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
---|---|---|
所屬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台灣語文學類 |
社會心理學群
社會工作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由台灣文學的研究出發,進而銜接多元創意開發與產業實務訓練,含括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數位人文、文化創意、品牌設計、商品開發;從理論到實踐,從研究到應用,從多元敘事到人文思維,跨領域課程設計,實務應用技能養成,皆以學生未來發展為思考,帶領學生透過多元教學課程與學習能力培養,積極回應社會對人文學科的期待。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前身為兒童保育科,創立於1967年;1973年因應時代的需求改設為社會工作科,係為國內第一個社會工作科系,系友遍布國內社福機構。本系重視實務訓練,實習時數為全國最高,亦有不同的實作課程,訓練扎實。近兩年積極辦理新南向國家見習、中國港澳參訪等海外學習活動,並可至國外學校相關科系進行交換學習。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本系課程分為「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文藝創作、數位人文、文學轉譯、地方創生」等五大課程,貫穿本系所有必選修課程的學習內涵與素養,訓練學生有目標地培養自身能力,習得未來就業所需能力。 下載詳細資料 |
社會工作不同於慈善救濟拖捨及志願服務,社會工作是由政府或專業組織(機構)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所進行的人群服務,目的在於解決個人和社會問題,及追求社會正義。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直接與間接服務所需的知識、價值、和技術,內容則包含社會心理相關學科,及個案、團體、和社區工作三大方法。 |
學習方法 |
![]() 1.跨域學習:跨域能力,是未來職場重要人才培力指標。本系自創以來,即重視跨域學習。於是課群教學設計「以終為始」,皆以未來職場就業力而設計。跨域學習的綜整能力的教學歷程,透過大量的理論與實作歷程,如數位人文、設計思考、地方創生、文學轉譯等課群,訓練學生「跨域學習」的能力與培力。 ![]() 2.實作學習法:本系透過課程與活動的主題設計,舉辦實作工作坊,以產業實務和成果導向的跨界合作模式,將業界從提案、資料盤點整合、元素提煉、創意發想、以及實務操作的運作模式帶入校園,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作品,在訓練過程中培育學生具備創作、實作、應用能力。 ![]() 3.文化產業實習:與四十餘所機構簽訂產學合作,學生可透過進入職場實習,擴展就業視野及實力,實現畢業即就業。 ![]() 4.畢業專題實作:整合及反思所學,與同儕進行團隊合作,並實際完成作品產出,展現大學四年學習成果。 ![]() 5.雙聯學制.遊留學交換:本系與日本愛知縣立大學簽訂雙聯學制,前往日本就讀可取得兩校雙聯學位文憑。亦鼓勵同學利用411遊留學中心及ISEP交換機制,前往姊妹校遊學,或前往海外成為華語教學教師。 |
![]() 課堂講授:由教授針對相關知識,在課堂上佐以教科書、講義、或投影片,協助學生深入淺出地學習。 ![]() 個案討論: 針對書本或非營利組織提供之案例,由學生進行個人或分組討論,練習剖析弱勢群體之現況與服務內容。 ![]() 課堂演練:針對直接服務技巧,由老師進行初步講解、示範演練,再由學生分組執行實作,並針對學生實作進行檢討與心得分享,使技巧得以熟能生巧。 圖解:團體工作實作演練 ![]() 問題解決學習模式:針對非營利組織或服務現場所面對的問題,進行分析與釐清,進而擬定解決策略及行動。 圖解:學生協助辦理社區活動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 個人或分組報告:學生針對服務案例或社會現象,進行個人分析或分組討論,最後上台報告或撰寫書面報告。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我們歡迎對於台灣文學、台灣文化、文化創意及對未來有各種想像及興趣的同學,多參與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的各種活動,如各類藝文營參與及各種媒介的創作,並實踐各種對未來想像的可能。在高中學習歷程,我們建議學習過程中,具有以下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中文系:培育學生具備中國傳統學術與文學,和現代文學的認識與鑑賞能力,兼及敘事書寫、文學傳播與數位化文書編輯。 |
社會工作是應用科學,強調利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基礎知識於助人工作,解決個人、群體、社會面對的問題並正向發展。社會工作與社會學的差異在於社會學強調了解社會結構及運作,社會工作著重於實際助人方法與策略,透過直接和間接服務來協助弱勢團體和改變社會環境。社會工作與諮商輔導的差異在於諮商輔導著重在個人層次解決問題,強調認知和情緒的調整,而社會工作則尋求個人、家庭、環境、和政策等不同層次的有效工作方法。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讀文科的沒有出路?文學涉略的領域其實極為廣泛,各種行業皆有涉及。 |
職場主力在縣市政府公部門及私人社福單位,但是社會工作畢業並非僅能到社福機構工作,或者報告國家考試。由於歷經厚實的溝通和同理心訓練,經過適當額外訓練後,畢業生可投入人力資源、公關業務、社會企業等工作,但社工系畢業生不能報考或擔任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請同學切勿混淆。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台文系是否要專精台灣話? |
社工系雖然屬於社會學門,但並不表示四年課程中完全沒有數理方面的課。即使沒有微積分,但大一有統計,大三有研究方法,都與數學脫離不了關係,因此請有意就讀的同學仍然要有基本的數理概念。另外,國文作文與英文閱讀的能力也頗為要求,請同學於高中階段積極學習,才能在大學獲得更高成就。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台灣文學系是一門新興科系,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共構、教師團隊跨界與無限邊界想像,培育學生具備創意發想與實踐能力,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
社會工作學系的畢業生就可以擔任社會工作/社會福利相關的職業,不一定要考上社工師的證照。本系強力鼓勵並協助學生報考社工師考試,且錄取率也逐年提昇中。 |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創意思考與媒材實踐
教導學生使用水泥、羊毛氈、刺繡、手工書、絹版印刷等複合媒材創作,激盪文學與跨域創作的多元與可能性,培養文創設計與創作實作整合能力。 ![]() 視覺傳達設計
學習Photoshop、Illustrator軟體應用、視覺傳達設計,期末產出設計專題作品。 ![]() 影像敘事技巧
將文字轉化為腳本,進行拍攝與剪輯,最後產出自製的短片。 ![]() 創作課
課堂進行文章的導讀、邀請作家參與課程教學,啟發學生不同的寫作觀點。 ![]() 畢業作品匯集大學四年所學的文字書寫、影像攝影能力訓練,融合個人思想與情感完成畢業作品,產出內容包括:書寫故事的創作集、拍攝社會議題為中心的影片、編輯出版雜誌或書籍、社區產物設計品牌行銷等。 |
![]() 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個案工作介紹個案工作的基本知識與技術。上學期課程內容包含了個案工作流程、個案會談基本介紹與演練、及案例分析;下學期則著重於社會工作知識,並推動社會個案工作競賽,帶動班級內部及跨班級互動,及提供機構社工員與同學的對話機會。 圖解:社會個案工作競賽兩班辯論案例分析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 非營利組織管理本課程以理論與實務並進之基礎,以參與式學習,安排與設計非營利組織管理之課題,每次授課皆與不同之社會福利組織合作,從社工管理層級來進行提案相關之提案、需求評估、資源連結及創意方案執行,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準非營利組織之社會工作者,同時,也配搭各種實務技巧之工作坊,以幫助學生更具有全方位之工作技能。 圖解:媒體公關、倡導及新聞撰寫工作坊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 社會團體工作社會團體工作課程區分為上下學期,上學期課程,結合理論模式講授與小組演練,建立團體工作知識基礎,並以分組製作結構式團體方案計畫書,評估學習成效。下學期由各組依據自行設計之團體方案,進行實作演練。演練內容包含團體帶領、團體參與、團體觀察、紀錄撰寫、團體執行檢討、團體校評估與成果海報製作。 圖解:團體工作實作演練 ![]() 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社區工作強調在地化了解社區生活,本課程除由教師講授相關知識與理論,並要求同學分組,運用本系承辦新北市社區育成中心之資源,媒合雙北市境內辦理福利社區化業務績效優良之社區發展協會,讓學生參與或協助部分社區方案,進行社區資源踏查、資源盤點、SWOT分析、及社區方案設計與在地深耕規劃等工作。 圖解:學生至五股興珍社區進行兒少社區融合服務 版權:本系活動照片 ![]() 社會工作實習實習是社會工作者養成的關鍵課程,也是整合所學的機會。本系實習課程分為實習一,進行機構參訪及實習前準備;實習二則為期中實習,需同時上課與實習;實習三則為暑假密集實習,需進行八週實習。 圖解:2018暑期實習 實習團督 版權:本系課程照片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資料準備中 |
系友生涯 |
![]()
羅健福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108級畢業生 現職為噓聲創營有限公司執行長,曾任穀雨展演協創攝影師.剪輯師、公共電視台接案攝影師、桃囍人文藝術館攝影師。 ![]()
舒懷緯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101級碩士畢業生 聯合報新聞部組長。 ![]()
沈夙崢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9級畢業生 立委辦公室主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婦女部、總統府文稿小組、地方新世代政治從政者。 ![]()
鄭勝奕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8級畢業生 旺旺中時、時報週刊等多媒體工作者,金曲獎年度專輯、原住民語專輯入圍、金音獎民謠歌曲入圍。 ![]()
陳書韋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97級畢業生 現職為聯經出版行銷企劃副組長,曾任晨星出版編輯暨網路行銷企劃、聯經出版行銷企劃。 |
圖解:1050113新北市主任交接儀式 版權:1050113新北市主任交接儀式
陳美君環視職場30餘年來皆能學以致用,且橫跨教育、媒體、社福三專業連結於一身,且每一環節的努力工作之餘進修也從不間斷。從實踐專校畢業後,深感知識爆炸時代不進則退,我鼓勵年輕社工跨領域學習,多磨練自己的技能,綜觀經歷也讓我深深覺得天下沒有用不到的知識和學問。 1. 70年於實踐社工畢業後從事廣播主播及採訪記者工作,榮獲75年廣播電視金鐘獎地方建設公益節目獎。 2. 76年自行創業上航兒童中心擔任負責人,盡心於幼稚、安親、才藝、補習等教育工作,榮獲基隆市頒贈推展社教有功人員文化之光獎。 3. 82年進入家扶基金會服務至今滿25年,現任新北家扶中心主任。 ![]()
徐慧英70年畢業於實踐大學社工科,爾後參加省社會處招考縣市社工員,分發宜蘭縣政府,開啟公部門社工的工作歷程。經歷了社政社工實驗期,到面臨與村里幹事整併的力求生存期,再到處處需要社工的救火期,最後到社工猶如菩薩不能你階段。我深覺社工不僅需要熱忱,也需要堅實知識,才能不迷失方向。 1. 現任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科科長,台北士林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委員及台北地檢署修復式團隊委員。 2. 92年榮獲社會司頒發服務績優社工獎,106年獲頒台北市政府106年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資深敬業獎"獎項。 ![]()
利美萱社工系多元的學習,以及對助人工作的專業培養,除了讓我學習更多專業的助人方法與技巧之外,更讓我學會如何思考分析問題,以及見識到什麼叫做包容與接納,更讓我看到自己的助人特質。這些對於我後來成為一個助人工作者時,有很大的幫助,讓我更加了解應該如何從包容和同理的立場來看待我所服務的對象。 現任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賽斯身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昱捷診所諮商心理師、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兼任諮商心理師、輔仁大學學輔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員工協助服務方案(EAPC)特約諮詢服務顧問、台灣展翅協會「Web885諮詢專線服務方案」顧問。 |
我的學系 |
靜宜大學 台灣文學系 |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資料準備中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資料準備中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