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所屬學群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學系特色

本系以培育電機、電子及資訊、通訊領域之高科技人才為目標,且在教學方面提供有「希望工程列車」系列措施,在不同階段予以學生協助/補助,並提供多樣的國際交流機會,系上學生在國際競賽、科技部大專生專題以及畢業專題實作方面皆有極為傑出的表現;「電機與系統組」課程包含電機基礎課程、系統晶片設計、資訊智慧、嵌入式系統、智慧型機器人及系統整合等領域,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之訓練,使學生具備多元競爭力。

本組涵蓋電信工程、高頻技術、智慧資訊三大專業領域,教學內容包括電機、資訊、行動無線通訊、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智慧醫療等專業課程,結合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培養專業人才。各項獎助學金優渥,師資優秀,教學與研究設備豐富精良,眾多課程供同學依志趣發展專長,產學合作與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師生屢獲校內外各大獎項。師生關懷互動密切,讀書風氣優良。

學科意涵

電機系統組除了傳統電機領域課程之外,致力於研究各項機器人應用之控制理論,然而控制理論與高中課程的物理及數學習習相關,此外高中數學訓練的邏輯能力將與數位邏輯設計相互連結,藉此讓同學可以順利進入課程狀況。

本系為電機系乙組,該學科將結合「電機」、「電子」、「資訊軟體」、「通訊及晶片設計」,主要意涵為培養具「電機資訊」專業知識與「軟硬體設計」之人才。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如何應用這個基礎知識在材料的製程與應用上。 大學課程有實驗課,學生需要自己動手做,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一直是做個材料科技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因為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培養各個基礎學科的知識與能力、邏輯分析與表達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淡江電機系統組著重於機器人相關技術之教學,並具有世界冠軍13次之機器人研究團隊,另一方面,本系亦設有電學、工程數學、控制系統、信號系統等基礎課程,透過課程訓練除了使同學具備機器人研發之專業能力外,更可朝多方面之相關領域發展。

本電機工程學系乙組不論在教學或研究均與時俱進且與相關科系異同之三大重點領域如下:
一、電信工程領域 : 5G新無線電與天線陣列基頻設計、5G網路功能虛擬化原理與應用、軟體定義網路等
二、高頻技術領域 : 天線設計與量測、射頻/毫米波電路設計、高速數位系統電磁設計、信號/電源完整性與微波工程等
三、智慧資訊領域 : 類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機器學習、python資料分析與應用、物聯網概論等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電機系畢業為系統設計人員,而非系統維修技術人員。

2、由於電機系具備完整邏輯訓練,因此畢業後仍可跨足其他領域,而非僅能於該領域發展。

3、電機系雖然所學之專業領域較多,但仍保留許多彈性,同學仍可擁有多元化發展之空間。

本系歷年畢業生約70%繼續進修(國內/國內相關研究所)。畢業生就業出路廣闊,軟硬體與系統實作訓練紮實,有多份工作機會可供選擇,數次獲得人力銀行調查中企業最愛,出路與知名國立大學並駕齊驅。學生更可至5G/AI/IoT相關產業發揮所長。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許多人認為電機系只有接觸硬體架構,但在教學方面並不只有如此,以系統組而言,為了學習控制機構,必須對運動構造,控制系統模擬的有足夠的知識以及了解,才能對設備進行調整及設計。

1.本系的學習內容包含數理知識課程外,也強調實務開發,常被誤解為僅教授純理論知識之內容。
2.本系教學為培育學以致用之人才,故學習方法為培育學生動手設計實作、獨立思考與具有解決問題之能力,常被誤解為僅課堂之枯燥上課方式,本系並舉辦各項課程專題作品與實作競賽活動,以檢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電機系統組不僅培育同學在專業領域的能力外,亦培育同學發現問題的敏銳度,讓未來同學所設計之電機系統得以對應生活上之實際議題。

資通訊科技日新月異,資通產業已朝向整合視訊、語音、大數據之人工智慧多媒體服務快速邁進。本系配合未來產業脈絡及發展趨勢,重點發展領域為(1)物聯網。(2)人工智慧。(3)寬頻行動通訊。(4)天線與微波電路設計。另大學部已有跨組別專長的AI學程,並已開設多門AI相關課程,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慧、電腦視覺等,未來將以AI在物聯網、工業4.0、生醫與生物特徵辨識等為重點發展領域。

我的學系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物理
    • 線性代數
    • 邏輯設計
    • 基礎電機實驗
    • 大學學習
    • 數位系統設計
    • FPGA開發平台概論
    • 電路學
    • 基礎工程數學
    • 程式設計(一)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電子學
    • 組合語言
    • 資料結構
    • 電路實驗
    • 機器人實驗
    • 信號與系統
    • 微處理機概論
    • 計算韌體實驗
    • 控制系統
  • 大三必修
    • 電磁學
    • 微處理機實驗
    • 控制系統設計
    • 電機專題實驗
    • 介面實驗
    • 基礎機器人學
    • 電腦輔助控制實務
  • 大四必修
    • 電子實驗
    • 專題實驗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
    • 微積分(二)
    • 程式語言實驗(一)
    • 程式語言實驗(二)
    • 線性代數
    • 計算機概論
    • 普通物理
    • 普通物理實驗
    • 電資通訊概論
    • 邏輯電路設計(學程必修)
    • 邏輯電路實驗(學程必修)
    • 資料結構(學程必修)
    • 智慧資訊概論(學程必修)
  • 大二必修
    • 電子學(一)
    • 電子電路實驗(二)
    • 電路學
    • 訊號與系統
    • 工程機率 (學程必修)
    • 工程數學(一) (學程必修)
    • 電子學(二) (學程必修)
    • 電子電路實驗(二) (學程必修)
    • 電磁學(一) (學程必修)
    • 通訊網路(學程必修)
  • 大三必修
    • 畢業專題
    • 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 (學程必修)
    • 通訊系統(學程必修)
    • 電磁學(二) (學程必修)
    • 通訊工程導論 (學程必修)
    • 射頻工程導論 (學程必修)
    • 數位通訊 (學程必修)
    • 通訊實驗 (學程必修)
專業選修課程
  • 人工智慧
    • 類神經網絡:該課程契合目前世界人工智慧潮流,該課程將使同學修課完畢後具備人工智慧系統設計之能力。
  • 電信工程領域
    • 學程必修共計22學分,課程如下:邏輯電路設計、邏輯電路實驗、工程機率、工程數學(一)、電子學(二)、電子電路實驗(二)、通訊系統、射頻工程導論、數位通訊、通訊實驗。選修包含5G新無線電與天線陣列基頻設計、5G網路功能虛擬化原理與應用、軟體定義網路等需達12學分,請參考本組網頁。
  • 高頻技術領域
    • 學程必修共計14學分,課程如下:工程數學(一)、電磁學(一)、電子學(二)、電子電路實驗(二)、通訊工程導論。選修包含天線設計與量測實驗、射頻電路設計與應用、高速數位系統電磁設計與微波工程等需達15學分,請參考本組網頁。
  • 智慧資訊領域
    • 學程必修共計13學分,課程如下:智慧資訊概論、資料結構、工程機率、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通訊網路。選修包含類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機器學習、python資料分析與應用、物聯網概論等需達15學分,請參考本組網頁。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資料準備中
資料準備中
我的學系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適合從事工作
  • 韌體設計工程師

    規劃及執行產品控制單元之設計、產品韌體之撰寫與量產產品韌體之維護,並進行產品韌體之測試,控管韌體設計之進度、品質與成本。


  • 自動控制工程師

    從事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與設計,負責自動化設備、系統介面各類規範與相關文件的撰寫等工作。


  • 數位IC設計工程師

    依產品的系統規格(如:速度、面積、價格)和半導體製程,從事積體電路設計、修改、測試、改良、偵錯等工作。


  • 通訊系統工程師

    從事電信、通訊系統之規劃設計與整合、新技術開發,並提供技術支援等工作。


  • RF通訊工程師

    負責依據需求規劃設RF通訊系統及射頻電路研究、開發,並將產品導入量產等工作。


  • 軟體設計工程師

    從事設計、撰寫、測試各種軟體程式,並協助測試、修改、維護程式之工作。


  • 韌體設計工程師

    規劃及執行產品控制單元之設計、產品韌體之撰寫與量產產品韌體之維護,並進行產品韌體之測試,控管韌體設計之進度、品質與成本。


  • 硬體研發工程師

    從事電腦硬體之研發設計、修改測試、偵錯等工作,並負責監督設備及其零組件之製造與安裝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淡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與系統組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多元能力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5% Complete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Complete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Complete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Complete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Complete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Complete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