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大眾傳播學群
大眾傳播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大眾傳播學群
資訊傳播學類 |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學系特色 |
①歷史悠久:成立於1963年,為台灣最早成立的大眾傳播學系,畢業系友眾多。 |
因應跨媒體匯流發展趨勢,推動科際整合,建構以New Informedia為架構之數位傳播學術領域,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培植整合型高級專業人才,提供產業界所需之相關研發及資訊服務人力資源,俾能在資訊產業、媒體產業與行動通訊產業之間架起多功能的橋樑。本系所現有教學研究設備新穎充足,可充分提供同學們專業實習的機會,如3D虛擬實境與人機互動實驗室、多媒體與資訊設計研究室、及數位影音製作研究室等。 |
| 學科意涵 |
大眾傳播學系為一結合社會科學與人文藝術領域之應用研究(或實踐),如何透過傳播媒介向閱聽大眾傳遞訊息的學門。 |
鼓勵對資訊科技應用於傳播領域,如影像創作、電腦繪圖、網頁設計、多媒體製作、虛擬實境、人工智慧應用、傳播數據分析與APP程式設計等,有特別興趣及表現之高中學生,藉甄選方式入學,繼續發展其特長,並豐富大學資訊傳播教育之內涵。 下載詳細資料 |
| 學習方法 |
業界講座、跨域專題 圖解:辦理專業講座-《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組
團隊學習 圖解:團隊合作拍攝微電影
動手實作 圖解:辦理高中生媒體素養營隊
國際交流學習近年合作學校如:University of MissouriPittsburg State UniversityWestminster UniversitySUNY, Buffalo State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 圖解:密蘇里大學與2018諾貝爾化學奬得主餐敘 企業橋接課程 圖解:國際音效大師杜篤之老師專業學習活動 |
電腦教室實作與設備演練:除傳統的課堂理論講授外,並進行多媒體電腦教室實作。進一步透過研究室實習教學,引領電腦繪圖、錄影剪輯、混音、空拍、VR、攝影棚攝影等設備教學,提升實作能力。 圖解:基本程式設計課程實作 版權:基本程式設計課程實作側拍
分組專題製作並鼓勵組隊參賽、聯展:課程設計上將要求同學進行分組合作,進而學習團隊工作的模式。並引導參賽與聯展。 圖解:本系攝影展覽側拍紀錄 版權:本系攝影展覽側拍
證照考試引導教學與業師到校協作教學:透過課程教學輔導參加證照考試、或透過業師到校協助教學,增加課程實務。 圖解:專題參賽獲獎:2019 移動應用創新佳作 版權:參賽同學提供
業界學習:透過產業參訪、單位實習...等方式與產業接軌。 圖解:公共電視攝影棚參訪 版權:公共電視攝影棚參訪記錄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注重學生多元學習成果,與表述能力。 |
一、選修資訊或多媒體製作相關專題課程,透過專題研究,發現問題、歸納方案並嘗試解決,以培養邏輯思維與資訊實作能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多元專業整合運用。 |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資傳系、資管系、資科系與資工系皆涵蓋程式撰寫課程,但資傳系重於資訊應用與傳播,為跨領域學習的學科,除傳統程式課程也著重數位內容製作的能力與傳播媒介的使用能力,如:圖像設計、影片剪輯特效製作、VR互動製作,及APP製作。資管系重於商業模式建構與資訊管理流程,程式課程外有完整商業行銷課程。資工系與資科系則是著重程式撰寫能力,對於撰寫軟體、或串聯軟硬體都是授課範圍。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並非培育明星、主播或演員,多數本系畢業生多從事幕後/舞台後之工作。 |
資傳系為跨領域學域,就業方向較為模糊其實為誤解。正因為跨域學習除資訊產業的程式設計師外,援以多元業師教學、實習、參訪,使同學亦可選擇設計產業、文創產業及傳播產業如電視台剪接、導播、節目企劃相關職務。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之目的為課程(教師教授)外學生自行針對有興趣之內容/項目學習並主動與相關教師討論。 |
同學有時無法區分與資管系或大傳系的差異,然本系重於資訊應用與傳播,為跨領域學習的學科,除傳統程式課程也著重數位內容製作的能力與傳播媒介的使用能力,如:圖像設計、影片剪輯特效製作、VR互動製作,及APP製作,多元發展各種能力。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本系強調多元專業與自主學習,故同學主動態度至為重要。 |
本系所鼓勵學生參與國際活動,包含參加國際競賽、研討會、國際志工、本校主持之跨國研究計畫與跨境實習。108學年度英國西敏大學媒體設計學院(全世界Media類排名前40)簽訂雙聯學位,使本系學碩一貫同學有機會於第六年完成雙邊學位。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畢業作品製作除了多元專業學習外,本系同學必須修習「畢業作品製作」以培養整合傳播之核心能力。此科目之修習方式為同學尋求合適之專、兼任教師為指導老師,教師則因同學不同之興趣施以適性教學。 圖解:109畢業展
虛擬實境影像製作
本課程將探索虛擬實境技術應用並在新媒體方面實踐應用,虛擬實境技術發展是高度跨領域甚至跨產業的,無論是音樂、影像、教育、藝術、醫療…等等,都可以運用虛擬實境的產品和技術再造新創高峰。 圖解:VR營隊課程
數位音樂製作
此課程透過現今主流的專業電腦音樂軟體,讓非音樂專門科系的學生亦能創作音樂,並且與影片、動畫進行搭配。 圖解:系屬專業電腦教室 網路行銷企劃與本課程主旨為使同學瞭解現今新媒體與電子商務發展、並培養學生團隊企劃與製作之能力。為使學生充分掌握網路媒體發展最新趨勢,課程與新聞媒體東森雲合作,安排一系列講座課程,並於109學年度起與YouTube 和Capsule Inc. 合作辦理創作者課程,提供最新業界資訊,以達到橋接業界實務經驗之目的。 圖解:辦理橋接課程講座 |
3D動畫製作3D動畫基礎、3D角色設計、3D角色表演三個學習主題。 每個主題依照學習步驟分成數個單元與作業。 透過課堂示範與實作,使學生認識基本的概念、工具、方法與製作流程,並實際作出作品。
數位插畫1.認識插畫的目的、應用性、風格以及表現方式。2.了解資訊視覺化以及圖像敘述的原則。3.使用數位繪圖工具創製適用行動數位媒體適合的影像規格的插畫作品。
數位影音特效製作●圖層的合成 ● 關鍵影格的設定與特效 ● 畫面色彩校正 ● 2D靜態圖片變成動態場景● 製作攝影機動動畫 ● 動態遮罩去背
行動APP設計與開發本課程介紹不同的行動與網路裝置開發技術。技術內容涵蓋網站(WEB)介面的資訊服務以及應用APP-WEB SERVICE之網站服務。行動裝置部分則以Android介面為主,APPLE iOS為輔。
多媒體音效與配樂硬體: Samson Zoom H4 Recorder 高音質專業錄音器,MIDI控制器。由錄音室設備的簡介入門,並輔以需要之音樂理論,建立對於電腦音樂系統的概念.另藉由麥克風的種類介紹,音樂軟體,及midi音樂的應用。 |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圖解:於東森新聞雲訪談馬詠睿學長
馬詠睿大學畢業後,參加了華視新聞部的招考,數千人考試總共僅錄取個位數的人,而在華視待了幾年後,因緣際會下到了環球媒體,雖然在環球媒體只待了兩年,卻在裡面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情,從一個小主管到負責一整個新聞部的主任,對所有新聞的判斷、涉略以及新聞的採訪調度都為自己習得了更多的經驗。 【 現 職 】東森國際大陸事業部和媒體事業部兩個部門的執行長兼任東森新聞雲副董事長 【工作資歷】東森海外事業總部副總、東森公共事務部副總、東森節目部協理、東森新聞部總編輯、東森新聞部副理、華視新聞記者、華視地方新聞主任、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副總裁、中天電視台/ 董事長兼總經理。
圖解:劉淑金學姊(左)回大傳系訪問
劉淑金鼓勵自己勇於改變調整、與時俱進,啟動學習力、創新力、思考力、溝通力、整合力,創造無限可能性,邁向好未來。 【 現 職 】云陽創意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云陽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工作資歷】超級電視台 節目部經理/監製/編審組長、太平洋衛視 頻道主任/運作中心主任、中華電視台 執行製作、中國文化大學大傳系系友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長
圖解:何性東學長回校分享經驗
何性東本系夜間部第30屆畢業生,換算日間部為第二屆. 【 現 職 】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兼副教務長 【工作資歷】鳳凰衛視TV4執行製作,知鑫傳播體育頻道執行製作,美國世界財務集團資深行銷專員.教育部深耕計畫彈性薪資優良教授獲獎人.統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
何炳霖“解決問題是獲得經驗的養分”解決每一次的大問題都是我的轉捩點 【 現 職 】咖碼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 學 歷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 行銷EMBA學分班畢業、國立台灣大學 EMBA就讀中 【工作資歷】 李奧貝納廣告 / 客戶群總監 / 2006~2007 聯旭廣告 / 客戶群總監 / 2000~2006 花仙子股份有限公司 / 行銷經理 / 1996~2000
圖解:黃信堯(左二)與學弟妹於電影會合照
黃信堯臺灣紀錄片導演,畢業自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大傳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創作碩士。 作品擅長以戲謔的口吻道出青春的夢想與失落,以其幽默的敘事凸顯人生的荒謬意境,以大佛普拉斯獲得金馬獎,海口影像詩《帶水雲》獲201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大獎,並入圍多項國際影展。 《大佛普拉斯》導演 《同學麥娜絲》導演 |
未上傳圖片
陳逸軒2006畢業生,為資訊應用群組學生,希望從事遊戲產業,自在學時期便參與遊戲設計體驗相關研究。 現職:Garena台灣區總經理 未上傳圖片
林毅民2010畢業生,為資訊應用群組學生,在學期間參與本系先進網路與行動服務研究室程式實習。 現職:17Live集團工程總監 未上傳圖片
葉信鋐2009畢業生,為數位內容創製群組學生,在學期間參與本系ISG攝影實習社團,擔任2009畢籌幹部,負責整體形象設計。 現職:瑞士商Process 普羅品牌首席設計師 曾獲 REBRAND 100® 全球百大品牌再造、 Good Design Award 日本優良設計獎、 iF Design 全球頂尖品牌建構與設計團隊、German Design Award 德國國家設計獎、German Brand Award 德國品牌獎、Red Dot 紅點設計獎、荷蘭Indigo Design、Asia Design Prize 亞洲設計大獎等。 未上傳圖片
陳佩琪2009畢業生,為數位內容創製群組學生,在學期間參與本系ISG攝影實習社團,擔任2009畢籌總召,負責畢業展整體規劃。 現職:Rayark雷亞遊戲擔任遊戲設計。 未上傳圖片
潘令傑2013畢業生,為數位內容創製群組學生,在學期間參與本系ISG攝影實習社團,畢業展主題為啤酒APP介面開發,除具有影像編輯能力,亦能進行程式設計。 現職:壹加壹電台57萬訂閱量youtuber |
我的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4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3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