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醫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組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學系特色 |
本系擁有綜合大學的優勢與師資,可提供多元的通識及人文課程,開拓學生的視野與胸襟。三四年級「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式,培育學生主動學習、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及人際互動與溝通的能力。本系學生於國家醫師分階段考試及醫學臨床技能測驗皆有高通過率。畢業系友亦於國內外醫學中心或學術單位逐漸嶄露頭角。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培養具專業素養、終身學習、視野廣闊、關懷社會及多元發展潛力之醫師。此外尚有醫師科研學程,規劃了跨領域並統合大學與研究所課程的訓練學程;同時,招收跨領域生醫人才培育「醫師科學家組」,培養兼具臨床專業與科學研究能力的領袖;也招收具備研發創業能力之培育「醫師工程師組」,培養兼具數位醫療產業技術研發、創業及領導能力之醫師為目標。 |
學科意涵 |
本系學習領域涵蓋:(1)全人教育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博雅知識及優質公民素養;(2)醫學人文課程培育具人文關懷、社會使命之醫學生;(3)基礎科學啟發學生對於科學探究的興趣;(4)基礎醫學提供醫學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5)臨床醫學則以基礎醫學為基礎,培養學生對病患的身心靈提供全方面照護的能力。 |
醫學系: 透過學習醫學相關知識、技能、判斷以成為具有百分之百國際競爭力的稱職醫師。 |
學習方法 |
![]() 課堂講授:最廣泛使用的方法,教師於教學過程中,透過口語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主要對於一些較複雜的問題、概念、定理和原則等,進行較有系統且嚴謹的解釋,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性知識。 ![]() 實驗實作:例如生物化學實驗、基礎醫學實驗及大體解剖學實驗,課堂講授了解理論之後,學生可透過實驗實作、觀察並記錄結果、分析資料,並與教師、同學討論實驗的設計、方法及流程。透過此方法可讓學生對於學科產生興趣。 ![]() PBL小班學習:由小班導師帶領6~8名學生,以臨床情境的病人問題為教案,導引學生學習生物、臨床、流行病學、心理社會與倫理等四方面的學習主題,並且培養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及與小組成員互動溝通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服務學習及體驗課程:透過對社會弱勢族群之服務,經驗施與受/給予和參與的人我關係,體認生命價值與服務的意義。了解社會弱勢族群之照護需求,培養正確的服務觀。經驗不同於城市所提供健康服務之模式,並反省健康照護資源城鄉差異之社會機制。 未上傳圖片 臨床實習:以不同的臨床教學活動更深入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知識及技術,再以床邊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醫學生能結合學術理論與實務,對工作場域與專業倫理之正確認知及保障病人。 |
![]() 基礎臨床整合問題導向學習(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增加以臨床問題為基礎(PBL)、自我導引(self-directed)的學習方式,並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課程、提早融入臨床醫學。 ![]() 課堂講授:課程包含數個學習區段(learning blocks),每一區段包含數週之授課及問題導向學習PBL病案討論,並且融入適度之醫病關係(Physicians and Society),以及段考測驗。講堂授課及實驗課程涵蓋各學習區段之核心概念, 作為瞭解臨床病案之基礎知識。 ![]() 自主學習:學習過程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深刻思考、團隊參與及分工。以訓練未來醫事人員終身自我學習、獨立思考及解決未來世界不可預期之問題的能力。 未上傳圖片 醫師科研學程培育:批判性思考、實驗操作及閱讀文獻。 未上傳圖片 醫師工程師: 旨在培育具有理工背景之醫師,提供跨領域、跨系所並統合大學部與研究所之綜合性訓練課程,提供學生多管道的學習訓練環境及研究的交流推廣。目的在提早培育醫學生獨立創新研究的能力,並以培育MD-PhD為具體目標。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對於醫學領域有興趣的同學 |
仁心仁術由醫學系培育,希望能收到富有終身學習態度,視野寬廣,能夠關懷社會,並具備多元發展潛力特質的學生。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請查閱醫學系網頁http://www.med.fju.edu.tw/intro_4.html |
醫學系以臨床知能、技能為名,其中並以"人"為主體,補足了醫學人文素養。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PGY訓練 |
醫學系並非僅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醫師,未來包含多種跨領域的職業選項,例如:從事臨床醫療工作、醫學研究工作、公共衛生或衛生行政領域工作、跨領域的醫學及生物科技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醫學人文在培育未來醫師的層次、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的關聯性 |
大一大二醫預課程、大三大四基礎臨床整合課程、大五大六臨床實習課程。其中融貫醫學人文與倫理、醫師科研學程、溝通技巧。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多閱讀醫學人文及醫學教育改革之報導 |
醫師工程師組: 以跨域雙專長課程為主軸 (交大校區2年+陽明校區4年) |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醫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組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小班教學單元課程三四年級採行PBL小班討論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以臨床教案引起學生進行腦力激盪,整合性的取得基礎與臨床醫學知識,發展有效的主動學習能力、推理與解決病人的能力、精進溝通技巧、團隊合作的技能,加強醫學生回憶所學和應用所學於臨床工作的能力,培養對全人的關懷及對醫學倫理相關議題的敏感度。 圖解:每組以6~8 人為原則進行小班討論 未上傳圖片 臨床技術課程三年級配合各單元之內容,由教學醫院專科醫師帶領學生學習醫病溝通、專業行為及病史詢問、身體檢查、檢驗結果之分析判讀等。四年級則進入教學醫院內實地進行演練,在臨床專科醫師協助下,實際向病人及醫護人員學習病史詢問、身體檢查、病歷書寫、醫病關係建立與溝通技巧、常用臨床檢驗之了解與判讀等臨床技巧與專業行為。 大體解剖學實驗人體各個區域(上下肢、胸、腹、骨盆、頭頸)不同構造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臨床教師參與解說臨床工作上重要的人體結構,讓同學瞭解解剖構造在臨床的應用性,提升學習效果。醫學生必須參與大體老師生命體驗相關活動,包括大體老師家屬訪視、大體老師禮儀,從做中學,培養醫學生尊重生命、人性關懷、利他精神等專業素養。 圖解:透過顯微攝影機觀察大腦底部結構 未上傳圖片 醫學人文課程有普通心理學、醫療社會學、醫學發展史、服務課程、醫院工作體驗、生命倫理學、生死學、溝通技巧及公共衛生學與健康體系等課程。服務課程中,透過學生至偏遠地區或至養護機構實際參與社會弱勢族群之服務,讓學生於學習醫學專業前可實地體認生命價值與服務的意義,培養與建立具人文關懷、社會使命之醫學生。 未上傳圖片 科學研究導論教導學生了解科學論文的思考邏輯、產出的過程理念、科學論文的組成內容與格式、其寫作方式,及閱讀與批判。此外也包含文獻檢索技巧與科學研究與論文出版的相關倫理。以期訓練學生具備正確的科學研究概念、執行和寫作等能力。 |
![]() 醫師科研學程醫師科研學程規劃了跨領域、跨系所並統合大學部與研究所課之綜合性訓練課程,提供學生多管道的學習訓練環境及研究的交流推廣。目的在提早培育醫學生獨立創新研究的能力,並以培育MD-PhD為具體目標。 ![]() PBL小組討論學習增加師生和學生互動的機會,經由腦力激盪,容易啟發創意,刺激學習慾望。小組討論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協調,才能充份發揮群組學習的效果,因此,學生不知不覺地培養了當代和未來醫師應具備的專業技巧和態度,包括主持、討論、摘要、發表、解說、溝通、協調等專業技巧,以及準時、負責、包容、傾聽等專業態度。 ![]() 醫學人文與社會及公共衛生課程本系醫學人文相關之課程由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負責規劃,為強化醫學生人文素養,及讓學生增進對於各種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群體與個人健康的瞭解,希望陽明所培育的醫師不只是治療個別病人的疾病,也能協助群體與社區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
完整課程地圖 |
資料準備中
|
資料準備中
|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醫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組 |
---|---|---|
適合從事工作 |
資料準備中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O麟輔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 輔大生醫所博士 發起基因檢測公益計畫 未上傳圖片
傅O翔輔大醫學系第九屆畢業生 用健檢資料算出糖尿病機率 未上傳圖片
林O傑輔大醫學系第一屆畢業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病理部醫師 |
未上傳圖片
郭旭崧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Senior Executive Fellow 結業 美國耶魯大學衛生政策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預防醫學組碩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陽明大學前校長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顧問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衛生顧問兼衛生組組長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 行政院SARS防治紓困委員會聯絡處主任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衛生顧問 未上傳圖片
謝世良M.D.,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1984 D.Phil.,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1992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 第八屆永信李天德卓越醫藥科技獎 教育部第16屆國家講座 國科會傑出獎 第四屆宏碁基金會龍騰微笑得獎人 教育部第53屆學術獎 台灣醫學會杜聰明獎 第十八屆王民寧獎-傑出貢獻獎得獎人 第一屆陽明大學傑出校友 未上傳圖片
張鴻仁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行政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碩士 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訪問學者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 未上傳圖片
陳亮恭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亞太臨床老年病學暨高齡醫學聯盟主席 台北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 行政院經建會法制再造工作圈金斧獎首獎( 國際老年醫學暨老年醫學會世界高齡研究卓越中心 行政院政府服務品質獎第二類行政規畫機關 生策會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民健康署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典範獎 |
我的學系 |
輔仁大學 醫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醫師組 |
---|---|---|
多元能力 |
資料準備中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
性格特質 |
資料準備中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
展開