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學院學士班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藝術跨學類 |
藝術學群
美術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科技藝術 TechArt」是當代藝術的新形式創作也是國際藝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包含互動藝術、電腦動畫、聲音藝術、科技表演藝術、生物藝術、混合藝術、人工生命、數位社群、創客藝術...等。我們結合當代數位美學以及創新科技,如互動感測技術、虛擬/擴增/混合實境、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生物與資訊等...,在清華培育跨領域創作人才,期締造臺灣另一波TechArt 2.0新契機與新氣象! |
本系招生以水墨及書法篆刻專長為優先考量,透過專業的水墨、書篆教學,培育優秀創作與理論兼修人才,精研中、西繪畫理論與技巧,充實學生學理與創作內涵為教學目標。 |
| 學科意涵 |
藝術學院學士班,旨在培養「科技藝術」跨學科創意人才,透過科對藝術來探索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科技、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雲端間的一種智慧創意互動藝術與創新科技,與一般傳統藝術完全不一樣,是故,學士班之學科定義將其置於綜合藝術類。 |
藝術類科,書畫藝術領域,傳統東方水墨、書法及篆刻創作及理論專修為主的藝術相關科系。 |
| 學習方法 |
在共享學習、共享創意環境裡發揮創意美學!培養車庫創客精神,發揮數位自造無限能力!數位藝術跨域轉繹,數位文創跨域激發!
創意科技藝術,當代藝術的 newtype !
實踐跨域多元指導與跨域共享學習環境
經驗交互討論與觀摩
手做創客精神,數位自造 |
水墨、書法及篆刻等東方繪畫創作及理論研究
書法篆刻創作及理論研究
書畫藝術理論與研究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可將不同階段之作品彙整成冊,製作成果作品集(不限任何媒材或媒體,必須標註創作理念、創作年代與媒材或媒體)。 |
須具備基礎繪畫能力,包含素描、水彩及水墨基本繪畫技法,並具藝術史相關概論基礎。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藝術學院學士班跟藝設系、清華學院的美資班之差別? |
本系招生以水墨及書法篆刻專長為優先考量,透過專業的水墨、書篆教學,培育優秀創作與理論兼修人才,精研中、西繪畫理論與技巧,充實學生學理與創作內涵為教學目標。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以為科技藝術是將兩者結合,然而跨領域並非只單純結合,而必須要做出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本班開設科技藝術跨域的學院專長課程,包含新媒體藝術創作(互動藝術、電腦音樂、動力藝術、網路藝術)、創新科技應用(VR/AR/MR、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旨在培育臺灣科技藝術跨域之專業創作與研究人才。 |
升學–國內/外研究所–就業/創業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學系課程非傳統美術系與音樂系課程,而是融合了視覺、聲音、裝置、身體、空間的藝術形式。所有課程皆結合電機、資工、生物、材料之跨領域藝術課程 |
學科課程安排含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書法史、篆刻史等基礎課程,輔以現代書畫藝術、當代繪畫思想、中國書畫理論、書畫藝術美學等進階課程,循序漸進深入理解與分析。術科課程安排含水墨、書法、篆刻,輔以專業選修課程如重彩畫、白描、膠彩、書畫裱褙等課程,加強興趣選擇專長發展方向,建構學生個人特質之創作之作品。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學士班之學習係涵蓋數位化、微電子、圖學影像程式設計、動力裝置藝術等,可使學生在畢業後從事專業領域或是跨領域之發展,出路範圍廣闊,與單就「純藝術家」或「純平面創作發展」大為不同。 |
本系教學主分學科及術科部分,學科著重發揚傳承出新之書畫藝術精神內涵,培育富有東方文化特質並兼具當代美術造形理念的藝術理論研究人才,術科著重在繪畫技法的專業訓練與未來獨立創作的特質,並具邏輯分析創作理念陳述能力。 |
|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學院學士班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生物科技與藝術課程開始將先瀏覽過往曾被視為生物藝術(BioArt或Biological Art)相關作品、科學內容,辨識科學的本質與追求,勾勒個人的、浮動的、不斷修改與變化的「生物藝術」定義。後學習基礎分子生物實驗操作的技術、原理、與發展方向,培養資料搜尋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從中發想創作。
音像藝術創作音像藝術(Audio Visual Art)是近年熱門創作領域,國內外有非常多的創作者耕耘其中。它解放了聲音跟影像的羈絆,讓 DJ、VJ 從此融合為一體,影音的同步不再只是線性排程,各種數據、演算法才是影音共構的準則。課程中,將會循序漸進地透過各種實作,讓學生創作出富有故事以及絢麗、動人的音像作品。
微電子互動創作介紹各類感測器的基本認識,以Arduino作為主要控制單元,同時透過各種感測器的上課實習操作,與介紹國內外相關互動科技藝術作品的應用。期待學生在修習此一課程後,能獨立使用Arduino達到一定水準,並對微電子原理與應用更加熟悉,以利未來藝術創作或互動科技研發的進行。
數位自造本課程將由入門的基本功包含學習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與CNC切割機等基本的數位自造技能,到實際運用這些數位自造工具來進行作品發想以及專題呈現。目的在培養學生面對各項問題皆可以自主性思考並動手實作來克服,進而在未來藝術創作或互動科技研發的發展上能更有實務經驗以及預先評估可行性等相關能力。
全景影像本課程為創作課,以3D360度的動態影像結合後製影像技術,探討開發全景動態影像創作。全景影像創造一個完整的事件,所有虛擬事物都在「現在」發生。每位參與觀眾,皆可從自己的視點,觀看事物的變化歷程,觀眾每一次參與的過程,即是一個新的事件、新的敘事,而每一個事件都與自己有關,且是自我從頭到尾在場的完整事件 |
書畫裱褙書畫作品裝幀裱褙及修復
書畫材料學膠彩用顏料、紙張研究及實作
重彩畫書畫工筆重彩繪畫教學 篆刻篆刻藝術創作教學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學院學士班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芷羚熱衷音像創作、電子音樂產業,預計於未來持續創作。 考取New York University | MA Music Business 學習音樂產業相關商業領域,結合自身科技藝術創作經驗,推廣電子音樂、音像藝術產業。 未上傳圖片
翁以琳實習過程學習到非常多課本外的經驗與知識,所以想要在畢業的一年進入職場,嘗試各樣有興趣的工作,並且也想完成在教會教琴傳承的心願。 錄音/表演/音樂老師/樂團 未上傳圖片
林品嫺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並創作發想自身作品獲得很多成就感,對科技藝術、人機互動領域有興趣,希望能繼續研讀。 考取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
蘇峯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 國家文藝獎特別獎、中國文藝獎章、全國美展評審委員、全省美展評審委員等
羅振賢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 國家文藝獎特別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創作獎等
林進忠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副校長 中興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等
黃光男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中國文藝獎章、中興文藝獎、教育部文化獎章、法國文化部文藝一等勳章榮譽等 |
我的學系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學院學士班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性格特質 |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