為教師,也可以擔任學習科學與教育研究人員,也可以從事實驗教育、數位學習、教育服務等相關職業。

本系會有教學科技相關的課程,但程式設計或資訊科技的比重相對來說較少,會較多放在教學應用與教學方法上,若想要有專業的訓練與課程,建議可以到清大相關系所(資訊工程、電機工程學系)修讀進階課程。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教育學院學士班為培育學生具有跨領域學習能力,於大二前可依志向選擇本院提供之第一專長,第二專長則可自由選擇本校任一科系提供之第二專長學程,以128學分畢業並完成雙專長的修習,並使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與多元學習的機會;甲組學生可依據自己的志趣,任選教育學院院內各系分流,沒有名額限制,提供延後分流的機會。

我的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STEAM教育專題探究 (8選3)
    • 華德福教育專題探究 (8選3)
    • 學習與科技專題探究 (8選3)
    • 腦科學與教育 (8選3)
    • 永續發展教育與環境素養 (8選3)
    • 永續發展教育與法治素養 (8選3)
    • 永續發展教育與文化素養 (8選3)
    • 永續發展教育與經濟素養 (8選3)
  • 大三必修
    • 畢業專題
  • 大一必修
    • 學習科技概論
    • 教育概論
    • 教學媒體與運用
    • 教育心理學
  • 大二必修
    • 教學原理
    • 教育史
    • 教育社會學
    • 教育統計學
    • 教育研究法
  • 大三必修
    • 課程發展與設計
    • 教育哲學
專業選修課程
  • 甲組(雙專長組)
    • 第一專長可任選「心智、大腦與學習」、「教育與學習科技」、「教保專業知能」、「特殊教育」、「心理學」、「英語教學」、「永續發展教育」、「運動科學」為第一專長。
  • 乙組(永續發展教育組)
    • 第一專長包括「素養核心必修課程」、「跨域實踐移地教學課程」、「國際化課程」與「自由選修課程」四類課程。
  • 第二專長【本校各系提供之第二專長學程】
    • 學生可任選清華大學各系提供之第二專長學程,例如理工、生醫、電子、環工、人文社會、管理、科技、藝術等。
  • 教育理論
    • 另類教育與教學、臺灣教育史、學習理論、多元文化教育、比較教育、教育議題專題、教育哲學、適性教學、特殊教育導論
  • 課程教學
    • 班級經營、學習評量、教育行動研究、戶外探索教學、兒童數學概念發展、閱讀教育、藝術融入課程、教學技巧與策略
  • 教育行政
    • 學校行政、組織行為、教育法規、教育行政、教育評鑑、行政法、正向心理與領導
  • 學習科技
    • 多媒體與視覺傳達設計、3D動畫設計與製作、遊戲化教學設計專題、STEAM教學設計
  • 輔導
    • 輔導原理與實務、生命教育、兒童發展與輔導
  • 教育學分
    • 教學基本學科、各科教材教法、教學實習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中學教師

    具有中等教師身分,擔任各國民中學、普通中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心理學研究人員

    從事人類心理及行為研究、分析之工作。


  • 環境及文化資源相關人員

    環境教育講師、區域及社區高階事業經理人、文化產業經理及高階管理人員、文史工作者、文化行政主管人員、文化資産詮釋與教育人員、環境經營高階管理經理人、環境規劃師、產業分析師、環境成本效益分析師


  • 小學教師

    具有小學教師身分,擔任各小學學校教師人員。依教學科目擬定各種課程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並視學生學習情況給予支援。


  • 補習班助理教師

    負責招生及學生的管理,並處理補習班相關行政作業。


  • 課輔老師

    從事文理及職業補習班學生之學習指導的教學工作。


  • 安親班老師

    在安親班協助照顧學童,指導學童作業,並輔導加強課業。


  • 教育研究人員

    從事教育理論、教育政策、學習科技、教育領導等相關研究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
竹師教育學院學士班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多元能力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Complete
1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5% Complete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Complete
1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Complete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0% Complete
5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30% Complete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