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文史哲學群
中國語文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教學與研究兼顧經典義理、語言文字、古今文學、實務應用等方向,著重經典閱讀與詮釋、語文能力之深化、創作能力之養成,使學生對語文、思想、文學作品能有深入、專精的學識,並培育厚實的文化涵養。 |
本系宗旨在培養優秀中學國文科教師,以及國語文學術研究及文藝創作人才。以「義理學」、「古典詩與現代詩」、「教材編纂與教學方法」、「語言文字與修辭」四大領域之研究與發展為主。為配合課程需要,設置多元教學空間,提供E化設備,以及書法練習。除一般教室之外,並有專業教室,提供書法練習、情境陶治、視聽多媒體,及試教板書練習等功能。 |
學科意涵 |
本系名為中國文學系,但「文學」採廣義的文學,本系教育目標為發揚中華文化、傳授經學、小學、諸子、文學等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對於學術思想、文學、語言文字的認識及研究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
由於本系是以師範為本,有培育中學國文科教師的悠久傳統及使命,因此系名「國文系」。近年順應時代需求,轉型為綜合大學,除了延續傳統學術中辭章、義理及考據的主要學科範疇,也延伸至現當代文學、思想文化及本土語文,並包括國際漢學、國語文教學及華語文教學等領域。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文本解讀與詮釋:循序閱讀各類文本,充分理解,並闡釋涵義。 未上傳圖片 資料蒐集與分析:善用圖書與各類電子資料庫,掌握資料,並加整理與分析。 未上傳圖片 觀念釐清與思辨:客觀掌握各學科基本觀念,謹慎思索,辨析觀點同異。 未上傳圖片 同儕討論與合作:鼓勵同儕自主學習與研討,學會溝通交流及團隊合作。 未上傳圖片 準確表達與創發:強化語文、應用能力,準確表達個人見解,並勇於提出創意與創見。 |
![]() 本系從知識應用角度,以多元方式進行教學,主要學習方法有:1.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進行文本細讀,利用深入文學案例,有助於學生理解古今中外各體文學作品。 ![]() 2.移地教學:至國高中學校教學現場實地觀學。 未上傳圖片 3.遠距教學:透過E化系統,進行同步或非同步遠距課程。 未上傳圖片 4、習作:通過教師帶領,引導學生進行各體文類之書寫練習。 未上傳圖片 5、課堂報告:有時以個人方式進行學習成果的展演,有時以小組協作形式,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分工、領導及被領導,透過小組討論和演示,同心協力完成專題演示和課堂報告。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我們建議對於中文系有興趣的同學,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各種經驗,從中培養相關基本能力。 |
應培養觸角多元廣泛,但具思辨性的閱讀習慣,且樂於以文字、多媒體創作或口語表述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兼重古典與現代、理論與應用、本土與多元,期望達到:涵養古典、接軌現代,重視人文、關懷社會,獨立思考、多元學習,學以致用、開創新境。 |
國文系的學科範疇與「中國文學系」相似,在師範體系專業培育系統下,稱為「國文系」。學習內容包括了語言、思想、哲學、文學及習作等,傳統與現代、創作與研究皆均衡發展。本系重視博雅教育,以培養優秀國、高中國文教師為目標。並朝綜合大學發展,本系學生除中文專業之外,比一般中文系更具有師資培育的專長及就業優勢。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對於中文系的認識有幾點是容易被誤解的 |
本系之訓以培養國、高中教師為主,並非培養國小教師。另外非師資或師培學程的學生,亦可經由本系的課程訓練,延伸多元跨域的職涯發展,如:編輯、 記者、 公關行銷、 文史工作、藝術策展、公職人員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對於中文系的認識有幾點是容易被誤解的 |
1.本系學習並非全然以古典為主,同時也關注現代文藝,課程上注重古典與現代的均衡和多元視野。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強調培養學生培養深厚的人文素養及寬廣識見,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具有研讀理解經典的能力及卓越的語文表達力。藉由本系提供的中文專業課程及實務課程,尋找未來發展方向,培養卓越的專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1、本系學制完整,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教學碩士班。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詩三百本課程將《詩經》作品分成以下主題:男女間的追求、約會、吵架,以及待嫁、結婚、歸寧、思婦、征夫、死別、棄婦等主題。此外也有政治美刺、生活、親朋、燕饗、祝福、征戰、田獵,透過《詩經》中的作品,進一步探知周代社會概況,以及種種文化現象。 未上傳圖片 明清傳奇與崑曲
戲曲研究為本校特色之一,崑曲博物館藏品豐富。 未上傳圖片 宋明理學
本系素來為當代新儒學研究重鎮,名師備出。 未上傳圖片 出土文獻中的禮俗與文化本課程透過出土文獻與文物,修正、補充了傳世文獻,並提供我們第一手的材料,讓我們可以直接面對古代,進而瞭解古代。課程內容包括:日書墓葬相關文獻、墓室建築與畫像石、百戲等。藉由這些出土文獻與文物,對研究古代社會文化、思潮乃至禮俗,都提供很大的幫助。 未上傳圖片 華語電影與文學
本課程介紹文學與電影的轉換,透過細讀精解,期對文字和影像產生更深入的理解,進行多重思辯。 |
未上傳圖片 書法透過書法理念之詮釋,逐漸帶領學生建構書法欣賞的體系,並以書法理念教學內容為中心做加深加廣學習,形成可以帶著走的知識,藉以提昇批評鑑賞能力提升人文素養與美感經驗層次,使書法能融入生活之中。 未上傳圖片 國文科教材教法認識國高中國文科課程綱要,反思及瞭解國文科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與評量方式,熟悉國中高中教科書及教材,並著手設計教案,編寫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實際進行小型教學濱示。透過同儕的協助與回饋,作自我檢視,以精熟中學國文教材教法及實務演練,塑造具有自我風格的教學願景 。 未上傳圖片 國文科教學實習
1.學習中學國文教學學理基礎。 未上傳圖片 編輯採訪本課程結合系上專業師資,並邀請各領域學有專精的業師入班教學,為學生引入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知識與實際運用之應用視野,並媒合進入產業實習,增加就業的多元及可能。 未上傳圖片 文藝創作與展演本課程以行銷力、企劃力、展演力為課程目標,邀請專業的業界講者,進班為學生講授、示範與指導,期末並搭配實際策展、畢業展演等主題,提升學生的跨域統合能力。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資料準備中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葉怡蘭為本系80級系友,目前是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站主、 《PEKOE食品雜貨鋪》店主、怡然生活創意出版部總編輯。曾任樺榯文化總編輯、壹週刊美食旅遊家居組主任、明日報美食旅遊中心主任、Vogue雜誌主編、室內雜誌編輯主任、雅砌雜誌採訪編輯。 近年著有《紅茶經》、《家的模樣》、《旅人之窗》、《食‧本味》、《好日好旅行》、《終於嚐到真滋味》、《隱居‧在旅館》、《極致之味》等書。曾獲得《講義雜誌》「2004年度最佳旅遊作家」及全球威士忌界最高榮譽:蘇格蘭The Keepers of The Quaich的肯定。 未上傳圖片
吳明益為本系第一位由碩班逕讀博士的傑出系友,2003年取得博士學位。曾任中興大學人社中心研究員,目前是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生態關懷者協會常務理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他的創作以小說、散文為主。 其長篇小說《複眼人》已售出十餘國版權,開創臺灣小說首次由國外主流文學出版社買下版權的先例,另一長篇小說《單車失竊記》則於2018年入圍布克國際獎,為首位入圍此獎項的臺灣作家。其他得獎榮譽,2018年《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法國愛彌爾·吉美亞洲文學獎決審書單,《睡眠的航線》獲評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16年獲第三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18年入選《鹽分地帶文學》「當代臺灣十大散文家」。 未上傳圖片
陳雪為本系80級系友,是知名的小說家。199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惡女書》,成為華文女同志小說的經典。之後陸續出版短篇小說《蝴蝶》、《鬼手》、《她睡著時他最愛她》與長篇小說《惡魔的女兒》、《愛情酒店》、《橋上的孩子》、《陳春天》、《無人知曉的我》,以及散文《天使熱愛的生活》。 最新著作為2017年出版的《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蝴蝶》一書中〈蝴蝶的記號〉一篇由香港導演麥婉欣改編拍攝成電影《蝴蝶》。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獲得2004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長篇小說《附魔者》入圍2009年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入圍2010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並入圍第34屆金鼎獎。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2011年發行日文版。 未上傳圖片
張育華為博士97級系友,目前為國光劇團團長。多年來致力戲曲藝術教育課程籌劃、戲曲傳播行銷推展、以及戲曲表演學理論研究等工作。 學術專文〈論戲曲「口傳心授」之傳習內涵〉獲2008年第四屆中國「海寧杯」王國維戲曲論文獎(中國大陸權威性戲曲理論學術獎)。 |
未上傳圖片
黃峻宏大學學習課程及經驗,有利從事教職工作。 國文系91級畢業生,現為台南市立歸仁國中校長。 經歷: 榮獲104年度臺南市師鐸獎 臺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組輔導員 教育部100學年度本土語言指導員訪視優良人員 教師專業發展進階評鑑人員 102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訪視委員 修復式正義種子人員 100年全國語文競賽評審委員 未上傳圖片
黃順發大學學習課程及經驗,有利從事教職工作。 國文系90級畢業生,現為花蓮縣立壽豐國中校長。 未上傳圖片
李慧芬大學學習課程及經驗,有利從事教職工作。 國文系95級畢業生,現為南投縣立明潭國中校長。 未上傳圖片
楊肅浩大學學習課程及經驗,有利從事教職工作。 宜蘭高中國文老師,同時也是台灣新生代台語民謠歌手,於2020年7月31日發行首張台語創作專輯《噶瑪蘭的風吹》,隔年入圍第32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 未上傳圖片
陳子見(視網膜)大學學習課程及經驗,有利從事媒體工作。 中華民國新聞主播、網路紅人、節目主持人等,以網名「視網膜」在臺灣網路媒體圈走紅。2018年3月至12月成為《華視午間新聞》主播,以23歲創下華視新聞最年輕的午間黃金時段主播記錄。 |
我的學系 |
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文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